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二乙酯论文_张健,阎婷婷,杨宇森,孙嘉略,林彦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酸二乙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酸,乙酯,精馏,滑石,胚胎,乙醇,离子。

碳酸二乙酯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阎婷婷,杨宇森,孙嘉略,林彦军[1](2019)在《Zn-Zr-Al氧化物催化乙醇合成碳酸二乙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平台化学品,其高值转化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碳酸二乙酯(DEC)是乙醇转化的重要衍生物,作为合成中间体、绿色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具有低毒、无污染的优点.目前,以乙醇为底物合成DEC主要有以下方法:光气法、氧化羰基化法、酯交换法和尿素醇解法.其中,尿素醇解法因成本低、操作简便、产物易分离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包括两个连续过程:乙醇和尿素反应生成中间体氨基甲酸乙酯(EC), EC与乙醇进一步反应生成DEC.本文采用水滑石(Zn_2Zr_xAl-LDH)为前体,经结构拓扑转变制备了一系列酸碱双功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Zn_2Zr_xAl-MMO),用于催化乙醇合成DEC.通过改变LDHs前体元素比例调控氧化物的酸碱性质和催化性能,最优催化剂Zn_2Zr_(0.1)Al-MMO对产物DEC产率达到42.1%,为目前报道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最高产率.CO_2-TPD和NH_3-TPD结果表明,随着Zr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总碱性位点(BTOTAL)和总酸性位点(ATOTAL)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以Zn_2Zr_(0.1)Al-MMO样品最大,表明Zr对调节Zn_2Zr_xAl-MMO催化剂酸碱性质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发现, Zn_2Zr_(0.1)Al-MMO催化剂样品具有最大浓度的中强碱位点(BM)和弱酸位点(AW).为了揭示构效关系,进一步研究了DEC产率与催化剂酸碱位点浓度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 DEC产率与中强碱位点(BM)或弱酸位点(AW)的浓度呈现正相关性;而且中强碱位点和弱酸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提升催化性能有重要贡献.与目标催化剂相比,对照样品Zn_2Al-MMO表现出较高的EC产率(54.7%)和较低的DEC产率(28.3%),表明目标催化剂中的ZrO_2组分能够有效活化中间产物EC,促使其进一步转化为DEC.此外, ZrO_2和Al_2O_3均显示出较高的EC产率(68.0%和81.2%),但DEC产率(8.7%和5.3%)较低,说明目标催化剂中的ZnO组分能有效活化乙醇分子,消耗生成的中间体EC.原位红外结果证实, ZrO_2提供的弱酸性位点促进了尿素和中间产物EC的活化吸附,在2207 cm~(-1)处观察到nN(28)C(28)O特征吸附峰;而乙醇在中强碱性位点(Zn_2(10)-O~(2-))活化,在2973, 2925, 2900,1078和1052 cm~(-1)处观察到乙醇的特征吸收峰.此外, Zn_2Zr_(0.1)Al-MMO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循环使用5次后, DEC产率损失低于5%.(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方诒胜[2](2018)在《电池级碳酸二乙酯连续精馏的工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业级碳酸二乙酯为原料,通过单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在DCS系统的基础上并投入APC系统,提高了工艺参数控制的精确度,增加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使产品品质更加稳定。中试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产品能满足电池级碳酸二乙酯的品质要求。(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孙强,崔孟涛,王忠,周明东,李学兵[3](2018)在《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乙酯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二乙酯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团乙氧基和羰基,化学性质活泼,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和性能优良的燃料添加剂,在化工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以碳酸二甲酯和乙醇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乙酯。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在酯与醇物质的量比1∶20、催化剂用量为碳酸二甲酯质量的1. 0%、反应温度78℃和反应时间1 h条件下,碳酸二甲酯转化率达99%,碳酸二乙酯和碳酸甲乙酯选择性分别为86%和14%。(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8年11期)

