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论文_李瑾,徐超,魏庆宽,肖婷,孔祥礼

导读:本文包含了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链式反应,转录,核糖体,猪瘟,病毒,疟原虫,装置。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瑾,徐超,魏庆宽,肖婷,孔祥礼[1](2014)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叁日疟原虫感染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基因诊断叁日疟原虫感染,以减少叁日疟的漏诊和误诊。方法分别提取可疑叁日疟患者抗凝血DNA和对照间日疟、恶性疟患者抗凝血DNA,以此为模板,用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进行第一轮扩增;然后以第一轮扩增产物为模板,用4种疟疾的种特异性引物进行第二轮扩增,比较扩增出的18 SSU rRNA基因片段的大小,并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结果经属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3个样本均出现大小约为1 200bp的条带。经种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间日疟及恶性疟确诊样本均扩增出相应的120bp和205bp特异性条带;可疑患者样本仅在用叁日疟原虫种特异性作引物时扩增出144bp特异条带,与理论值相符,与Genbank标准序列对比显示,扩增片段大小及测序结果均完全正确。证实患者感染叁日疟原虫。结论利用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叁日疟种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可以用于诊断叁日疟原虫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刘方武,张涛,郑伟波,鞠洪伟,蔡萍[2](2014)在《一种适用于空间的管道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装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微生物原位检测系统需要满足微型化、自动化和易于集成的空间使用要求,而商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仪不能满足这些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芯片的PCR微型装置,采用蠕动泵实现系统的自动进样,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实现快速精确温控,反应管道采用硅胶管,制作简单、生物相容性好、便于清洗,满足微型化、高可靠性、易于系统集成的空间需求。该装置采用的方法为将PCR仪集成到自动化的检测仪器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徐超,魏庆宽,李瑾,肖婷,王用斌[3](2013)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疟原虫检测和分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疟疾病例样本套式PCR检测和传统镜检结果,探讨套式PCR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疟疾患者血样,分别涂制厚、薄血膜用于常规镜检;抗凝血或滤纸血用于提取疟原虫DNA等。按要求设计属种等多套引物,应用套式PCR扩增感染人的4种疟原虫目的基因片段,将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等。结果 259份血样,套式PCR共检测出恶性疟187例、间日疟45例、卵形疟8例和叁日疟1例,阴性10例。其中恶性疟阳性检出率最高(75.10%),间日疟阳性检出率次之(18.07%),还检测到混合感染血样8份(3.21%)。与Gen Bank标准序列对比显示,扩增片段大小及测序结果均完全正确,显示套式PCR在分型上比传统镜检更客观。套式PCR检测与传统镜检结果比较显示,前者阳性率(96.14%)明显高于后者(90.73%),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P<0.05)。结论套式PCR法检测疟原虫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且适用于疟原虫混合感染,在疟疾病例诊断和分型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温艳,邢燕,袁联潮,刘健,陈小华[4](2011)在《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全血扩增麻风菌特异片段提高麻风病确诊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检测全血中麻风菌特异片段,以提高麻风病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多菌型(multibacillary leprosy,MB)、少菌型(paucibacillary leprosy,PB)麻风病患者、其家庭内接触者以及麻风病流行区、非流行区的正常人全血和血清样本,建立巢式PCR,扩增麻风菌重复序列的特异片段,PCR阳性产物直接测序鉴定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结果在35例MB患者中巢式PCR有34例阳性;26例PB患者中19例阳性;23例家庭内接触者中2例阳性。流行区和非流行区正常人中未见阳性。此结果与血清学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血清学检测MB患者阳性率稍高于巢式PCR;值得注意的是,对PB患者中细菌密度指数(BI)为阴性者,巢式PCR阳性检测率高达78.57%。结论巢式PCR对于麻风病MB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不亚于血清学抗体诊断,但可提高麻风病特别是对PB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对高危人群尤其是家庭内接触者的监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李安,崔言顺,沈志强,谢金文,王金良[5](2011)在《新型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鉴别猪瘟强毒和弱毒疫苗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GenBank中登录的25株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1对通用引物,扩增片段为609bp,并在该对引物扩增区域内设计针对疫苗弱毒的特异引物,扩增片段为237bp,建立一种能够区分猪瘟病毒强毒和疫苗弱毒的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鉴别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将我国大陆地区流行的不同基因亚群的猪瘟病毒强毒与疫苗弱毒完全区分开来,且不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其他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反应。应用本试验建立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方法可以及早对猪瘟作出准确诊断,并可将强毒感染猪迅速从弱毒疫苗免疫猪群中筛选出来,减少了未感染免疫猪被误杀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司微,崔尚金,张洪英,刘立奎[6](2007)在《检测和鉴别犬瘟热病毒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CDV强、弱毒株间有区别保守区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P1和P4,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CDV强毒株特异性引物P2及弱毒株特异性引物P3,用引物P1/P4进行RT-PCR,然后用引物P2/P3/P4进行复合套式PCR,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DV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从CDV强、弱毒株的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了大小为247bp和177bp的特异性片段,从两种病毒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247bp和177bp的两条特异性片段,与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狂犬病病毒、新城疫病毒的细胞培养物以及正常细胞对照组进行复合RT-nPCR扩增时均为阴性。对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采集的20份疑似CDV病料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有15份类似CDV强毒,5份类似CDV弱毒。本研究建立的复合RT-nPCR可以有效检测CDV感染,能够将强、弱毒株区分开,可用于临床快速检测、流行病学监测以及追踪疫苗免疫效果等。(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章春笋,徐进良[7](2006)在《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芯片/微装置中脱氧核糖核酸样品的驱动控制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国内外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芯片/微装置中脱氧核糖核酸样品的驱动控制技术进展,主要包括恒流泵(注射泵驱动和蠕动泵驱动)、旋转泵驱动、磁流体动力驱动以及自然对流驱动等。并对这几种驱动方式的优缺点作简要的讨论(引用文献43篇)。(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06年12期)

