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遇论文-彭玉平,邓菀莛

士不遇论文-彭玉平,邓菀莛

导读:本文包含了士不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有为,梁启超,士不遇,主题书写

士不遇论文文献综述

彭玉平,邓菀莛[1](2016)在《士不遇主题的近代嬗变——以康有为、梁启超诗词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时代精神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康有为、梁启超诗词作品中的士不遇主题既沿革了传统士不遇主题的基本审美特征,呈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接受了近代思潮的影响,发生新的变化并表现典型的近代特性,展现了为己而歌、顽强抗争及张扬人文意识、启蒙精神等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代表了士不遇主题之审美特征由传统向近代的递嬗。(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高诗亚[2](2016)在《论“士不遇赋”中士人心态的转变——以屈原、董仲舒和陶渊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士不遇"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永恒而又普遍的主题,在各个时期都涌现了可观的士不遇赋。从屈原的《离骚》到汉代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以及晋时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士不遇"成为辞赋创作的滥觞。这些流传千古的赋篇,不仅展示了特定时代下士人们真实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从屈原到陶渊明各个阶段他们心态转变的轨迹。(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梁晓东[3](2016)在《论董仲舒《士不遇赋》中的士人处世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士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现实生活中的士人往往处于两难之境,既要追求独立不迁的人生操守,又要迎合世俗,故形成社会环境与个体价值追求的矛盾冲突。董仲舒《士不遇赋》集中阐述士"遇"与"不遇"之关键在于其生存的时代,士之处世则应以"正心而归一善"为标准,勿为世俗而丢弃人格,旨在论述特定时代中士人的处世之道。(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子勤[4](2016)在《浅谈“士不遇”文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若论在文化史上留名的士人们的共同之处,毫无疑问有一条:怀才不遇。文人们流传最广的诗词作品,往往是在其遭遇仕途坎坷时所作。这绝非偶然,二者是极其关联的。本文通过列举古代士人们怀才不遇的典型,分析其原因,并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6年04期)

文田[5](2016)在《《史记》“士不遇”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眼先秦至汉初的历史舞台,士人群体作为政治的参与者与文化的承继者始终活跃其上:一方面,他们怀揣着壮伟的政治抱负,行走在动荡不安的大地之上,干谒王侯,以道自任;另一方面他们沐浴在思想大解放的自由空气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然而,士阶层在产生之初,即面临着“不得通其道”的难题。古往今来,无数士人忧愤于世道衰微、时运不济,继而吟咏出感人肺腑的不遇悲歌。司马迁以高屋建瓴的姿态、纵深开阔的视野将此前叁千多年的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史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人事尽收眼底,并付诸笔端。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士阶层的升沉荣辱必然为司马迁所重视。身为士人群体中的一份子,司马迁深切关注着不遇士人的命运,并以其如椽大笔将不遇士人的兴衰悲喜载入史籍,塑造出一大批“士不遇”形象。本文即以《史记》中所出现的“士不遇”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史记》文本出发,重点探讨“士不遇”形象的命运演变、性格特征,司马迁塑造“士不遇”形象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以及司马迁书写此类形象之深层原因。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介绍了论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将《史记》中常见的“士不遇”形象划分为不遇学士、不遇忠士、不遇武士、不遇策士、不遇倡士等五类,逐一分析其形象特点;第叁部分主要探讨了司马迁塑造“士不遇”形象所采用的艺术创作手法,从“士不遇”形象的悲剧化描写、对比手法之运用、赞序之运用等叁方面一一展开论述;第四部分专论司马迁书写“士不遇”形象之深层原因,主要从司马迁的生平际遇与所处社会环境入手来进行研究。结语部分概述全文观点,做出最终结论。(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李璐璐[6](2016)在《建安七子“士不遇”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士不遇”,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有才有志的士人都希望通过仕途有所作为,但由于诸多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限制,很多士人无法通过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在对建安七子的诗文进行研究时,能深切的感受到,其中多有“士不遇”的感慨。他们是建安时代七位优秀的文人代表,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都希望通过自身才学实现建功立业的愿望,但是无论是在汉末的动乱中,还是在曹操的阵营中,他们都未能通过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一生郁郁不得志。他们将“不遇”的感慨抒发于文学作品之中,借助于文字的书写来表达自己的不得志之感。这就是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文章分为绪论、一、二、叁、四章及结语六部分,主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对建安七子进行“士不遇”主题的研究。第一章,“士不遇”的渊源与建安七子“不遇”的背景。主要论述建安七子前的“士不遇”渊源和建安七子“士不遇”情结的形成。建安七子的“士不遇”情结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汉末的动乱使七子的仕途被打断,归曹后七子又与曹操的用人政策相冲突,这些都是建安七子“士不遇”情结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章,建安七子“士不遇”概况。对建安七子“不遇”的情况进行介绍。建安七子“不遇”的概况可分为叁种:才不得用、久仕不迁和获罪贬谪。第叁章,建安七子“士不遇”情感表现方式。建安七子不遇的情感是类似的,但是他们表现“不遇”情感的方式却是不同的。他们表现“不遇”情感的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感“士不遇”,借以他物,别有兴寄,借他人之酒浇胸中之块垒,通过纪行、登览或刺政怨世抒发“不遇”之感这五种。第四章,建安七子“不遇”形象与“不遇”作品的文化分析。从建安七子“不遇”的形象中,可以看到建安七子身上所具有的优秀的文化品质。从其“不遇”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建安七子在“不遇”境遇下的不同的思维价值取向。这些是建安七子“不遇”形象与“不遇”作品的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01-01)

