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向误差论文_阳辉,黄筱调,方成刚,郭二廓

导读:本文包含了齿向误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误差,磨削,齿轮,齿形,渐开线,公差,圆柱齿轮。

齿向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阳辉,黄筱调,方成刚,郭二廓[1](2019)在《成形磨齿齿向修形扭曲误差分析及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向修形磨削加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附加径向运动的修形方式存在着修形扭曲误差。为改善齿向修形扭曲误差,根据空间啮合理论,建立成形磨齿齿向修形的数学模型,求解出砂轮与工件之间的瞬时接触线。通过分析砂轮半径与砂轮安装角对齿向修形接触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3种齿面修形扭曲误差的补偿方法。最后,以一种斜齿鼓形修形齿轮为例,分别通过数值模型和磨齿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09期)

何坤,杜彦斌,李国龙[2](2018)在《齿向修形斜齿轮成形磨削齿面原理性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齿向修形斜齿轮的成形磨削存在齿面原理性加工误差,为提高磨削精度,在分析齿面原理性误差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建立齿面误差模型,并提出误差控制方法。采用点矢量族数字包络方法建立了齿向修形斜齿轮的接触线计算模型,并组合砂轮磨削轨迹上的接触线得到仿真齿面,进而通过齿面仿真实例对齿面误差进行评定。从接触线形态及X轴、C轴附加运动3个方面对修形齿面原理性误差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建立齿面误差计算模型,并与仿真实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误差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为了控制齿面误差,提出砂轮安装角及砂轮廓形的联合优化方法。通过齿向修形齿面磨削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误差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8年06期)

雷膨宇[3](2016)在《齿形齿向误差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齿形齿向检测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差曲线的形状及特点进行总结归类,并分析查找产生齿形误差曲线和齿向误差曲线的原因,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6年10期)

蒋云龙[4](2016)在《成形磨削齿向修形误差补偿及其仿真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大功率化、高速化、重载化已然成为齿轮传动装置的发展趋势,但传统的滚剃齿工艺很难满足齿轮的高精度和齿向修形要求,这对齿轮零部件在各种环境中精确高效及平稳可靠的运转提出了挑战。成形磨齿工艺作为高精度硬齿面修形的主要工艺,由于其修形便捷、通用性强、加工精度高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高精度成形磨齿设备和相关高端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成形磨削工艺加工的齿轮在承载能力和寿命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极端条件下的工作要求。成形磨削齿向修形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齿轮接触状态下的应力集中,降低齿轮传动噪声,大大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延长齿轮工作寿命;成形磨削齿向修形方法由于在原来基础上附加了一个新运动,接触关系更加复杂,磨削的成形机理、运动关系和齿面精度等问题需要新的理论和工具支撑。鉴于此,论文结合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经济型成形磨齿机实验平台,着重开展了成形磨削齿向修形误差补偿及其仿真加工研究,对成形磨削齿向修形理论、通用数学模型、误差补偿方法及齿向修形支持软件进行分析,并通过VERICUT仿真加工进行叁维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成形磨削齿向修形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工厂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和工具支持。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成形磨齿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成形磨削齿向修形理论,建立整个齿向修形过程的通用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砂轮截形计算和齿面反求过程的通用数学模型,实现对斜齿轮成形磨削齿向修形过程几何信息的精确通用表达。其次,分析齿向修形后齿廓误差和齿面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根据齿廓误差评价标准,建立齿廓误差的补偿方法。同时,根据数学模型提出齿面误差中齿面扭曲和齿面相对扭曲误差的评价标准,据此建立这两种齿面误差的优化补偿方法及算法,并利用Matlab数值计算对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实例验证。再次,根据经济型成形磨齿机加工工艺过程,开发机床齿向修形数控系统软件。并根据误差补偿算法,针对但不限于经济型成形磨齿机数控系统开发齿向修形时齿廓误差和齿面误差的补偿软件,为齿向修形及其误差补偿提供软件支持。最后,在VERICUT软件中创建并配置经济型成形磨齿机的虚拟加工系统,实现斜齿轮成形磨削齿向修形过程的仿真加工,利用软件对加工后齿轮进行质量检测与误差分析以及误差补偿方法的仿真验证,为真实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5-01)

肖靖,孙月海[5](2015)在《考虑安装误差的齿轮副齿向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轮副的安装误差会改变齿轮副的啮合状态。对于零载荷传动时的齿轮副,不考虑其制造误差,由于安装误差的存在,当一侧端面两轮齿渐开线齿廓啮合时,同一啮合齿对另一侧端面两渐开线齿廓并不一定啮合。将不啮合一侧端面两轮齿齿廓在啮合线上的两点的距离称为接触线偏差。以接触线偏差作为安装误差对齿轮副齿向接触均匀程度的影响的评判指标,对安装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误差与接触线偏差的关系式以及各类安装误差对齿轮副齿向接触的影响程度,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对存在安装误差的齿轮副做了接触分析及验证。(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汪中厚,宋小明,何伟铭,李刚,朱文敏[6](2015)在《斜齿轮成形磨削齿向修形齿面模型构造与误差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砂轮磨削带齿向修形的斜齿轮时,砂轮与齿轮之间的接触线时刻发生变化,其附加运动会使齿向一面产生"修形扭曲",为此,提出一种高精度建立齿向修形齿面的方法。根据齿向修形原理,推导出成形磨齿的实际接触线方程;通过改变中心距的值,沿齿向得到多组接触线,使用NURBS曲面拟合,得到齿向修形齿面;对影响齿面精度的主要因素齿廓偏差和螺旋线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误差评价模型。以鼓形修形斜齿轮为例,介绍齿向修形齿面构造全过程。磨齿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以及齿向修形齿面构造的高精度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5年21期)

