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穆沁盆地论文_侯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乌珠穆沁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盆地,植被,沙地,学派,成因,湿地,水分。

乌珠穆沁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侯健[1](2010)在《内蒙古乌珠穆沁盆地伏沙地的成因及其分布范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伏沙地是指分布于干旱—半湿润地区,经风力分选、搬运后沉积下来的沙物质经过尚未充分发育完成的成土过程而在其土壤表层形成薄的腐殖质层,剖面下部均为风积沙母质的土地类型。对于这一土地类型,国内外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为了揭示伏沙地的地理属性,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伏沙地,以利于伏沙地分布区人们能够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乌珠穆沁盆地伏沙地为研究对象,从伏沙地的成因和其分布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1.伏沙地分布范围的确定不同的生境长有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类型的吸收光谱又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以土地类型—植被类型—影像特征为研究主线,结合地形数据的分析,应用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一些技术方法,对伏沙地这一新生的土地类型建立解译标志,力争把误判率降到最低。并据此划定内蒙古乌珠穆沁盆地的伏沙地分布范围。2.伏沙地的成因经过野外考察,伏沙地母质在发生学上与沙地同源,均为水力侵蚀后河、湖的沉积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而成,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的地方。对伏沙地成因的探讨,可以参照沙漠学研究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0-06-09)

安冬妮[2](2010)在《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乌珠穆沁盆地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对该地区植被进行分类,并对结果从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区系成分等角度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乌珠穆沁盆地植被类型可分为3个群落纲、6个群落目,9个群团,18个群丛。其群丛类型为:芦苇群丛、黄柳-芦苇群丛、水葱-藨草群丛、鹅绒委陵菜-散穗早熟禾群丛、芨芨草-无脉苔草群丛、白桦群丛、白桦-山杨群丛、大针茅-瓣蕊唐松草群丛、大针茅-狼毒群丛、大针茅-米氏冰草群丛、大针茅群丛、榆树-小叶锦鸡儿-沙鞭群丛、无芒雀麦群丛、米氏冰草群丛、虎榛子-土庄绣线菊-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群丛、克氏针茅-银灰旋花群丛、克氏针茅-马蔺群丛、克氏针茅-星毛委陵菜-百里香群丛。2 乌珠穆沁盆地范围内分布维管植物47科,146属,215种,与内蒙古自台区相比,主要科所含种的数量排名大致吻合,但蔷薇科、百合科和藜科排名旧对靠前。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共111属,占总属数的76.03%,热带性贡的属有8个,占总属数的5.48%,世界分布属27属,占总属数的18.49%。3 从水分生态类型的角度分析,榆树群属、大针茅群属、克氏针茅群属、叉分蓼群属中,前叁者以旱生和中旱生植物为主,叉分蓼群属以中生植物为主;从生活型的角度分析,榆树群属以多年生禾草为主要的生活型,大针茅群属、克氏针茅群属、叉分蓼群属以多年生杂草为主要的生活型,其中叉分蓼群属一、二年生植物所占比例最低。4 在垂直梯度上,山地各群落中生类植物比例随海拔高度升高,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0-06-05)

