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砂轮论文_王龙,田欣利,唐修检,刘谦,姚巨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形砂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磨削,砂轮,刚玉,微晶,齿条,钎焊,蜗杆。

成形砂轮论文文献综述

王龙,田欣利,唐修检,刘谦,姚巨坤[1](2019)在《成形砂轮磨削齿轮表面形貌特征及摩擦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成形砂轮磨削齿轮表面形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开展了磨削表面不同角度方向的纹理特征、粗糙度评定参数、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分析试验。研究表明:随着角度θ在0°~90°增长时,表面形貌的粗糙度微观不平高度、沟纹深度、均匀性与规则性均先逐渐增大,直至45°时表面纹理最为复杂且表面粗糙程度最大,然后又略有所改善;凸峰形态尖峭程度先减弱,直至15°纹理方向达到最小,然后再逐渐增大;粗糙度微观不平间距逐渐减小。在流体润滑摩擦状态下,微观不平高度特性Ra越大,动压润滑效应减弱,边界润滑效应越显着。摩擦磨损机制是塑性变形与微切削作用,以及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等的耦合作用。(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01期)

朱欢欢,李厚佳[2](2018)在《滚珠丝杠磨削成形砂轮修整工艺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形砂轮修整参数对于砂轮修整质量有显着影响,将影响砂轮地貌及砂轮磨刃锐利度,从而影响到砂轮磨损、磨削力、磨削温度及磨削零件表面完整性。文章针对滚珠丝杠砂轮成形砂轮修整工艺原理进行研究,计算修整干涉角与磨削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金刚滚轮成形修整参数对滚珠丝杠磨削加工粗糙度和螺距误差的影响。最后,提出利用修整干涉角的修整参数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磨削质量、提高磨削效率、延长砂轮寿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8年12期)

王君明[3](2018)在《成形砂轮磨削比及齿条的齿槽截面相对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WA/F120K白刚玉平型砂轮成形磨削直齿条的磨削实验,利用叁轴影像测绘仪SOV-3020A和MV8测量软件测量齿槽,然后运用Origin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不同磨削深度下齿槽截面积与齿条齿序之间的关系式,从而推导出不同磨削深度下当前磨削比和累计磨削比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砂轮的磨削比随所磨削齿数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关系,并且在磨削初期下降很快;磨削深度越大,磨削比越大,磨除率也越高;累计磨削比是当前磨削比的2倍左右。因此,为提高磨削效率,在粗磨时一般采用大磨削深度进行磨齿。另外,还对成形砂轮磨削齿槽的截面相对形状误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深度越大,其齿槽相对形状误差越小。因此在精磨削时,磨削深度较小,为保证齿条的磨削精度,一般磨削5~6个齿,就要修整一次砂轮。(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任慧中[4](2018)在《成形砂轮超高频感应钎焊温度均匀性评价及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立方氮化硼(CBN)因其具有较高的硬度、热稳定性及对铁族金属具有较好的化学惰性等优势,从而利用CBN磨粒制作成的砂轮加工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高强韧难加工材料相对于金刚石砂轮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主要采用感应钎焊方式对CBN砂轮进行制作,从而实现CBN磨粒、钎料合金及砂轮基体叁者之间的冶金结合。在钎焊过程中,感应钎焊温度的均匀性对工件加工效率以及砂轮基体变形等有重要影响,故感应钎焊温度的均匀性已成为感应钎焊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感应钎温度的均匀性问题,首先重点研究在不同感应钎焊温度下制作CBN砂轮的表面形貌及磨削性能并与电镀CBN砂轮进行对比;其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凹、凸特征成形面进行温度场仿真,从而获得各因素对影响凹、凸特征成形面感应加热温度分布的规律;最后,对所设计的凹凸特征成形面进行响应曲面试验,获得各因素对特征成形面的温度和极差影响次序并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不同温度对CBN砂轮进行感应钎焊,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分散谱仪(EDS)对钎焊后CBN磨粒表面新生化合物的形貌及组成元素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发现,当钎焊温度为940℃~980℃时,CBN磨粒表面生成物的形貌最佳;2.利用钎焊后的CBN砂轮试样在超声辅助磨床上对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i6Al4V进行磨削试验。试验结果发现,随着磨削深度a_p或工件进给速度v_w的增大,CBN砂轮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均逐渐增大。当钎焊温度为940℃时,CBN砂轮的磨削力较其他钎焊温度砂轮的磨削力小且此钎焊温度下CBN砂轮的磨削比能较其他钎焊砂轮低。与电镀CBN砂轮对比发现,电镀CBN砂轮的磨削力和磨削比能较钎焊CBN砂轮大;3.对钎焊CBN砂轮的磨损形貌与电镀CBN砂轮进行对比可知:钎焊CBN砂轮磨损形貌主要为破碎磨损,电镀CBN砂轮的磨损形貌为粘附磨损;4.利用有限元软件FLUX对凹、凸特征成形面进行温度场分析,获得了各因素对影响凹、凸特征成形面感应加热温度分布规律:对凸面感应加热温度分布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电流增大、线圈半径减小及线圈高度的增大,感应加热温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对凹面感应加热温度分布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电流、线圈与工件之间间隙及线圈长度增大,感应加热温度均呈现上升趋势;5.通过响应曲面试验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凹、凸特征成形面感应加热温度均匀性的影响次序,并对各影响因素水平进行数值优化,从而获得最佳钎焊温度的各因素水平。响应曲面试验发现,各因素钎焊温度和极差的影响顺序均为电流>间隙>线圈半径。当电流为123.6 A,间隙为11.64 mm,线圈半径为4.26 mm时钎焊温度为939.203℃,且极差相对较小。通过试验验证发现:成形面温差在50℃左右且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平均钎焊温度误差较小,从而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江苏理工学院》期刊2018-06-30)

