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论文和设计-王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包括左钢箱梁,所述左钢箱梁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一,所述包边框一前侧设有左滑槽,所述左钢箱梁底部通过左滑槽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左钢箱梁顶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右钢箱梁,所述右钢箱梁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三,所述固定块三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槽,该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结构新意,通过设有梯形孔,减少装置重量,便于运输与使用,同时不会改变钢箱梁强度,通过设有铰链连接的左钢箱梁与右钢箱梁,减小所占空间,便于运输,通过设有固定槽与固定块二,使左钢箱梁与右钢箱梁结合,不会分开,通过设有固定板,进一步保证钢箱梁的稳定性,所以该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包括左钢箱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一(2),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一(3),所述包边框一(3)前侧设有左滑槽(4),所述左钢箱梁(1)底部通过左滑槽(4)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一(5),所述固定板一(5)贯穿设有固定孔一(6),所述固定板一(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7),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设有梯形孔一(8),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二(9),所述固定块二(9)贯穿设有固定孔二(10),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右钢箱梁(11),所述右钢箱梁(11)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二(12),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二(13),所述包边框二(13)前侧设有右滑槽(14),所述右钢箱梁(11)底部通过右滑槽(14)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二(15),所述固定板二(15)贯穿设有固定孔四(16),所述固定板二(1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17),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设有梯形孔二(18),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三(19),所述固定块三(19)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槽(20),所述固定槽(20)贯穿设有固定孔三(21)。

设计方案

1.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包括左钢箱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一(2),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一(3),所述包边框一(3)前侧设有左滑槽(4),所述左钢箱梁(1)底部通过左滑槽(4)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一(5),所述固定板一(5)贯穿设有固定孔一(6),所述固定板一(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7),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设有梯形孔一(8),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二(9),所述固定块二(9)贯穿设有固定孔二(10),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右钢箱梁(11),所述右钢箱梁(11)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二(12),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二(13),所述包边框二(13)前侧设有右滑槽(14),所述右钢箱梁(11)底部通过右滑槽(14)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二(15),所述固定板二(15)贯穿设有固定孔四(16),所述固定板二(1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17),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设有梯形孔二(18),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三(19),所述固定块三(19)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槽(20),所述固定槽(20)贯穿设有固定孔三(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框一(3)与左钢箱梁(1)前侧结构相匹配,所述包边框二(13)与右钢箱梁(11)结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槽(4)与包边框一(3)结构相匹配,所述右滑槽(14)与包边框二(13)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左滑槽(4)与右滑槽(14)为可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一(6)与固定孔四(16)结构相同,且所述固定孔一(6)与固定孔四(16)均与固定螺栓结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0)与固定块二(9)结构相匹配,所述固定孔三(21)与固定孔二(10)结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5)与固定板二(15)均为长方体板,且所述固定板一(5)与固定板二(15)均为平滑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钢箱梁(1)与右钢箱梁(11)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右钢箱梁(11)顶部固定连接与铰链另一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

背景技术

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较大的桥梁上,外形像一个箱子故叫做钢箱梁,钢箱梁一般由顶板、底板、腹板、和横隔板、纵隔板及加劲肋等通过全焊接的方式连接而成,其中顶板为由盖板和纵向加劲肋构成的正交异性桥面板。

而现有的分段式大跨钢箱梁,进行运输时,钢箱梁重量较重,致使在运输过程中造成较多的油耗,同时会对运输车造成较大的损伤,在运输时,钢箱梁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致使在运输时,对道路造成不便利,对分开后的钢箱梁,无法进行完整固定,致使在使用时,两边钢箱梁会有裂缝,甚至会出现分离现象,致使危险发生,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包括左钢箱梁,所述左钢箱梁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一,所述左钢箱梁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一,所述包边框一前侧设有左滑槽,所述左钢箱梁底部通过左滑槽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贯穿设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板一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所述左钢箱梁前侧设有梯形孔一,所述左钢箱梁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贯穿设有固定孔二,所述左钢箱梁顶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右钢箱梁,所述右钢箱梁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二,所述右钢箱梁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二,所述包边框二前侧设有右滑槽,所述右钢箱梁底部通过右滑槽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贯穿设有固定孔四,所述固定板二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所述右钢箱梁前侧设有梯形孔二,所述右钢箱梁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三,所述固定块三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贯穿设有固定孔三。