赵华,吕德永[7](2012)在《基于PC-DMIS和Matlab的斜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斜齿轮齿向误差定义,给出一种齿向误差测量与评定方法。利用叁坐标测量机获得齿轮分度圆柱面上点的坐标,在Matlab中用3次样条函数拟合出实际齿向线,得到线性拟合直线,并通过绘制拟合残差图,获得斜齿轮齿向线的位置误差和形状误差。通过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数据采集效率高、评定方法简便、测量结果精确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2年10期)

唐进元,陈兴明,罗才旺[8](2012)在《考虑齿向修形与安装误差的圆柱齿轮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齿向修形的等半径圆弧鼓形齿面新结构,根据齿向修形原理推导出等半径圆弧鼓形齿面方程,构建含安装误差的主动轮鼓形齿与未修形从动轮渐开线齿的接触分析(TCA)模型,给出TCA算法和算例。TCA计算结果表明:齿轮轴线的中心距误差对这种鼓形齿传动的接触轨迹影响很小,鼓形修形量、鼓形中心与齿宽中点的偏差及齿轮轴线的平行度误差都将对齿轮接触轨迹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调整修形参数和安装误差可以精确的预控接触轨迹的位置,这对高性能齿轮传动设计制造有较大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李军,李国星,陈琪[9](2010)在《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和齿向误差评判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渐开线圆柱齿轮是目前用途最广、种类最多的齿轮,很多中小齿轮制造企业使用机械展成式齿轮检查仪检测该种齿轮的齿形和齿向误差。开发了一套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和齿向误差自动评判系统,该系统以MAAG SP-60齿轮检查仪为实验平台,使用单片机和CPLD实现传感器信号的处理,运用Lab Windows/CVI软件设计评判软件,实现了齿形和齿向误差的自动检测和评判。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检测结果正确,满足中小齿轮制造企业的高效率检测需求。(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0年01期)

邵立东[10](2007)在《渐开线圆柱齿轮鼓形齿齿向误差的评定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鼓形齿是常用的齿轮形式,其齿向误差的大小决定了齿轮的接触精度以及齿轮承载的均匀性,但是目前尚无鼓形齿齿向误差评定的统一标准,本文对鼓形齿齿向误差评定方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较新、较合理的鼓形齿齿向误差评定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07年04期)

齿向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齿向修形斜齿轮的成形磨削存在齿面原理性加工误差,为提高磨削精度,在分析齿面原理性误差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建立齿面误差模型,并提出误差控制方法。采用点矢量族数字包络方法建立了齿向修形斜齿轮的接触线计算模型,并组合砂轮磨削轨迹上的接触线得到仿真齿面,进而通过齿面仿真实例对齿面误差进行评定。从接触线形态及X轴、C轴附加运动3个方面对修形齿面原理性误差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建立齿面误差计算模型,并与仿真实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误差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为了控制齿面误差,提出砂轮安装角及砂轮廓形的联合优化方法。通过齿向修形齿面磨削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误差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齿向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1].阳辉,黄筱调,方成刚,郭二廓.成形磨齿齿向修形扭曲误差分析及补偿[J].机床与液压.2019

[2].何坤,杜彦斌,李国龙.齿向修形斜齿轮成形磨削齿面原理性误差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

[3].雷膨宇.齿形齿向误差解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6

[4].蒋云龙.成形磨削齿向修形误差补偿及其仿真加工[D].重庆大学.2016

[5].肖靖,孙月海.考虑安装误差的齿轮副齿向接触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5

[6].汪中厚,宋小明,何伟铭,李刚,朱文敏.斜齿轮成形磨削齿向修形齿面模型构造与误差评价[J].中国机械工程.2015

[7].赵华,吕德永.基于PC-DMIS和Matlab的斜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评定[J].煤矿机械.2012

[8].唐进元,陈兴明,罗才旺.考虑齿向修形与安装误差的圆柱齿轮接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李军,李国星,陈琪.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和齿向误差评判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

[10].邵立东.渐开线圆柱齿轮鼓形齿齿向误差的评定方法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

论文知识图

齿向误差曲线齿向误差曲线淬火花键与整形花键的齿向误差...齿向误差的计算框图齿形和齿向误差展开量测量电路...齿形和齿向误差测量电路框图

标签:;  ;  ;  ;  ;  ;  ;  

齿向误差论文_阳辉,黄筱调,方成刚,郭二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