彭檐波,陈根余,周聪,王彦懿,杨宏程[5](2018)在《基于图像处理的成形砂轮激光切向整形系统算法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激光整形的高精度青铜结合剂成形砂轮,采用高像素相机、双远心镜头、背光源、数控机床和光纤激光器为主要的硬件,分析了切向整形的过程和检测需求,采用磨削复映法的视觉检测方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标准轮廓建立、双模板匹配定位、修整补偿等关键算法;设计了防护机械结构,搭建了一套高精度成形砂轮轮廓检测激光切向整形系统。以V形槽整形试验为例,经过粗修整和补偿加工后V型槽的偏差值在17μm以下,并实现几何形状参数误差在5%以内。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砂轮几何形状轮廓与尺寸的准确检测,通过补偿整形能够有效且快捷的获得高整形精度。(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8年03期)

杨杰,李海涛,芮成杰,龙新佳妮,魏文军[6](2018)在《基于双锥砂轮的环面蜗轮滚刀前刀面成形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头环面蜗轮滚刀通常采用螺旋槽,以降低刀齿负前角的绝对值、并均衡每个刀齿左右两侧的前角,从而提高滚刀的切削性能。由于环面蜗轮滚刀螺旋线上各处的螺旋升角不同,所以各个刀齿左右两侧的前角均衡问题更为复杂,鲜有螺旋槽前刀面的精确成形方法的研究。基于环面蜗杆专用数控机床,提出采用双锥砂轮磨削螺旋槽环面蜗轮滚刀前刀面的方法,根据齿轮啮合理论,建立由双锥产形面展成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螺旋槽前刀面的数学模型,给出每个刀齿两侧在分度环面螺旋线上的前角计算公式。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采用直槽滚刀,对应的前角在-19. 530 3°~19. 530 4°;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可使得螺旋槽滚刀对应的前角在-8. 1°~7. 3°,有效减小了刀齿负前角的绝对值。对环面蜗轮滚刀螺旋槽进行仿真加工,并且在仿真软件中对前角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证明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王龙,田欣利,刘谦,李德发,龙航[7](2018)在《微晶刚玉砂轮成形磨齿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国产新型微晶刚玉砂轮成形磨齿的磨削过程与磨削性能,建立了成形磨齿试验平台,且有效简化了齿面磨削热模型,开展磨削力、磨削热以及表面粗糙度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切向磨削力、齿面粗糙度值以及磨削温度均随着径向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切向磨削力、齿面粗糙度值均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磨削温度却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切向磨削力、齿面粗糙度值均随着轴向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磨削温度却随着轴向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8年01期)