韩芳[3](2004)在《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空间分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是干旱、半干旱的内蒙古内流河湖发育的典型湿地。本文对乌珠穆沁盆地湿地面积、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被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及该区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如下: 利用“3S”技术对乌珠穆沁盆地湿地面积及湿地植被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绘出“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类型图”。统计出乌珠穆沁盆地湿地面积为9160.982km~2,占盆地总面积的13.1%。湿地植被类型划分为(1)河岸白桦沼泽,(2)河岸柳灌丛沼泽,(3)芦苇沼泽,(4)水葱、藨草沼泽,(5)灰脉苔草沼泽,(6)小糠草、苔草、杂类草草甸,(7)小糠草、苔草、杂类草草甸+星星草盐化草甸,(8)无脉苔草草甸,(9)芨芨草盐化草甸,(10)马蔺盐化草甸,(11)星星草盐化草甸,(12)星星草+马蔺盐化草甸,(13)星星草+碱蓬盐化草甸,(14)碱蓬盐生植物群聚,(15)碱蓬盐生植物群聚+星星草盐化草甸。 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带性分布现象明显。且首次揭示出,湿地植被具有“溯源成带性”及“岸带成带性”两种带性。即,从河源到末端的植被分异与从水体到河湖岸至阶地的植被分异。前者与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有关,称为“溯源成带性”;后者则反映植被与水分的关系,称为“岸带成带性”。 盆地内土壤钙离子含量和有效磷含量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 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物种丰富,湿地共有维管植物52科,204属,459种。其中菊科是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的第一大科,共有31属,77种。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内蒙古新纪录种3种,即线叶柳(Salix wilhelmsiana),牧地山黧豆(Lathyrus pratensis),姜葱(Allium ledebourianum var.maximowiczii)。 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总种数的68%;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最,共245种,占总种数的53%;其次为湿中生,有66种,占全部种数的14%。湿地植物主要以生长在河滩湿草甸的中生、湿中生植物为主,物种多样性较高。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9种类型,古北极成分居首位。 湿地是动物富集的地区,乌珠穆沁盆地的动物种平均密度为0.0036种/k时,而湿地动物种密度为0.0096种/knlZ,是盆地动物种密度的2.8倍,是非湿地动物种密度的3.6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4-05-23)

乌珠穆沁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乌珠穆沁盆地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对该地区植被进行分类,并对结果从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区系成分等角度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乌珠穆沁盆地植被类型可分为3个群落纲、6个群落目,9个群团,18个群丛。其群丛类型为:芦苇群丛、黄柳-芦苇群丛、水葱-藨草群丛、鹅绒委陵菜-散穗早熟禾群丛、芨芨草-无脉苔草群丛、白桦群丛、白桦-山杨群丛、大针茅-瓣蕊唐松草群丛、大针茅-狼毒群丛、大针茅-米氏冰草群丛、大针茅群丛、榆树-小叶锦鸡儿-沙鞭群丛、无芒雀麦群丛、米氏冰草群丛、虎榛子-土庄绣线菊-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群丛、克氏针茅-银灰旋花群丛、克氏针茅-马蔺群丛、克氏针茅-星毛委陵菜-百里香群丛。2 乌珠穆沁盆地范围内分布维管植物47科,146属,215种,与内蒙古自台区相比,主要科所含种的数量排名大致吻合,但蔷薇科、百合科和藜科排名旧对靠前。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共111属,占总属数的76.03%,热带性贡的属有8个,占总属数的5.48%,世界分布属27属,占总属数的18.49%。3 从水分生态类型的角度分析,榆树群属、大针茅群属、克氏针茅群属、叉分蓼群属中,前叁者以旱生和中旱生植物为主,叉分蓼群属以中生植物为主;从生活型的角度分析,榆树群属以多年生禾草为主要的生活型,大针茅群属、克氏针茅群属、叉分蓼群属以多年生杂草为主要的生活型,其中叉分蓼群属一、二年生植物所占比例最低。4 在垂直梯度上,山地各群落中生类植物比例随海拔高度升高,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乌珠穆沁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侯健.内蒙古乌珠穆沁盆地伏沙地的成因及其分布范围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2].安冬妮.乌珠穆沁盆地植被分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3].韩芳.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空间分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一1乌珠穆沁盆地沙地、伏沙地和水...一1乌珠穆沁盆地研究区范围Fig.1...一1内蒙古乌珠穆沁盆地伏沙地最大...一2内蒙古乌珠穆沁盆地伏沙地最大...一5内蒙古乌珠穆沁盆地伏沙地最终...乌珠穆沁盆地河湖解译图

标签:;  ;  ;  ;  ;  ;  ;  

乌珠穆沁盆地论文_侯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