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论文-李燕

双元制论文-李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领域,教育模式,培训企业,工商业联合会,职业学校

双元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1](2020)在《“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技能型人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也专门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20-01-17)

汪啸[2](2019)在《中德国际合作办学双元制师资队伍本土化培养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德国的"双元制"得到世界瞩目。这项制度为德国的企业经营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为"德国制造"的名片烙上了人才的烙印。我国教育改革在最近这些年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将我国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德国"双元制"相结合是中德国际合作办学的主攻方向。本文将结合我国在教育领域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中德国际合作办学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36期)

陈刚[3](2019)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徒培训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非常适用于职业教育。文章主要对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为全面提升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3期)

蔡跃,祝孟琪,张建荣[4](2019)在《德国“双元制大学”模式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元制大学"模式是德国高等教育中一种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大学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高级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模式。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在企业内接受专业实践,又在大学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专业有关的学术教育。在最近十年来,"双元制大学"模式彰显自身优势,在德国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高中毕业生的青睐。"双元制大学"开创了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对推动我国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十年来德国"双元制大学"的模式类型、课程现状、专业方向、学习时间、办学主体及各州"双元制大学"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并对"双元制大学"的趋势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王拓[5](2019)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德国国家名片》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好比中国的高考制度,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和肥沃的土壤,从顶层设计、宏观政策研究到具体操作,环环紧扣、顺畅流利,形成了文化特色,成为国家名片。10月27日—11月9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全省24名技工(本文来源于《孝感日报》期刊2019-11-28)

苏立祥[6](2019)在《双元制课程《机械部件的测绘》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本土化实施双元制课程教学的部分高校之一。《机械部件的测绘》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本课程为例,以模块教学为主要展现形式,渐进式教学模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自主掌握课程核心知识内容与技能。此课程安排将课程过程划分:单轴类零件测绘模块、齿轮轴类零件测绘模块、一级齿轮减速箱测绘模块、按压折弯机测绘模块。结合有效工作页这一有效的工具,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测绘操作训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机械测绘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提高学生未来的可塑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3期)

刘术永[7](2019)在《“双元制”视角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企业与学校、实践与理论、学徒与学生等相对要素均可视为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双元",师资配置机制是其持久散发制度魅力的关键因素,法律规范制度的完善是其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双元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参照,以"双元制"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建设"双元制"模式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需要塑造全社会"崇尚技能"良好风气、建立规范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继续教育等配套政策、以"双元制"为基准修订《职业教育法》。(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2期)

岳志明[8](2019)在《从德国双元制下的行动导向教学到我国职教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实践分析,比较德国双元制其高效的运作与持续发展,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1)形成二元学习培训即双证制度的成才上升通道设计;(2)形成学习、培训、就业一体互为补充的激励机制;(3)行动导向与综合能力对应的教改,从宏观、中观、微观继续系统深入,提升教学培训效果;(4)国家、行会保障并监督实施,灵活有力,提升职业教改的社会系统效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仍需从宏观设计到微观实施的各层面以综合能力为线继续推进与深入。(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王亚琼[9](2019)在《基于德国“双元制”的高职航空维修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大力发展,民航和通航领域对于航空维修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而机务维修工作对于人才的技能水平和素质要求往往要比其他行业更高一些,因此关于航空维修相关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技术等)的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一直是教育界的关注热点。本文主要以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为研究基础,以现在国内多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1+X"、"1+3"等)为例,探索研究适合于现在国内大专学生航空维修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方式。(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1期)

顾志敏[10](2019)在《太仓双元制教育研究院揭牌成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报讯(驻太仓首席 顾志敏)在昨天举行的2019中德“双元制”教育创新发展太仓论坛上,太仓双元制教育研究院揭牌,“嘉昆太”职业教育联盟和“嘉昆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联盟同时成立,通过人才的集聚,推动“中国德企之乡”加速向“中德创新名城”迈进。(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9-11-13)

双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德国的"双元制"得到世界瞩目。这项制度为德国的企业经营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为"德国制造"的名片烙上了人才的烙印。我国教育改革在最近这些年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将我国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德国"双元制"相结合是中德国际合作办学的主攻方向。本文将结合我国在教育领域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中德国际合作办学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元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N].学习时报.2020

[2].汪啸.中德国际合作办学双元制师资队伍本土化培养机制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

[3].陈刚.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风.2019

[4].蔡跃,祝孟琪,张建荣.德国“双元制大学”模式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

[5].王拓.“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德国国家名片[N].孝感日报.2019

[6].苏立祥.双元制课程《机械部件的测绘》教学研究[J].科技视界.2019

[7].刘术永.“双元制”视角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9

[8].岳志明.从德国双元制下的行动导向教学到我国职教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

[9].王亚琼.基于德国“双元制”的高职航空维修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国际公关.2019

[10].顾志敏.太仓双元制教育研究院揭牌成立[N].苏州日报.2019

标签:;  ;  ;  ;  ;  ;  ;  ;  ;  ;  

双元制论文-李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