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论文_贺鹏康,周菁

导读:本文包含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房室,心动过速,射频,间期,心律失常,完全性,阵发性。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论文文献综述

贺鹏康,周菁[1](2019)在《特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一文中研究指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是一类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目前,对AVNRT发生机制的研究比较深入,临床上采用射频消融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除了常见的慢-快型,尚有多种特殊类型的AVNRT。它们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各异,射频消融靶点也与经典AVNRT不同。本文介绍一部分特殊类型的AVNRT。(本文来源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敏[2](2019)在《射频消融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选择射频消融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3—11月收治的9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常规对患者展开冠状静脉窦造影、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以及Koch叁角测量,并且配合腔内电图对最佳消融靶点进行充分明确,利用温度控制方式于临床合理展开摄片消融治疗。结果对于该次研究收治的9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患者89例(98.89%),表现出并发症患者1例(1.11%);患者平均X线曝光时间为(13.39±10.2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5.59±10.25)min;平均放电部位更换次数为(2.49±1.25)次;平均放电次数为(2.49±1.49)次。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射频消融术的有效应用,呈现出安全性显着、有效性显着以及成功率显着的特点,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Koch叁角测量以及冠状静脉窦造影检查,对于并发症的出现可以有效减少,在配合腔内电图的条件下,可以使得消融成功率获得显着性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26期)

章富君,芦幸,魏丽珍[3](2019)在《一例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散点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65岁,因间断心悸就诊。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见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呈3层分布,主导节律在最上层,下面两层分布为心动过速发作时的RR间期条带。全天心动过速发作时Lorenz-RR散点图呈"曲尺状"样分布;1 h Lorenz-RR散点图呈关于45°线两侧对称分布的两个团块。结合逆向回放心电图片段诊断为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系房室结1∶2下传心室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吴浩,刘星,厉剑,谢玮,刘小青[4](2019)在《V_1RP~-间期值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V_1RP~-间期值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慢-快型AVNRT组262例患者和顺向型AVRT组285例患者,观察V_1RP~-间期值对于诊断慢-快型AVNRT的灵敏度、特异度、最佳临界值。结果 V_1RP~-间期<70ms时诊断慢-快型AVNRT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5.2%、97.2%;由Youden指数计算V_1RP~-间期临界值为89.5ms,据此诊断慢-快型AVNRT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86.6%。V_1RP~-间期≥90ms诊断顺向型AVR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7%、98.9%。结论诊断慢-快型AVNRT的最优V_1RP~-间期切点为<90ms。(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9年01期)

曹泽龙,吉立双,郑明奇,刘刚[5](2018)在《非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其中AVNRT多数为慢快型AVNRT,绝大多数此类型可见到AH间期跳跃现象,现报告1例无AH间期跳跃现象的慢快型AVNRT。1临床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李飞鸥,张建军,陈明,杨新春[6](2018)在《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无交界性心律反应的消融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探讨消融过程中无交界性心律(JR)出现的患者消融策略。方法:对完成AVNRT慢径射频消融成功的867例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心内电生理特点。结果:根据消融过程有无出现JR分为2组,出现JR组846例,消融过程中采用传统方法以JR出现预测消融成功,无JR组21例,直接以诱发AVNRT验证靶点。两组间比较,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基础心率、心动过速折返类型和靶点特性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经过为期1年随访:出现JR组,1例术中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无传导阻滞加重,2例复发,5例失访;无JR组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叁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无传导阻滞,无复发及失访病例。结论:慢径消融过程中,缺乏JR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现象,以解剖结构为定位依据,以诱发AVNRT验证消融有效性,可提高慢径消融成功率,减少消融范围,降低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伍洋子,曾少颖,张智伟[7](2018)在《CARTO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儿童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安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CARTO 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80例AVNR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AVNRT患儿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11.74±2.49)岁;平均体质量(42.19±12.97)kg,6例(7.5%)体质量<27 kg。患儿治疗中曝光时间(6.87±7.09)min,曝光量(10.71±7.02)m Gy,手术时间(80.81±29.14)min。成功率98.75%(1/80),复发率1.25%(1/80),并发症发生率1.25%(1/80),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在CARTO3系统指导下,结合解剖和电生理方法,采用能量滴定法对儿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AVNRT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儿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杨南然,石兵,刘晓晖[8](2018)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8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AVNR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总转复率、首次转复率、追加药物转复率、转复时间、转复前后血压变化及1年内复发次数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心律首次转复率分别为68.29%和82.93%,总转复率分别为80.49%和90.24%,两组患者首次转复率、总转复率、转复时间、血压变化和复发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5%,高于观察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AVNRT患者时的转复和预防复发效果相当,但使用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推荐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8年08期)

崔烺,袁越,林利,高路,于霞[9](2018)在《叁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与常规标测相比,叁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射频消融术并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100例患儿,50例为研究组(应用En Site Velocity~(TM)叁维标测系统完成零透视消融),50例为对照组(X线透视消融)。比较两组间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X线辐射剂量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辐射剂量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75.68±18.02 m Gy)(P<0.001)。结论与常规标测相比,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采用En Site Velocity~(TM)标测系统指导完成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具有相近的成功率并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熊望琼,洪斌[10](2018)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交替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53岁,因阵发性心慌5年,加重1 h于2017年6月18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细速,R25次/min,BP 120/70 mmHg。常规12导心电图(图1)同步记录示:QRS波群有2种形态交替出现,一种呈窄QRS波群(时限0.10 s):ⅡⅢAVF见明显s波(伪s波),V1呈rsr'(伪r'波);另一种为宽QRS波群(时限0.14 s),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R-R间期规则,心电图诊断:阵(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S2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选择射频消融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3—11月收治的9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常规对患者展开冠状静脉窦造影、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以及Koch叁角测量,并且配合腔内电图对最佳消融靶点进行充分明确,利用温度控制方式于临床合理展开摄片消融治疗。结果对于该次研究收治的9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患者89例(98.89%),表现出并发症患者1例(1.11%);患者平均X线曝光时间为(13.39±10.2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5.59±10.25)min;平均放电部位更换次数为(2.49±1.25)次;平均放电次数为(2.49±1.49)次。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射频消融术的有效应用,呈现出安全性显着、有效性显着以及成功率显着的特点,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Koch叁角测量以及冠状静脉窦造影检查,对于并发症的出现可以有效减少,在配合腔内电图的条件下,可以使得消融成功率获得显着性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论文参考文献

[1].贺鹏康,周菁.特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

[2].张敏.射频消融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9

[3].章富君,芦幸,魏丽珍.一例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散点图特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4].吴浩,刘星,厉剑,谢玮,刘小青.V_1RP~-间期值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诊断价值[J].心电与循环.2019

[5].曹泽龙,吉立双,郑明奇,刘刚.非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

[6].李飞鸥,张建军,陈明,杨新春.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无交界性心律反应的消融策略探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

[7].伍洋子,曾少颖,张智伟.CARTO3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J].临床儿科杂志.2018

[8].杨南然,石兵,刘晓晖.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8

[9].崔烺,袁越,林利,高路,于霞.叁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

[10].熊望琼,洪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交替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J].广东医学.2018

论文知识图

Ensite-NavX叁维标测系统引导下X线零曝...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对腺...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讨论房室结折返性1 慢 -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 -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模式...

标签:;  ;  ;  ;  ;  ;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论文_贺鹏康,周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