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进芝:新世纪以来党史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论文

滕进芝:新世纪以来党史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论文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史研究逐渐规范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文章以中国知网作为研究数据来源,运用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分析法,从关键词共现分析、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等视角对党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新时代加强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理论根基,强化党史教育、巩固课堂阵地。

关键词:党史;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史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研究工作,在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有大量关于党史研究的论述。本文将结合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我国2000-2017年党史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展示党史研究的状况,掌握党史研究的规律,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对21世纪以来党史研究的情况用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技术分析。知识图谱是对科学知识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并对其发展进程与关系进行分析。[1]本研究使用SATI3.2软件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使用Ucinet6.0分析软件对党史研究进程进行图谱分析。文献计量学主要是基于文献数量、作者数、词汇数等进行分析。

上庄乡也对舍饲羊养殖提出了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根据羊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其营养需求进行调配补给。如针对出生4个月以内的羔羊应该在其出生后20 d左右开始补充饲喂精饲料,逐渐过渡到饲喂青饲料。育成羊阶段要在其断奶后、配种前进行牧草与精料的混合饲喂,这样可有效提升羊的体力,对其健康生长也有很大帮助。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中国知网作为研究数据的来源,以“党史”为条件的“精确”模式主题搜索,检索并进行去重处理后得出2000-2017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10月24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共1959篇,去除各种篇目索引、要目、人物介绍、作品简介等和党史研究相关性较弱的文章,最终筛选出有效的党史文章1522篇。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基本信息分析

1.论文数量与年代分布分析

会议首先宣布了《关于表彰2018年员工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单位、优秀选手和相关人员的通报》,现场为获得各专业一、二等奖的选手和团体奖第一名的单位及参加上级大赛的选手进行了颁奖。

直到今天,吴滨还收藏着一辆心爱的戴姆勒Double Six,在他看来戴姆勒Double Six是他心中英国车饱含风格与韵味的时间节点,而这份经典即便放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光彩夺目。

3.论文来源期刊分析

图1 2000-2017年党史研究论文年代分布图

图1展示了21世纪以来我国党史研究变化情况。2001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发文量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也是2000-2009年这十年中发文量最高的一年。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因此,2006-2011年这6年党史研究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2011年达到18年以来发文量最高的一年。建党90周年过后,发文量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无太大的波动,但发文量高于历年发文量的均值。随着党史研究重要性的凸显,参与研究的学者也越来越多,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大量的科研力量投入党史研究,让研究更加规范且不断发展。

原始POI数据类型众多,尽管每种类型的POI都有一定的影响范围和关注人群,但是有些类型的POI分布比较密集并且公众认知度很低[13],如公交站、公共厕所、报刊亭等,这些类型的POI分布规律对识别功能区的作用不大,因此首先需要剔除这些类型的POI数据,选择能够明显体现城市功能区特征的POI类型。

2.核心作者分析

关键词是从文章中提取出的重要信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关键词的统计可以分析出党史研究的现状及趋势。使用SATI3.2软件对1522篇文献进行统计,发现共有不同的关键词3576个。其中只使用1次的关键词有2612个,使用频次为2次的共有420个,使用频次为3-10次的有426个,10次以上的有111个。在文中以出现频次大于100次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其中党史、党史研究、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分别为288次、162次、150次、129次、116次、115次。

划分核心作者不能仅凭作者发表论文篇数比重来判定,普赖斯定律(Price Law)明确了核心作者的划分方法,即 M=0.749(N max)1/2,式中M为论文篇数,N max为所统计的年限中最高产的作者的论文数,只有那些发表论文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方能称为核心作者,也即多产作者。[3]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可得党史研究核心作者最低发表论文数为0.749×141/2≈3,也就是说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方能称为党史研究队伍中的核心作者。在1093个作者中有109位核心作者,占到总量的10.0%。普赖斯定律规定核心作者要占到该领域论文的50%[4],本文高产作者共发表文章635篇,占到文章总量的41.7%,比普赖斯定律的标准少8.3%。(见表1)

本文主要针对上海市典型的城市道路施工产生的噪声和扬尘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技术和方法参考。

根据普赖斯定律和洛特卡定律分析得出党史研究中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虽然近年来中共党史博士点、硕士点培养了不少研究生,但冒尖人才并不多,且有不少人从事与党史研究无关的工作,因此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科研团队。此外,由表1统计分析可以看出48位学者主要来自三种不同类型的单位,其中28位学者来自国家权威单位;19位学者来自高校;仅有1位学者来自地方党校,这表明党史研究机构存在较大分化,国家权威机构是党史研究的主要阵地。而地方党校关于党史研究的学者只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郭若平。地方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地方,是党史研究的重要机构。今后,地方党校学者需要继续加大对党史的关注程度及研究力度。

