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论文_乔艺

导读:本文包含了乐府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乐府诗,乐府,东门,性灵,楚辞,文学,魏晋。

乐府诗论文文献综述

乔艺[1](2019)在《“乐府篇篇是楚辞”——浅谈李白乐府诗对楚辞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的着名诗人、评论家屈大均在其组诗《采石题太白祠》中评论李白说:"乐府篇篇是楚辞",实为慧眼之论。李白对楚辞的学习和摹写在其乐府诗里体现得较为集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诗体形式上多用骚体的长句、叁字句与结构性虚词;题材内容上多展现怨恋之情和浪漫之风。(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付东博[2](2019)在《汉代乐府诗戏剧性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要追溯到西周至春秋时期,《诗经》和楚辞融合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后来的戏剧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列成为文学史上的诗歌巨作经典,共同垂范于后世。前汉时期,文坛的文学作品寥寥,民间乐府却大放异彩。"乐府"最早是指汉朝政府设立的一个负责收集民间野诗民谣,然后配上音乐,组合成为诗乐形式的艺术表现,专用于王朝举办的宫廷宴会和祭祀祖先神灵的正规场合。后来人们将这个机构创作的艺术作品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歌辞诗赋,在两汉时期被发扬光大,呈现出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汉乐府诗的特色给了后人一定的启发,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和巨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李萌姣[3](2019)在《袁宏道乐府诗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袁宏道共创作乐府诗62首。其拟古乐府呈现立意之反常和语言之不拘的特征,表达出袁宏道"乐府之不相袭"的拟古乐府观念;其新题乐府展现出鲜明的民歌风格,体现出对民歌之"真"的推崇。而不论是"不相袭"的拟古乐府,还是具有民歌风格的新题乐府,都是袁宏道反对模拟和复古的产物,是袁宏道以鲜明个性对复古的反拨,体现了他"性灵"观念对真、俗、趣的追求。(本文来源于《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大顺,陈倩[4](2019)在《试论陆机乐府诗的创作特色及其范式意义——以《文选》所选乐府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统《文选》选录陆机乐府诗的数量最多,体现了齐梁文坛对陆机乐府诗的认同。陆机乐府诗"在依循中求新变"的创作方法,既保留了文人拟乐府与汉魏乐府的联系,又能满足文人的个性化表达需求,符合文人的审美理想和创作追求,受到刘宋文人的大力效仿,并逐渐形成文人拟乐府的创作规范。在魏晋六朝文人拟乐府的历史进程中,陆机乐府诗的范式意义特别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国韵文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王默涵[5](2019)在《唐代乐府诗的叙事艺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乐府诗的典型特征,就是其叙事性强。就唐代乐府诗来看,其叙事观点多传承与汉代乐府。但是,与汉代乐府诗存在不小差异,像是乐府诗中的角色、问答结构皆存在不同。唐代乐府诗流传至今,其内容多样化,题材丰富,能够达到讽喻与训诫目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只有对唐代乐府诗叙事意识进行分析,才能充分了解其内涵,了解优秀文化瑰宝。(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陈梦泽[6](2019)在《论汉乐府诗与魏晋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时代的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都各有其时代特色。汉代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是坚强刚毅的,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思想与生活。魏晋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是柔顺卑微的,是魏晋文人的情感寄托。乐府诗中女性形象的演变是由创作主体的差异与创作目的不同造成。(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胡尘里[7](2019)在《乐府诗《东门行》的梗磔之气》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乐府诗是我国古代民歌大汇集,其中不少有趣有味,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且看下面这一首: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这首《东门行》属于汉乐府诗的《相和歌辞·瑟调曲》,其词多为里巷杂唱街陌谣讴。诗中描写的是一个贫民在无衣无食的绝境中不得不铤而走险,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思想最激烈、斗争性最强的一篇作品。此诗白话大意为:大男人(本文来源于《金秋》期刊2019年16期)

高敏[8](2019)在《乐府诗中的鱼意象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乐府诗中提及鱼意象的诗歌多达九十一首,鱼意象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或以鱼信寄托思想感情,或象征、君臣关系,或比喻战争。(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5期)

徐晋如[9](2019)在《《中国文学的正脉》(之六) 包罗万象的乐府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史上所讲的乐府,含义十分广泛。有时作为音乐文学的通称,所以唐宋时曲子词,元代的杂剧、散曲都叫乐府,如苏轼的词集叫作《东坡居士乐府》,马致远的曲子集叫《东篱乐府》,甚至近代杨镇华翻译兰姆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都译作《莎氏乐府本事》。有时又把乐府当成是流行歌曲的代称,如清初诗人王渔洋就曾说过,七绝即唐人乐府。那意思是,七言绝句就是唐朝人的流行歌曲。(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叶杰英[10](2019)在《浅析鲍照乐府诗美学特征与南朝文风的相尚》一文中研究指出鲍照乐府诗的美学特征与南朝的审美意识具有共同之处,即与南朝文风有相尚的一面。本文从"重视辞采的审美性""对文学形式的有意探讨"两个方面进行观照、分析,由此体悟其乐府诗多样的情感波澜和众多的审美领域。(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8期)

乐府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要追溯到西周至春秋时期,《诗经》和楚辞融合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后来的戏剧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列成为文学史上的诗歌巨作经典,共同垂范于后世。前汉时期,文坛的文学作品寥寥,民间乐府却大放异彩。"乐府"最早是指汉朝政府设立的一个负责收集民间野诗民谣,然后配上音乐,组合成为诗乐形式的艺术表现,专用于王朝举办的宫廷宴会和祭祀祖先神灵的正规场合。后来人们将这个机构创作的艺术作品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歌辞诗赋,在两汉时期被发扬光大,呈现出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汉乐府诗的特色给了后人一定的启发,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和巨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乐府诗论文参考文献

[1].乔艺.“乐府篇篇是楚辞”——浅谈李白乐府诗对楚辞的接受[J].晋中学院学报.2019

[2].付东博.汉代乐府诗戏剧性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影响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李萌姣.袁宏道乐府诗探析[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4].吴大顺,陈倩.试论陆机乐府诗的创作特色及其范式意义——以《文选》所选乐府诗为例[J].中国韵文学刊.2019

[5].王默涵.唐代乐府诗的叙事艺术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9

[6].陈梦泽.论汉乐府诗与魏晋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7].胡尘里.乐府诗《东门行》的梗磔之气[J].金秋.2019

[8].高敏.乐府诗中的鱼意象探寻[J].戏剧之家.2019

[9].徐晋如.《中国文学的正脉》(之六)包罗万象的乐府诗[J].社会科学论坛.2019

[10].叶杰英.浅析鲍照乐府诗美学特征与南朝文风的相尚[J].文教资料.2019

论文知识图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王世贞《乐府诗册》王世贞《弃州...1959年 63岁-1959年12月31日与夫人、六女之...五彩缤纷的中唐诗坛1959年 63岁-1959年冬天津师大第二宿舍寓所...塞下曲① 四首-之 叁

标签:;  ;  ;  ;  ;  ;  ;  

乐府诗论文_乔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