阎婷婷[4](2018)在《水滑石基酸碱协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醇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生物质乙醇工业的发展带来生物乙醇产量激增,合理利用生物乙醇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乙醇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碳酸二乙酯(DEC)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医药等领域。传统的利用光气法合成碳酸二乙酯的方法存在着反应物剧毒、污染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利用尿素和乙醇反应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工艺过程以其绿色经济、副产物少、产物容易分离等优势,有望发展成为取代光气合成法的新途径。酸碱协同催化剂是一类最具潜力的催化尿素和乙醇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催化剂,表现出高活性的特点;然而,该类催化剂的研究仍存在着两类亟需解决的问题:1)如何有效调控酸碱活性位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反应性能和催化剂的稳定性;2)如何深入认识酸碱催化剂活性位结构调控规律及其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作用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水滑石材料(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金属离子以及比例的可调变和结构拓扑转变特性,调控了 LDHs前体的组成、结构及其拓扑转变过程,设计和制备了具有丰富酸碱性位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mixed metal oxides,MMOs),实现了催化剂综合催化性能的提升。此外,采用多种实验研究手段,深入认识了催化剂组成、结构对催化剂酸碱活性位结构的影响;揭示了酸碱性协同作用与碳酸二乙酯产率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合成碳酸二乙酯反应性能的提升。本论文工作为设计制备高效、稳定的酸碱协同催化剂提供了新方法和思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Mg2ZrxA11-x-MMO酸碱协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性能研究论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2ZrxAr1-x-LDH前体,通过调控LDH前体的组成比例,经拓扑转变过程制备了系列具有酸碱位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记为 Mg2ZrxA11-x-MMO)。基于 XRD、BET、SEM 和 TEM 表征证明:Mg2ZrxA11-x-MMO催化剂结构为MgO晶体和Zr02晶体高分散于无定型A1203基底;其形貌保持LDH前体的片状结构,并具有介孔结构。将其用于催化尿素和乙醇反应合成碳酸二乙酯,性能评价表明最优催化剂Mg2Zr0.53A10.47-MMO对碳酸二乙酯的产率为37.6%。进一步,通过NH3-TPD和C02-TPD研究表明:系列Mg2ZrxA11-x-MMO催化剂表面具有丰富的中强碱和弱酸位,分别由Zr02、MgO和Zr02提供。基于酸碱性位和反应活性的关联,以及反应物原位红外研究证明该反应为中强碱性位和弱酸性位协同催化过程:中强碱性位有效活化反应物乙醇,而弱酸性位吸附活化尿素和中间产物氨基甲酸乙酯,从而增强了反应性能。2、Zn2ZrxA1-MMO酸碱协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醇尿素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基于上述工作,为了进一步调变催化剂的酸碱位以提高催化性能,利用水热法合成具有不同Zr含量的Zn2ZrxA1-LDH前体,经过拓扑转变过程得到Zn2ZrxA1-MMO催化剂。XRD、SEM和HRTEM研究发现Zn2ZrxA1-MMO催化剂仍然保持LDHs前体的片状结构,粒径为180-200 nm,催化剂中主要晶相为ZnO。对乙醇和尿素反应合成碳酸二乙酯催化性能研究表明:Zn2Zr0.1A1-MMO催化剂表现优异的催化性能,对碳酸二乙酯的产率达到42.1%,优于Mg2Zr0.53A10.47-MMO催化剂。进一步采用C02-TPD与NH3-TPD研究催化剂表面酸碱性,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Zr含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弱酸和中强碱的浓度显着增加,在Zn2Zr0.1A1-MMO样品中达到最大值,因此显示了最高的产率。Zn2Zr0.1A1-MMO催化剂与Mg2Zr0.53A10.47-MMO催化剂相比,中强碱的碱性进一步降低,说明Zn2ZrxA1-MMO催化剂表面的中强碱性位更有利于乙醇的活化,从而提升了 Zn2Zr0.1A1-MMO催化剂对碳酸二乙酯的产率。(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16)

