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祭坛——论19世纪德国音乐中R.Wagner的存在

情感的祭坛——论19世纪德国音乐中R.Wagner的存在

一、情感的祭坛——论R·瓦格纳在19世纪德国音乐中的存在(论文文献综述)

连婉廷[1](2021)在《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文中提出音乐是一种包含人类丰富情感与复杂认知的艺术表达,能够为人类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功能,例如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等。音乐的题材、体裁是丰富多样的,不过并非所有的音乐都主要服务于政治。在政治场域之中,部分音乐作品能够发挥政治功能,这类作品以表达政治信息为目的,塑造了“音乐政治表达”,发挥了相应的“音乐政治功能”。与普通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是,只有在政治场域中传递政治信息的音乐表达,才是音乐政治表达。由此,立足于音乐政治表达分析音乐政治功能,是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音乐与政治交叉研究属性的重要范畴。政治与音乐具有相关性,虽然政治与音乐是看似相互独立的文明系统,拥有各自的形成逻辑与各自成熟的研究领域,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这些关联推动了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引发了由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逻辑,这些新的知识体系拓展了人类认知,丰富了人类文明成果,也构成了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依据,为厘清政治与音乐之间的逻辑,提供丰富的学术想象空间和理论探索驱动。音乐政治表达能够发挥某种政治功能,象征、动员与认同便是其中三重较为常见的功能。自古以来,音乐政治表达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中“乐与政通论”,还是柏拉图所提及的派地亚过程中音乐对教化民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抑或是亚里士多德对音乐调性和德性之间的关联性阐述,都能够反映出政治家通过音乐的强动员性、象征作用和塑造情感的价值,从而教化民众以实现促进社会稳定等政治目的。从音乐的社会价值来看,音乐能够充实人类精神、调动人类情感、传承人类文化以及塑造人类文明,无论运用明示还是隐喻的方式,音乐政治表达都在政治文化中传递着政治信息,并以艺术表达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姿态广泛存在。本文的总体架构是总分总的形式,第一章总体概括了音乐政治功能的基本内涵、三重功能的内在关联以及相关基础理论。最后一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的双向性和从责任视角延伸音乐政治研究的可能性。中间三章以并列式的方式进行展开,三种功能都通过功能主义中“结构-过程-功能”的研究层次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概念性的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内涵是本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为,并非所有的音乐表达都能够实现政治功能,并且不同音乐所发挥的政治价值不同。不同音乐的具体内容、传播路径不同,这些差异成为了是否能够实现音乐政治表达以及实现何种政治功能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并非在针对音乐的艺术性进行探索,而是立足于政治学的视角,将部分音乐作品作为分析对象,进而挖掘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机理。其次,音乐政治功能很多,但是象征、动员与认同是较为常见的并且对政治需要而言十分重要的音乐政治功能。辨析音乐政治功能可以借鉴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并将其细化为“结构-过程-功能”三个维度。结构方面,从音乐的自身结构以及音乐的社会分工来理解音乐政治表达的微观结构与社会宏观结构。过程方面,音乐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表达能够促成某种政治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便是音乐政治表达能否发挥某种政治功能的过程。功能方面,不同的结构与过程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及其音乐的政治实践,音乐可以通过特定的结构与过程实现某种政治功能。最后,本文终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对于政治稳定而言音乐政治表达的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亦可能是反向的。反向作用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引发争乱等。因此音乐政治表达需要从责任的视角对音乐创作者责任以及政府对音乐宣传的责任两个方面加以延伸。本文的研究重心在于三重政治功能,不同政治功能的产生逻辑不同,因此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分析重点也有所不同。首先,音乐政治象征方面。能否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在于音乐符号能否通过政治意义的在场,实现符号的价值转向。通过政治权力的作用使广义的政治意义进行强化,从而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其次,音乐政治动员方面。实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核心在于是否能够进行情感的唤起,进而引发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从而通过音乐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动员。最后,音乐政治认同方面。实现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关键在于音乐中所表达的身份信息,能否使认同主体产生同一性、归属感、利益满足。因此,符号、情感与身份是厘清音乐象征功能、音乐动员功能与音乐认同功能的核心理论,具体展开如下。第一,音乐政治象征功能是通过音乐符号与政治意义相结合,形成的能够给人呈现出神圣性、权威性的音乐政治符号。音乐政治象征是包含政治意义的音乐符号,符号与象征之间的普遍差异在于意义的在场。因此,音乐政治象征既是音乐符号,更是饱含政治意义的政治象征。借助皮尔斯符号三元论可以发现,符号意义通过像似、指示与规约的方式被修辞,从而表达某种既定的意义。音乐政治象征通过音乐符号表达某种政治意义,并通过政治权威的认可、塑造和强化这一政治意义,最终生成具有权威性与神圣性的音乐符号,进而产生象征性权力。虽然各国国歌是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标志性作品,但是发挥政治象征功能的音乐表达远不止于此。所以,本文将“中宣部100首优秀歌曲”进行分类,从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音乐的政党象征以及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三重角度进行作品梳理。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具有神圣性、修辞性、权力转化性的特征,即政治象征的音乐表达具有神圣性、音乐的政治意义需通过修辞性实现、音乐的政治象征过程中的权力具有转化性。