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晴·温情

温晴·温情

——读《济南的冬天》有感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中学014000

摘要:《济南的冬天》一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文章以“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温情语言特色

阅读《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老舍先生对被他称之为“第二故乡”的济南的山水的炽热之情,更可以感受到一个大作家的温润情怀。他以“温情”的语言写出了济南“温晴”的特点。

老舍先生在开头一段写了济南冬天的天气,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表现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满怀真情地称赞它是个“宝地”。后面的文字中,绘山景、描水色,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与“温晴”有密切关联了。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作者用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小山摇篮图”中,作者用新巧的比喻——“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城如初生婴儿般的娇态写得呼之欲出,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的慈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雪霁晴峦图”中,小雪的光临,使得济南格外秀丽了,更像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淡彩了。“空灵水晶图”中,一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作者的视线又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了:“澄清”的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整个地成了一块“空灵”的蓝水晶。作者借水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

为什么老舍觉得济南是温晴的呢?我想,是出于先生的一份温情,他对济南情有独钟!1930年7月老舍来到济南后,事业上顺风顺水,生活上遇见爱情,所以济南的一切自然就温情脉脉了。在济南,老舍“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他曾经说过:“时短情长,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那么作者内心这种温情脉脉的情感在文章中是怎么体现的呢?通过认真品读文章,我觉得主要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体现的。

首先,我觉得老舍先生的语言有很强的口语化色彩,这使得文章读来真切感人。

比如:“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些句子好像老舍先生在跟大家聊家常一般,让人感觉不是在读课文,而是面对面的聆听一位长者讲述他对济南冬天的印象。

其次,儿化音的运用也使文章显得自然而亲切。

比如:“围了个圈儿”、“缺着点口儿”、“冒着点儿热气”、“下点儿小雪”、“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一髻儿白花”等,儿化音的使用使得山、水、景物显得更加可爱了,语言也显得更加亲切、有感染力。

再次,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质朴温厚,极富深情,更体现出一种温婉的特质。

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中,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再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作者这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其实,是表达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展现出老舍先生的温润情怀。还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一句中,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我们眼前一位端庄、高洁而又羞涩的姑娘就跃然纸上了。

总之,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有阳光,有小雪,有绿藻,是温晴的,展现出一种纯净的、独特的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的充满想象的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陆军慈善的冬天——品读《济南的冬天》.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

[2]老舍吊济南.大时代.三号,1938。

标签:;  ;  ;  

温晴·温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