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公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王文博:公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摘要】公文是在行政管理中形成规范化的文书,贯穿于企业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政效率和有效性。因此,做好公文管理工作是企业各部门之间沟通及协调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企业盲目追求效益,忽略了公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公文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和问题。文章就公文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探究,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公文管理;企业;管理工作

公文管理是一个文件处理的全过程,需要各部门进行互相合作沟通,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公文管理规范化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信息流通、监督、检查,例如开会时的会议记录、布置工作的批示文件等,这些管理过程都是通过公文的形式完成信息的传达,公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但在管理工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以下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另一方面,线下渠道就更加丰富,例如可以与扬州广陵书社合作,广陵书社一直致力于挖掘江苏丰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和学术资源,出版了大量古籍图书,书画收藏和反映江苏各地风俗面貌、历史文化的书籍。如果可以与广陵书社合作,那么微信公众号则会受到来自各地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不仅有利于传播扬州文化,还有助于增强扬州文化的影响力。此外,社会发展学院和文学院的老师在外出交流访谈时也可以推广此公众号。

一、当前公文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意识模糊。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对公文的概念缺少清晰的定位和认知,很多时候看见盖上红色章印的都会认为是“公文”,在这样的概念意识下,公文管理根本谈不上规范。从概念定义来说,公文是指企业在组织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规范性文化,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从企业角度来说,公文是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高效的公文管理是企业工作效率的体现,有利于企业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二)分发混乱。由于管理人员对公文文件的困惑,在下发文件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公文的行文关系和发放程序,导致公文管理混乱。公文发放一般需要经过拟稿、审稿、核稿、会签、签发、编号等程序,但是管理人员却认为盖个章就可以了,导致分发流程比较松散。公文分发从表面上看感觉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公文分发也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

(三)缺乏整理。由于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量也比较大,没有对公文进行归档及整理,公文是对企业工作指示或通知进行规范说明的文书文件,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归档整理,很有可能导致公文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传达以及传阅,企业的管理工作显得比较被动,甚至因为信息的不及时接收,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而且公文一般都是一些很正式的文件,在缺乏整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文件丢失或泄密的现象。

3.4 不恰当睡眠环境 卧室电视或电子媒介的存在会显著影响儿童睡眠。在2005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中发现,有18.5%的学龄儿童卧室有电视,18.3%有电脑。而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儿童的睡眠质量[13]。近来随着ipad、手机等在儿童中的普遍使用,电子媒介对儿童睡眠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睡眠过程中卧室或者室外光照过亮、以及在床上从事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看书、看电视、听音乐、玩耍等,都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

(四)书写不当。由于管理人员对公文的认知模糊,对公文的文中及行文关系的不清,导致在书写公文的时候出现混淆、乱用、误用等情况,例如“通知”写成“通告”,“请示”写成“报告”,“决议”写成“决定”。除了公文性质不分之外,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用语不当的情况,拟稿人员使用口语化的字眼进行书写,导致公文的严谨性大大降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权威性。

二、解决公文管理工作难题的对策

(一)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人员意识。公文管理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对于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和责任感,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公文能力。首先,企业需要跟员工进行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改造和完善企业的环境设施,例如在公司走廊张贴一些标语、鼓励性图片等,让员工处于一种最佳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兢兢业业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企业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的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公文知识教学,无论是公文的处理规律和细则的业务能力训练,还是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让管理人员深刻明白公文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意识。利用教育的方式,逐渐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对公文工作更加认真负责,潜移默化地润化管理人员的内心,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可以与同事一起探讨,在探讨过程中进行学习分析,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公文能力。

本实验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使用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公文管理。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让公文管理有章可循。通过对公文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然后逐一进行相关的明确规定,更好地约束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1.规范格式。公文的格式是其外观表现形式,规范格式是为了更好地形成统一的输出管理,方便各部门进行阅读。企业可以通过邮件、培训、印发资料等方式对各部门进行公文种类及格式的说明,让员工们对公文格式和种类有清晰的定义,从而更好地开展公文管理工作。2.明确时限。制度应该对于公文的分发、整理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让管理人员按要求操作。例如,当公文拟稿后,一般要求在两周内办理,如果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便按照具体的时限进行执行;还有公文的会签和分发,一般要求不超过三天内处理,若果超过三天,必须向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及协调,确保公文的及时性和实效性。3.规范流程。公文处理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紧凑性,为了进一步确保公文的顺利开展,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和明确,对每个岗位和工作环节进行详细说明,把公文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通过互相的配合协调,实现各环节之间的高效对接。从开始的拟稿、审稿、核稿等流程制定相关的标准,让每个流程都有根有据,更好地掌握全程的动态及变化,以便更好地进行监督。其中审核部分也视为重点环节,未经过审核的公文是绝对不能对外公开的,在审核的时候,必须对行文关系、内容的完整性、格式内容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查阅,以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权威性。4.归档整理。公文的范围很广,包括日常的通知、决议、意见、报告等多种形式,因此文件量也是比较大的。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资料的归档管理,针对每类公文进行相关的保管说明,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度,以便日后的翻阅或资料查找。归档的时限也应该有所规定,以便资料保存的及时性。

(三)定期评定考核,确保公文管理质量。制度是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员工的自控力并不理想,对于公文管理工作只是“三分钟热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评定考核,进一步激励员工保持公文管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评定考核能够有效激励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适当的表扬,对于表现一般的员工也进行相应的点评,为员工日后的工作做铺垫。通过定期评定考核,既可以继续让优秀的员工不断努力,还可以让表现一般的员工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整改完善及奋起直追,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提高企业公文管理的规范和效率。

三、结语

总的来说,公文管理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是一个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工作。因此,想要实现高效的公文管理,企业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感,构建完善合理的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推进公文处理的进度和审核。员工要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严格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把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做好,为公文管理工作走向完善、高效、有序的管理道路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志斌.公文办理的感悟[J]. 秘书工作,2018(01):41-42.

[2]党志燕,魏建霞,迟富丽.机关单位公文管理工作相关业务简述[J].办公室业务,2019(02):8+15.

[3]刘军锋.企业公文审核"六原则"[J].秘书之友,2019(03):36-37.

标签:;  ;  ;  ;  ;  ;  ;  ;  ;  ;  

王文博:公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