从图1显示的论文数量来看,21世纪以来党史研究发展呈现出波动的特点,整体处于上升的阶段。18年共发表了1522篇高质量文章,平均每年的发文量为84.6篇。从论文年代分布来看,2001年党史研究文献数量比2000年增长了一倍;2001-2004年党史研究文献数量呈递减趋势;2004-2006年发文量一直保持在44篇;2006-2011年党史发文量呈现递增的态势,并在2011年以发文量152篇达到18年来的最高值;2011-2017年党史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在110篇上下浮动。21世纪以来党史研究发文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年和2007-2017年。在这两个阶段中2001年和2011年波动最大。第一阶段处于发文量的低温期,每年的发文量保持在40篇以上。第二阶段前部分处于逐步增长的态势,处于顺境期;而后部分围绕110篇上下浮动,处于一个较平稳的阶段。可以看出近几年关于党史的研究又恢复平稳时期,但比21世纪初的研究增长很多。

利用SATI3.2文献题录信息统计软件对2000-2017年间刊登在核心期刊上的党史研究文章进行分析显示,近18年有关党史研究的1522篇文章分布在234种期刊杂志上。其中有101种期刊只刊登过1篇党史类的文章,占到总期刊量的43.2%;刊文量在2-24篇的期刊共有129种,占总期刊的59.4%;发文量在24篇以上的仅有4种期刊,占期刊总量的1.7%,分别是《党史研究与教学》45篇;《当代中国史研究》59篇;《党的文献》61篇;《中共党史研究》514篇。

表1 2000-2017年党史研究核心作者表(部分)

序号 作者 论文数 作者单位 序号 作者 论文数 作者单位1 欧阳淞 29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 25 沈传亮 7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2 石仲泉 21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26 齐鹏飞 7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3 张静如 20 北京师范大学 27 李向前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4 曲青山 1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28 杨胜群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5 李庆刚 14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29 任贵祥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6 李忠杰 1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30 刘振清 6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7 刘晶芳 13 中共中央党校 31 张星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8 郭德宏 12 中共中央党校 32 陈威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9 张启华 1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33 龙新民 6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10 吴志军 1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34 侯且岸 6 北京行政学院11 陈 鹤 1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35 宋学勤 5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王义学院12 孙 英 11 辽宁大学马克思王义学院 36 黄道炫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3 耿化敏 10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37 章百家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4 丁俊萍 10 武汉大学马克思王义学院 38 王爱云 5 当代中国研究所15 李君如 10 中共中央党校 39 欧阳奇 5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王义学院16 周一平 10 湘潭大学马克思王义学院 40 郭若平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17 朱佳木 9 中国社会科学院 41 宋俭 5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8 翟亚柳 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42 陈晋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 金冲及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43 于文善 5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20 梁 怡 8 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44 高永中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1 乔 君 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45 王炳林 5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王义学院22 陈金龙 7 华南师大马克思王义学院 46 张全景 5 中共中央组织部23 许冲 7 华南师大马克思王义学院 47 谢荫明 5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24 宋月红 7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48 黄一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本文将公开发表党史研究16篇及以上的期刊作为此领域的高载量期刊,经软件统计分析做出2000-2017年党史高质量研究载文量大于等于16篇的期刊列表。

结合图2和表3分析得到结论,一是2000-2017年党史研究主要围绕 “党史”、“党史研究”、“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关键词进行。二是研究论文数量较多且搭配较为稳定的科研命题是:共产国际+第三国际、邓小平理论+思想体系、党史+思想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史、毛泽东思想+思想体系等。

表2 2000-2017年党史研究载文大于等于16篇的期刊列表

期刊名称 文献量 期刊名称 文献量 期刊名称 文献量中共党史研究 514 求是 23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7党的文献 61 教学与研究 22 人民论坛 16当代中国史研究 59 近代史研究 22 理论学刊 16党史研究与教学 45 抗日战争研究 21 兰台世界 16红旗文稿 24 毛泽东思想研究 18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6

(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内容分析

学者专家是党史研究的主体,核心作者更是其中的引领者,在党史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1522篇论文进行分析,表明2000-2017年间有1093位作者发表过关于党史的文章。其中,公开发表过1篇党史相关文章的作者有881人,占作者总量的80.6%;发表2篇的作者有103人,占作者总量的6.8%;公开发表3-9篇的作者共有93人,占到作者总量的8.5%;公开发表10篇及以上的文章有16人,占作者总量的1.1%。为了判定作者频率与论文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入洛卡特定律。洛卡特定律规定: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的1/n2,按照平方反比律,所有写过一篇论文的作者所占比例大约是60%。[2]在对核心作者的分析中,显示公开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占作者总数的比例高出洛卡特定律20.6%。说明在党史研究中只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很多,而且发表1篇和2篇文章的人数分别为881人和103人,人数相差较大。公开发表2篇文章是党史研究领域的“拐点”,需要目前仅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继续努力突破“拐点”。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文中以50个高频关键词所涵盖的文献为单元,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根据其共现频次,形成50×50的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见表3)

在现代汉语中,“让”字后面的参与者角色即为“现象(Phenomenon)”。而表示现象的部分一般是由小句构成。而在表示“现象”的小句中,通过及物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象”小句中,涵盖了加的夫语法的过程类型主要有行动过程(action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和影响过程(influential process)。下面对这些过程类型进行逐个分析。

