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等离子体论文_胡明山,王涛,奚野,刘景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气压等离子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等离子体,大气压,射流,发射光谱,辉光,电极,微波。

大气压等离子体论文文献综述

胡明山,王涛,奚野,刘景全[1](2019)在《对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刻蚀聚合物薄膜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使用两种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刻蚀Parylene-C薄膜所产生刻蚀区域的形貌和成分之间的差异。两种APPJ分别由单环电极装置和双环电极装置产生。由单环电极APPJ刻蚀的Parylene-C表面是非均匀的,从刻蚀区域的中心到边缘可分为叁部分:区域(I)是中心区域,此处Si衬底严重受损;区域(II)是有效的刻蚀区域;区域(III)是刻蚀边界。与单环电极APPJ相比,双环电极APPJ刻蚀的Parylene的形貌要好得多。特别是在区域(I)中,Si片受到轻微损坏。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结果表明:单环电极APPJ刻蚀区域的O元素原子含量多于双环电极。此外,还研究了两种APPJ的刻蚀速率,相比于双环电极APPJ,单环电极APPJ具有较高的刻蚀速率。(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2期)

李寿哲[2](2019)在《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的开发和发射光谱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在开放的常压条件下能够产生温和的热等离子体。文中介绍了大功率(几千瓦级别)微波等离子体炬的开发情况和技术特点,并展示了分别以氮气和氧气为载气时产生的等离子体炬的诊断结果。文中采用波导内单模驻波激发,以及涡旋气流增强放电管内约化电场强度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等离子体的放电稳定性以及等离子体炬的形态,并获得了较大体积的等离子体及其后放电余辉作用区。对于等离子体的诊断,采用发射光谱诊断技术对其等离子体激发区的电子密度和气体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等离子体余辉区的气体温度的空间分布做了测量,并对等离子体炬内发生的与放电机制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给予了讨论。(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杨洋,郑苗,谭建国[3](2019)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光滑氧化锆表面对口腔致病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 CAP)处理氧化锆表面对口腔致病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处理后表面细菌形态及生活情况,以期阐明CAP处理后材料表面的抑菌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直径15mm,厚度2mm的氧化锆试件(爱尔创,中国),逐级抛光至Ra=0.1μm,使用无水乙醇及去离子水超声震荡各20分钟,自然干燥,备用。(本文来源于《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1)

郭飞,张曼,周孰能,文莉[4](2019)在《大气压等离子体微射流阵列空间均匀性的纹影摄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等离子体微射流阵列具有高电子密度、高效率、可进行无掩膜加工等特点,在材料处理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阵列中相邻微射流间存在强烈相互影响以及射流与环境空气间的相互作用,等离子体微射流阵列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研究喷嘴尺寸为300μm的1×3微射流阵列,采用高速纹影摄影技术从流场角度研究工作电压和气体流速对微射流阵列的空间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放电会使得气流的层流长度明显变短,且施加电压越高时,阵列中侧向气流的偏转角越大,通入的气体流速增大时,偏转角随之减小。实验的结果有助于理解微射流阵列中射流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对于后续微射流阵列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9年08期)

聂聪,傅文杰,鄢扬[5](2019)在《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等离子体炬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装置的研究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了一种采用微波固态源激发的大气等离子体炬,其激发微波频率为2.45GHz,工作气体为氩气,通过调节微波功率和气体流量,在大气环境下形成了稳定的等离子体射流。通过实验研究了微波功率、气体流量与等离子体炬形状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与功率大小对等离子体射流的稳定性与体积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田振华,程军杰,周熟能,郭飞,文莉[6](2019)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PLLA纤维膜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左旋聚乳酸(PLLA)以其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组织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PLLA纤维膜多孔结构模拟了天然细胞外基质,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PLLA纤维膜的疏水性能使其细胞亲和力较差,进而限制了它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是一种有效的表面改性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操作灵活等优点。研究使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纤维直径为1 184nm的PLLA纤维膜,并通过He/O2APPJ对PLLA纤维膜进行表面改性,大幅提高了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细胞亲和力。在改性前后的PLLA纤维膜上培养小鼠成肌细胞C2C12,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LLA纤维膜更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研究结果在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9年07期)

唐诗雅,刘全桢,王世强,关银霞,牟洪祥[7](2019)在《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脉冲等离子体电学特性和实际应用两个部分综述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进展。关于脉冲等离子体电学特性,文中介绍了脉冲放电均匀性,并且对比了不同驱动电源的电气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电子密度等);关于脉冲等离子体实际应用,除了介绍在传统领域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进展,着重归纳了近十年来脉冲等离子体在环境VOCs治理领域的应用。总结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现状以及大气压脉冲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应用存在的难点挑战和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安全、健康和环境》期刊2019年07期)