宋翼升[5](2017)在《碳酸二乙酯对SD大鼠生殖毒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二乙酯(Diethyl Carbonate,DE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常用于溶剂、药物和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而DEC在这些中间体中的残留无法完全去除,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殖毒性。目前关于DEC毒性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从DEC对雌雄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对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及致畸作用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雌雄SD大鼠分别经口给予DEC 80、200和500mg/kg及阴性对照(大豆油,10ml/kg),雄鼠连续给药4周、雌鼠连续给药2周后按1:1合笼,雄鼠继续给药至交配成功后剖解,雌鼠持续给药至妊娠第6天(GestationDay 6,GD6)。试验期间观察各组雌雄SD大鼠的一般毒性反应、体重及摄食量,并记录合笼期间雌鼠动情周期、交配情况;交配成功雌鼠于GD15剖检,记录脏器重量、黄体数、吸收胎、死胎、活胎数等相关数据,研究DEC对雌性大鼠生殖机能、生育力,以及早期胚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雄鼠于交配成功后剖检,记录脏器重量并分析精子浓度及活力,研究DEC对雄性大鼠生殖机能、生育力的影响。正常孕鼠于妊娠第6~15天连续经口给予DEC 80、200和500mg/kg及阳性对照(乙酰水杨酸250mg/kg)、阴性对照(大豆油,10ml/kg),连续灌胃给药10天。观察孕鼠一般反应、体重、摄食量变化;于妊娠第20天解剖孕鼠,记录黄体数、着床数、吸收胎、死胎、活胎数;记录胎仔的体重、身长、尾长以及外观形态等;检查胎仔骨骼及内脏,研究DEC对大鼠胚胎-胎仔的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DEC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各剂量组雌雄大鼠亲代生育力相关指标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DEC对早期胚胎发育未见明显影响。在DEC对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其不影响孕鼠母体、胚胎形成和胎鼠的外观形态和内脏发育,但高、中剂量组对胎鼠的体重、身长以及骨骼发育存在一定影响。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DEC对雌雄SD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形成和发育无影响,NOAEL为500mg/kg;妊娠大鼠孕期母体未见一般毒性,NOAEL为500mg/kg;但对胎仔发育存在一定的毒性,NOAEL为80mg/kg。(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10-01)