统计50个党史高频关键词得出1225个共现词条,超过10次的词条有52对,共产国际+第三国际、邓小平理论+思想体系、党史+思想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史、毛泽东思想+思想体系这六对词组共现次数最靠前,分别为 43次、32次、31次、30次、28次、26次;共现关键词出现0-9次的有1173对,占到共现词组总量的95.8%;其中共现频次为0的关键词达到574对,占到共现词组总量的46.9%。

运用Ucinet6.0中的Netdraw功能将上图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图2为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其中关键词越居于图谱中心,表明在整个网络中的重要性越高;线条连接的关键词越多说明其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越密切。

2.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从表2可以得出,党史研究载文量在16篇及以上的期刊共有15种。《中共党史研究》占到发文总量的33.8%,是党史研究发表的主要期刊。《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四个期刊关于党史的发文量占到总量的44.6%,表明这四个期刊是党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提高党史研究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者快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程度和前沿内容。

表3 党史研究高频关键词50×50共现频次矩阵(部分)

注:图中加粗数据是该词出现频次

党史 党 史研究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体系党史工作毛泽东共产党党史部门中共党史学共产国际 中共党史 288 6 1 23 2 15 28 31 0 21 14 11 0 9 10党史研究 6 162 7 8 0 18 14 13 1 4 11 12 11 4 5中共党史 1 7 150 6 0 4 11 4 2 8 9 0 1 4 2中国共产党 23 8 6 129 18 7 5 9 3 12 0 1 6 7 6中共党史研究 2 0 0 18 116 10 6 12 3 7 6 0 14 15 0中央党史研究室 15 18 4 7 10 115 9 13 23 2 6 15 12 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 28 14 11 5 6 9 91 13 3 5 30 1 5 7 2思想体系 31 13 4 9 12 13 13 85 5 7 5 2 7 7 2党史工作 0 1 2 3 3 23 3 5 81 1 4 20 4 0 2毛泽东 21 4 8 12 7 2 5 7 1 79 3 0 2 3 2共产党 14 11 9 0 6 6 30 5 4 3 55 0 1 3 1党史部门 11 12 0 1 0 15 1 2 20 0 0 54 0 0 4中共党史学 0 11 1 6 14 12 5 7 4 2 1 0 52 2 0共产国际 9 4 4 7 15 1 7 7 0 3 3 0 2 51 1中共 10 5 2 6 0 14 2 2 2 2 1 4 0 1 49

三、结论与展望

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中心,是党史工作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新世纪以来的党史研究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研究成果日益丰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内容日趋广泛深入、研究方法趋向多元、研究重心顺次推进……同时,也存在着核心作者分布不均衡、研究机构存在较大分化、研究主题内容重复老套、研究视域单一狭窄、党史期刊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平台阵地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史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要求。党史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全过程,深化对中共党史以及习近平史学思想的研究,推动党史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扩大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提高政治站位、拓宽研究视野

开展党史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学科属性及其承担的任务使命。党史既是严谨的历史科学,又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强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要有党史姓党的政治觉悟,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不仅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全面梳理和总结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努力探索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还要具备宽广的研究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相结合,与揭示中国奇迹的逻辑、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结合,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相结合,与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相结合。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加强党史主流话语的建构、宣传与传播,更好地发挥党史工作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资政作用、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5]

(二)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理论根基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高度契合,中共党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互依存、须臾不可分离。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科学理论,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彰显其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的。只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方法论的研究,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自觉将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共党史研究相结合,才能在掌握大量鲜活史料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中共党史中的重大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深刻揭示中共党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也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6]

(三)强化党史教育、巩固课堂阵地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无论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年代、“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建设时代,还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深化改革时代,注重对青年的教育引导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共党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党史研究在以“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为主题的基础上广泛扩展。而以“党史教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等为关键词的研究尚缺乏深入广泛的探讨。因此,强化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共党史教育、巩固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不仅是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思洛,韩瑞珍.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2(4):22-28.

[2]何超.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2(4):43.

[3]史书侠,李海亮,杨华.2005-2010年《情报科学》刊出论文作者分析[J].情报科学,2012(02):277-281.

[4]蔡文伯,刘曼.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文件计量的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4):19-29.

[5]高永中.以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期刊工作[J].中共党史研究,2016(12):6-11.

[6]宋学勤.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共党史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8):42.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19)02-0025-06

DOI:10.16789/j.cnki.1671-752x.2019.02.006

收稿日期:2019-02-13

作者简介:

滕进芝(1988-),女,山东青岛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互联互通CBTC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的物理介质存在于开放的空间,属于开放式通信系统,应符合文献[5]中开放式通信系统的要求。

定植秧苗时,应选晴暖天气,晚霜过后,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栽植时,小心起苗,减少伤根。为提高地温,宜用垄作。栽完后,立即浇水,并覆盖地膜。

谷宝柱(1989-),男,黑龙江绥化人,浙江海亮外国语学校二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资助项目“新世纪以来党史研究现状分析”(2019GG007)。

(责任编辑:邵 军)

标签:;  ;  ;  ;  ;  ;  ;  ;  ;  ;  ;  ;  ;  ;  ;  

滕进芝:新世纪以来党史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