如何指导少数民族低年级学生写话

如何指导少数民族低年级学生写话

旦江拉毛(曲麻莱县约改镇寄宿小学青海曲麻莱815400)

当前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总认为没啥可写的,不知道如何下笔去写,更何况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少数民族学生写汉语作文更是不知如何着手。原因有下面几点:①少数民族学生说汉语本来就是一个障碍;②即便学会了汉语可是对汉语言的理解不能那么透彻,在用词句组合上也就有一定的不恰当性。所以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爱上写作文是有很大难度的。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基础训练应从他们一入学开始抓,首先训练他们的口语。而低年级的课文接近口头语言,生活词语丰富多彩,便于学生说话和写话。一年级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写完整的句子;二年级进一步强调词句的训练,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前后连贯,逐步能写一小段话,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呢?结合语文教学和大纲要求总结如下。

1.注重听写训练,提高学生记忆话语的能力

平时尽量让生用汉语言对话,加强语言训练,然后就是多听写词句。听写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迅速记忆话语的能力。听写内容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低年级听写练习可以从听词、写词到听句、写句。一般要求学生听写后能准确地把所听的内容写下来,不加字不减字。开始训练时,把要听的句子读两三遍,逐渐过渡到只读一遍。如果句子较长,可适当分开读。听写后,我立即检查给予评定,要多给予鼓励。

2.加强句子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

2.1补充句子;补充句子就是把句子补充完整,这是一种半独立的写句训练,它可能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词语把一句不完整的话补充完整。如:他常常去__;草原上有()。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楚从不完整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再想想要补充什么,句子才能完整,然后在读读句子是否表达清楚了一个意思。

2.2组词成句;教师出事错乱排列的词语,要求学生整理成一句完整通顺的句子。这种训练可增强学生词序意识,理解一句话中词与词的关系。例如:请将下列排列错乱的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句子。(拿起仔细地板凳小刺猬看了看)

这类型的教学,先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想一想,要怎样排列才能组成一句通顺的话,让学生踊跃发言大胆组合,无论怎么排列,都让他们自己读读自己组合的句子是否能顺畅?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否明白?这样多做训练学生自己就能分辨出通顺的句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了。然后可以自己照样子再说一两个句子出来。

2.3扩充句子;扩句能够开拓儿童思路,提高他们运用词语的能力。低年级一般由教师提示句子的主要成分,让学生补充附加成分,使句子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生动。扩句子要注意,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补充词语要恰当。学生初学扩句,可让他们先仿照例句。如:李强买书。扩句为:李强在书店买了三本故事书。让学生练习:妈妈买菜。这样同类型,学生容易理解,就容易完成。然后再慢慢加强难度。

3.培养观察习惯,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3.1看图写话;低年级语文课本堪称“图文并茂”极易唤起儿童观察、联想和说话写话的兴趣。凡是教材中的看图说话和写话练习,我都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提高要求。最初训练指导学生观察一幅图,练说练写一句话,发展到练说练写一段话,再逐步发展到由看几幅图说写一段话。无论学生怎么说,都要多给予鼓励嘉奖。

3.2观察日常生活写话;要使学生说话、写话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首先要教给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良好习惯。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说话,写话时生编硬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结果。对此,我经常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观察,为他们提供写话的素材,让学生写出观察日记,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观察作业。如扫地时,让学生观察他们自己是如何做好卫生值日的。下雨时,让学生观察天空、人们的变化等。

这样,经常从多方面指导学生写话,使学生写一句话能够完整、正确,写一小段话能够连贯通顺,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写话习惯,以后写作文就不至于觉得无话可写了。

标签:;  ;  ;  

如何指导少数民族低年级学生写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