郑梁[6](2017)在《碳酸二乙酯反应精馏隔壁塔的设计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反应精馏法生产碳酸二乙酯工艺的设计与控制。选择了均相催化剂乙醇钠作为反应的催化剂。由于反应体系中存在共沸物,对反应物的进料位置讨论进行了,采用了一个非常规的进料位置:较重的反应物碳酸二甲酯在反应段中部进料,较轻的反应物乙醇在反应段的顶部进料。设计了一个反应精馏两塔流程,并根据年度费用TAC进行优化。在塔板数、进料状况和产品规格相同的情况下,设计了反应精馏隔壁塔。相比于反应精馏两塔流程,反应精馏隔壁塔可以节省18.7%的能量消耗和13.9%的年度费用。对反应精馏隔壁塔的动态控制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种控制方案,并通过引入流量和组成扰动来对四种控制方案进行比较。控制结构CS1能够使系统重新达到稳态,但所需时间较长且瞬时浓度偏差较大。控制结构CS2在CS1的基础上加入了前馈控制器,减小了产品的瞬时浓度偏差,但使系统达到稳态的时间仍较长。控制结构CS3在CS2的基础上,对汽提塔的压力进行控制,减小了达到稳态的时间。控制结构CS4在CS2的基础上,维持了液相分流比恒定,能够使系统快速达到稳定状态,产品的瞬时浓度偏差较小,重新达到稳态时产品的浓度与规格要求相差不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刘莹[7](2017)在《离子液体复合体系中二氧化碳电还原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是一种廉价、丰富、天然的C源,将CO_2有机资源化循环利用,在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CO_2本身热力学性质稳定,常规的化学方法较难活化,电化学方法可利用阴极极强的电子还原能力,在非水电解液中实现CO_2的还原,且具有清洁环保、温和可控的特点,因此为了CO_2的捕集和转化利用,寻找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可循环利用的CO_2吸收剂及活泼性好的电极是关键。因离子液体可重复利用的环境友好特性,以及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目前在离子液体中研究CO_2电化学还原日益增多,但是众多研究中离子液体催化机理的研究较少。本课题利用乙腈为溶剂,使其与常规离子液体复合来提升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探索离子液体作为支持电解质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离子液体组成对CO_2还原产物电流效率及电流密度的影响。若保持其阴离子部分不变,将咪唑阳离子EMIM~+替换为BMIM+,CO_2电还原产物CO的电流密度从18mA/cm2增加到52mA/cm2,若只改变阴离子部分并没有引起明显的电流密度变化,因此咪唑阳离子起主要催化作用。除此之外,BmimPF6与EmimPF6二元复合实验说明CO_2还原效率与咪唑阳离子在铜电极表面吸附量有关。分析催化机理发现铜电极和吸附的阳离子应共同起到催化CO_2还原的作用。还以铜作为工作电极,在乙腈电解液中分别加入叁种单一离子液体[Emim]BF_4、[Bmim]BF_4、[Hmim]BF_4以及不同摩尔比的复合离子液体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CPE)实验及密度泛函理论进一步探究咪唑阳离子烷基链长度对CO_2电化学还原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阳离子在铜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随阳离子大小顺序增加:Emim+<Bmim+<Hmim+。CO_2电化学还产物原CO的电流效率随着烷基链长度增加从78%增加到95%,与不同咪性阳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的变化一致。电流密度的大小与所形成离子对的强弱有关。此外,选用叁种常规离子液体[Emim]BF_4、[Bmim]BF_4和[Bmim]PF6分别与吸收CO_2能力较强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NH2-amin]BF_4二元复合。CV实验研究表明CO_2在[NH2-amim]BF_4(0.9%)-[Bmim]BF_4复合离子液体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还原峰电位较[Bmim]BF_4正移0.4 V,还原峰电流增大9倍,是一种对CO_2电化学还原具有应用前景的复合离子液体吸收体系,25~60℃温度下,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CO_2的电化学还原。在[NH2-amim]BF_4(0.9%)-[Bmim]BF_4体系中,以乙醇和CO_2为原料,CH3CH2I为烷基化试剂,温和条件下进行恒电位电解合成DEC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Cu为工作电极,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0℃,电解电位为-1.26V(vsAg),电量为1.5Fmol-1,此条件下DEC的收率为62.3%高于文献报道中单一离子液体中DEC的产率。为了进一步探究CO_2在离子液体中电化学还原合成DEC的机理,我们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EC是电解产生的CO_2~-阴离子和去质子化的咪唑阳离子反应形成了[MIM+][CO_2~-]离子对,进一步与乙醇发生缩合反应,最后与烷基化试剂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王延楼[8](2017)在《碱性离子液体催化乙醇和二氧化碳一步法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二乙酯(DEC)是乙醇的二碳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工业合成、合成医药或医药中间体、纤维树脂、纺织印染、电池添加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离子液体是一种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液态盐,作为新型催化剂具有绿色环保、无味低毒和热稳定性良好等优点。因此,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多种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剂,首次用于二氧化碳和乙醇直接合成DEC的绿色化学工艺中,提高了产品的收率,研究了反应机理,对该工艺的产业化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理论价值。首先,通过碱性离子液体的功能化设计,对氢氧化胆碱(CH)以及甲氧基胆碱(CMe)的阳离子基团进行改进,合成出碱性离子液体氢氧化甲基二羟乙基苄基铵(BzMDH),氢氧化叁羟乙基苄基铵(BzTH)和甲氧基甲基二羟乙基苄基铵(Bz MDM)。当采用BzMDM作为合成DEC的催化剂时,DEC的收率最高。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表明当BzMDM用量为8.0 g(33.2 mmol),乙醇用量20 ml,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3 h,二氧化碳起始压力为6.0 MPa时,碳酸二乙酯的收率和选择性较佳,分别为1.82%(3.12 mmol)和93.2%。其次,通过对BzMDM的阴离子基团进行改进,合成出碱性离子液体叔戊氧基甲基二羟乙基苄基铵(BzMDTa)和叔丁氧基甲基二羟乙基苄基铵(BzMDT)。结果表明,BzMDTa和BzMDT的催化活性均明显高于BzMDM,但选择性欠佳。当BzMDTa和BzMDT的用量分别为9.0 g,乙醇20 ml,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3 h,CO2初始压力为6.0 MPa条件下,DEC的收率分别提高到2.5%(4.30 mmol)和3.12%(5.35 mmol),选择性分别为20.1%和30.3%。此外,BzMDTa和Bz MDT在二氧化碳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UV-Hammett法等方法对碱性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此类离子液体在二氧化碳和乙醇直接合成DEC的反应中的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7-02-01)

