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广:“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论文

吴志广:“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论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讲“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告诫全党千万不要忘记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理念既为我们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又在新时代给党员干部指出了正确的从政之道。显然,学习好、运用好、贯彻好这一理念非常重要。

“功成不必在我”却“属于我”,这是一种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是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有人问,“功成不必在我”指谁?答曰:“在他人。”孔子曰:“君子劳而不怨,泰而不骄”,这是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就是“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公字观,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宗旨观,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局观。有了这种境界,就能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人生成功事业的唯一追求,就能把“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作为爱民之本,就能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作为无私奉献的政绩观。总之,有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就能以砥砺奋斗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做有干劲、有抱负、有担当、有价值、有作为的开拓者、拼搏者、创业者,就能把新长征路上的“绊脚石”变成“上马石”;把奋勇前进路上的“泥流石”变成“上马石”;把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滚山石”变成“磨刀石”;把山崩地裂的“地震石”变成“压船石”。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功成不必在我”却“属于我”,这体现的是一种为民情怀。“功成不必在我”,它是亲民、爱民、忠民、为民的情怀境界。中国的圣哲老子云:“圣人恒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在老子看来,作为治理天下的君主,应虚怀若谷,以海纳百川之气度,勤政爱民,应使自己永远没有一已之私,不偏不执,以实现百姓的福祉为已任,胸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深厚博大的爱民之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亲民、信民、惜民、富民,以民为本,凝聚民心。这一治国理念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一致,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匹配,与习近平“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一脉相承。作为一个政党,应始终关注人心向背、载舟覆舟这个根本问题,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对群众的冷暖、疾苦、呼声、需求,应给予深情呵护和具体解决。从这一思想出发,就不能去单一追求任内做出惊天动地的政绩,搞多少面子工程,而应树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思想,干好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大事、实事、难事,以“一心为民、心无他物,天下为公、心中无我”的理念,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为人民的情怀上彰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功成不必在我”却“属于我”,这体现的是一种正确政绩观。什么是正确政绩观?就是领导干部要有做大事、做长远之事的胸怀和境界,“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不搞“急于求成,出名挂名”那一套,不搞“前人政绩,后人包袱”那一套,不搞“自己栽树,自己乘凉”那一套,不搞“一日见效,立竿见影”那一套,不搞“利令智缘,杀鸡取卵”那一套,不搞“心血来潮,拔苗助长”那一套等。“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只出实招务求实效”,这就是正确的政绩观。早在1932年,胡适对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换句话而言,就是功绩的取得,事业的成功、成就,必然因素不在于那一个人,不能只看我。每一个人应经过自己的最大奋进、努力,为革命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要做到、尽到、达到为党的事业而忘我地去工作、去战斗、去拼搏,为“大我”而牺牲“小我”,这样的政绩、人生,才是光荣的、伟大的、神圣的。

“功成不必在我”而“属于我”,这体现的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显然,用明境照己,才能知我、发展我。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这面镜子照自己,就能看到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做一个有志向、有远程、有思想的创业者、干事者、有为者。在这个问题上,周恩来曾言,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人一旦以“功成不必在我”砥砺前进,就会甩掉名利、官位、金钱的绊脚石,树立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雄心、斗志和冲天干劲,干事业、创佳绩、立新功、作奉献,成为顶天立地之人。再者,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进蓝图,指出了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确定了我们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激励我们树牢历史观、全球观、为民观、政绩观,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不忘初心,咬定青山,带领人民,始终朝着远大目标而接续奋斗。

“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意念,体现的是一种哲学意蕴。按照马列主义的哲学观,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具有辩证统一性。“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虽然都有“功成”二字,但“在我”与“有我”既有区别又有统一。“功成不必在我”指“属于我”,“功成必定有我”指“需要我”,这里的“属于我”与“需要我”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虽然功绩事业的完成与成功不仅不在我一个人身上,但为功绩事业所做出的努力绝不会白白浪费。原因在于,事业、功成、立业绝非易事,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有些企业的功成,要靠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勤劳和刻苦。这就是说,只有聚众、积久之“功力”,方有一事之“功成”。“功成”不是属于哪一个人,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属于我”与“需要我”,二者同一个目的、同一个方位、同一个结果,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奋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力。因此,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格局,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理念高屋建瓴、振聋发聩,科学分析了两者内在的逻辑性,既充满哲学思辨,又有深远的哲学底蕴,为全党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名利观确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

