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取代苯氧乙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酸,苯酚,苯并咪唑,活性,硝基,乙酸乙酯,结构。
取代苯氧乙酸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毛桂洁,冯时,郭艳宏,王铭琦[1](2014)在《取代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取代苯酚为原料亲核取代制得取代苯氧乙酸,采用硅胶负载四氯化锡为催化剂,二甲苯为溶剂,与二乙氨基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6个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衍生物。利用IR、1HNMR、13C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活性测试表明:与2,4-D(2,4-二氯苯氧乙酸)相比,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均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提高玉米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2-溴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酯的处理质量浓度为20 mg/L时玉米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4年05期)
王辉,于世涛[2](2013)在《取代苯氧乙酸(3-氟-4-氰基)苯酯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取代苯酚出发,经醚化和酰化,制得取代苯氧乙酰氯,再与3-氟-4-氰基苯酚作用,合成了5种新的取代苯氧乙酸(3-氟-4-氰基)苯酯类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 NMR及MS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3年07期)
许元明,曾振芳[3](2012)在《取代苯氧乙酸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碱性水溶液为溶剂,以聚乙二醇-800为催化剂,一氯乙酸与5种取代苯酚合成了5种取代苯氧乙酸。各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并对5种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大部分化合物对所测菌种都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孙晓红,刘源发,陈邦,贾婴琦,王慧芳[4](2007)在《取代苯氧乙酸嘧霉胺盐的合成及杀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新的优良杀菌剂。方法利用含氮有机碱与有机酸结合成鎓盐的反应原理,以苯氧酸和嘧霉胺为原料,室温反应1 h。结果合成了9个取代苯氧乙酸嘧霉胺盐,其中8个未见文献报道;分析鉴定了结构组成,并初步测试了它们的室内毒力作用;探讨了结构与杀菌活性的关系。结论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朱小康,杨玉金,钟渝,骆科华[5](2007)在《取代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超声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声波法在碱性条件下用取代苯酚与氯乙酸合成取代苯氧乙酸,并测试其抑菌活性.共合成了3个取代苯氧乙酸衍生物,即对氯苯氧乙酸,邻氯笨氧乙酸,对溴苯氧乙酸,用IR,~1H NMR,UV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同时选取大脑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四种细菌对所合成的取代苯氧乙酸类化合物测试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活性表明:对氯苯氧乙酸和对溴苯氧乙酸的抑菌谱较广,而邻氯苯氧乙酸的抑菌谱较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吴玮琳,向开祥,吴英华,侯小娟,向阳[6](2005)在《取代苯氧乙酸的合成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取代苯氧乙酸为合成新型农药的中间体,根据苯环上取代基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具有针对性强、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易纯化的优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证.(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张永华[7](2004)在《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取代苯氧乙酸》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做溶剂 ,聚乙二醇 80 0做催化剂 ,苯酚的衍生物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 ,加热回流制备取代苯氧乙酸 .当反应物的浓度是 3 5mol L ,苯酚衍生物与氯乙酸的摩尔比是 1∶1 1,反应时间是 1h ,合成了 4种取代的苯氧乙酸 ,都获得了高产率 .其中 ,4 氯苯氧乙酸产率 95 2 % ,2 ,4 二氯苯氧乙酸产率 91 4 % .(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张永华[8](2004)在《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取代苯氧乙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为溶剂,聚乙二醇-800为催化剂,苯酚的衍生物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回流制备取代苯氧乙酸。当反应物的浓度是3.5 mol/L,苯酚衍生物与氯乙酸的摩尔比是1:1.1,反应时间是1 h,合成了5种取代的苯氧乙酸,都获得了高产率,其中,4-氯苯氧乙酸产率95.2%,2,4-二氯苯氧乙酸产率91.4%。(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04年06期)
江洪,陈长水,马敬忠,黄筱玲[9](2002)在《邻-[(5(6)-取代苯并咪唑)-2-基]-苯氧乙酸乙酯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过 2 - (2’ -羟苯基 ) - 5 (6 ) -取代苯并咪唑和溴乙酸乙酯反应 ,合成了 7个标题化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IR ,1HNMR及MS ,并确证了它们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陈洪,黄思庆,李新发[10](2001)在《取代苯并咪唑苯氧乙酸糖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氢氧化钠和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存在下 ,取代苯并咪唑苯氧乙酸与四个溴代乙酰糖 (葡萄糖、半乳糖、乳糖、木糖 )反应 ,合成了 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取代苯并咪唑苯氧乙酸糖酯 ,经 IR、MS、1 H NMR确认了这些新糖酯的结构和构型 .其中几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 (TMV)的活性 .(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1年06期)
取代苯氧乙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取代苯酚出发,经醚化和酰化,制得取代苯氧乙酰氯,再与3-氟-4-氰基苯酚作用,合成了5种新的取代苯氧乙酸(3-氟-4-氰基)苯酯类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 NMR及MS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代苯氧乙酸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毛桂洁,冯时,郭艳宏,王铭琦.取代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J].精细化工.2014
[2].王辉,于世涛.取代苯氧乙酸(3-氟-4-氰基)苯酯的合成及表征[J].应用化工.2013
[3].许元明,曾振芳.取代苯氧乙酸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
[4].孙晓红,刘源发,陈邦,贾婴琦,王慧芳.取代苯氧乙酸嘧霉胺盐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5].朱小康,杨玉金,钟渝,骆科华.取代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超声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6].吴玮琳,向开祥,吴英华,侯小娟,向阳.取代苯氧乙酸的合成及其表征[J].怀化学院学报.2005
[7].张永华.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取代苯氧乙酸[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8].张永华.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取代苯氧乙酸[J].现代农药.2004
[9].江洪,陈长水,马敬忠,黄筱玲.邻-[(5(6)-取代苯并咪唑)-2-基]-苯氧乙酸乙酯的合成与表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
[10].陈洪,黄思庆,李新发.取代苯并咪唑苯氧乙酸糖酯的合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