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玲:德性的要义与幸福的实现论文

龙玲:德性的要义与幸福的实现论文

[摘 要]道德哲学作为西方古典道德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综合吸收了古希腊智者派的经验论德育知识以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的理性德育知识,展开了对于德性问题的探讨。《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典范,他从德性观的形成条件、德性的内在本质和幸福的终极目的等方面加以论述,值得我们针对当下幸福感的缺失进行理性的反思,并且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对幸福的追求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德性 幸福 至善 道德德性 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高度总结了古希腊和雅典的道德教育经验,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涉及关于教育的本质、目标和作用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甘薯淀粉/魔芋胶配比制备的粉条的蒸煮品质见表 5,可以看出魔芋胶能够显著增大粉条在复水过程中的膨润度,显著降低煮沸损失,但当甘薯淀粉与魔芋胶的质量比为8.5:1.5时,其作用效果与质量比为8.0:2.0的粉条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粉条制备过程中,添加适量魔芋胶可有效提高粉条的食用品质。

“德性”一词直译是virtue,指本体功能的发挥,是以刚好为目的;而真正的意思是excellence指功能的卓越发挥,是以最大化为目的,有助于我们人生幸福目的的实现,这种目的是一种理性活动,称为理智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要追求幸福就要我们做一个有理性的人并把我们的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卓越发挥达到“最高的善”就是至善,至善就是幸福。

一、 古代道德哲学的目的

(一)普罗泰戈拉的情感道德论

古希腊道德教育理论是我们追溯古代道德哲学的源头,道德教育的开创者最早可以从智者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找到。普罗泰戈拉是雅典智者学派的代表之一,他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他思想上主张的相对主义,即同样的事物与我而言是这个样子,与他人而言是那个样子,即是说事物是它原本所呈现的那个样子,只是个体的感觉不同而言[1]。知识也就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因为不同的人具有了不同关于自身的知识。基于知识相对主义,普罗泰戈拉把感觉相对主义运用在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当中,主张情感道德教育,用感觉来判断是非。普罗泰戈拉把德性与情感相结合,他认为是人的快乐、痛苦、勇敢和恐惧等情感是善恶的标准;另外,在不同的城邦习俗中,有着不同的德性,道德也就进一步发展并走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中。与此同时,他反对把德性与知识等同,因为德性之间没有共同性是基于人的情感变化而不是确定的知识。普罗泰戈拉过于看重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所以就像智者派那样运用诡辩术来进行道德教育。这种命题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所构成,得以成立的前提是以情感相对主义为基础。比如,同样的一件事,一方觉得这件事情让他觉得是快乐的所以是是好的,另一方觉得这件事情让他感到痛苦就是坏的。道德教育的过程以情感为导向,人们的感觉不一样那是因为人们所处立场不一样,所以道德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标准。这样的道德教育就会促成这样的一个问题:某人知善而不行善、知恶而故犯。这样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道德教育自我毁灭。这种相对主义的智者学派阻碍了真理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加理性和确定性的道德教育楷模、需要一个强烈明确的道德原则来统治这个社会。苏格拉底相反则以理性来确定知识,反对智者派的感觉知识论。

(二)苏格拉底的知识道德论

苏格拉底是开创了以对话的方式来寻求普遍定义的知识的,他认为知识应该在不同人的思维中得以存在,追求确定性和唯一性的知识不仅表明了对事物本质形体的把握也是事物趋向整全性和完美性的体现。苏格拉底的目标是通过教化让人具有知识和德性,他的知识道德论是在普罗泰戈拉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普罗泰戈拉看来诸如勇敢、节制、正义的德性各部分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但苏格拉底却认为智者的道德相对主义会导致把各个德性相区别开来,从而否定了德性首先只有是一个整体概念的共同性,才有各部分的不同德性;其次普罗泰戈拉一方面认为道德具有可教性,同时又说道德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道德又成为了不可教的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因此否定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影响作用,只是在评价它们时,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标准就是知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知识论就是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体系,是知识而非情感决定人们的行为。

