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性成分论文-李晶,杨成

猪源性成分论文-李晶,杨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猪源性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NA提取,肉制品,真伪鉴别,实时PCR技术

猪源性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杨成[1](2019)在《5种常见加工肉制品的DNA提取方法比较以及猪源性成分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是采用基于DNA的技术鉴定肉制品掺假的一项基础工作。以蚝油牛肉片、鸡肉火腿肠、牛肉火腿肠、猪肉馅、猪肉脯等5种常见的加工肉制品为试验材料,采用SDS法、CTAB法、浓盐法、ROCHE试剂盒法以及TIANGEN试剂盒法探究常见加工肉制品DNA的最佳提取方法,并采用PCR技术对这5种加工肉制品进行猪源性成分鉴定,以评价它们标签的合理性。通过对所提基因组DNA的质量浓度、得率以及纯度的分析可知,采用CTAB法提取均能获得较好的得率和质量浓度,范围分别是(156.0±4.8)μg/g~(196.0±6.2)μg/g和(312.0±9.7) ng/μL~(392.0±12.4) ng/μL,同时所得DNA的纯度也较高,A260/A230均在2以上,A260/A280在1.8左右,可以满足PCR扩增反应的要求;实时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这5种加工肉制品的食品标签均符合其真实属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李国华,高锦伟,南丽娟,张建芳[2](2019)在《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的相对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猪的ER-beta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序列,并对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构建重组质粒,利用质粒拷贝数的log值和Ct值构建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各个样本拷贝数,将待测样本和标准种源样本的拷贝数进行比较,确定检测样本的猪源性含量。结果实际掺加量分别为20%、40%、50%和60%的混合样品经该方法检测所得掺假量均值为猪体系24.8%、53.1%、53.1%、61%,检测结果与其实际含量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基本能实现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的相对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郭梁,李春冬,徐伟良,郭元晟[3](2019)在《基于TaqMan PCR鉴定猪源性成分的引物和探针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源性成分检测的引物和探针,比对猪、牛、羊、马、鸡、鸭、兔、鹅等8种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筛选并设计猪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组合进行荧光定量PCR。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猪源性成分检测的引物和探针仅对猪相关DNA模板有典型扩增曲线,对其他动物来源的DNA模板无扩增,具有高度的猪源性特异性。灵敏度实验表明,利用此引物和探针的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可达1pg级。肉制品中猪源性定量检测实验说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定量检测能力。此引物和探针组合适用于猪源性食品和农畜产品的检验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雨欣,朱荣,石建华[4](2018)在《牛肉粉末中猪源性成分定性检测FAPAS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参加牛肉粉末中猪源性成分定性检测FAPAS能力验证,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扩大实验室影响力以及增强竞争力。方法根据FAPAS组织方提供的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及SB/T 10923-2012《肉及肉制品中猪牛羊马驴鸡鸭鹅兔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实时PCR法》,对2个牛肉粉末样品3108A-47、3108B-19进行猪源性成分检测检测。结果 2个样品均检出牛源性成分, 3108A-47未检出猪源性成分, 3108B-19检出猪源性成分。结论本次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刘立兵,石蕊寒,项佳林,孙晓霞,付琦[5](2018)在《应用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牛肉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以牛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猪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2种核基因为靶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理论推导单位质量牛肉的GH基因与猪肉PRNP基因拷贝数之比为一固定值,通过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方法对该固定值进行检测和验证,并以该固定值对牛肉/猪肉人工混合样本和市售牛肉制品中的猪肉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牛肉中掺杂猪肉质量分数在5%~99%范围内时,检测结果绝对误差小于1.28%,变异系数小于6.5%,猪肉成分的回收率为99.09%~102.80%;20份牛肉制品中,4份检出猪肉成分,其中3份的相对含量为29.19%~98.15%,1份为0.12%(低于本方法检出限5%)。因此,dd PCR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牛肉制品中掺杂猪肉成分的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程浩,李明生,陈士恩,丁功涛,田晓静[6](2018)在《食品中猪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基于DNA、蛋白质、人工嗅觉系统、光谱技术、电子鼻等食品中猪源性成分的多种检测方法的最新应用进展和优缺点,为未来中国食品中猪源性成分检测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8年08期)