第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通过音乐情感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促发群体参与政治运动,以实现政治目标。政治动员与相对较静态的政治象征不同,政治动员的目的是为了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唤起并培育政治情感,实现对政治思想与政治行为的动员。音乐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携带政治信息,同时也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自身的旋律与节奏的配合更替能够引发听众对情感的期待和释放,再加之歌词中明确表达的政治信息,使音乐更适合于唤起和培育某种政治情感,并且音乐的社会感染性能够影响广泛的人群。因此,音乐在抗战、“下乡”等政治情景中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动员功能。研究发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具有人民性、明确性、社会感染性特征,即音乐政治动员以创作人民性内容为主、音乐政治动员事件具有明确性、音乐的社会感染性是实现音乐政治动员的关键要素。第三,音乐政治认同是通过音乐的情感信息与文本信息,向公民传递情感与认知,以促进公民认同心理的政治过程。因为音乐政治认同功能是建立在公民认同基础上的,所以身份不仅是理解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也是解释音乐政治认同的核心脉络。音乐中的政治信息不仅能够表达与身份相关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代表不同的身份。在音乐政治认同表达中,无论是由血缘、族群构成的“先天”的历史与文化观念,还是被“后天”的情感与社会认知改造而形成某种政治情感,抑或是通过利益驱动而形成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倾向,都需要通过认同主体对音乐表达中的有关身份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认同具有公民性、分层性、边界性,即公民性是音乐政治认同的来源、音乐政治认同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以及传播内容具有分层性、音乐文化认同的跨边界性能够跨越政治的边界。总体来看,本文聚焦于自上而下的音乐政治表达范畴,因为正是这类音乐作品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然而,在广泛的政治文化中,自下而上的表达也是音乐政治表达中不可忽视的范畴,例如美国摇滚中具有大量的体现反叛精神的音乐作品。因此,政治责任对音乐政治表达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责任能够促进音乐政治表达的有序发展,发挥功能最大化。政治责任是完善音乐宣传体系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政治责任可以使政府能够指导、改进和监督音乐宣传的内容、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音乐政治表达也需要基于具有政治责任意识的创作动机。就此而言,本议题还具有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李笑影[2](2021)在《威伯歌剧《魔弹射手》的音乐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丁嘉[3](2020)在《价值判断:历史对象还是结构主义 ——以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史学作为一门涵盖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范畴的交叉学科,其本身的复杂属性决定了它选择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史不只是作曲家和作品的历史,音乐史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只是依据作品的艺术性,更是作品的艺术性是否与给定时代的历史属性相契合,找到作品的艺术性与历史性这两种矛盾属性的内在联系与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是音乐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尼尔森是跨越19-20世纪丹麦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身为作曲家,尼尔森以六部交响曲而闻名,这六部交响曲为20世纪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丹麦,他因创作了大量高知名度的歌曲而倍受推崇,其中以“51首学校歌曲”最为着名,这些歌曲在重新定义丹麦民族歌曲传统和凝聚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发展到今天,依然占据着被誉为“丹麦爱国歌曲宝库”的中心位置。从结构主义的标准来看“51首学校歌曲”的音乐形态呈现出一种朴素的风格,然而这种歌曲创作风格却贯穿了尼尔森这位以现代派技法享誉世界的20世纪作曲家的一生,并且在丹麦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音乐史研究问题设想与个案举证,主要阐述音乐史研究面临的困境、解决矛盾的努力方向和举证案例的相关概述;第二部分是对“51首学校歌曲”的艺术性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歌词文本内容和音乐形态分析;第三部分揭示“51首学校歌曲”的历史性,从社会环境、历史缘由等角度探究“51首学校歌曲”产生高社会功效的原因;第四章是根据研究结果对“51首学校歌曲”进行历史价值判断。根据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明显的艺术性与历史性矛盾,本文将其作为个案进行举证说明,通过对歌曲本体和社会历史环境等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揭示其产生于历史而又反作用于历史,与历史互相影响的内在规律,为国内音乐史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萧潇[4](2018)在《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文中认为亨利·雷纳的《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是一部审视制度、政治和经济的环境与历史和音乐实践关系的先驱性着作,在西方艺术音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示了音乐社会史与音乐社会学的紧密联系。全书除前言和附录外共有20个章节,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就音乐消费与音乐生产对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译者选取翻译的前言至第14章,囊括了中世纪至17世纪宗教、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变迁对于音乐产生影响的相关内容,描述了各个阶层对于音乐的态度、投入和支出,以及音乐对于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映。书评部分主要简述学科理论,参照社会史的历史写作方法概述本书结构内容,分析作者的实证主义倾向,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

