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流域论文_Masoud,MASOUDI,Reza,ZARE

导读:本文包含了子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域,管网,水文,渭河,地电,自流灌溉,河网。

子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Masoud,MASOUDI,Reza,ZARE[1](2019)在《基于参数评估方法的不同灌溉方式的适宜性及其比较——以伊朗Khosouyeh Dam子流域为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与之相关联的农业土地利用问题也必然会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研究土地的最大生产潜力——达到最大的生产能力而对农地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方式。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参数评估方法对不同灌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与比较,以伊朗南部法尔斯省Khosouyeh Subbasin为例,该区域面积约为221402 ha。首先制备了土地单位图,选择了37个样本点,评估和分析其土壤性质,并采用GIS技术生成区域滴灌和漫灌的适宜性图。结果显示,对漫灌而言,98.42%的土地被归类为永久性不适合(N_2),1.52%目前不适合(N_1);对滴灌而言,77.73%的面积被归类为永久不适合(N_2),6.05%目前不适合(N_1),12.43%略适合(S_3)和3.79%适度适合(S_2)。滴灌和漫灌的限制因素都是土壤深度和土地坡度。(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5期)

王乐,周毅,李阳[2](2019)在《面向子流域单元的典型黄土地貌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格网DEM的数字地貌形态类型自动划分是当前地貌研究的热点。根据基本分析单元的粒度大小,可将现有的分类方法划分为以栅格为分析单元和不规则坡面多边形为分析单元。然而,上述2种方法都无可避免地存在分类结果中地貌实体不完整性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单元提升至小流域级别,提出面向"细胞"级的微小尺度的子流域为分析对象的分类思想,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子流域地理属性数据库,依据研究区已有的地貌资料,遴选出高程、起伏度、平均坡度、坡谱偏度4个核心分类指标,采用层次分类法,设定相应的地形因子阈值,将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划分为:河漫滩、黄土残塬、黄土台塬、陡坡冲沟、墚峁状丘陵沟壑、石质小起伏平缓中山、石质小起伏陡峭中山以及水域等8大类型。分类结果最大程度保证了地貌实体的相对完整性,与用GPS进行的实地采样观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的分类精度达到88. 19%,可望成为基于面向子流域单元进行数字地貌分类研究的有益探索。(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彭楚杰[3](2019)在《基于HEC-GeoHMS模块的青山河子流域划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山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采用ArcGIS结合地理空间水文模型扩展(HEC-GeoHMS)模块,对青山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数字水系,划分提取子流域。运用AutoCAD根据划分边界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量测流域特征值,计算提取成果与量测值相对误差,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值在模型计算允许范围以内,结果基本可靠,符合模型计算要求。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对误差与流域地形坡度存在一定相关性的结论。通过研究可以确定,相比传统的手工量测,采用HEC-GeoHMS模块,可以使子流域提取与数字水系生成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变得更加高效与便捷,并可以为HEC-HMS模型的计算提供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水利信息化》期刊2019年03期)

刘佳嘉,周祖昊,陈松,聂雪彪,严子奇[4](2019)在《考虑城市管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及编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子流域划分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中,城市区域雨水管网的存在使得原先不相连通的区域具备了汇流的条件,从而改变了天然地表径流汇流路径。另一方面,城市区域还存在着污水管网汇流,其对子流域编码的上下游关系要求往往会和通常的天然水系上下游关系相冲突。因此,在城市区域进行子流域划分和编码的时候,需要考虑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影响。通过将雨水管网等同于天然河道,参与DEM高程修正,实现雨水管网对汇流路径改变作用。通过对基于天然水系汇流关系得到的子流域进行重新编码,得到能够同时满足天然水系汇流以及污水管网汇流要求的编码序列。以深圳坪山河流域为例进行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影响问题。(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赵明明[5](2019)在《子流域划分数量对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洪水模拟精度影响的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辽宁北部区域为研究实例,探讨不同子流域划分数量对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组水文参数下,子流域划分数量不同,在不同水文参数组合下,模型确定性系数随着子流域划分数量的增多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幅。流域面积阈值设定对分布式水文模型影响很大,具有较强的阈值效应。(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迟铭[6](2019)在《小城子流域治理效益评价及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基础资料收集和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小城子小流域葫芦沟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模式、林草措施结合模式、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林模式以及混农林业模式方面,通过构建相应的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宽甸县小城子小流域的具体治理情况。评价数据表明,在治理葫芦沟小流域的过程中,不同水土保持模式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其中传统农业模式的综合评分最低,而混农林业模式的总体评分最高,具有最佳治理效益,可作为有效治理工作方式予以大面积推广。研究结果以期能为当地后续开展有效治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2期)