肖清[8](2017)在《铸铁基成形砂轮修整及V槽模具加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玻璃模压加工是一种复制加工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精度等优点。阵列结构光学玻璃元件的模压加工技术应用而生,模压加工所用模具质量对最终加工出的光学元件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硬质合金V槽模具加工为对象,根据V槽模具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特点,确定电火花加工与磨削加工相结合的加工工艺路线。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首先,设计了用于V槽模具精加工的铸铁基金刚石成形砂轮。根据铸铁基成形砂轮自身的特性,确定采用电火花修整方式对铸铁基成形砂轮进行修整。设计了电火花修整电极,搭建了电火花试验平台,并采用磨削石墨块的方式检测砂轮轮廓的修整效果。检测铸铁基金刚石成形砂轮电火花修整后的回转精度、砂轮尖端圆弧半径、轮廓角度和砂轮表面形貌。(2)采用电火花加工的方式对硬质合金V槽模具开展粗加工试验。设计了电火花加工用工具电极和加工试验方案。试验分析了用同一工具电极连续加工时的电极相对损耗率、V槽模具表面质量和模具轮廓角度变化规律。(3)采用修整后的铸铁基金刚石成形砂轮进行V槽模具精加工试验。设计精加工专用夹具和磨削加工试验方案,并对磨削加工试验过程中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力、工件表面形貌以及砂轮磨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25)

王文宾,黄相斌,韩春鹏[9](2017)在《ZN蜗杆成形磨削的砂轮修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ZN蜗杆加工质量取决于成形砂轮修整质量。以蜗杆端面截形为已知条件,构筑砂轮磨削蜗杆数学模型,并借助UG和MATLAB加以验证。利用MATLAB内置的Solve函数计算了砂轮的轴向截形,研究了轴向截形与安装角度及中心距之间的变化规律。简明阐述CNC砂轮修整器及修整方案,提出了修形程序的简化措施。这种修形方案,操作容易,适用范围广。(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7年05期)

刘谦,杨理钧,田欣利,王龙[10](2017)在《基于ABAQUS的新型微晶刚玉砂轮成形磨削温度场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新型微晶刚玉砂轮成形磨削温度场,根据热量分配原理计算了成形磨齿的热源强度与热量分配比,基于ABAQUS建立了单齿模型并定义相关参数及边界条件,采用叁角形移动热源模型进行了干、湿磨工况下的温度场仿真。结果表明:磨削过程齿面最高温度的位置位于几何接触长度的中心位置,干、湿磨时的最高温度分别可达560.4、289.4℃;干磨时齿形截面的节点温度沿齿面向下深度方向不断下降,在0~0.3 mm时温度梯度较大,可达到584℃/mm;湿磨时磨削区最高温度随着砂轮线速度和径向进给量的减小而降低,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vw=5.5 m/min处出现拐点。(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成形砂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成形砂轮修整参数对于砂轮修整质量有显着影响,将影响砂轮地貌及砂轮磨刃锐利度,从而影响到砂轮磨损、磨削力、磨削温度及磨削零件表面完整性。文章针对滚珠丝杠砂轮成形砂轮修整工艺原理进行研究,计算修整干涉角与磨削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金刚滚轮成形修整参数对滚珠丝杠磨削加工粗糙度和螺距误差的影响。最后,提出利用修整干涉角的修整参数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磨削质量、提高磨削效率、延长砂轮寿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形砂轮论文参考文献

[1].王龙,田欣利,唐修检,刘谦,姚巨坤.成形砂轮磨削齿轮表面形貌特征及摩擦学特性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2].朱欢欢,李厚佳.滚珠丝杠磨削成形砂轮修整工艺实验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

[3].王君明.成形砂轮磨削比及齿条的齿槽截面相对误差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

[4].任慧中.成形砂轮超高频感应钎焊温度均匀性评价及控制方法研究[D].江苏理工学院.2018

[5].彭檐波,陈根余,周聪,王彦懿,杨宏程.基于图像处理的成形砂轮激光切向整形系统算法与实现[J].应用激光.2018

[6].杨杰,李海涛,芮成杰,龙新佳妮,魏文军.基于双锥砂轮的环面蜗轮滚刀前刀面成形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

[7].王龙,田欣利,刘谦,李德发,龙航.微晶刚玉砂轮成形磨齿的试验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

[8].肖清.铸铁基成形砂轮修整及V槽模具加工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7

[9].王文宾,黄相斌,韩春鹏.ZN蜗杆成形磨削的砂轮修整研究[J].煤矿机械.2017

[10].刘谦,杨理钧,田欣利,王龙.基于ABAQUS的新型微晶刚玉砂轮成形磨削温度场仿真[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断续钎焊成形砂轮结构示意图双曲面钻尖的成形砂轮刃磨成形砂轮修整程序操作过程截图设计阴极与成形砂轮轮廓形状对...抛物线成形砂轮的设计阴极成形砂轮修整器锁紧机构由液压缸...

标签:;  ;  ;  ;  ;  ;  ;  

成形砂轮论文_王龙,田欣利,唐修检,刘谦,姚巨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