宋凌琦[5](2018)在《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如流星转瞬即逝,但却具有极大能量及意义。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表现主义建筑,在作为普遍思潮的短暂时间内它曾是社会政治和文化转型的隐喻,同时也是对新技术和材料的严肃思考;它曾引起过激烈的辩论,也曾被给予过深切的热望。考虑到它曾作为含义含混的标签赋予过不同的人和作品,那么特定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建筑”是何时出现的?表现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又是什么?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语言是以何种秩序显现,其形式语言的特点又是什么?要理清这些纷乱的线索,真正进入,必须回到它的现场。因此,这项研究将通过概念的厘清,结合历史和时间节点,以表现主义的核心群体肖像的描绘与典型作品为基本分析对象,探讨幻想、观念甚至对道德秩序的直觉,被转译成建筑语汇的途径。本文首先对表现主义建筑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团体和人物进行了脉络梳理,范畴划分;在此基础上,从知觉、情感以及意志的角度出发对表现主义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作为感官的身体以及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实验性、经验性和超验性并存形成了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第三章着眼于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向形式思考的转换,指出表现主义建筑基本形式思考的传统与现代性来源,着重论述了感官认知中的视知觉与运动、抽象形式语言的来源与发展、基于形式与功能(美与善)思考框架中的建筑形态学的机械性与有机性、表现主义建筑对哥特式与现代性的反思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思考如何落实为具体的建筑及材料语言,特别关注了空间这一建筑语言概念的诞生、表现主义从感官到灵魂的色彩理念、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美学批判等;文章随之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并将之归结为以崇高与粗蛮为代表的现代性对以优美与精致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以来美学思想的超越,并且其特有的神秘性与象征性一方面显示了对中世纪传统的继承和对启蒙的反思,另一方面作为其实证性和科学性的反面又凸显了表现主义建筑思潮内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此外,虽然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思想的落选者有其内在原因,但其衰落更直接地表现为审美政治化、审美经济性以及民族心理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最后一章——第六章中进行了探讨。

李雪洁[6](2017)在《犹太教视域下勋伯格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诺尔德·勋伯格,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开创了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成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领军人物。他独创的自由无调性和十二音序列音乐作曲技法,席卷整个西方音乐界,成为后辈作曲家争相模仿的对象,对东西方的音乐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方向。在这位卓越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之中蒙着一层神秘的宗教面纱,作为犹太人的后代,勋伯格的思想里浸染着浓重的种族情义与宗教情怀,短暂的离开犹太教是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犹太精神。即使如此,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也一直环绕勋伯格的脑海之中,从未远去,更是将这种思想融入到他一生的艺术创作的内容里。本文通过宗教的视角,试图更好地阐释宗教思想对勋伯格音乐创作和艺术精神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勋伯格的音乐及其对西方和中国现代音乐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论文第一章以世纪之交的奥地利社会与文化事件作为铺垫,通过介绍奥地利了解勋伯格波折的音乐人生,以及对勋伯格的音乐创作起到关键性的人物。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奥地利,政治上的一再退让,使其失去更多的自主权,大众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无论是政治生活还是文化发展都是动荡不定的,没办法为勋伯格的艺术创作提供稳定的氛围。同时,也预示了勋伯格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多声部赞美诗”乐队引领勋伯格走上了音乐发展的道路,亚历山德尔·冯·策姆林斯基作为勋伯格一生音乐创作生涯中的唯一一位老师,给予勋伯格许多音乐上的帮助。与此同时,作为勋伯格的内兄与朋友,也给予生活上的无尽支持,彼此成为信赖之人。第二章以勋伯格的艺术创作背景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了其文化背景的同时,从宗教的角度解读了他音乐创作的理论哲学基础与美学思维,探索其艺术创作的文学启发及绘画浸染。《圣经》作为以色列犹太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是不能被忽略的一环,雅赫维的神圣性与万能性掌控着犹太民族的思想文化。“一神思想”绵延犹太文化数千年,成为犹太人流亡几个世纪的唯一支撑。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地浸入每个犹太教徒的血液之中,强烈的政治复国与思想文化意识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为勋伯格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勋伯格的艺术创作与文化、宗教、哲学、美学相互结合,把勋伯格的艺术创作及影响其创作的诸多因素作为本章论述的对象,探寻他们与作曲家创作之间的碰撞交融。第三章概述了勋伯格的宗教意识在清唱剧这一音乐创作体裁中的显现,简要概括西方清唱剧发展的源流,从具体的文本及作品出发,通过分析勋伯格创作的清唱剧音乐作品《古雷之歌》、《雅各的阶梯》、《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总结出勋伯格清唱剧创作的特点及作品中彰显的神选意识。清唱剧的宗教体裁从侧面证明了勋伯格的思想倾向,音乐与文本中展现出作曲家隐匿其中的犹太意识。同时,对勋伯格创作的自由无调性与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梳理,进一步探讨他们在音乐作品之中的应用。第四章以以色列锡安理想为切入点,从音乐学与文化学的角度来论证,解析复国主义思想观念在其创作时期的呈现。本章中特别选用了作曲家勋伯格改宗基督教之后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与文本两个部分剖析他的音乐作品戏剧《圣经之路》、歌剧《摩西与亚伦》、从而证明即使在勋伯格转信基督教期间,他的思想与创作中宣扬复国主义的情怀也未曾泯灭。作曲家后期创作的音乐无伴奏混声合唱《现代诗篇》更充分地证实了勋伯格思想中挥之不去的“复国梦”。