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牛论文-方变变,罗晓平,耿万恒,李军燕,王鹏龙

放牧牛论文-方变变,罗晓平,耿万恒,李军燕,王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放牧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蒙古,牛,羊,弓形虫

放牧牛论文文献综述

方变变,罗晓平,耿万恒,李军燕,王鹏龙[1](2019)在《内蒙古部分地区放牧牛羊弓形虫血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放牧牛羊弓形虫病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阿拉善盟及呼伦贝尔市随机采集的286份放牧牛羊血清样本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绵羊血清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1.68%,其中,阿拉善盟阳性率为4.84%,呼伦贝尔市阳性率为0.56%;经统计学分析,两个地区的绵羊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着(P>0.05);牛血清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0。[结论]内蒙古主要牧区放牧绵羊存在弓形虫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方变变,罗晓平,李军燕,王鹏龙,乌云塔娜[2](2018)在《内蒙古部分地区放牧牛羊弓形虫血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弓形虫(Toxopiasma gondii)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可寄生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鸟类等200多种宿主体内。目前世界各地均有该病报道,国内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青海省羊弓形虫阳性率为7.78%,牛为12.67%;2010年,内蒙古地区放牧绵羊弓形虫血清阳性率为10.6%;2014年,内蒙古地区放牧绵羊弓形虫血清阳性率为13.3%,牛血清阳性率为0%;2018年,延边地区的牛弓形虫感染率为10.69%。由于该病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每年约有20万例先天性弓形虫病儿出生。为此,本研究拟调查了内蒙古主要牧区放牧牛羊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后续研究及防控措施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及阿拉善盟左旗的15个不同羊场随机采集牛羊血液样品共286份。5000r/min,15min离心,取上清液于1.5m L灭菌离心管中。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弓形虫阳性率。其中,阳性血清效价不低于1:1024,阴性血清第一孔允许有前置现象"+"外,其余各孔均为"-"。在稀释液为"-"的前提下,对待检血清进行判定,否则重做。待检血清效价达到或超过1:64判为阳性,"++"为阳性终点。结果:在检测的238份(阿拉善68份,呼伦贝尔176份)绵羊血清中,检出阳性样品4个,总阳性率为1.68%。其中,阿拉善盟阳性率为4.84%,呼伦贝尔阳性率为1.1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间弓形虫感染率差异显着(P<0.05)。在检测的48份牛血清中,未检测到阳性样品,样本阳性率为0%。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牧区羊弓形虫感染率高于牛,较牛而言,羊对弓形虫感染较敏感。且位于内蒙古东北角的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羊感染率低于地处内蒙古西南角的阿拉善左旗。究其原因,可能与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距内地城市较近有关。为此,内蒙古作为畜牧业大省,应加强该病的监测,进而评估该病在畜间传播风险,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8-10)

包玉宗[3](2017)在《春季谨防放牧牛羊植物中毒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嫩草萌芽生长,放牧牛羊可以沐浴春光,也开始逐步采食青绿多汁的野青草,可以说春季以后是放牧牛羊逐步饱食青草并从中获得丰富营养的最佳季节。但春季在青草逐步繁茂可以供应牛羊采食并获得营养的同时,有毒植物也同样随无毒野草一起生长,有的有毒植物还要比无毒植物早发芽,放牧牛羊见到青绿青草毫无选择性的一起采食,极易(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7年07期)

才仁卓玛,柳存,河生德[4](2017)在《放牧牛羊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所致流产调查及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是造成海晏县放牧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率和阳性率在2011-2014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对布病阳性牛羊进行淘汰扑杀处理,藏羊血清阳性率降为零,但牦牛仍然徘徊在5%左右。目前海晏县藏羊流产主要由衣原体引起,牦牛为2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建议对牦牛进行布病、衣原体2种疫苗注射,藏羊进行衣原体疫苗注射;要求对布病血清阳性牦牛淘汰扑杀适当给予补偿,供种场牛羊进行衣原体病检测,阳性种畜淘汰处理,不得供种销售。(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7年07期)