李艳,仇华吉,王秀荣,张守发,朱庆虎[8](2006)在《鉴别猪瘟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能区分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CSFV)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现有CSF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CSFV通用引物,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强毒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猪瘟强毒和弱毒的RT-nPCR鉴别诊断方法。【结果】应用该方法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石门强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了大小分别为447和343bp的一条特异性片段,从两种病毒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447和343bp的两条特异性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其它常见猪源病毒细胞培养物以及正常细胞基因组进行检测时均为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出0.04pg的CSFVRNA。对从黑龙江省采集的1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14份类似猪瘟强毒,1份类似弱毒疫苗。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种系发生分析证实了RT-nPCR的检测结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T-nPCR可以有效区分猪瘟强毒和弱毒,减少了未感染的免疫猪被误杀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9期)

章春笋,徐进良,王建琴,王汉平[9](2006)在《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微流控装置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微流控装置是以低热容量的软薄膜加热器为基础构建3个恒温带,以聚四氟乙烯毛细管微通道为PCR反应体系组建而成。报道了在毛细管微通道中小牛血清蛋白(BSA)动力学表面钝化对PCR扩增的影响,讨论了PCR混合物在毛细管微通道中的流动速度对PCR扩增的影响,在15 m in甚至10 m in内成功扩增了长度为249 bp的人类β-肌动蛋白片断,扩增时间仅10~15 m in,而传统PCR仪则需1~2 h。(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6年08期)

章春笋,徐进良[10](2005)在《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的设计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PCR的概念以及微型PCR芯片的优点,着重介绍连续流动式PCR(continuousflowPCR)芯片/微装置的一般原理、串行流动及其设计进展。(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5年05期)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间微生物原位检测系统需要满足微型化、自动化和易于集成的空间使用要求,而商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仪不能满足这些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芯片的PCR微型装置,采用蠕动泵实现系统的自动进样,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实现快速精确温控,反应管道采用硅胶管,制作简单、生物相容性好、便于清洗,满足微型化、高可靠性、易于系统集成的空间需求。该装置采用的方法为将PCR仪集成到自动化的检测仪器提供了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瑾,徐超,魏庆宽,肖婷,孔祥礼.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叁日疟原虫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4

[2].刘方武,张涛,郑伟波,鞠洪伟,蔡萍.一种适用于空间的管道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3].徐超,魏庆宽,李瑾,肖婷,王用斌.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疟原虫检测和分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3

[4].温艳,邢燕,袁联潮,刘健,陈小华.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全血扩增麻风菌特异片段提高麻风病确诊率[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

[5].李安,崔言顺,沈志强,谢金文,王金良.新型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鉴别猪瘟强毒和弱毒疫苗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11

[6].司微,崔尚金,张洪英,刘立奎.检测和鉴别犬瘟热病毒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

[7].章春笋,徐进良.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芯片/微装置中脱氧核糖核酸样品的驱动控制技术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

[8].李艳,仇华吉,王秀荣,张守发,朱庆虎.鉴别猪瘟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学.2006

[9].章春笋,徐进良,王建琴,王汉平.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微流控装置的实验研究[J].分析化学.2006

[10].章春笋,徐进良.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的设计进展[J].分析化学.2005

论文知识图

5) , 与预期结果相符。4 用复合 RT-nPCR 检测疑似猪瘟病料以P3/P4或P2/P4为引物进行的复合RT-nPC...以P1/P4为引物进行的RT-PCR扩增结果一nPCT产物的Banll酶切分析从猪体内分离的HEV与人HEV的关系

标签:;  ;  ;  ;  ;  ;  ;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论文_李瑾,徐超,魏庆宽,肖婷,孔祥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