“功成必定有我”而“需要我”,体现的是一种大局担当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有一个大局观、全局观,看到、想到、为着“诗在远方”。“功成必定有我”,就是把自己的作为、奉献融入大局观、全局观之中,在“需要我”中不计名利、地位,无怨无悔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功成必定有我”不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一个人“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干好坏”上。在干中,是否想着全局,想着长远,想着他人,想着子孙后代,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干事业,不能只想到任期内的政绩、荣光,要想到为子孙后代造福,要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利人民、利长远的事。《尚书》中有句名言,叫“政贵有恒”,讲的就是利长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像接力赛跑,除自己跑好之外,还要接好棒、传好棒。近说,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远讲,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功成必定有我”而“需要我”,体现的是一种品格担当。“功成必定有我”而“需要我”,要求党员干部一切行动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谋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淡泊名利,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坚决克服那种不作为、乱作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当无名英雄,勇于牺牲自我,争当干事创业的排头兵。在这里,谁能够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在全面奔小康的奋斗中,干最苦最脏最难的活,谁来当吃亏者,谁来当无私奉献者,不仅考验的是共产党人的担当意识,也是对以吃苦为甜、吃亏为荣、奉献为本的品质、品格、人格和政德、官德、品德的考验。有了这种品格,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干出无限的事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功成必定有我”而“需要我”,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担当。政绩观是否端正,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所创政绩是否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的检验。“功成不必在我”不是得过且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而是用“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历史担当的劳作、汗水、血水,积极为人民做好事、干大事、干难事、干苦事,真正干出来、创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特别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除了大胆担当、勇于担当、刻苦担当之外,还需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排除万难的勇气,善于发现矛盾、勇于解决矛盾、全面化解矛盾,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奋作为。

基于负荷特征库的大用户供电接入决策方法//骆柏锋,穆云飞,贾宏杰,余晓丹,戚艳,王旭东//(6):66

“功成必定有我”而“需要我”,这是一种担当。“功成必定有我”,这说明“功成”离不开我、抛不开我,讲明我在“功成”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方位,强调的是“需要我”与“功成”的联系、关系,二者是成正比的,离开某一方就不成立、行不了、走不动。党员干部在“功成”面前,当“看客”袖手旁观,就是失职、失责、失信;当“局外人”,不管、不问、不言、不干,就是背叛革命,就会成人民的罪人。共产党人在“功成必定有我”上,应“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发进取作为,敢于担当的昂扬斗志,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自觉贡献、自我完善。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思考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思考何尝不是这样?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静心思考、有所创新的。因此,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提问时注意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情境,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通过积极独立思考,探究新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

另外,组委会综合“中国家电消费行为大普查”调研结果、专业评审和奥维云网(AVC)家电零售大数据对表现优异的家电企业和家电产品进行了评选,在大会的最后对获奖企业进行了颁奖。

设计基于多维疲劳量表(MFI-20)的问卷,并分发给在船船员,取得了有效问卷370份,将其数据用于分析海员疲劳。将MFI-20和NASA-TLX(NASA任务负载)运用于海员疲劳研究中,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船员的MFI-20五维平均疲劳度均大于常用阈值,任务平均值负担和主观感觉也较普通人的数值大。为深入探究海员疲劳,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基于EFA,通过使用AMOS软件程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确定了MFI/TLX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6个意义因果关系路径。

“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意念,体现在辩证法的统一上。世间万物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唯物辩证法的底蕴,是一种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从发展、变化的视角认识万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事物矛盾的运动、变化以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进行考察,要求我们在分析、观察、看待事物时,既要用全面的、联系的眼光观察事物,又要遵循经济规律追求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可持续性发展,遵循社会规律追求包容性发展,这样将“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二者融入政绩之中才会“含金量高”、“时效性长”。所以,干事创业,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属于我”,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需要我”,二者的辩证统一,就是事物成功的辩证法宝。

“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观念,体现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上。应看到,“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二者是矛盾的,又是对立统一的。正是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才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发展。党政干部在践行“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中,应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的变化性、规律性。同时,要思考人生价值、把握社会脉动、寻求永恒真理。这就是说,只有一分为二看问题,多个角度想事情,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真正弄懂矛盾的复杂性,把握前进的趋势、大势。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任期,这个任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创功绩也是有眼的,谁也不能把近期的、长远的、现实的、 今后的矛盾在任期内一概解决。所以,要从矛盾对立统一的高度,既干好自己任期的事情,又为后任栽好树。

“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观念,体现在“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上。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变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时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事物是在内部矛盾运动推动下,先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这时质变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二者相互渗透,量变之中有质的渐变,质变之中有量的扩张。善于判别量变过程中的质变,对于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政绩观至关重要。质变的产生要以量变的积累为本源、为基础,没有前期一定的量变积存,毕其功于一役终究无法真正造福于人民。功成,如果没有基础性、长期性的规划设计,和一届届领导干部的坚守实干、久久为功,是难以达到目的的。由此观之,唯有遵循量变向质变转变过程中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按此践行“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赛”中,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

(作者单位:北京志广富庶农产品有限公司)

标签:;  ;  ;  ;  ;  ;  ;  ;  ;  ;  

吴志广:“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