(三)柏拉图的理性道德论

在现代社会人和社会的关系通过算计紧密相关,人一直都在进行算计,算计着什么是对人有利益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智德性来看,理智最重要的地方是它确实会教会我们一种为幸福之故去算计事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能够保障我们就能获得幸福。在卢梭看来道德教育它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和约束,道德不会给予幸福,相反道德是不幸的来源,因为快乐都受制于道德[4]。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则认为德性是追求幸福也就是至善的保障。作为至善的幸福,我们永远都会奔着它本身的缘故去选择它,它具有不会因外在条件的变化从而被取代的资格。亚里士多德定义:“幸福就是灵魂合乎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5]。”事物的幸福或善在于它完满的实现德性所有的功能,一方面德性与习惯相关联,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养成,另一方面德性会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的评估所得,从而增加人们对幸福的体验。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的是在人的全部灵魂中特别是关于情感与欲望的那部分灵魂全部也都合乎德性,幸福就会实现,它的实现不是行为与德行的偶然相符,而是一个追求合乎德性的幸福的过程。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E)主要指用户在使用产品、系统或者服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观心理感受。最先由Norman提出用户体验理论,他明确只有做到以下三点才能被称为成功的用户体验:一是在不使用户厌烦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简洁优雅的产品要让客户拥有轻松愉快的使用体验;三是要能给顾客带来额外的惊喜。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就是能够在产品、系统或服务的设计过程中,将用户的体验期望和要求贯穿于其中,要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因此,老年远程教育网站应该以老年用户为中心,首先设计满足老年人基本的教育需求的功能,然后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提高网站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的易用性和可用性。

(四)亚里士多德的德性道德论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批判了柏拉图的纯理性知识,因为把全部的知识付诸于理性,会导致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脱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灵魂的分类就可以看出他主张把情感和理性相结合起来。灵魂由无理性和有理性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包含情感欲望的无理性部分和有逻各斯的理性部分,听从逻各斯的部分是灵魂的最佳状态即德性,也就是道德德性,亚里士多德把情感放置在理性之下,情感自身没有理性,但理性让情感听命于理性的安排,让情感欲望和理性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德性不再是柏拉图式的“理念”那样抽象和空洞的“物自身”,而是研究德性教育如何使人达到幸福。可以看出,德性不是一种玄想,而是落实到关切人身上的现实事物,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人将其所具有的德性实现出来,并且德性要在人的现实活动中通过行动实现出来,这一实现活动离不开情感和欲望,德性与理智共同起作用,实现幸福的人生。道德教育的方式是运用辩证法来解决各种意见问题的矛盾之处,慢慢接近事物的真理,这是一种精神的思辨过程,从而使古希腊道德教育表现出“正”“反”“合”的方式。

幸福总是与快乐的生活不相分离,那好的生活一定是和快乐和知识的部分相吻合,生活只有快乐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没有知识,没有记忆,没有对于快乐的预见,没有对于上一秒快乐的记忆,那就可以说只具有知觉上的快乐。我们所追求的至善的生活因为它本身是足够自足的,是不再需要其他的东西的,所以是值得我们作为最终目的来选择。至善需要满足两个东西:第一是你不会因为外在的条件选择至善,而是所有的事情都指向它,有它就足够了。自足不是意味着自己追求就够了,同时也不意味人的生活是因为外在的。你获得幸福是因为内在的德性,而不是外在的。就正如友爱的重要性意义,友爱中最重要的就是和自己做朋友。你不能没有其他的朋友,但是你不能通过这个来获得什么。真正的自足所依赖的德性是和自己相关。

二、德性的目的与及对幸福的探讨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普遍性定义知识的前提下,发展了“理念”的概念,即任何事物背后都有一个理念模型的存在,但这个模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一个实体存在物,而是存在于理念世界中的一个实体[2]。这样一来,柏拉图认为德行也有它相对应的理念模型。比如勇敢、节制是德性一部分,德性本身是只能靠思想来把握的,如果我们只了解了德性的一部分是无法真正把握到德性自身,柏拉图从理性的方式来说明道德教育的目的。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中一切事物处于流变当中,关于它们是不能有知识的,只有把概念的定义和具体事物“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客观精神实体才能形成知识,于是理性论者找到了辩证法。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双方观点的矛盾之处,共同找到双方承认的前提来找到真理。苏格拉底虽然没有提出“理念”的概念。但他把德性视为一个最高的概念也有类似之处。道德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受道德教育者摆脱感性世界的情感,从理性的角度来把握德性知识,提升认识的境界,最终达到至善。普罗泰戈拉的情感道德论从个体情感的不同来建立道德相对主义理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从理性出发建立了理性论道德教育哲学,直到后面亚里士多德综合吸收了情感道德论和理性道德论,更侧重在日常事务中来理解道德教育。

