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论文_张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魏洛阳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魏,洛阳,太极,故城,宫城,东汉,都城。

汉魏洛阳城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1](2019)在《汉魏洛阳城道路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洛阳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及北魏时期的首都。经过考古勘探或发掘,目前已经发现了北魏内城和外郭城内的主干道遗迹,以及宫城、金墉城、南郊礼制建筑、永宁寺等建筑物内外的多条道路遗迹。文章利用考古资料,结合文献对汉魏洛阳城内道路的布局、沿革和道路的形制做了研究。(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20期)

张辉[2](2019)在《汉魏洛阳城的迎来送往之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洛阳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都城,它的迎来送往之处主要有东面的七里桥、"叁门"和西面的夕阳亭、张方桥,以及都城周围几条河流的渡口和桥梁处。这些地方之所以成为都城的重要地理节点,主要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西晋张方桥还对北魏洛阳外郭城西墙的规划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钱国祥[3](2018)在《汉魏洛阳城城门与宫院门的考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洛阳城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作为国都。该城址经过多年的考察发掘,获得了有关大城、宫城、宫院等墙垣上的城门与宫院门遗址的资料,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形制结构与性质功能进行分类与研究,为这一时期都城城门形制、等级制度及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8年06期)

李重蓉[4](2018)在《行走在汉魏洛阳城址》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千年前,继太史公之后写下又一部光耀千秋的史书——《汉书》的大学者班固,曾在《东都赋》中如此感慨:"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一《东都赋》,中华书局,1977,32页)他以一代良史的气概和笔调,精细地铺陈出当时国都无与伦比的荣耀。他笔下的雒阳城在岁月的长河里流传下来,伴随着这座城市涌现出的风流人(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18年09期)

石中玉[5](2017)在《汉魏洛阳城城墙试“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悠久的历史中,伴随着王朝的兴衰更替,历经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的汉魏洛阳城,只有部分城墙遗址保存至今。那么,汉魏洛阳城城墙的原有形态和构造,是什么样的呢?走向修建城墙,要综合考虑山川河流走向、地势高低和周边环境等因素。(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7-09-05)

聂晓雨[6](2016)在《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发掘与保护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洛阳城太极殿,始建于叁国曹魏明帝时期,西晋沿用,北魏沿用并重修。考古所见的太极殿基址,位于都城南北轴线上,以太极殿主殿基址及其东西两侧的太极东堂基址、太极西堂基址为主体结构。它是中国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开创封建时代单一宫城和择中立宫的帝都格局。(本文来源于《中国古都研究(第叁十一辑)》期刊2016-12-01)

张杰,张清俐[7](2016)在《都城史上“承上启下”的汉魏洛阳城》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经历了东周至北魏等多个时代,到初唐方才废止。汉魏洛阳城中间经过多次修筑、废毁、再改建,城市形制变化极为频繁复杂,是了解中国古代早、中期都城形制与发展变化的重要城址。尤其是在北魏时期,洛阳城达到了史上最大的面积,有将近100平方公(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1-11)

张杰,张清俐[8](2016)在《汉魏洛阳城:古代都城之典型代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的古都史上,汉魏洛阳城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从今天的洛阳东行10多公里,就进入了汉魏洛阳城遗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的引领下,记者来到这里。千年前,曾经的宏大城阙、巍峨宫殿早已化为烟云,但断断续续的古城垣、壮观的太极殿基址见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1-11)

钱国祥,刘涛,郭晓涛[9](2016)在《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魏洛阳城的宫室制度,其上承秦汉余脉,下启隋唐盛世,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献记载,曹魏初年,大治洛阳宫室,正殿称太极殿,正门称阊阖门,似是一座新规划的宫城。但由于后世对曹魏始建的洛阳宫与汉代南宫、北宫的位置关系的记载较为混乱,学术界对此(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6-01-01)

姜春晖[10](2014)在《五大考古发现 洛阳独占其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姜春晖)昨日,由省文物考古学会和《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13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郑州揭晓,我市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汉魏洛阳城宫城四号建筑遗址和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叁个项目榜上有名。 本次评选活动于去年12月启动。昨(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4-03-12)

汉魏洛阳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魏洛阳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都城,它的迎来送往之处主要有东面的七里桥、"叁门"和西面的夕阳亭、张方桥,以及都城周围几条河流的渡口和桥梁处。这些地方之所以成为都城的重要地理节点,主要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西晋张方桥还对北魏洛阳外郭城西墙的规划产生了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魏洛阳城论文参考文献

[1].张辉.汉魏洛阳城道路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2].张辉.汉魏洛阳城的迎来送往之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3].钱国祥.汉魏洛阳城城门与宫院门的考察研究[J].华夏考古.2018

[4].李重蓉.行走在汉魏洛阳城址[J].文史知识.2018

[5].石中玉.汉魏洛阳城城墙试“还原”[N].洛阳日报.2017

[6].聂晓雨.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发掘与保护述略[C].中国古都研究(第叁十一辑).2016

[7].张杰,张清俐.都城史上“承上启下”的汉魏洛阳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8].张杰,张清俐.汉魏洛阳城:古代都城之典型代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9].钱国祥,刘涛,郭晓涛.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6

[10].姜春晖.五大考古发现洛阳独占其叁[N].洛阳日报.2014

论文知识图

清明上河图)。洛河在隋唐以后一直向北滚动,从现...汉魏洛阳城《中国考古学·秦汉...(a)东汉洛阳城复原图(来源:钱国祥《...汉魏洛阳城削文瓦铭拓片的比...一1汉魏洛阳城实测图

标签:;  ;  ;  ;  ;  ;  ;  

汉魏洛阳城论文_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