与此同时,进一步分析勋伯格音乐作品所追求的艺术精神。第五章总结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与艺术精神给予西方音乐的启示。通过探讨他创作的作曲技法自由无调性和十二音序列音乐,音乐创作中频繁使用离调、转调、不协和和弦等独特的谱曲方法,从而分析出对奥地利、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音乐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勋伯格艺术精神的解析,探究他的音乐思想及表现主义音乐的深层内涵,从他的音乐创作和艺术精神中所揭示出来的音乐的本质重新审视西方现代音乐的理念和特质。第六章从勋伯格音乐创作的体裁、思想和技法的角度,对中国现代音乐产生的影响性进行分析。通过宗教性清唱剧体裁引入中国,辨析清唱剧在中西方音乐发展中的差异性。在勋伯格的音乐思想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作曲技法和中国现代音乐相结合的同时,从中寻找到中国现代音乐的融创性。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既是对勋伯格音乐技法和艺术精神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构架于民族音乐之上的升华过程。总而言之,本文试图通过对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和艺术精神的研究,从清唱剧的创作体裁、犹太复国主义的观念以及其自由无调性和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创作方法入手,探寻作曲家音乐作品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解析隐藏在作曲家音乐创作背后的深意。在勋伯格一生的艺术创作之中,他分别从文化的视角、哲学的角度、美学的思维等方面全面诠释了犹太之神雅赫维,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之中。勋伯格独具匠心的作曲技法让我们感受到其音乐具有的一种无限生命活力和创造力,透露着对犹太文化的深入理解,也使其音乐更具有文化的思辨性,既夯实了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基础又丰富了民族音乐发展的多样性。可以说,西方现代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勋伯格音乐创作的方法和其艺术精神中的核心理念,而中国的现代音乐在引进清唱剧这一创作体裁的同时也热衷于对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和十二音序列音乐的作曲技法的研究。并结合我国民族音乐风格发展出新技法、新理论,为现代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林杭[7](2017)在《中西视域下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悲剧性因素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着名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RichardWagner,1813年 5 月 22 日-1883年2 月 13 日)早期的一部迈向乐剧的探索性作品,同时也是瓦格纳凸现他个人风格的代表作,在该部歌剧已经显示出他要改革的端倪。纵观瓦格纳一生创作的歌剧和乐剧作品,可以发现悲剧性题材在瓦格纳的创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以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社会学分析、音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悲剧性因素进行探究。内容主要分成四个章节,第一章节是《漂泊的荷兰人》悲剧性根源探究。第二章节对《漂泊的荷兰人》悲剧性元素进行微观分析,主要从题材、音乐、脚本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节是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悲剧性认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别从主题支点、人物性格以及结局来探讨:一是歌剧中的主题支点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辩证之思;二是歌剧人物性格塑造蕴含儒家的担当意识以及歌剧结局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和”思想等三个方面。第四章节则是对本论文悲剧性这个研究对象的总结与启发,并提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房新会[8](2017)在《瓦格纳歌剧改革的特殊代表 ——《纽伦堡的名歌手》研究》文中认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是西方音乐史上歌剧改革的杰出代表,他的歌剧创作使德奥音乐达到高峰,而《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作为瓦格纳歌剧改革后的作品之一,与作曲家的其他歌剧成果相比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对这部作品特殊性的考察作为研究目标,力求更完整更全面的认识瓦格纳的整体创作。本文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特殊性进行分析。首先,《纽伦堡的名歌手》在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在德奥音乐体系中甚至在整个喜歌剧的发展史上所表现出的独特性。其次,《纽伦堡的名歌手》作为瓦格纳歌剧改革后的作品之一,在人物情节的设计上、技术手段的使用上所表现的特殊性。最后,《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思想内涵上的特殊性,通过这部作品与从古希腊文化传统、基督教文化传统、与19世纪哲学、美学的关联以及歌剧的历史命运进行特殊性的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本人希望能够广泛细致的体察这部作品的特殊性,从而对这部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意义以及地位进行更为准确的认识。

杨绿荫[9](2014)在《瓦格纳歌剧《唐豪塞》的伦理意蕴 ——基于音乐学方法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瓦格纳的歌剧《唐豪塞》为研究对象,借鉴文学伦理学批评、社会学、历史学、美学、传记式批评等理论资源,以《唐豪塞》戏剧文本和音乐动机为切入点,运用“音乐学分析”研究方法,提炼出剧中反映的五个伦理主题并结合音乐本体分析,以期对《唐豪塞》进行从文本到音乐、从内部到外部集中深入的研究,阐释瓦格纳对社会、道德、艺术、音乐的观念,从而全面揭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本文对戏剧文本中的情节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挖掘出《唐豪塞》中的爱情伦理、基督宗教伦理、死亡伦理、英雄伦理和德性伦理五大领域的伦理内涵,剖析人物背后的深层伦理原因,阐释伦理事件的价值启示,并结合歌剧音乐本体分析,将戏剧发展与乐谱分析相互融合,总结作曲家如何通过音乐手段来表达戏剧内容的伦理内涵。最后进一步阐释歌剧中的音乐创作特点和思想内涵,以及作曲家所追求的伦理乌托邦。总而言之,笔者从脚本、音乐、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对歌剧《唐豪塞》体现出的伦理内涵进行概括,并且对于歌剧的音乐创作风格进行总结,力图全面解读《唐豪塞》所体现的深层思想意蕴。

