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审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上诉审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诉审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度,终审,民事,层面,司法,目的,程序。

上诉审制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从政[1](2016)在《论刑事上诉审制度的基本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刑事上诉审制度作为专门为当事人设置的权利救济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刑事上诉审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个案层面和公共层面。正确认识刑事上诉审制度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我国刑事上诉审制度的缺点与不足,理顺刑事上诉审制度改革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8期)

奉晓政[2](2012)在《论中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改革——以美国《上诉法院标准》为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事上诉审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在简要介绍美国《上诉法院标准》主要规则的基础上,探讨借鉴美国法律制度的可行性,由此提出美国上诉法院标准制度对中国民事上诉审改革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2年03期)

毛玮,曾俊铭[3](2010)在《论法院对行政行为的上诉审监督——以英国行政诉讼中的上诉审制度为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原则上只能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而不能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实体问题直接作出司法裁判。英国在行政诉讼中却有行政上诉审和司法复审的界分,前者已经超越了后者仅能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局限,它可以司法决定取代原先不恰当的行政决定。我国也应建立行政上诉制度以弥补司法审查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政治与法律》期刊2010年05期)

刘琳,巩海平[4](2009)在《中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目的与功能之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上诉审制度的目的在于纠正错误裁判,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及统一法律适用。上诉审制度功能分析应以上诉审制度目的为指导。上诉审制度对当事人而言,有保障裁判正确、维护当事人正当权益的功能,对国家的法律秩序而言,具有统一法律适用的功能。此二者属于上诉审制度的显性功能。上诉审制度还具有满足当事人的权利感情、增加当事人及公众对法院裁判的信任,以及社会控制功能等隐性功能。中国上诉审制度缺失统一法律适用这一目的,导致上诉审制度功能不完备。中国民事审级制度的完善,应弥补现行上诉审制度缺失的统一法律适用的目的及相应功能,针对地方权力膨胀的现状,加强上诉审制度的社会控制功能。(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09年06期)

牛柯青[5](2008)在《浅论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改革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事上诉审程序是民事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最终确定,更担负着统一法律适用的重要使命。民事上诉制度的公正、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目的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期刊2008年05期)

李超[6](2008)在《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事上诉审程序是各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必设的程序。由于民事上诉制度兼具私人目的(给当事人提供再救济的机会)和公共目的(维护诉讼制度的公信力),所以,上诉审制度具有统一法律适用;提高公众对国家审判权的信任度;减轻原审法官的责任负荷;防范错案的发生;纠正错案;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等方面的程序功能。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典型代表国家的上诉审制度情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各国上诉审制度的共性,为从理性角度全面审核我国的上诉审制度的优劣提供借鉴。根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中存在着:上诉制度不健全;与外部救济机制不协调;违反不告不理原则;重实体轻程序等方面的弊端。在权衡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兼顾公平和效率;统一上诉审程序的多样性和对应性;兼顾世界和本国国情等原则的指引下,本着从国情出发,立足诉讼实践的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注重横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实体公正与诉讼效率;注意体现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维护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原则,着重阐述了重塑上诉审制度的理论构想,具体包括:(1)科学定位一审与上诉审的运行模式;(2)衡平上诉审与再审的关系;(3)实行有条件的叁审终审制度;(4)充实上诉审程序。以期为我国的上诉审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8-06-01)

杨晓静[7](2007)在《上诉不加刑原则与我国刑事上诉审制度之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二审程序的特有原则,它体现了二审程序的救济性。本文总结各国刑事诉讼制度中这一原则的各种规定,并阐发其理论意蕴,对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兰小平[8](2006)在《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制约机制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诉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多样化的司法职责,同时也面临着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衡平的矛盾。在我国的上诉制度的设计理念中,确保司法的正确性是最重要的目标,审级制度保障司法正确的一般原理是以权力分立为基础的上下级法院间的双向制约,以及公民的诉讼权利对审判权力的制约原则。(本文来源于《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章亚梅[9](2006)在《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缺陷及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事上诉审制度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诉讼的这一程序性设置,目的在于形成法院内部的纵向监督机制,使下级法院作出的错误裁判,能够及时地通过上诉审程序得到纠正.但由于我国现行的二审终审的上诉审制度在体制上存在着不少缺陷,直接威胁到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遵循上诉审的基本原理,建立叁审终审制。但同时也必须严格限定进入第叁审案件的范围,明确规定第叁审的审判方式,以更好的提高诉讼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柳飏[10](2006)在《民事上诉审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诉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多样化的司法功能,并且需要在不同的价值目标之间进行平衡和取舍。研究和设计好上诉审制度,对实现司法公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上诉审制度尚存在不少缺憾。本文本着“继承、借鉴、吸收和立足国情”的原则,通过考察各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立法状况,借鉴其中有益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反省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现状,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设想,希望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民事上诉审制度,即以二审终审为主体,以一审终审和叁审终审为补充的复合型的民事上诉审制度。全文分为叁个部分,约叁万字。 第一部分阐述上诉的含义,即上诉是当事人请求上诉审法院重开案件审理程序的诉讼行为。当事人的上诉是民事诉讼中引起上诉审程序的发生和进行的唯一原因。上诉是上诉审制度的基础,没有上诉,就没有第二审程序的启动,也就不会有其后程序的进行。上诉审制度设立的目的,既在于纠正一审错误裁判,保护当事人私权,又要维护国家法律适用的统一。 第二部分,各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比较。首先考察了上诉审制度的历史沿革,对我国和英国的民事上诉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其次考察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有代表性的四个国家的民事上诉审制度的状况;第叁对各国民事上诉审制度进行了对比评析,分析了上诉审的类型,比较了事实审和法律审,介绍了各国民事司法改革对其上诉审制度的影响。 第叁部分,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重构。这部分内容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在充分肯定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审制度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1) 二审终审不终的现实,使上诉审的终审权有名无实,陷入尴尬的境地;(2) 司法实践中普遍实行的迳行判决,使二审程(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4-08)

上诉审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民事上诉审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在简要介绍美国《上诉法院标准》主要规则的基础上,探讨借鉴美国法律制度的可行性,由此提出美国上诉法院标准制度对中国民事上诉审改革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诉审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刘从政.论刑事上诉审制度的基本功能[J].法制博览.2016

[2].奉晓政.论中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改革——以美国《上诉法院标准》为借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

[3].毛玮,曾俊铭.论法院对行政行为的上诉审监督——以英国行政诉讼中的上诉审制度为借鉴[J].政治与法律.2010

[4].刘琳,巩海平.中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目的与功能之反思[J].社科纵横.2009

[5].牛柯青.浅论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改革方向[J].山西科技.2008

[6].李超.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

[7].杨晓静.上诉不加刑原则与我国刑事上诉审制度之改革[J].泰山学院学报.2007

[8].兰小平.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制约机制构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9].章亚梅.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缺陷及改革[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0].柳飏.民事上诉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

标签:;  ;  ;  ;  ;  ;  ;  

上诉审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