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国根:集聚人才激发活力论文

赖国根:集聚人才激发活力论文

新余市聚焦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目标,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增活力,以重点带整体,落实促进新余人才发展30条意见,人才工作质量实效不断提高,为奋力打造“五大高地”,再铸新时代“工小美”新辉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动改革创新 人才政策出实招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2018年,新余人才机制改革继续拔硬钉子、啃硬骨头。5月,新余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才竞争激励态势,出台了《关于实施促进人才发展政策三十条的意见》。深化改革关键在落实。围绕《人才发展政策三十条的意见》任务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人才部门全年出台了15个配套细则,分宜县、渝水区都新出台了人才政策。《关于深入实施新余百名紧缺专业高级人才引进工程的意见》的制定,开通了急需紧缺人才流通绿色通道;《新余市锂电行业工程师资格条件》对设定新兴职业领域人才评价标准进行了探索突破,形成了新余独特的锂电行业工程师职称评价体系,首批22人获得锂电工程师资格。为支持全市重点产业人才发展,先后出台了《支持钢铁产业人才发展十六条》《支持锂电产业人才发展政策十六条》《支持新余学院人才发展政策十六条》等人才政策。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打破藩篱,融化“坚冰”,深化改革释放的活力,持续激活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为新余钢铁、锂电等一个个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教师尽可能多地创设竞争环境,组织学生参加竞争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建国60周年书画大赛”“90年风雨历程创新成果大赛”等多项竞赛,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使学生敢于竞争、勇于竞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健康的竞争、道德的竞争的良好的心态,获得成功的自信和健全、健康的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积极扩大开放 集聚八方英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余市坚持“高精尖缺”需求导向,依托重大人才工程、本土特色人才工程,精准引进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龙头。新余把重大人才工程建设作为聚才良机和着力点,2018年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全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人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1团队入选省“双千计划”,3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获评“赣鄱工匠”“ 能工巧匠”。同时,新余市深入推进名医、名师、文化名家“三名工程”等本地特色人才工程,成效凸显,版画名家工作室集聚了40余位创作人才,新余版画首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举行展览。加大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柔性引进了6名院士,新建院士工作站3家。组织11家用人单位参加全省高层次人才对接招聘活动,组织12家企业到珠三角开展3场人才招聘。通过政府组织的招才活动,引进中高级人才481人,其中博士32人、硕士104人、本科345人。组织市直重点中学、市直医院赴高校直接招聘大学毕业生55名。加强与在外新余籍人才联系,在北京、上海建立了招才引智工作站,成立了由100多名博士组成的博士智库,深入推进“渝郎回乡”工程,举办了“渝郎回乡”创业大会、发展大会、博士团中秋才智汇等活动,31个人才合作项目落地新余。

发挥人才作用 搭建平台显担当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搭建平台,是人才工作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新余市紧密围绕创建科研平台、搭建研发飞地、助力脱贫攻坚等工作,积极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大科研平台创建力度。2018年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1家、新增省级科研平台4家,市级科研平台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124家科研平台,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52家。6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全省科技奖励大会表彰,获奖数量与南昌市并列全省第一;专利申请量2700件、授权量92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2件,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喷涌。引才的目的是使用智力,新余市积极探索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总结推广赣锋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研发飞地”做法,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全市企业在外建立“研发飞地”12家。发挥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聘请3名院士、10名国内新材料领域著名专家教授组成工程技术委员会,为重振光伏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全市钢铁、光伏、锂电、光电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与中科院金属所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促成了新钢公司稀土钢等项目开发,新钢公司院士工作站被评为2018年国家级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才。开展“千名人才基层行”活动,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选派教师、科技、卫生医疗、社会和文化工作者等各类人才到偏远贫困地区服务,全市1000多名各类人才,与1080名贫困户结对认亲,落实了18个产业扶贫项目。

王安石在其《临川集》八十《上郎侍郎启之》一:“追惟旧闻,不越俎以代庖;盖言有守,未操刀而使割。”中为了突出强调“不越权或不代替别人做事”从典源中择取了“越俎代庖”这一状中结构作为典面。

厚培爱国奋斗精神 政治引领凝聚人才

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新余市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才和得人心有机统一。全市举办了“接继奋斗新时代”演讲赛等“七个一”系列活动,在江西干部学院举办了第二届新余市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组织100余名专家参加研修,帮助专家了解国情省情市情,激发爱国爱家乡之情 ,对“中青年知识分子诵读红色家书”活动进行现场直播,1万多人观看。在发挥专家智力优势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情,激发使命担当。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工作制度,努力做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举办第五届“新余人才日”活动。31名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中考加分政策。组织专门面向高层次人才配偶子女的事业编制考试。建立4个人才驿站,共接待100余人入住。为高层次人才配备家庭医生,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协调市属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对开展的系列关爱人才活动进行动态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努力使爱国奋斗、建功立业成为全市广大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中共新余市委组织部)

标签:;  ;  ;  ;  ;  ;  ;  ;  ;  ;  

赖国根:集聚人才激发活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