既然我们的人生是有限度的,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指向未来的,未来又是超出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我们有待实现的欲望,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去指向行动本身呢,也就是何时实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制作的第二种即是关心的仅仅是制作本身,不是结果。在当下社会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能否找到以本身为目的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产品的事情一定是指向其他生活,人一直在做准备,但我们会发现之前没有找的以自身为目的的东西,但现在连这样的事情都没得做的了。亚里士多德因此认为在实践中或者做事中其实应该有着某种内在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指向事情本身的,对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能够使我们的幸福成为一个整体。我们评价的幸福不是件事,而是一个人一生的生活,这就是一个整全的幸福。这是时刻都面临的选择。然而有没有一个在对快乐和痛苦进行评估时,没有因为快乐而做的选择。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这样一个作为目的的选择,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目的选择,那么过着目的之外的生活和以本身为目的的生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其次,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所以选择都是以它为目的并最终指向它,这样的人生就你是完整的幸福,那幸福能不能完满的实现,就在于善的知识,而不是对于善的目的你仅仅去选择达到它的各种手段,目的的知识比手段的知识更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围绕德性是否会使我们过上更好生活的思考,使我们不禁会想自己的生活是否会是幸福的。在当下社会物质不断增加,更多的是追求感官上的愉悦,整体上现代人缺失了追求带有崇高目的幸福的能力,我们的幸福总是在不断的获得,越是不断追求也就越感觉到不到幸福。基于这样的情形,如果整个道德教育就是为了限制人们的欲望,那么这样的道德无论怎么预设,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人的创生就如经济研究一样都是以善为目的,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会指向某个好的东西,虽然这个好的标准根据不同的人而不同,但总的都是好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于人怎样才能幸福的事,就是技艺的问题。从技艺的类比来看,你所做的每件事指向某种目的;其次实践这个概念和制作相联系,有两种制作一种是不在意制作过程,只关心制作的结果,比如生产商品;另一种是关心的仅仅是制作本身,不是结果,比如侍奉父母。那是不是有一个可以完全作为你全部目的而不指向事情之外的目的,我们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个,这个概念对应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活动,他说幸福的关键就是你能否在所有事情中找到这个指向你本身目的的焦点,这个焦点会改变你整个的生活结构,这才是核心的方向和思路[6]。

城南污水厂工程是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提升泵站和污水厂三位一体的大型污水处理工程,服务范围约50km2。其中,城南污水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基地南部,距市区约5km,一期设计处理能力为6×104 t/d,污水厂内单体工程有23个,多数为大型混凝土工程,厂区内的水、气等各类工艺管线纵横交错,作业面广;污水收集管网约21km,提升泵站5座,施工环境包括野外、道路穿越、水上(下)作业等,其中2座泵站为深基坑作业,施工环境复杂且差别大,安全隐患点多,施工组织难度大。

三、实现幸福的条件

的确道德教育让一个明智的人能够指导自己的行为向有着一个善的目的,并且具有德性和明智的人能够对未来痛苦和快乐的事进行考量。但是卢梭反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研究道德的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方式相反。卢梭不是从人类终极关怀的幸福而出发,而是不幸开始的,即为什么人会遭受到不幸,动物则不会,也就是动物你可以消灭它,让他饿,但他不会意识到自己所处在不幸当中[3]。因为动物的欲望和能力是一致的,动物的欲望不多,唯一的欲望就是保存下来,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快乐的痛苦的能力。人之所以感受到自己不幸,那是因为每个人的欲望超过了他自身的能力,能力并没有随着欲望的增加而增加。人的自爱与动物的自爱不一样,动物的自爱是一种自我保存,而人的自爱是一种渴望得到他人认可,一直在满足他人的需要,所以欲望就成了永无止境。可悲的是,人不是神,你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这种想要超过别人被人承认的欲望是不幸的根源,这是卢梭的观点。