田洁[10](2014)在《瓦格纳乐剧的哲理性研究 ——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瓦格纳是西方歌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崇尚古希腊艺术“三位一体”的音乐形式,主张音乐、戏剧、舞台表演等要素完美的融合。在形式完美的同时,追求乐剧内涵的哲理性、戏剧性,使作品蕴含了深邃的艺术理念。瓦格纳把古希腊悲剧与19世纪“合”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艺术观念的创作理念。他认为一个有灵魂的乐剧艺术各个元素应该是彼此有爱、彼此团结,打破自身的局限,共同缔造整体艺术的成功。构建出整体艺术观念对歌剧的价值后,他倾其所力把富含价值的整体意识转化为艺术语言,实践在乐剧创作之中。他的乐剧作品鲜明、富有特色。音乐方面,瓦格纳十分注重音乐元素的设计和发展,对音乐的要求不仅仅是旋律性而且要求音乐具有叙事,刻画、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脚本方面,瓦格纳主张神话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注重理性的支撑与渗透,使神话的戏剧性和乐剧的戏剧性调和到了最佳的平衡地步。他从神话中汲取爱人和人人相爱的广博内涵,从哲学中引用和乐剧内容想匹配的思维并转化为人物存在的支柱。使他创作的角色人物形象饱满、耐人寻味。直到1854年瓦格纳接触了叔本华极富影响力的着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才真正找到了知音,让瓦格纳找到了解答内心困惑的途径。在瓦格纳众多优秀乐剧作品中,《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启了当时西方非传统歌剧的序幕,在作品思想内涵上把叔本华哲学观点恰如其分的渗入在作品之中,使叔本华哲学理念在乐剧中融会贯通。剧中,悲剧进行全方位的展现。题材、人物设置、音乐、舞台布景、人物塑造等等方面都能让人们感到悲剧的力量。各个元素围绕着悲剧的主题,相互包容与传递,把人性之爱展现到了极致。哲学的思辨和瓦格纳艺术观念的理性和音乐的感性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空前的统一。瓦格纳在剧中为男女主人公设定的日、夜与死亡的三重背景下,展现出的不同的表象行为与真实意志欲求的矛盾。正是在日、夜两个极端对比的时间环境里,男女主人公内心反复地交织与挣扎,最终圆满在死亡的结局中。作品题材大胆鲜明、不拘一格。以死亡的悲剧效果向人们展示了非正常悲剧的意义,让人们从悲剧的结局中感悟到了心情的畅快与欣慰。此种奇特的艺术体验在众多歌剧作品中可谓是凤毛麟角。这部作品除了展现给观众不同寻常的音乐和情节之外,更关键的是能塑造出栩栩如生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英雄象征的特里斯坦、执着冒险的伊索尔德、无私坦诚的布兰根尼、库文奈尔、梅洛特等人物都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成功做出了贡献。这部作品中,音乐手法的运用可谓其七部乐剧中的巅峰之作。音乐在瓦格纳充满智力的发展和变化中,散发出了迷人的特质。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独具特色、风格突出的乐剧作品中,或许还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玉,音乐呈现出的统一与精彩,是不能否认的。无论从神话、哲学、人世的三界交融设计的脚本、戏剧性张显的音乐设计,还是剧情的丝丝紧扣,都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瓦格纳着作中张显的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和信任,在本剧中都得到了完善的贯彻。

二、情感的祭坛——论R·瓦格纳在19世纪德国音乐中的存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感的祭坛——论R·瓦格纳在19世纪德国音乐中的存在(论文提纲范文)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与音乐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政治与音乐研究的诸视角
        (三)现有研究评价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音乐政治功能的内涵阐释与相关理论
    一、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治象征、政治动员与政治认同
        (二)政治功能与音乐政治功能
        (三)政治表达与音乐政治表达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分析视角及其内在关联
        (一)音乐政治功能三重分析视角的依据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关系辨析
    三、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理论基础与阐释
        (一)政治象征中的符号与音乐符号
        (二)政治动员中的情感与音乐情感
        (三)政治认同中的身份与音乐身份认同
第二章 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一、符号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解析
        (一)音乐符号与音乐政治象征的差异
        (二)符号学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二、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功能
        (二)音乐的政党象征功能
        (三)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功能
    三、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象征艺术幻象的神圣性
        (二)音乐政治象征内容的修辞性
        (三)音乐政治象征的权力转化性
第三章 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一、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解析
        (一)政治动员中音乐的情感实践
        (二)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行为动员功能
        (二)音乐的政治思想动员功能
    三、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动员事件的确定性
        (二)音乐政治动员方式的感染性
        (三)音乐政治动员内容的人民性
第四章 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一、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解析
        (一)政治认同中音乐的身份认同
        (二)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二、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认同功能
        (二)音乐的政治情感认同功能
        (三)音乐的政治利益认同功能
    三、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认同内容的公众性
        (二)音乐政治认同传播的分层性
        (三)音乐政治认同表达的跨边界性