宋翼升,周国亮,张立将,陈智勤,黄明聪[9](2016)在《碳酸二乙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碳酸二乙酯(DEC)对雌雄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雌雄SD大鼠分别经口给予DEC 80、200和500mg/(kg·d)或阴性对照(大豆油,10 mL/(kg·d)),雄鼠连续给药4 w、雌鼠连续给药2 w后按1:1合笼,合笼成功后雄鼠继续给药至解剖,雌鼠继续给药至妊娠第6天(GD6)。试验期间观察各组雌雄SD大鼠的一般毒性反应、体重及摄食量影响,合笼期间检查雌鼠动情周期,记录交配情况;交配成功雌鼠于GD15剖检,进行终末检查,评价雌性生殖机能、生育力,以及子代的胚胎形成和早期发育影响;雄鼠于交配成功后剖检,并分析精子浓度及活力,评价雄性生殖机能、生育力影响。结果各剂量组DEC对雌雄大鼠亲代均未出现明显的一般毒副反应;对雌雄大鼠体重及摄食量、生殖系统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交配成功天数、交配率、妊娠率、雌鼠动情周期、雄鼠精子浓度及活力均未见明显影响;对孕鼠子代胚胎形成和早期发育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DEC对雌雄SD大鼠的生育力以及早期胚胎发育均未见明显毒性影响,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剂量(NOEAL)为500 mg/(kg·d)。(本文来源于《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6-28)

罗晶[10](2016)在《酯交换法生产碳酸甲乙酯与碳酸二乙酯过程中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EMC/DEC)的主要制备工艺,以及酯交换反应生产EMC/DEC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碳酸二甲酯(DMC)-甲醇共沸物的分离工艺现状进行了说明。探讨了间歇精馏在EMC/DEC生产过程中应用的优势,结合酯交换反应生产EMC/DEC工艺过程的特点,将间歇精馏与反应精馏、共沸精馏、萃取精馏和共沸-反应精馏(Entrainer Based Reactive Distillation,EBRD)相结合,并对各个间歇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在间歇反应精馏生产EMC/DEC的研究中,通过将反应和精馏耦合在一个设备中不仅提高了可逆反应的转化率和反应速度,也节约了设备费用和能耗。通过对间歇反应精馏多产DEC和EMC-DEC联产过程的分析与优化,得到了较优的工艺参数。在间歇精馏分离DMC-EMC-DEC叁组分混合物的研究中,设计了叁组分分离的操作方案,对各阶段进行了分析与优化,最终得到了纯度大于99.99wt%的EMC和DEC产品。在间歇共沸精馏分离DMC-甲醇共沸物的研究中,利用剩余曲线(RCM)比较了正戊烷、正己烷、异辛烷和正庚烷作为共沸剂的可行性及各自的优劣,最终选择使用正庚烷作为间歇共沸精馏分离DMC-甲醇的共沸剂,并对间歇共沸精馏过程的恒回流比操作和优化回流比操作过程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在间歇萃取精馏分离DMC-甲醇共沸物的研究中,使用RCM和等相对挥发度曲线(Equivolatility curves)分析了苯酚、乙二醇和苯胺作为萃取剂的分离效果,最终选择对DMC-甲醇相对挥发度影响最大的苯胺作为萃取剂,并对间歇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由于在间歇反应精馏生产EMC/DEC过程中产生的DMC-甲醇共沸物大大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因此将间歇反应精馏过程与共沸精馏相结合,设计了间歇共沸-反应精馏过程,并对此过程进行了分析与优化,避免了反应过程中DMC-甲醇共沸物的产生,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5-01)

碳酸二乙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工业级碳酸二乙酯为原料,通过单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在DCS系统的基础上并投入APC系统,提高了工艺参数控制的精确度,增加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使产品品质更加稳定。中试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产品能满足电池级碳酸二乙酯的品质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酸二乙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健,阎婷婷,杨宇森,孙嘉略,林彦军.Zn-Zr-Al氧化物催化乙醇合成碳酸二乙酯(英文)[J].催化学报.2019

[2].方诒胜.电池级碳酸二乙酯连续精馏的工艺控制[J].安徽化工.2018

[3].孙强,崔孟涛,王忠,周明东,李学兵.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乙酯工艺研究[J].工业催化.2018

[4].阎婷婷.水滑石基酸碱协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醇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5].宋翼升.碳酸二乙酯对SD大鼠生殖毒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6].郑梁.碳酸二乙酯反应精馏隔壁塔的设计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7

[7].刘莹.离子液体复合体系中二氧化碳电还原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8].王延楼.碱性离子液体催化乙醇和二氧化碳一步法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

[9].宋翼升,周国亮,张立将,陈智勤,黄明聪.碳酸二乙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C].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2016

[10].罗晶.酯交换法生产碳酸甲乙酯与碳酸二乙酯过程中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论文知识图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在碳酸二乙酯与苯乙醇酯...固体碱催化剂上碳酸二甲醋与碳酸二乙...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碳酸二乙酯论文_张健,阎婷婷,杨宇森,孙嘉略,林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