小学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性的会发现这一现象,当学生在听一些节奏感较强、曲调动感的音乐时,就会不由自主的兴奋不已、手舞足蹈,并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摆动。因此,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小学生肢体丰富这一特点,来帮助其把握音乐中的节奏,进一步的强化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培养效果达到最佳。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幸福就是至善的时候,探讨到人的独特活动,就是人人独特的功能,人有特有的属于他该做的事情。人的五官各个部分都相应它的功能,但人没有一个独自自足的功能,人做的许多道德选择,结果往往与我们想的不一样。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就是所有事情都被规定了,只有人没有被规定,对于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就总是事与愿违,就谈不上幸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找到了属于我们特有作为道德的存在于人身上的部分,即人所特有的,关于灵魂的作为,一部分是无逻各斯部分,另一部分是服从逻各斯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人通往至善的所在,人的这个部分是最能卓越发挥出人的目的性活动。全部的幸福问题不是单一的,幸福就是在不同的生活模式中做出选择,不是一件事就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个持久的存在于你的生活当中的状态,而不是偶性的拥有幸福。

其次是关于人的形象问题,亚里士多德承认运气是构成幸福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成为一个好人,也会依赖运气,出身富裕人家的人,相对比较形成慷慨的德性;又或者你遭受到了巨大的不幸,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幸福就很难获得。虽然也有的学者说幸福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但这不是最大的道德运气,这更多算是一种自我挑战和超越。围绕道德修养和幸福的可能时,来自命运的挑战因素不可排除。在德性与幸福之间,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在幸福的定义中是按照灵魂概念来确认幸福,幸福评价是围绕灵魂的;还有就是外在的德性也同样重要,比如财产、身体,因此我们看到德性需要面对命运。

至于道德选择,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不是在于目的,真正的选择是如何达到幸福。怎样让所做的每件事能够和最终的东西关联起来。但对善关涉的是道德而不仅仅是快乐的维度,所以的道德选择都是在不同的善中选择。比如医生面对的病人是他的敌人,在面对救人的时候是选择救还是不救,你要选择的不是目的,而是道德是上的选择,你是选择报复还是遵守职业操守,哪一个对你的至善更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拥有好的德性的人更愿意给予他权利,因为他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技艺决定和道德决定虽然都是要完成某事,但逻辑上不一样,技艺决定是自己决定不了的,而道德决定则是自我抉择的。全部的道德问题不是拥有善的知识就足够,人还需要理智德性,真正获得幸福的能力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是关乎重要性的知识,即你知道什么对你而言是重要的,这只是选择的基础,幸福需要落实到德性上,需要通过理智德性来最终获得。

真正的道德是你真切知道生命对你的重要性,并且不是做合乎德性的行为,而是自己真正选择具有德性的行为。同时,德性不是完全自然的,这里的自然是人的自然的潜在能力,人的德性不是动物的那种能力,德性是习惯,其实就是人们出于人们自然能力中不断训练出的东西。你是一个公平的人是由于你经常做公平的事情才成为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定是经过不断训练或道德发展。人的德性作为一种品质会指引我们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使人完成他的活动。幸福就是让人生完成这种状态,真正起决定性的是德性。有德性的人就是在生活中实现那个目的规定的事情,人所要做的事情,能够围绕这个德性形成整体的幸福,真正的善可以主导我们的生活而不是被快乐控制,这个时候你的生活才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散乱无章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晓朝译.普罗泰戈拉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43.

[2]王泰庆.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70-171.

[3]邓安庆.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8-169.

[4][法]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9-140.

[5]廖申白.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89-190.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23-224.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73(2019)02-0077-04

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19.02.018

[收稿日期]2018-01-20

[作者简介]龙 玲(1993-),女(白族),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降小宁]

标签:;  ;  ;  ;  ;  ;  ;  

龙玲:德性的要义与幸福的实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