结语:音乐政治功能研究的前景
    一、理论拓展的空间
        (一)音乐政治表达双向性与音乐创作责任
        (二)音乐政治表达中的政府责任
    二、学科交叉的可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价值判断:历史对象还是结构主义 ——以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路线及方法
第一章 音乐史研究问题设想与个案举证
    第一节 艺术与历史的调解
        一、矛盾存在
        二、“结构性历史”的提出
    第二节 尼尔森与“51首学校歌曲”概述
        一、尼尔森生平
        二、“51首学校歌曲”的创作目的和社会影响
        (一)为公共演唱而作
        (二)丹麦“爱国歌曲宝库中闪耀的宝石”
第二章 “51首学校歌曲”的艺术性体现:突出的歌词内容和朴素的音乐风格
    第一节 “51首学校歌曲”文本内容特色
        一、文本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一)议论方式:阐述人生哲思探讨生命意义
        (二)记叙方式:描绘丹麦图景凝结爱国精神
        (三)抒情方式:表达生活热情彰显积极态度
        二、文本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一)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二)衬托、渲染、卒章显志等写作技巧
    第二节 “51首学校歌曲”的音乐形态分析
        一、传统的一部曲式结构
        二、朴素的和声进行
        三、自然简朴的旋律特征
        (一)一字对一音
        (二)以级进和跳进为主的旋律音程
        四、单声织体与多声织体并用
        (一)单声织体
        (二)主调织体
        五、与旋律合为四部和声形式的伴奏
第三章 “51首学校歌曲”的历史性体现:高社会功效原因探究
    第一节 作曲家名人效应的加持
        一、尼尔森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一)初露头角时期:受到肯定
        (二)风格形成时期:极富争议
        (三)大获成功之后:备受瞩目
        二、尼尔森声乐作品风靡丹麦
        (一)所创歌曲流行程度高
        (二)创作体裁涵盖范围广
    第二节 从接受角度看“51首学校歌曲”
        一、受众方面:对“51首学校歌曲”期待视域的构成
        (一)欧洲民族乐派运动的持续
        (二)格伦特维人民民主思想的连续作用
        (三)战后丹麦民族主义共识构建的需要
        二、作品方面:满足受众的期待心理
        (一)歌词内容反映丹麦社会整体价值观
        (二)音乐意在升华歌词精神内涵
        (三)创作风格契合丹麦民俗音乐传统
第四章 “51首学校歌曲”历史价值判断
    第一节 “51首学校歌曲”作为音乐历史的事实
    第二节 “51首学校歌曲”的价值判断
        一、历史的对象:因“结构”作用而生
        二、历史的前提:作用于“结构”而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51首学校歌曲”歌词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亨利·雷纳
    前言
    1 音乐史-问题与资料来源
    2 中世纪教会
    3 北方复调音乐的传播
    4 吟游歌手的归化
    5 城市乐师——专业人才
    6 城市乐师-业余爱好者
    7 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
    8 音乐的印刷
    9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10 中产阶级社会中的音乐
    11 歌剧的肇始
    12 巴洛克时代
    13 教堂、领唱和唱诗班
    14 音乐和法国的专制主义
货币附录 本卷中涉及
参考文献
索引
《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深度书评及对翻译问题的讨论
    1 一些学理问题思考
        1.1 音乐社会学与音乐社会史
        1.2 音乐社会史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 本书内容对普通音乐史的补充
        2.1 音乐的直接消费者
        2.2 音乐生产
    3 雷纳《音乐社会史》的实证主义倾向
        3.1 作曲家与作品
        3.2 音乐机构
        3.3 货币、汇率和城镇人口
    4 翻译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
        4.1 语言的不可译性
        4.2 文化不可译性

(5)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表现主义建筑师群像
    第一节 表现主义相关团体
    第二节 表现主义建筑师
第二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
    第一节 知觉
    第二节 情感
    第三节 意志
第三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来源
    第一节 视知觉与身体
    第二节 抽象语言
    第三节 建筑形态学的雏形
    第四节 哥特式与现代性
第四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及材料语言
    第一节 空间
    第二节 色彩
    第三节 玻璃
第五章 超越和回归: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崇高与粗蛮(Roheit)
    第二节 神秘性与象征性
第六章 落选者:表现主义建筑的衰落
    第一节 审美的政治化
    第二节 审美的经济性
    第三节 民族形象塑造
结语 现代主义的神圣诞生?
参考文献
    ㈠着作类
    ㈡论文类
附录
    ㈠表现主义建筑相关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犹太教视域下勋伯格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奥地利及勋伯格的音乐人生
    第一节 动荡的奥地利社会与文化事件
        一、迷惘与动乱的犹太社会
        二、文化冲突与犹太种族歧视
    第二节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经历
        一、维也纳时期:初现音乐才能
        二、辗转于维也纳与柏林之间:表现主义自由无调性音乐风格转变
        三、逃亡美国:创作热情高涨
    第三节 勋伯格与亚历山德尔·冯·策姆林斯基
        一、“多声部赞美诗”乐队与“艺术酒店”的音乐实践与创作
        二、亚历山德尔·冯·策姆林斯基的特殊身份
第二章 勋伯格艺术创作的资源
    第一节 以色列锡安理想的憧憬
        一、犹太人与犹太文化:“一神思想”
        二、锡安理想由来:民族政治经历
        三、犹太音乐的宗教属性
    第二节 勋伯格的宗教信仰维度
        一、神选的唯一(1874—1898 年)
        二、上帝的救赎(1898—1933 年)
        三、流散与回归(1933—1951 年)
    第三节 勋伯格艺术创作的理论积淀
        一、音乐血液中流淌着的宗教神秘主义
        二、伊曼纽·斯威登堡的神秘哲学与鲁道夫·施泰纳的人智学
        三、西方主流美学思想与其创作的交融互渗
    第四节 勋伯格艺术创作的精神依托
        一、“象征主义”诗歌和戏剧的启发与绘画风格的浸染