进一步的,所述包边框一与左钢箱梁前侧结构相匹配,所述包边框二与右钢箱梁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左滑槽与包边框一结构相匹配,所述右滑槽与包边框二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左滑槽与右滑槽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一与固定孔四结构相同,且所述固定孔一与固定孔四均与固定螺栓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二结构相匹配,所述固定孔三与固定孔二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一与固定板四均为长方体板,且所述固定板一与固定板四均为平滑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左钢箱梁与右钢箱梁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左钢箱梁顶部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右钢箱梁顶部固定连接与铰链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通过对装置本体的多方面改进,结构简单,通过设有梯形孔,减少装置重量,便于运输与使用,同时不会改变钢箱梁强度,通过设有铰链连接的左钢箱梁与右钢箱梁,通过铰链进行折叠减小所占空间,便于运输,通过设有固定槽与固定块二,使左钢箱梁与右钢箱梁结合,不会分开,通过设有固定板,进一步保证钢箱梁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保证钢箱梁可以正常使用,所以该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槽与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左钢箱梁;2、挡块一;3、包边框一;4、左滑槽;5、固定板一;6、固定孔一;7、固定块一;8、梯形孔一;9、固定块二;10、固定孔二;11、右钢箱梁;12、挡块二;13、包边框二;14、右滑槽;15、固定板二;16、固定孔四;17、固定块四;18、梯形孔二;19、固定块三;20、固定槽;21、固定孔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包括左钢箱梁1,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一2,防止钢箱梁顶部物品滑落,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一3,所述包边框一3前侧设有左滑槽4,进行控制固定板一5进行滑动,所述左钢箱梁1底部通过左滑槽4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一5,进行对装置的固定,所述固定板一5贯穿设有固定孔一6,与螺栓结合使用,所述固定板一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7,固定左滑槽4,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设有梯形孔一8,减少钢箱梁重量,所述左钢箱梁1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二9,所述固定块二9贯穿设有固定孔二10,与固定槽20上固定孔三21结合使用,保证左钢箱梁1与右钢箱梁11固定使用,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右钢箱梁11,所述右钢箱梁11顶部一侧设有挡块二12,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四周设有包边框二13,所述包边框二13前侧设有右滑槽14,所述右钢箱梁11底部通过右滑槽14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二15,所述固定板二15贯穿设有固定孔四16,所述固定板二1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17,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设有梯形孔二18,所述右钢箱梁11前侧一端设有固定块三19,对固定槽20进行控制,所述固定块三19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槽20,固定槽20与固定块二9结合使用,通过固定孔二10与固定孔三21结合使用,保证装置的完整性,所述固定槽20贯穿设有固定孔三21,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更具体而言,所述包边框一3与左钢箱梁1前侧结构相匹配,所述包边框二13与右钢箱梁11结构相匹配,保证在搬运时装置的安全性,所述左滑槽4与包边框一3结构相匹配,保证左滑槽4能进行平整滑动,所述右滑槽14与包边框二13结构相匹配,保证右滑槽14能进行平整滑动,且所述左滑槽4与右滑槽14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固定孔一6与固定孔四16结构相同,保证螺栓通用性,且所述固定孔一6与固定孔四16均与固定螺栓结构相匹配,所述固定槽20与固定块二9结构相匹配,所述固定孔三21与固定孔二10结构相匹配,固定槽20与固定块二9结合使用,通过固定孔二10与固定孔三21结合使用,保证装置的完整性,所述固定板一5与固定板二15均为长方体板,且所述固定板一5与固定板二15均为平滑板状结构,防止在使用时固定板一5与固定板二15与石墩有间隙,所述左钢箱梁1与右钢箱梁11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左钢箱梁1顶部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右钢箱梁11顶部固定连接与铰链另一端,铰链连接的左钢箱梁1与右钢箱梁11,即可以保证其活动性,又可以保证装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改进于:该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在使用时,首先在运输时,通过铰链,将设有的左钢箱梁1与右钢箱梁11进行折叠,减小运输时钢箱梁的重量,保证运输时的便捷性,同时保证运输时的安全性,通过设有梯形孔一8与梯形孔二18,进一步减小该装置的重量,保证装置运输的安全性,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块二9上设有的固定孔二10与固定槽20上设有的固定孔三21进行螺栓固定,保证钢箱梁的完整性,使其进行无缝对接,通过设有左滑槽4与右滑槽14,控制固定板一5与固定板二15,将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通过设有固定孔一6与固定孔四16用螺栓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块一7与固定块四17将滑槽固定,进而保证钢箱梁稳定性,通过设有挡块一2与挡块二12阻挡钢箱梁顶部物品滑落,放置危险发生,进一步好正装置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8900.5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523112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E01D 2/04

专利分类号:E01D2/04;E01D101/30

范畴分类:36A;

申请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进港大道582号

发明人:王勇;任中华;张辉

第一发明人:王勇

当前权利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佳

代理机构:34157

代理机构编号: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分段式大跨钢箱梁论文和设计-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