李建[7](2015)在《从《聊斋志异》看中国古代文人的“士不遇”》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者蒲松龄在小说中倾注了毕生心血。《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其中以士子的形象最为突出,聊斋士子的经历与现实生活中的士人生活有着相似之处,小说中描写最多的也是他们的不遇感慨,诸多的“士不遇”描写感人至深,从而使《聊斋志异》成为“士不遇”的集大成者。文章主要分为叁个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是文学史中的“士不遇”主题。首先是对士的概念界定,结合学者的研究对《聊斋志异》中的“士”进行范围确定,《聊斋志异》中的“士”指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包括秀才、举人等。然后是“士不遇”主题的梳理,理清“士不遇”在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分析他们“士不遇”的感情内涵,从而突出《聊斋志异》在“士不遇”主题上的创作成就。第二部分分析《聊斋志异》中的“士不遇”。“士不遇”描写贯穿《聊斋志异》全书,在小说中,“士不遇”主要与科举关系密切。聊斋士子大多勤学苦读,追求有朝一日能够取得功名,但是聊斋士子在科举上多不顺,不能顺利的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造成聊斋士子不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包括科举考试名额上的限制、科考中存在的舞弊、关节运用以及捐纳等,主观上则是聊斋士子自身的原因,如在科举考试时的心态以及士子本身的性格,这些主客观原因造成了聊斋士子的不遇。第叁部分是以《聊斋志异》为出发点,从《聊斋志异》的“士不遇”进而反思中国古代文人的“士不遇”。《聊斋志异》中的“士不遇”与古代文人的“士不遇”有许多共同点,作为儒家士人,他们一直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百折不挠,他们有着正直的士人品格。但是,时代在变化,士人的地位一直在下降,在不遇的时候他们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愤慨,众多的作品汇成了“士不遇”的文学创作传统。(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安忆涵[8](2015)在《悲士不遇的隐逸情怀——《归田赋》与《归园田居》之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汉张衡所作《归田赋》与魏晋陶渊明所作《归园田居》是悲士不遇与隐逸情怀的重要典范,两部作品同样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抒发了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情怀以及归隐志向。由于两位作者的人生境遇、创作背景以及所处时代的不同,他们笔下的田园风光表现出了不同的格调,所抒发的苦闷与寻求归隐之情表现了一定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杨昊[9](2014)在《朝鲜文人权斗经《次〈感士不遇赋〉》与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陶渊明对古代朝鲜文学影响颇深。朝鲜文人权斗经的《次〈感士不遇赋〉》,按照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的原韵、原字和次序相和而作,且部分语句和思想化自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也有部分语句反用其意,表达的意旨和《感士不遇赋》不同。《感士不遇赋》通过对天道、人事的分析,得出不遇是文士的宿命,表现出陶渊明归隐的理性与彻底。而《次〈感士不遇赋〉》则是权斗经兼济天下而不能的不平之鸣,其意旨最终仍在于仕进,表现出的仍然是积极用世之心。(本文来源于《滨州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余霞[10](2013)在《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汉晋辞赋“士不遇”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士",在中国知识界是一个崇高的名称。余英时先生称中国古代之"士",是"会的良心"~②。一般学者认为,"士"的文化是从孔子开始的。然而"士不遇"的命运似乎在孔子身上就得到了预显。"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在鲁国"陪臣执国政"的乱政下,不得不"退而修《诗》、《书》、《礼》、《乐》。"(《史记·孔子世家》)"仲尼不遇,故论六经以俟来辟"(张衡《应间》),从孔子的命运,似乎可以看出一种历史的悖论:形而下的现(本文来源于《中国楚辞学(第二十一辑)-2013年河南西峡屈原与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8-16)

士不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士不遇"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永恒而又普遍的主题,在各个时期都涌现了可观的士不遇赋。从屈原的《离骚》到汉代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以及晋时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士不遇"成为辞赋创作的滥觞。这些流传千古的赋篇,不仅展示了特定时代下士人们真实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从屈原到陶渊明各个阶段他们心态转变的轨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士不遇论文参考文献

[1].彭玉平,邓菀莛.士不遇主题的近代嬗变——以康有为、梁启超诗词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2].高诗亚.论“士不遇赋”中士人心态的转变——以屈原、董仲舒和陶渊明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梁晓东.论董仲舒《士不遇赋》中的士人处世之道[J].甘肃高师学报.2016

[4].刘子勤.浅谈“士不遇”文化现象[J].文学教育(上).2016

[5].文田.《史记》“士不遇”形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

[6].李璐璐.建安七子“士不遇”主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6

[7].李建.从《聊斋志异》看中国古代文人的“士不遇”[D].青海师范大学.2015

[8].安忆涵.悲士不遇的隐逸情怀——《归田赋》与《归园田居》之辨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

[9].杨昊.朝鲜文人权斗经《次〈感士不遇赋〉》与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之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14

[10].余霞.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汉晋辞赋“士不遇”主题研究[C].中国楚辞学(第二十一辑)-2013年河南西峡屈原与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2013

标签:;  ;  ;  ;  

士不遇论文-彭玉平,邓菀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