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病论文_邹远娣,张林波,黄萍,黄春霞,王芃

导读:本文包含了胆石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胆石病,结石,胆管,胆色素,胆囊结石,因素,胆红素。

胆石病论文文献综述

邹远娣,张林波,黄萍,黄春霞,王芃[1](2019)在《广西南宁地区常规体检人群胆石病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广西南宁地区常规体检人群胆石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447 566例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行常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体检基本信息、检验结果及B超影像学报告,分析体检人群胆石病的影响因素。结果:447 566例体检者中,检出胆囊结石5 612例(1. 25%),肝内胆管结石2 180例(0. 49%)。在胆囊结石检出者中,在不同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Ibm)、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肝内胆管结石检出者中,检出率在不同的年龄、性别、Ibm、血压、FPG、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5. 46)、女性(OR=0. 78)、Ibm≥28(OR=1. 11)、高血压(OR=1. 49)、高血糖(OR=1. 60)、低高密度脂蛋白(HDL)(OR=1. 06)与胆石病检出率显着相关(均P<0. 05)。结论:高龄、男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低HDL可能是广西南宁地区体检人群胆石病的危险因素,应控制体重、定期体检,以期降低胆石病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沈哲民,孙培龙[2](2019)在《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东京指南(2018)》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胆道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对胆道感染的药物治疗、引流策略及手术时机等治疗尚存有争议。《东京指南(2018)》提出了胆道感染的标准治疗方式,本文旨在解读该指南,为临床医师在胆道感染的诊断、治疗上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王刚,孙备,姜洪池,肖繁,武林枫[3](2019)在《胆石病诱发急性胰腺炎预测系统的建立和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前,胆石病仍然是临床诱发急性胰腺炎(AP)的主要原因,约占AP发病的50%以上。但临床数据显示,并非所有的胆石病都会导致AP的发生。因此,什么样的胆石病患者更容易诱发AP?胆石病引发AP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临床医师怎样能对胆石病诱发AP进行准确的预测,并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呢?有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胆石病诱发AP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AP发病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从而为提高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的1421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1的比例分为模型组(n=1065)和验证组(n=356)。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模型组患者诱发A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组用于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模型组患者已排除具有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和肥胖等AP常见发病病因的病例。结果模型组1065例患者中,男671例,女394例,年龄20-82岁。其中,97例诱发了AP,发生率约为9.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大小(χ2=7.139,P=0.021)、胆结石数量(χ2=13.472,P=0.005)、胆结石形状(χ2=9.518,P=0.011)、胆结石质地(χ2=10.511,P=0.018)、胆结石直径(χ2=15.672,P=0.003)、胆总管结石(χ2=11.207,P=0.000)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χ2=12.482,P=0.015)为胆石病诱发AP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此结果建立胆石病诱发AP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643~0.822)。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593~0.876),提示预测准确性良好。结论胆囊大小、胆结石数量、胆结石形状、胆结石质地、胆结石直径、胆总管结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为胆石病患者诱发AP的独立危险因素。胆石病诱发AP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可为胆源性AP的预防及治疗提供较好的临床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7-12)