谢巍[7](2019)在《基于DEM数据的渭河子流域水文信息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rcGIS 10.2的水文分析模型以及渭河子流域(宝鸡峡以上)DEM数据,对水流方向、水流长度和河网等水文信息的提取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定量和定性评价了提取河网的精度。结果表明:阈值的设定对河网信息提取有较大影响,阈值越小,河网越稠密,而阈值越大,则河网越稀疏;当阈值达到9 000时,提取的河网基本趋于稳定且与实际水系大致吻合;河网密度与汇流累积量满足幂函数关系,利用导数关系可以基本确定提取的河网反映了真实水系的阈值。(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刘欢,杜军凯,贾仰文,刘佳嘉,牛存稳[8](2019)在《面向大尺度区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子流域划分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子流域划分是构建流域/区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工作,关系到流域/区域水文模拟和预报精度的好坏。在针对大尺度区域进行子流域划分时,目前普遍使用基于地表径流漫流模型,通过单一集水面积阈值进行河网提取和子流域划分的方法在准确描述研究区的空间范围、确定流域出水口、提取内流区河网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为此,作者对传统子流域划分方法进行改进,面向大尺度区域分布式水文建模提出一套基于流域出水口自动识别和多阈值虚拟河网融合技术的子流域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4大部分,即流域出水口的识别,大、小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多阈值虚拟河网融合,子流域划分与编码。应用该方法对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水系提取和子流域划分,共划分子流域25 174个,子流域平均面积381 km2,最大面积5 512 km2,最小面积4 km2,模拟范围与全国水系实际范围的吻合程度达到99.92%。进一步地,将研究结果与全国实测水系和现行流域区划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该方法高效快速,在准确刻画大尺度区域范围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子流域个数,兼顾了模型模拟效率,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子流域划分方法在大尺度区域分布式水文建模中面临的难题。相关研究可为大尺度区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提供基础支撑,有助于更好地为大面积区尤其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服务。(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金城,高伟,常学秀,陈岩[9](2018)在《子流域划分对HSPF模型径流模拟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文水质模拟过程中,子流域划分数量直接影响模拟结果的精确度,确定最佳子流域划分方案对提高模拟精确度至关重要。基于PEST-HSPF模型,以中河流域为例,在相同参数及不同参数条件下,采用PEST自动校准方法,判断子流域划分数量对流量模拟精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水文参数下,子流域划分数量变化时,模拟流量的纳什系数(NSE)和可决系数(R2)在0.65~0.78之间波动,其中子流域划分数量在10~20之间对模拟结果的精确度影响最大;在不同水文参数下,径流模拟结果的NSE与R2随子流域划分数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对误差(RE)在子流域划分数量介于1~10之间时急剧下降后趋于稳定;子流域划分对HSPF水文模拟效果影响显着,表现出阈值效应,当划分数量超出阈值范围时,径流模拟精度均会受到很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黄磊[10](2018)在《内蒙古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辨识及采煤疏干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国家,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也对地质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地下水作为地质环境变化的受体和信息的载体,对地质环境变化的程度和规模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草原露天煤矿的开采不可避免地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致使地下水位下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从而改变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最终导致地表河流径流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草原荒漠化趋势加快等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内蒙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前沿阵地,其中锡林郭勒草原地区由于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成为京津能源的新基地。然而,虽然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锡林郭勒草原地区水资源却严重匮乏,地下水环境极为脆弱,尤其以锡林河子流域为典型代表。在该流域开发煤炭资源时应更为重视对地下水的影响,这就对采煤疏干胁迫下地下水系统响应机理的深层次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该流域水文地质资料严重缺乏,若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又会不可避免地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该流域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突破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的局限,探索一种非侵害性的水文地质结构高效精准辨识方法,已然成为在此类地下水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进行煤炭合理开发利用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锡林河子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大地电磁法(MT)与地面核磁共振方法(SNMR)的反演解译入手,提出对草原脆弱环境非侵害的水文地质结构MT-SNMR联合辨识新方法,并借此对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进行高效精准辨识。辨识精度得到了实际钻孔资料的验证,并且辨识效率远远优于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MT-SNMR辨识成果可以有效弥补锡林河子流域水文地质资料的严重不足,并对同类环境相对脆弱而又严重缺乏水文地质资料的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水文地质结构MT-SNMR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目标决策理论,提出AHP-SNMR信息融合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富水性评价中水文地质资料严重缺失问题,并对该地区水资源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托富水性分区评价,构建了锡林河子流域地下水系统不同补给源与排泄量响应模型,针对采煤疏干活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开展模拟预测,揭示了采煤疏干对整个子流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通过对地下水影响预测的深入研究,着重分析了肆意疏干含水层对地质环境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为草原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地下水修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煤疏干地下水的同时也掠夺了地表水资源。为了清晰界定采煤疏干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本文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双累积曲线法将锡林河子流域水文气象序列划分为基准期和影响期,然后利用YRWBM模型分离评估了气候变化和采煤疏干活动对地表径流量和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其中,气候因素占主导地位,其次为采煤疏干活动的影响。叁种方法的有效运用解决了水文气象序列基准期的界定以及影响期天然径流量的还原难题,从而为揭示采煤疏干胁迫下流域水文演变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煤炭开采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强烈的人类活动与巨大的自然环境变化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它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而且需要出台一系列煤炭开采活动强烈干预下的水资源修复补偿措施和对策。多学科多层面举措对于缓解草原水资源危机,促进草原煤炭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20)