畅旺东,敖日格乐,王纯洁,红海,白丹丹[5](2017)在《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品种放牧牛血清激素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相同放牧条件下蒙古牛和其他品种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采用酶标仪测定了蒙古牛、安格斯牛和海福特牛血清8种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蒙古牛血清中胰高血糖素(glucagon,GC)、甘油叁酯(triglyceride,T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均显着低于安格斯牛和海福特牛(P<0.05)。而蒙古牛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含量显着低于海福特牛(P<0.05),与安格斯牛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蒙古牛血清中血糖(blood glucose,BG)含量显着高于安格斯牛(P<0.05),与海福特牛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此外,蒙古牛血清中胰岛素(insulin,ISU)含量有高于安格斯牛和海福特牛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叁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_3)、甲状腺素(thyroxine,T_4)含量有低于安格斯牛和海福特牛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朱国栋[6](2016)在《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的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进行,主要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探讨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所测定的35种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中,有32种均属于C3植物,剩余的3种属于C4植物,而且C3植物的δ13C值明显低于C4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6.60‰和-15.06‰。植物不同器官δ13C值的大小顺序为:δ13C根>δ13C茎>δ13C叶(克氏针茅和短花针茅除外)。2.7种植物的δ13C值在经历长期放牧干扰后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其中6种C3植物均表现出了显着性差异(P<0.05),另一种C4植物无芒隐子草则没表现出显着性。而木地肤的δ13C值则呈现出增大趋势并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0-15cm深度范围内土壤的δ13C值显着受到放牧干扰的影响,其δ13C值呈现增大趋势,其中0-5cm的土壤层变化的幅度大于其他土层。3.尽管放牧家畜牛羊毛发和粪便的δ13C值与食物的δ13C值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比较放牧牛羊毛发和粪便与它们采食的植物的同位素值来推算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放牧牛羊的食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刘万珍[7](2015)在《放牧牛羊的常见疾病及急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1.急性瘤胃胀气牛羊抱青过量、贪吃露水草、霜草,雪草、冰草等,采食后急性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伴发反刍和嗳气障碍,使瘤胃迅速扩张。遇到这种情况,可先找一根木棒横含口内,压于舌上,两端用绳(鞭绳或腰带)绑在左右两耳根基,再赶患畜进行上坡运动,让患畜张口排气,同时进行腹部按摩,以减轻或解除胀气,并及时求医诊治。(本文来源于《新农村》期刊2015年09期)

王海兄[8](2015)在《放牧牛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调查及存在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东与海晏、门源县接壤,南与海晏、刚察、天峻县毗连,西北与甘肃省酒泉、肃南、民乐、山丹等县为邻,东西长340.5km,南北跨185km,呈一长条形,面积4.6万km2,有可利用草场93.3万hm2。东西部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牲畜以藏羊、牦牛为主;中部小块农业区以半农半牧为主,饲养有部分黄牛。牛羊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类牲畜疾病。(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俞联平,高占琪,任越,孟祥君,卓玉璞[9](2015)在《牧区放牧牛羊冬春季补饲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牧区冬春季饲草料短缺,常导致放牧牛羊,尤其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畜营养不良,造成母畜减重,泌乳力下降,仔畜生长发育缓慢等。试验利用浓缩料等营养补充饲料在冬春季进行合理补饲,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采用浓缩料等营养补充饲料合理调配精料补充料,较不经调配的精料混合料提高藏羔羊日增重25.16%以上,提高牦犊牛日增重23.29%,提高育成期小尾寒羊日增重10.97%,随补饲天数的增加,日增重增大。羔羊初生重与妊娠期补饲时间呈正相关,补饲60 d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初生重分别较补饲40 d的提高34.44%和31.37%。(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袁炜[10](2015)在《南方草山草坡放牧羊蠕虫病及放牧牛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家畜蠕虫病是危害畜牧业的一类重要疾病,包括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和棘头虫病。其中一些病原为人畜共患病原,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我国南方气候温湿、草山草坡面积广,其上牧草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然而我国南方草山草坡放牧牛羊蠕虫病的防治依然较为薄弱,其病原种类、流行状况、感染和传播特点等均不十分清楚。为摸清我国南方草山草坡放牧羊蠕虫病流行状况、感染季节特点,为畜主和当地畜牧局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在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设点,每隔2-3个月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贝尔曼法和虫卵沉淀法对200只放牧山羊蠕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还开展了安徽省望江县草山草坡放牧牛的吸虫感染情况和季节变化调查以及虫种的分子鉴定。一、线虫感染情况及季节变化全年6次共1200份粪样检测,当地放牧山羊感染的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夏伯特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奥斯特线虫、鞭虫、细颈线虫、肺线虫,阳性率分别为57.7%、46.7%、6%、15%、1.5%、1.2%、7.4%、0.3%和10.6%。捻转血矛线虫和夏伯特线虫阳性率显着高于其他虫种(P<0.05),是优势虫种。消化道线虫特别是优势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和夏伯特线虫在全年均可感染且较高的感染率和每克粪便产卵数,肺线虫仅在5月发现。优势虫种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性别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二、吸虫感染情况及季节变化粪便虫卵检查显示湖北草山草坡放牧羊和安徽望江草山草坡放牧牛感染的吸虫仅有片形吸虫,全年均有感染。湖北放牧羊的阳性率在3.5%至37%之间,平均每克感染虫卵数(EPG)在29至166之间,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羊片形吸虫阳性率与羊月龄、性别、放牧地有一定关系。阳性率有随月龄增加而增加、雌性羊高于雄性羊、低矮潮湿放牧羊高于地势较高的放牧羊等趋势。安徽望江草山草坡放牧牛阳性率在11.33%至42.76%之间,EPG在34至177之间。6月到10月的阳性率和EPG均高于12月到3月。黄牛片形吸虫阳性率和每克粪便产卵数与水牛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来源于安徽望江的39条片形吸虫成虫的ITS-1和ITS-2区域测序,结果显示安徽省存在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且大片吸虫主要感染水牛。我们的调查资料还显示通过每年4月和8-9月的群体驱虫可以显着降低家畜片型吸虫的感染率。叁、绦虫病感染情况及季节变化粪便虫卵检测和剖检结果显示当地山羊仅感染莫尼茨绦虫。6次调查中阳性率分别为5%、14.5%、6%、0%、3.5%、6.5%,EPG分别为1365、1365.5、141.7、0、1771.4、869.2。结论:本文调查结果对湖北省草山草坡放牧山羊蠕虫感染状况以及感染季节变化有了总体把握,明确了该类地区放牧山羊感染的优势虫种。同时,片型吸虫在湖北山羊的感染、大片吸虫在安徽牛的感染均为首次报道。调查结果为该地区山羊蠕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5-05-01)