        二、对音乐前辈的传承与突破
        三、《圣经》中的素材与母本形象
第三章 勋伯格的宗教意识在清唱剧中的艺术表征
    第一节 西方清唱剧的肇始与嬗变
        一、清唱剧的肇始
        二、清唱剧的嬗变
    第二节 清唱剧《古雷之歌》的上帝形象
        一、文本中的历史叙述
        二、瓦尔德玛和上帝
        三、无调性音乐的艺术形态
    第三节 清唱剧《雅各的阶梯》的神选意识
        一、《圣经》之《创世纪》原型
        二、文本神谕
        三、音乐异象情感
    第四节 清唱剧《一个华沙幸存者》的种族情感
        一、历史事件在音乐中的显现
        二、形象性在音乐中的展现
        三、娴熟的十二音序列技法在音乐中的体现
第四章 勋伯格的以色列锡安理想在音乐作品中的呈现
    第一节 戏剧《圣经之路》中宣扬的锡安理想
        一、戏剧与音乐戏剧
        二、文本中宣扬的锡安理想
        三、音符中洋溢的犹太情怀
    第二节 歌剧《摩西与亚伦》中的旧约原型
        一、《圣经》中《出埃及记》原型
        二、文本中的锡安回归主义
        三、旋律中凝结的锡安之音
    第三节 混声合唱《现代诗篇》中的犹太情愫
        一、合唱与混声合唱
        二、文本中犹太之神的思想取向
        三、音乐中的犹太情结
    第四节 勋伯格音乐艺术精神之体现
        一、理性与激情:艺术精神的宗教沃土
        二、追求自由的本性与理想化的原则
        三、文化的整合性
第五章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与艺术精神对西方音乐的启示
    第一节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新维也纳乐派——奠定奥地利音乐的发展
        二、新音乐理念——指出美国音乐的方向
        三、独具匠心的音乐创作——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第二节 勋伯格的艺术精神对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
        一、“反对粉饰,让情感释放”
        二、“内在矛盾性”
        三、反抗精神
第六章 勋伯格的音乐体裁、思想与技法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第一节 清唱剧体裁引入中国
        一、《长恨歌》——我国第一部清唱剧
        二、清唱剧在中国的发展流变
        三、中西方清唱剧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 勋伯格的音乐思想与十二音序列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一、内在整体性与音乐文学感
        二、《涉江采芙蓉》——我国第一首十二音序列音乐
        三、民族音乐的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与勋伯格相关的历史事件
附录二 《圣经之路》第一幕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中西视域下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悲剧性因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漂泊的荷兰人》悲剧性根源探究
    第一节 社会境况对瓦格纳的影响
        一、瓦格纳成长环境概述
        二、浪漫主义艺术思潮的启迪
    第二节 文学作品给予瓦格纳的熏陶
        一、古希腊悲剧神话艺术的渗透
        二、霍夫曼小说风格的浸染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指引
    第三节 同代作曲家对瓦格纳创作的影响
        一、韦伯歌剧创作中民族风格的启发
        二、贝多芬音乐创作中抗争精神的激发
    第四节 瓦格纳的“悲剧”情结
        一、“悲剧”情结的萌生
        二、悲剧情结的深化
        三、悲剧情结的外化
第二章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悲剧性元素分析
    第一节 悲剧性因素的题材分析
        一、原素材的悲剧性色彩
        二、自身经历与原素材的契合
    第二节 悲剧性因素的音乐分析
        一、序曲中主导动机的悲剧性体现
        二、重唱中的悲剧性因素呈现
        三、合唱对比中的悲剧性气氛烘托
    第三节 悲剧性因素的脚本分析
        一、荷兰人的矛盾心理
        二、森塔的矛盾抉择
        三、以死救赎的矛盾结局
第三章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悲剧性认识
    第一节 歌剧主题支点蕴含道家的辩证之思
        一、在悲与喜的交替中寻求失望与希望的平衡
        二、在忠诚与背叛的徘徊中体现伟大与平凡的爱情抉择
        三、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中冲破生与死的宿命观
    第二节 歌剧人物性格塑造蕴含儒家的担当意识
        一、荷兰人行为蕴含忧患意识
        二、森塔的救赎行为蕴含责任意识
        三、荷兰人和森塔的行为蕴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第三节 歌剧结局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和”思想
        一、海上相拥象征交融
        二、死亡结合象征永恒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瓦格纳歌剧改革的特殊代表 ——《纽伦堡的名歌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纽伦堡的名歌手》在西方歌剧史的流程中
    第一节 《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歌剧发展史上的特殊性
        一、作为喜歌剧的《纽伦堡的名歌手》
        二、德奥体系中的《纽伦堡的名歌手》
    第二节 《纽伦堡的名歌手》在瓦格纳个人的歌剧创作
        一、瓦格纳的整体创作状况—从歌剧到乐剧
        二、瓦格纳在创作《纽伦堡的名歌手》时的思想历程
第二章 《纽伦堡的名歌手》本体中所体现的特殊性
    第一节 脚本创作
        一、题材
        二、剧情结构的特殊设计
    第二节 音乐特征
        一、主导动机的使用
        二、调性构建与剧情发展的匹配
        三、徘徊在改革和传统之间的音乐特征
        四、代表性段落分析
第三章 《名歌手》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纽伦堡的名歌手》中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体现
        一、《纽伦堡的名歌手》与古希腊文化传统
        二、《纽伦堡的名歌手》与基督教文化传统
    第二节 《纽伦堡的名歌手》与19世纪欧洲哲学、美学的关联
        一、《纽伦堡的名歌手》与尼采
        二、《纽伦堡的名歌手》与爱德华·汉斯立克
    第三节 《纽伦堡的名歌手》历史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瓦格纳歌剧《唐豪塞》的伦理意蕴 ——基于音乐学方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唐豪塞》中的爱情伦理
    第一节 爱情伦理的解构
        一、感官之爱
        二、非理性之爱
    第二节 爱情伦理的建构
        一、至死不渝的爱