李建平,邵淑娟,贾南南,曾庆真,武玲[7](2018)在《DNA提取方法优化及Taqman探针法检测牛肉及其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牛肉及其制品为样品,采用SDS法、CTAB法、试剂盒法提取及纯化样品中的DNA,对比分析DNA模板的浓度和纯度。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的DNA在浓度和纯度方面均优于SDS法和CTAB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对牛肉及其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引物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达到8.165×10~(-5)ng/μL。(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8年18期)

刘敏,黄小凯,胡秀红[8](2018)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肉制品中牛/羊/猪源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肉类源性成分鉴定的方法多种多样,国内外在基因水平上对肉类源性成分进行鉴定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定性方法只能证明样品中含有某种源性的肉类而不能证明不含有其他种类的肉类。而且对于肉类掺杂的比例的确定,在标准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建立一个方法去甄别肉类食品的轻微污染与故意掺假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本文来源于《食品界》期刊2018年06期)

李鑫,孙甸甸,张慧娟,冯娜娜,尹秋源[9](2018)在《一种食品中猪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种基于PCR技术的食品中猪源性成分快速检测技术。根据猪线粒体cytb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该方法对猪DNA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00pg;该方法仅对猪DNA检测呈阳性,与其他物种DNA无交叉反应;同时可用于商业样本及复杂食物样本的检测。本研究的猪源性成分特异PCR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手段。(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2期)

蒲长宇,安得霞,王戊腾,陈妍,卢建雄[10](2017)在《基于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肉制品猪源性成分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检测的PCR方法,以猪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为目的基因,设计猪特异性PCR引物;以猪、牛、羊、鸡及鸭DNA和不同稀释浓度猪DNA进行Real-time PCR反应,证明了该引物扩增具有物种特异性,检测低限可达5×10-5 ng/μL;设计内参基因β-actin通用引物,以猪源性成分含量0%~100%的混合肉样DNA为模板扩增,建立标准曲线,2-△△Ct值与猪源性成分含量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1 4);对猪源性成分含量0%~75%的混合肉样检测,回收率为99.85%~102.60%。应用建立的PCR方法检测了市售的6种品牌火腿肠,标识为清真食品的5种均未检测到猪源性成分,未标识清真食品的猪源性成分含量为12.70%。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所得数据可靠,为肉制品猪源性成分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7年11期)

猪源性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一种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的相对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猪的ER-beta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序列,并对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构建重组质粒,利用质粒拷贝数的log值和Ct值构建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各个样本拷贝数,将待测样本和标准种源样本的拷贝数进行比较,确定检测样本的猪源性含量。结果实际掺加量分别为20%、40%、50%和60%的混合样品经该方法检测所得掺假量均值为猪体系24.8%、53.1%、53.1%、61%,检测结果与其实际含量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基本能实现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的相对定量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猪源性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晶,杨成.5种常见加工肉制品的DNA提取方法比较以及猪源性成分检测[J].食品工程.2019

[2].李国华,高锦伟,南丽娟,张建芳.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3].郭梁,李春冬,徐伟良,郭元晟.基于TaqManPCR鉴定猪源性成分的引物和探针研发[J].浙江农业学报.2019

[4].陈雨欣,朱荣,石建华.牛肉粉末中猪源性成分定性检测FAPAS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5].刘立兵,石蕊寒,项佳林,孙晓霞,付琦.应用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牛肉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J].肉类研究.2018

[6].程浩,李明生,陈士恩,丁功涛,田晓静.食品中猪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8

[7].李建平,邵淑娟,贾南南,曾庆真,武玲.DNA提取方法优化及Taqman探针法检测牛肉及其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J].食品安全导刊.2018

[8].刘敏,黄小凯,胡秀红.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肉制品中牛/羊/猪源性成分[J].食品界.2018

[9].李鑫,孙甸甸,张慧娟,冯娜娜,尹秋源.一种食品中猪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18

[10].蒲长宇,安得霞,王戊腾,陈妍,卢建雄.基于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肉制品猪源性成分方法的建立[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

标签:;  ;  ;  ;  

猪源性成分论文-李晶,杨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