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朱晓斌陕西省洋县黄安镇石关中心小学723300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省的所有中小学轰轰烈烈进行了七年之久,它倡导的基本理念、教学观、学习方式都很科学也很先进。通过目前的实施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也将广大教师从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站在更高层次来反省、审视、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是对传统教学“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找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切入点,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体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找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切入点、正确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传承与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传统教学关系切入点

一、教学观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新课程的改革,主要目的是彻底革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众多弊端。但在变革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如何否定它,而在于如何取其精华唾其糟粕。因为课程实践的价值取向不是非此即彼的两极选择。只有我们找准这两者的切入点,才能做好“传承与发展”。对比两种教学观:传统教学的观念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重点体现的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这种教学观过分强调教师,导致学生墨守陈规,学习很被动,缺乏创造力,从而将教育领入一个“极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整个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但目前在实施新课程后的课堂出现的诸如该讲的教师不讲,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一道计算题目学生自主探究了的近十种有“思维含量”的算法后,老师再用成人化的思维方式展示了好几种算法,声称是为了“算法多样化”;明知有错不予匡正,怕落“不尊重学生”之嫌;“热热闹闹”一节课,结果学生“囊中羞涩”……,这种做法过分强调学生,将教育领入了另一个极端。这也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冷静分析这两种教学观,虽然突出重点截然不同,但我们也要相信,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最终都是要为学生服务的,都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任何时候,课堂教学中的“师”与“生”始终坐在“跷跷板”的两端,需要教师找到保持“跷跷板”平衡的那个点,过分强调教师与学生中任何一方都不能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方式的“传承与发展”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的过程、体验与观念、经验与知识,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它的基本模式是: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具体的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进行自主探究,再通过交流反馈,最终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学得主动、智力发展空间较大。

传统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对例题的准确讲解学生获得知识,然后学生进行尝试模仿运用知识,最后再进行机械训练强化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在“记忆、模仿、训练”这种固有程序中学习知识的,这种方式学生是被老师教会的,学生的智力成分低,自己不会学习。

通过对比,新课程所倡导的这种教学模式的确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确是“棋高一着”。仔细思索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我们也不难发现新课程将学生看成是发展的、独特的人,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差异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时空,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到此我们得思考一个问题:哪一个人一出生就会走路、说话?我们的说话、走路始终是爸爸、妈妈等人反复讲授、反复训练的结果。只有当我们具有了自由说话和走路的能力时才可以自主地说话和走路。

由此可见,讲解记忆、模仿和训练的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是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的,只不过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最低层面。但需要新课程传承这种认识规律,更需要将它向更深层次发展。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淀、经验积累、问题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才可能在新课程的这种模式下越飞越高。由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认识的积淀、认识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于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这种学习方式只有选用恰当时才能展示出“棋高一着”的优势。

三、教学有效性的“传承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听教师讲、按老师讲授方法练”的机械训练模式,让学生的脑、手、口在活动中“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的这种“有效性”教学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这是我校三年前一位老师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执教的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一课中“比面积的大小”的教学片断: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两个面积大小很接近,提出问题: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学生感到困难。老师要求把附页2中图5剪下来想办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5分硬币在两个图形中摆放看哪个图形摆放5分的硬币多,紧接着让学生在两个图形中画格子后数格子的多少,看哪个图形内画的小方格多,然后让学生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进行面积比较,最后老师再用多媒体依次演示刚才学生操作的方法,得到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从教学的设计环节看,似乎让学生一直在“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思”,在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但是,我惊奇地发现:全班8个学习小组与老师的媒体演示均如出个人之手。听课的我就在思索:难道学生探索结果真的不会有其它不同的结论吗?特别是用画小方格的方法中,难道长方形中只能画8个小方格,正方形中只能画9个小方格吗?再也没有别的画法了吗?于是我借用旁边一学生的书一看,原来师生的这些操作仅仅是教材的翻版而已。试想:这种操作的“有效性”是不是发挥到极致?学生的思维得到多大的训练?其实在新课程实施以来,诸如教学过程充当教材的翻版,算法多样化就是算法越多越好等“有效性”极差的现象真是不少见。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学生能真正获得些什么?课堂的有效性怎么体现?在传统教学中也是反对无效的教学的。只不过它评价的标准是侧重于教师,通过教师“有效性”教学,学生也是能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不过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不是最大化的。由此可见,新课程不能因为某些课堂“华丽”外表而一叶遮目,如果将传统教学中诸如口算训练、思维训练、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能促进学生进步或发展的有效手段传承与发展到新课程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会更加强劲有力。否则如果在课堂中既丢失传统的精华又没有领悟到新课程所倡导的真谛,那样的课堂还有什么“有效性”可言?培养创新型人才还从何说起。

标签:;  ;  ;  

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