        二、幡然醒悟的爱
    第三节 爱情伦理的立意与启示
        一、爱情伦理的道德意义
        二、瓦格纳的爱情观
    第四节 《唐豪塞》中爱情伦理的音乐内在情感刻画
        一、主导动机代表的肉欲之爱诱使唐豪塞执迷情欲、丧失伦理
        二、维纳斯引诱、挽留唐豪塞的音乐展现出非理性之爱的自私专横
        三、唐豪塞对伊丽莎白“旧情复燃”唱段表示爱情伦理的归正
        四、唐豪塞和伊丽莎白的爱情二重唱歌颂具有伦理道德的真挚爱情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唐豪塞》中的基督宗教伦理
    第一节 基督宗教伦理的原动力
        一、灵与肉的争锋较量
        二、爱与死的抗衡对峙
    第二节 基督宗教伦理的推动力
        一、等待宽恕的赎罪
        二、实践宽恕的救赎
    第三节 基督宗教伦理的立意与启示
        一、圣经叙事结构及人物的救赎功能
        二、基督宗教伦理与二元对立结构带来的启示
    第四节 《唐豪塞》中基督宗教伦理的音乐内在情感刻画
        一、牧童与朝圣者的合唱体现基督教与世俗的对立与融合
        二、半音化动机表现“获罪者”形象
        三、朝圣者合唱引起唐豪塞的忏悔之情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唐豪塞》中的死亡伦理
    第一节 死亡伦理的探寻
        一、道德认知的觉悟
        二、自觉意识的选择
        三、摆脱沉沦的途径
    第二节 死亡伦理的进化
        一、尘世欲望的否定
        二、为爱而亡的崇高
        三、拯救灵魂的途径
    第三节 死亡伦理的立意与启示
        一、“畏生·乐死”的死亡追求
        二、悲剧精神的无限升华
    第四节 《唐豪塞》中死亡伦理的音乐内在情感刻画
        一、绵延的旋律表达为爱而亡的痛苦
        二、级进下行旋律衬托出沉重的思绪
        三、三度叠置反映出对死亡的崇髙追求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唐豪塞》中的英雄伦理
    第一节 英雄伦理的反叛
        一、对道德的反叛
        二、对自由的追寻
        三、自我的本性
    第二节 英雄伦理的完善
        一、密友的道德引导
        二、女性英雄的拯救
        三、挑战自我的道德追寻
    第三节 《唐豪塞》中英雄伦理的立意与启示
        一、女性的救赎力量
        二、英雄精神的崇拜
    第四节 《唐豪塞》中英雄伦理的音乐内在情感刻画
        一、激昂的旋律唱出地道的德国气质
        二、攀升的音调表现了坚定的英雄气质
        三、大幅度的音程跳进烘托出勇敢坚强的品质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唐豪塞》中的德性伦理
    第一节 德性伦理的滑坡
        一、唐豪塞:德性之丑
        二、维纳斯:德性之恶
    第二节 德性伦理的归正
        一、伊丽莎白:德性之美
        二、德性之善
    第三节 《唐豪塞》中德性伦理的立意与启示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第一节 《唐豪塞》的音乐创作特点
    第二节 《唐豪塞》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唐豪塞》中伦理思想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10)瓦格纳乐剧的哲理性研究 ——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目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瓦格纳乐剧观念中的哲理性
    一、 瓦格纳“乐剧”创作观念
        1. 乐剧与浪漫主义歌剧的区别
        2. 瓦格纳理想的乐剧观念
    二、 乐剧思维的哲学化
        1. 瓦格纳经历与叔本华哲学理念的趋同之议
        2. 哲学之悲与早期“乐剧”悲的不同
第二章 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哲学渗透与人物音乐分析
    一、 叔本华意志、理念、表象与乐剧三重世界的阐释
        1. 意志与死亡
        2. 理念与黑夜
        3. 表象与白天
    二、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人物形象的音乐分析
        1. 忠诚、真情的英雄男性角色——特里斯坦
        2. 执着、冒险的女性角色——伊索尔德
        3. 无私、坦诚的侍女——布兰甘妮
        4. 忠诚的士兵—库文奈尔和背叛的朋友—梅洛特
第三章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艺术价值之哲理性解读
    一、 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思想的哲学阐释
        1. 追求、挣扎的痛苦轮回
        2. 忠诚与背叛的永恒主题
        3. 死亡的神圣与解脱
    二、 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哲学之美
        1. 对爱情题材的哲学升华
        2. 音乐技法的哲学表现
        3. 神话题材的现实化、哲学化过渡
        4. 乐剧戏剧性多元化的哲学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情感的祭坛——论R·瓦格纳在19世纪德国音乐中的存在(论文参考文献)

  •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D]. 连婉廷. 吉林大学, 2021(01)
  • [2]威伯歌剧《魔弹射手》的音乐学研究[D]. 李笑影.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价值判断:历史对象还是结构主义 ——以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为例[D]. 刘丁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D]. 萧潇.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5]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宋凌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犹太教视域下勋伯格音乐研究[D]. 李雪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7]中西视域下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悲剧性因素初探[D]. 林杭.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瓦格纳歌剧改革的特殊代表 ——《纽伦堡的名歌手》研究[D]. 房新会. 中国音乐学院, 2017(02)
  • [9]瓦格纳歌剧《唐豪塞》的伦理意蕴 ——基于音乐学方法的分析[D]. 杨绿荫.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瓦格纳乐剧的哲理性研究 ——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D]. 田洁. 河南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情感的祭坛——论19世纪德国音乐中R.Wagner的存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