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体论文_郑向阳,俞建峰,刘志强,俞俊楠,李志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细粉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粉体,超细,钛酸钡,碳酸锂,发烟,表观,灭火剂。

超细粉体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氧化钇等稀土化合物超细粉体的应用与工业化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氧化钇等稀土化合物超细粉体的特性应用、表观特性指标和控制关键点;探讨了稀土化合物超细粉体制备的工艺特点以及实现工业化制备手段。(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郑向阳,俞建峰,刘志强,俞俊楠,李志华[2](2019)在《超细粉体静电场湿法分级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离散相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将流场与电场耦合,对超细粉体静电场湿法分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级区内流体的竖直方向分速度为零,流体仅做水平流动,该区域电场强度分布较为均匀,可视为匀强电场区域;进料速比和进料流速都是通过影响水平流速间接影响分级效果,水平流速越小,颗粒部分分级效率越大,分级粒径越小;增加电极电压,可提高部分分级效率,减小分级粒径。(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蒋云,代晓东,刘清海,张彤,宋伟伟[3](2019)在《超细粉体发烟剂流散性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纳米复合干扰发烟剂的干扰性能和使用性能,对该发烟剂的流散性进行了改性研究,在发烟剂中加入流散剂,并利用叁维混合机充分混匀后进行流散性测试。结果表明,发烟剂的流动性和喷流性有显着提高,且流动性指数和喷流性指数均随着流散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烟箱中对比研究改性前后发烟剂的干扰效果,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后的发烟剂对红外和激光的干扰性能明显提升,衰减率更大,持续干扰时间更长;另外,将改性后的发烟剂在野外进行分散效果和干扰性能测试,进一步证实了其良好的分散性能和干扰性能,通过气流喷撒装置将其分散到空气中能够形成稳定的烟幕气溶胶,对可见光、激光和红外均能够产生良好的干扰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洋,贾庆明,蒋丽红,陈亚君,陕邵云[4](2019)在《超声雾化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超细粉体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超细粉体的制备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方法制备超细粉体无法控制粉体的性能,而超声雾化在超细粉体粒径、粒径分布及形貌调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超细粉体制备的前沿技术。为此,对超声雾化制备超细粉体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超声雾化技术、工艺参数对粉体粒径、形貌的调控机制,分析了目前超声雾化制备超细粉体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应用和挑战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张宝丹,靳海波,郭晓燕,何广湘,张荣月[5](2019)在《均一球形BaTiO_3超细粉体的制备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BaTiO_3材料因具有高介电常数及铁电、压电等特性广泛用于功能陶瓷等领域外,还因其具有高白度、高反射率等特点而在生物医药及干式诊断等领域也存在着潜在应用。本文介绍了均一粒径的球形BaTiO_3超细粉体的制备技术,简述了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等制备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对近年来兴起的新合成方法——传统湿化学联用法、新技术-湿化学联用法、全新湿化学合成法作了简要论述。具有操作简便、工艺简单、原料低廉易得等优势的沉淀法仍具有工业化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的超重力沉淀制备技术可得到球形BaTiO_3超细粉体,利于后续工业化生产;而微通道技术有望制备得球形BaTiO_3超细粉体,其发展前景可观。对于新技术合成BaTiO_3机理还需深入研究;目前对均一球形BaTiO_3超细粉体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其工业放大生产所需合成装置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张敏[6](2019)在《超细粉体团聚的形成机理及消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细粉体团聚作为粉体工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给粉体的制备和储存带来了困难,还可使粉体失去其本身的性质,如何控制粉体的团聚成为粉体技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超细粉体团聚的原因及种类,并重点阐述了超细粉体的形成机理及消除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工业》期刊2019年01期)