马丽莉,曹瑾,俞来娣,陈青,王雪柳[4](2019)在《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胆石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流程再造(BPR)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胆石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3-4月的111例胆石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6月的113例胆石病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以BRP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入院健康教育知识、围术期健康教育知识)、快速康复依从性(术后第一次起床时间和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患者出院前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在入院健康教育、围术期健康教育知识多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出院满意度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快速康复依从性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BRP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胆石病微创手术围术期能有效提升胆石病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增加患者满意度,可真正实现专科护理的内涵。(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李太想,丛培培,钊守凤,张德国,史光军[5](2019)在《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病的相关性,为胆石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筛选2017年3月—2018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中心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体检号、性别、肝胆超声检查报告和13C呼气试验报告等信息),共筛选出33 101例(行肝胆超声检查者31 579例,13C呼气试验检查者10 271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者共8749例。按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幽门螺杆菌组和非幽门螺杆菌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胆石病发病的关系。结果:13C呼气试验检查10 271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4 165例,患病率为40.55%,男性感染率42.84%,女性感染率37.01%,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行肝胆超声检查31 579例,其中胆石病1 980例,患病率为6.27%,其中男性患病率6.59%,女性患病率5.8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P<0.05);幽门螺杆菌组胆石病的发病率为6.91%,非幽门螺杆菌组胆石病的发病率为7.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胆石病患病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石病没有相关性,根治幽门螺杆菌并不能降低胆石病的发病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马丽莉,张伟英,陈青,王雪柳,陈虹[6](2018)在《胆石病微创患者围术期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胆石病微创患者围术期的体验与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对16例胆石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利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和萃取主题。结果:胆石病患者围术期的体验与需求主要归纳为手术麻醉及疼痛、保胆与切胆、知识与康复、流程与服务、"美"与需求5个主题。结论:应在临床应用和贯彻医护合作的多途径、多形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就医流程的梳理和持续改进,应用及实施快速康复理念,理解和尊重患者的文化照护需求及实践与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才能真正提高胆石病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李太想,史光军[7](2018)在《胆石病病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石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胆石发生的部位,胆石病包括胆囊、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根据胆石成分的不同分为叁类:胆固醇类结石、胆色素类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研究表明胆汁淤滞、胆固醇分泌过多和胆盐、磷脂酰胆碱合成减少是胆石形成的直接原因。胆石病的病因包括年龄、性别和肥胖等,此外,饮食习惯、怀孕次数、口服避孕药、饮酒和吸烟也被认为是胆石病的发病原因。本文结合近几年有关胆石病的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为胆石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王云超,张维璐,王新华[8](2018)在《我国胆石病相关危险因素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胆石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患病人群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疾病和经济负担。但由于胆石病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国内外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对胆石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梳理,从流行病学角度详述影响我国胆石病的危险因素,为普通人群早期展开社区预防和高危人群加强相关因素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谢君艳,陈莉,陈国忠,苏洪佳[9](2018)在《从“脾论”浅析胆石病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胆石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文章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并从中医"脾论"出发,强调胆石病的诊治重在预防。提出"其因在脾"的观点,分别从脾主血脂,脾主胆红素,节食伤脾,脾病伤肝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07期)

冯健,崔乃强[10](201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胆石病人群发病率较高,目前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胆石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总结了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胆囊炎、控制胆道感染、调节胆汁代谢、预防胆管术后狭窄及结石再生等方面的显着效果,为将来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制订个体化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经验。(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胆石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急性胆道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对胆道感染的药物治疗、引流策略及手术时机等治疗尚存有争议。《东京指南(2018)》提出了胆道感染的标准治疗方式,本文旨在解读该指南,为临床医师在胆道感染的诊断、治疗上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石病论文参考文献

[1].邹远娣,张林波,黄萍,黄春霞,王芃.广西南宁地区常规体检人群胆石病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2].沈哲民,孙培龙.胆系感染和胆石病研究进展——《东京指南(2018)》解读[J].上海医药.2019

[3].王刚,孙备,姜洪池,肖繁,武林枫.胆石病诱发急性胰腺炎预测系统的建立和临床应用[C].第叁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4].马丽莉,曹瑾,俞来娣,陈青,王雪柳.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胆石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9

[5].李太想,丛培培,钊守凤,张德国,史光军.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

[6].马丽莉,张伟英,陈青,王雪柳,陈虹.胆石病微创患者围术期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8

[7].李太想,史光军.胆石病病因的研究进展[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8

[8].王云超,张维璐,王新华.我国胆石病相关危险因素概述[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

[9].谢君艳,陈莉,陈国忠,苏洪佳.从“脾论”浅析胆石病的防治[J].时珍国医国药.2018

[10].冯健,崔乃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现状与展望[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年组不同年份不同部位胆石病...胆石病患者病历资料图年组不同部位胆石病病人年龄...一1历年南开医院胆石病构成比.22...术后摄片:单J管位于胆管及十二指肠内2结...肝实质回声增粗、胆囊增大、胆囊内成...

标签:;  ;  ;  ;  ;  ;  ;  

胆石病论文_邹远娣,张林波,黄萍,黄春霞,王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