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论文_李文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偷税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偷税罪,刑法,修正案,主体,税款,安国市,数额。

偷税罪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慧[1](2015)在《论立法语言对主体行为的影响——以偷税罪修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是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法律需要用相应的法律语言来表达。法律语言尤其是立法语言承载着法律精神,表达着法律内容,体现着法律品质,传达着法律意志,其对社会法律活动参与者的主体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不同的法律语言特别是立法语言对于确定主体行为内容、提供主体行为模式、调整主体行为后果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来修正法律,选择适宜的立法语言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法律内容,使我国法律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影响也使以后立法语言的修改得到合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范传贵[2](2012)在《河北千万富翁蒙冤十年终获无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举步可得天下药”的“药都”河北安国市,58岁的药商焦占军,却找不到一副有效的“药剂”,来治疗他“病变”的人生。    10年前,他曾是同仁堂最大的经销商之一,拥有两家药厂,年营业额千万元以上,开着全市最好的轿车,建了全市最气派的商务大楼。(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2-08-09)

柯欣[3](2011)在《偷税罪若干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偷税行为严重危害了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当受到严肃处理。然而,现有法律规定仍存在不少问题,应改进"纳税期限法"并完善分层次处罚标准,以保障司法实践打击偷税犯罪的开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延边党校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来连琴[4](2011)在《偷税罪修改后对税收行政执法的影响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第201条的内容进行修改,包括罪名由"偷税罪"改为"逃避缴纳税款罪",罪状以概括论述的方式代替以前的列举,定罪量刑的标准由"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取代了"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在程序上以行政处罚为前置等,对税收执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1年03期)

陈丛丛[5](2010)在《浅析非法经营者的偷税罪主体适格性——以部门法比较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法经营者能否成为偷税罪的主体,是否应当成为偷税罪的主体,在税法、刑法、民商法学者看来,答案是不一样的。本文指出以部门比较法为视角对非法经营罪的偷税罪主体适格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0年36期)

赵磊[6](2010)在《浅析《刑法修正案(七)》对偷税罪的修改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979年,《刑法》一百二十一条中首次确立了"偷税"概念,以明确司法领域及税务执法领域涉及的特定税收违法犯罪行为,至今已逾20年。同时,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税收法律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这一名词更为公众所熟知。自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本文来源于《辽宁经济》期刊2010年11期)

徐芬,黄春方[7](2010)在《论“偷税罪”到“逃避缴纳税款罪”的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这次刑法修正案对原刑法201条的偷税罪进行了修改,"偷税"一词被"逃避缴纳税款"所取代,体现了立法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回应,是法制化、人性化的又一大进程。必将对税务机关的执法理念和执法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修正案七的进步性、相关问题之完善等方面来对偷税罪进行探讨,以期对《刑法修正案七》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0年22期)

潘家永[8](2010)在《从偷税罪到逃税罪的立法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偷税罪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抽象、笼统、单一、欠缺到具体、明确、科学、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典第201条规定的偷税罪从行为方式、构罪标准、法定刑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并实行有条件的初犯补税免罪机制。同时,罪名也被修改为逃税罪。(本文来源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9](2010)在《无证经营者是偷税罪犯罪主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李某公司成立后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一直没有缴税。税务部门发现后通知李某申报纳税,他却置若罔闻。税务部门将其偷税40多万的案件移送至司法机关。【评析】李某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本文来源于《农家致富》期刊2010年21期)

范立新[10](2010)在《浅谈刑法偷税罪的修订及其对税收工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第201条偷税罪作了重大修改。从我国的法律看,刑法修订往往早于税法的修订,两者关于偷税违法行为和犯罪的界定上又具有很强的接续性。(本文来源于《企业活力》期刊2010年10期)

偷税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举步可得天下药”的“药都”河北安国市,58岁的药商焦占军,却找不到一副有效的“药剂”,来治疗他“病变”的人生。    10年前,他曾是同仁堂最大的经销商之一,拥有两家药厂,年营业额千万元以上,开着全市最好的轿车,建了全市最气派的商务大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偷税罪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慧.论立法语言对主体行为的影响——以偷税罪修改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

[2].范传贵.河北千万富翁蒙冤十年终获无罪[N].法制日报.2012

[3].柯欣.偷税罪若干问题探讨[J].延边党校学报.2011

[4].来连琴.偷税罪修改后对税收行政执法的影响与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

[5].陈丛丛.浅析非法经营者的偷税罪主体适格性——以部门法比较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

[6].赵磊.浅析《刑法修正案(七)》对偷税罪的修改及其影响[J].辽宁经济.2010

[7].徐芬,黄春方.论“偷税罪”到“逃避缴纳税款罪”的立法完善[J].现代商贸工业.2010

[8].潘家永.从偷税罪到逃税罪的立法演变分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

[9]..无证经营者是偷税罪犯罪主体[J].农家致富.2010

[10].范立新.浅谈刑法偷税罪的修订及其对税收工作的影响[J].企业活力.2010

论文知识图

禁止反对偷税罪法定刑事贵任示意图示中标注为(一)、(二)、(叁)的部分构成犯...表现也曾把全部精审判接受监督(2)审判接受监督(4)

标签:;  ;  ;  ;  ;  ;  ;  

偷税罪论文_李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