放牧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弓形虫(Toxopiasma gondii)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可寄生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鸟类等200多种宿主体内。目前世界各地均有该病报道,国内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青海省羊弓形虫阳性率为7.78%,牛为12.67%;2010年,内蒙古地区放牧绵羊弓形虫血清阳性率为10.6%;2014年,内蒙古地区放牧绵羊弓形虫血清阳性率为13.3%,牛血清阳性率为0%;2018年,延边地区的牛弓形虫感染率为10.69%。由于该病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每年约有20万例先天性弓形虫病儿出生。为此,本研究拟调查了内蒙古主要牧区放牧牛羊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后续研究及防控措施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及阿拉善盟左旗的15个不同羊场随机采集牛羊血液样品共286份。5000r/min,15min离心,取上清液于1.5m L灭菌离心管中。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弓形虫阳性率。其中,阳性血清效价不低于1:1024,阴性血清第一孔允许有前置现象"+"外,其余各孔均为"-"。在稀释液为"-"的前提下,对待检血清进行判定,否则重做。待检血清效价达到或超过1:64判为阳性,"++"为阳性终点。结果:在检测的238份(阿拉善68份,呼伦贝尔176份)绵羊血清中,检出阳性样品4个,总阳性率为1.68%。其中,阿拉善盟阳性率为4.84%,呼伦贝尔阳性率为1.1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间弓形虫感染率差异显着(P<0.05)。在检测的48份牛血清中,未检测到阳性样品,样本阳性率为0%。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牧区羊弓形虫感染率高于牛,较牛而言,羊对弓形虫感染较敏感。且位于内蒙古东北角的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羊感染率低于地处内蒙古西南角的阿拉善左旗。究其原因,可能与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距内地城市较近有关。为此,内蒙古作为畜牧业大省,应加强该病的监测,进而评估该病在畜间传播风险,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牧牛论文参考文献

[1].方变变,罗晓平,耿万恒,李军燕,王鹏龙.内蒙古部分地区放牧牛羊弓形虫血清学调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2].方变变,罗晓平,李军燕,王鹏龙,乌云塔娜.内蒙古部分地区放牧牛羊弓形虫血清学调查[C].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3].包玉宗.春季谨防放牧牛羊植物中毒发生[J].中国畜禽种业.2017

[4].才仁卓玛,柳存,河生德.放牧牛羊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所致流产调查及防控[J].养殖与饲料.2017

[5].畅旺东,敖日格乐,王纯洁,红海,白丹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品种放牧牛血清激素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

[6].朱国栋.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7].刘万珍.放牧牛羊的常见疾病及急救方法[J].新农村.2015

[8].王海兄.放牧牛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调查及存在的问题[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5

[9].俞联平,高占琪,任越,孟祥君,卓玉璞.牧区放牧牛羊冬春季补饲效果评价[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

[10].袁炜.南方草山草坡放牧羊蠕虫病及放牧牛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标签:;  ;  ;  ;  

放牧牛论文-方变变,罗晓平,耿万恒,李军燕,王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