子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格网DEM的数字地貌形态类型自动划分是当前地貌研究的热点。根据基本分析单元的粒度大小,可将现有的分类方法划分为以栅格为分析单元和不规则坡面多边形为分析单元。然而,上述2种方法都无可避免地存在分类结果中地貌实体不完整性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单元提升至小流域级别,提出面向"细胞"级的微小尺度的子流域为分析对象的分类思想,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子流域地理属性数据库,依据研究区已有的地貌资料,遴选出高程、起伏度、平均坡度、坡谱偏度4个核心分类指标,采用层次分类法,设定相应的地形因子阈值,将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划分为:河漫滩、黄土残塬、黄土台塬、陡坡冲沟、墚峁状丘陵沟壑、石质小起伏平缓中山、石质小起伏陡峭中山以及水域等8大类型。分类结果最大程度保证了地貌实体的相对完整性,与用GPS进行的实地采样观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的分类精度达到88. 19%,可望成为基于面向子流域单元进行数字地貌分类研究的有益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Masoud,MASOUDI,Reza,ZARE.基于参数评估方法的不同灌溉方式的适宜性及其比较——以伊朗KhosouyehDam子流域为例(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2].王乐,周毅,李阳.面向子流域单元的典型黄土地貌分类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9

[3].彭楚杰.基于HEC-GeoHMS模块的青山河子流域划分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9

[4].刘佳嘉,周祖昊,陈松,聂雪彪,严子奇.考虑城市管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及编码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9

[5].赵明明.子流域划分数量对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洪水模拟精度影响的定量评价[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6].迟铭.小城子流域治理效益评价及模式探讨[J].地下水.2019

[7].谢巍.基于DEM数据的渭河子流域水文信息提取[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8].刘欢,杜军凯,贾仰文,刘佳嘉,牛存稳.面向大尺度区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子流域划分方法改进[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9].李金城,高伟,常学秀,陈岩.子流域划分对HSPF模型径流模拟效果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8

[10].黄磊.内蒙古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辨识及采煤疏干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桥子西沟流域雨量站分布图桥子西沟流域各坡面汇流过程示意图年7月~8月武隆站以上区域面均雨...模型子流域与MIKE21研究区...各子流域TN污染物负荷分析图挠力河流域子流域划分示意图

标签:;  ;  ;  ;  ;  ;  ;  

子流域论文_Masoud,MASOUDI,Reza,ZARE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