段绍君,宋兴福,孙玉柱,于建国[7](2019)在《超重力技术制备分散性碳酸锂超细粉体》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沉淀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液液反应制备碳酸锂的技术——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制备超细碳酸锂粉体,考察了反应器稳定时间、转盘转速、进料速度和陈化时间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将之与夹套反应器最优化结果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马尔文粒度分析(Malvern)对产物的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制备超细碳酸锂粉体的最佳工艺为:反应器稳定时间2 min、转盘转速3 000 r/min,流速250 mL/min、陈化时间6 h;超重力技术强化了微观混合,相比传统方法制备出的产品形貌较好,无杂相,粒径分布更加均一,达到了电池级碳酸锂对粒径分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8](2018)在《微纳米复合型超细粉体灭火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简介山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消防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设计、施工及安装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约1.1亿元人民币。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制造、检测、售后服务体系,拥有国内先进的消防灭火装置生产线,提供针对性的用户需求解决方案,满足各种消防环境的灭火及灾难环境的逃生避险要求。先进成熟技术微纳米复合型ABC超细干粉灭火剂,将起灭火核心作用的微米级粒子,与具有催化、斥水、绝缘功能(本文来源于《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期刊2018年19期)

武文璇,孔凡祝,李寒松,赵峰,李青[9](2018)在《食用菌超细粉体技术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有机食物,将其加工成超细粉可显着提高其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更宜于贮存。该文对食用菌干式粉体加工展开论述,主要从干燥技术、制备技术和分级技术叁个关键方面对食用菌超细粉体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食用菌粉体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对食用菌超细粉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8年08期)

刘迪,蔡卫滨,韩雪,李奕,王永刚[10](2018)在《直接沉淀法制备五氧化二铌超细粉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草酸铌和氨水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分散性的五氧化二铌粉体。研究了反应终点p H、草酸铌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沉淀法可以实现超细五氧化二铌粉体的可控制备,所得五氧化二铌粉体的平均粒径为63~386 nm,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焙烧温度为600~800℃时,所得产物为正交晶型;焙烧温度上升到1 000℃以后,所得产物转化为单斜晶型。(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8年07期)

超细粉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离散相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将流场与电场耦合,对超细粉体静电场湿法分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级区内流体的竖直方向分速度为零,流体仅做水平流动,该区域电场强度分布较为均匀,可视为匀强电场区域;进料速比和进料流速都是通过影响水平流速间接影响分级效果,水平流速越小,颗粒部分分级效率越大,分级粒径越小;增加电极电压,可提高部分分级效率,减小分级粒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细粉体论文参考文献

[1]..氧化钇等稀土化合物超细粉体的应用与工业化制备[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2].郑向阳,俞建峰,刘志强,俞俊楠,李志华.超细粉体静电场湿法分级过程数值模拟[J].当代化工.2019

[3].蒋云,代晓东,刘清海,张彤,宋伟伟.超细粉体发烟剂流散性改性[J].中国粉体技术.2019

[4].刘洋,贾庆明,蒋丽红,陈亚君,陕邵云.超声雾化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

[5].张宝丹,靳海波,郭晓燕,何广湘,张荣月.均一球形BaTiO_3超细粉体的制备技术[J].化工进展.2019

[6].张敏.超细粉体团聚的形成机理及消除方法研究[J].中国粉体工业.2019

[7].段绍君,宋兴福,孙玉柱,于建国.超重力技术制备分散性碳酸锂超细粉体[J].化学工程.2019

[8]..微纳米复合型超细粉体灭火剂[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

[9].武文璇,孔凡祝,李寒松,赵峰,李青.食用菌超细粉体技术及发展趋势[J].食品工业.2018

[10].刘迪,蔡卫滨,韩雪,李奕,王永刚.直接沉淀法制备五氧化二铌超细粉体[J].无机盐工业.2018

论文知识图

酸性硅溶胶(硅源替代原料)的粒度分...原理框图型粉体表面改性机Fig.1.2PhotoofP...喷雾干燥中的细粉返回聚结工艺Fig.7-...不同煅烧温度时自蔓延燃烧粉体XRD图谱一3陶瓷管表面SEM照片

标签:;  ;  ;  ;  ;  ;  ;  

超细粉体论文_郑向阳,俞建峰,刘志强,俞俊楠,李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