段正超,张天亮,梁春霞,何锋,赵高[8](2019)在《电弧及辉光微等离子体大气压取样的发射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线化学分析需要实现开放环境下的样品取样和电离/激发。相比于激光切削或者激光诱导击穿,大气压微等离子体系统结构简单,更利于小型化。因而基于大气压微等离子体的在线化学分析技术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为了确定合适的微等离子体源进行样品的在线元素检测,需要进一步了解各放电模式及工作参数下微等离子体的自身特性以及取样效果。该工作主要研究了电弧及辉光放电微等离子体在大气压下对样品铁取样发射光谱的特性。实现了在开放环境下对高熔点金属样品的在线检测,并发现电弧放电微等离子体与光谱分析源联用具有更高的取样效率。高采样效率的电弧放电微等离子体源为实现金属及难解离样品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取样装置,避免了复杂的样品制备、样品传输过程。实验装置采取简单的针对板放电结构,分别利用高压脉冲电源、直流电源获得电弧放电和辉光放电。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放电功率近似相等的条件下,电弧放电产生的微等离子体对样品铁取样的光学发射谱中,样品元素的特征谱线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伴随有空气中氮气的谱线,而且铁离子(Fe~Ⅱ)谱线的相对强度显着高于氮气分子谱线的相对强度。而在直流辉光放电中,样品铁原子(Fe~Ⅰ)谱线相对强度非常不明显。由此说明,电弧放电产生的微等离子体具有更高的采样效率。放电在样品表面留下的溅射坑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增加辉光放电电流到25 mA,发现样品元素铁的谱线仍然没有明显的增强。同时,也研究了采样间距对两种采样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间距对两种模式的采样光谱没有显着的影响。采用主要成分为铝的合金铝箔进行了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即电弧放电微等离子体更适合作为光谱分析源来实现对金属样品的实时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6期)

吕晓桂,王鹏,利民,李凤敏[9](2019)在《大气压氩气冷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芥菜种子发芽率及根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大气压条件下空气环境中氩气放电冷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芥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根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的放电电压和不同的处理时间下芥菜种子的发芽率及根长。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在放电电压1.6kV、处理时间120s和30s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种子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放电电压2.2kV、处理时间120s及放电电压2.8kV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种子的生长发育起到了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9年02期)

项良剑,徐潇宇,张硕,蔡东焱,戴晓峰[10](2019)在《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激活培养基选择性杀伤叁阴性乳腺癌细胞》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CAP)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抗癌手段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叁阴性乳腺癌在多种乳腺癌亚型中恶性程度最高,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预后很差。发现等离子体激活的培养基(PAM)能够选择性抑制叁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而对正常细胞和非叁阴性乳腺癌细胞影响较小,同时PAM能够抑制MDAMB231中原本高度激活的JNK的磷酸化程度。因此推测累积的基因组突变和高度激活的MAPK/JNK信号通路使叁阴性细胞更容易被PAM杀死。研究提出了CAP杀伤作用与乳腺癌亚型之间的相关性,并且为探索CAP选择性杀死叁阴性细胞的机制提供了前期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大气压等离子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在开放的常压条件下能够产生温和的热等离子体。文中介绍了大功率(几千瓦级别)微波等离子体炬的开发情况和技术特点,并展示了分别以氮气和氧气为载气时产生的等离子体炬的诊断结果。文中采用波导内单模驻波激发,以及涡旋气流增强放电管内约化电场强度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等离子体的放电稳定性以及等离子体炬的形态,并获得了较大体积的等离子体及其后放电余辉作用区。对于等离子体的诊断,采用发射光谱诊断技术对其等离子体激发区的电子密度和气体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等离子体余辉区的气体温度的空间分布做了测量,并对等离子体炬内发生的与放电机制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给予了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气压等离子体论文参考文献

[1].胡明山,王涛,奚野,刘景全.对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刻蚀聚合物薄膜的工艺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2].李寿哲.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的开发和发射光谱诊断[J].高电压技术.2019

[3].杨洋,郑苗,谭建国.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光滑氧化锆表面对口腔致病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C].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4].郭飞,张曼,周孰能,文莉.大气压等离子体微射流阵列空间均匀性的纹影摄影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9

[5].聂聪,傅文杰,鄢扬.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特性[J].真空电子技术.2019

[6].田振华,程军杰,周熟能,郭飞,文莉.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PLLA纤维膜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9

[7].唐诗雅,刘全桢,王世强,关银霞,牟洪祥.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研究进展[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9

[8].段正超,张天亮,梁春霞,何锋,赵高.电弧及辉光微等离子体大气压取样的发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9].吕晓桂,王鹏,利民,李凤敏.大气压氩气冷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芥菜种子发芽率及根长的影响[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9

[10].项良剑,徐潇宇,张硕,蔡东焱,戴晓峰.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激活培养基选择性杀伤叁阴性乳腺癌细胞[J].生物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试样u-3的TEM明场像及选区衍射Fig.6....采用脉冲调制优化的大气压等离子体1.16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阵列均...大气压等离子体导体表面沉积薄...21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正常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匹配网络实...

标签:;  ;  ;  ;  ;  ;  ;  

大气压等离子体论文_胡明山,王涛,奚野,刘景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