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疏风汤

营养疏风汤

一、养营疏风汤临证一得(论文文献综述)

高喜旺[1](2021)在《《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理论以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因机证治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索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探索五运六气规律及气象要素对地域性中风相似病症发病的影响,以期为延吉市中风发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资料及新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以古籍数据挖掘为主,对《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记载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因机证治理论研究。2.建立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朝医医院、延边中医院2004年1月21日——2014年1月20日共10年入院病例中风发病数据库及同期气象资料数据库。3.运用描述性统计、完全随机设计R×C表资料的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法、非参数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法等统计学方法,探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1.《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1)明确《内经》对中风病名及中风相似病症的论述,发现五运六气及气候变化易于导致中风相似病症发病。(2)阐明《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并且在现有的辨治中风的基础上明确了五运六气方面的因机证治。(3)明确《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的中风病名范围、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将中风的辨治集中在我们现在论述的脑血管疾病范围。2.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1)中风发病数在岁运太过不及、主气的不同时段存在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十天干循环的岁运年中,癸年、壬年、辛年、庚年为中风的高发年份;在主气六步时段中,太阳寒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为中风的高发时段。故中风发病主要受发病年份岁运属性为寒、风、湿、燥的影响,亦受到发病所处主气时段属性为寒、热、燥、湿的影响。(2)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中日照差、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关,且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日照差呈负相关;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中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相关,且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与中风发病相关性最高的气象要素为最高气压。(3)中风发病与不同运气时段气象要素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在多个天干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在多个不同岁运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在多个主运、主气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均为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在多个不同客气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结论:1.通过对《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分析可知,不同运气及气候条件易于导致中风发病。其中岁运太过不及、五运郁发、客主加临、六气司天在泉、六气胜复、客主相胜等运气变化与中风发病密切相关。2.《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对中风审因论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现有的辨治中风的基础上提出了运气病机及治则治法。3.根据《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明确了中风病名范围、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将中风的辨治集中在我们现在论述的脑血管疾病范围。4.中风发病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高发规律。中风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5.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岁运太过不及、主气时段运气属性变化易于导致中风发病。6.中风易于在气候剧烈变化的运气同化年份发病。其中易于导致气候剧烈变化的运气同化年份有天符、同天符、太乙天符之年。7.不同运气时段导致中风发病而发挥作用的气象要素各不相同,但12种气象要素中气温、气压、风速、湿度的骤然变化对中风发病影响最大。

李鸿涛,张宝林,陈东亮,赵小静,张明锐[2](2019)在《养营透表法治疗慢性皮肤病苔藓样病变》文中指出总结运用养营透表法治疗慢性皮肤病苔藓样病变的体会。认为本病病机为气血失常,升降开阖失调,反复搔抓损伤。注重外病内治,遵循调升降开阖基本原则,以养营透表为法。根据辨证重点偏于寒、热、郁之不同,分别应用养营宣化汤、养营清化汤、养营升降汤治疗。

洪善如(ANURATPANICH PHATSIKARN)[3](2017)在《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缺血性中风发病情况,通过比较和评估缺血性中风发病和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研究相关因素与中医的证候要素(内风证、内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的关系。引起人们对本病相关因素重视。为了避开或延迟缺血性中风的发生,通过早期干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其可控的相关因素,从而取得中风不发生或延迟发生的目的。对象与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中医院北十二病区神经内科住院部缺血性中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再随机选取100例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各50例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最后将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要素复发组内进行比较,判别其有无关系。结果:1.2016年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总病例数(总例)411例,初发组200例,复发组211例,复发组内死亡2例。男性(65.2%)多于女性(34.8%)。中老年(46-75岁)多见。两组相比,年龄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的老年人(75岁以上)多于初发组。两组秋季发病最多。两组对比,秋季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22.3%)在秋季发病者多于初发组(19%)。多在霜降复发。2.入院前先兆症状的五大症状相比,行走困难(89.1%)>言语蹇涩(47.4%)>偏身麻木(32.1%)。两组比较,口舌歪斜、视物不清、记忆力下降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39.8%)的记忆力下降者显着多于初发组(25.5%),而口舌歪斜、视物不清者初发组多于复发组。3.中医证候:两组风痰瘀阻证占最多(总例的71.5%)。气虚血瘀证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16.1%)的气虚血瘀证多于初发组(9%)。4.西医检查:脑白质变性、HCY异常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脑白质变性和HCY异常者多于初发组。5.未知诱因者占总例的47%。初发组未知诱因显着高于复发组。(P<0.01)。以及精神紧张为诱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因精神紧张发病者多于初发组。6.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与复发组有关系(P<0.05)。其复发组多于初发组、以一级亲属为多见。7.生活习惯:两组相比,平时睡眠质量差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发组显着多于复发组。研究显示吸烟、酗酒、口味偏咸、喜爱肥肉油炸之品、未规律/不锻炼、有高血压史者未规律量血压等不健康生活习惯人数都占总例的50%以上,说明与本病发病密切相关。8.中医证候要素研究:初发组的内火热证和阴虚火旺证均多于复发组(P<0.05)。两个证候组合复发组(28%)显着多见于初发组(8%)[P<0.01]。内风、内火、痰组合最常见(总例的13%)。复发组女性之血瘀证(62.5%)比例高于男性之血瘀证(37.5%)[P<0.05]。复发组收缩压高者之内风证(68%)比例多于收缩压正常者之内风证(32%)[P<0.05]。.复发组HCY异常者之痰湿证(56.8%)比例多于HCY正常者之痰湿证(43.2%)[P<0.05]。复发组睡眠欠佳者之内火热证(52.9%)比例多于睡眠质量好者之内火热证(47.1%)[P<0.05]。结论:本研究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病患病数高,复发人数多于初发者。不少复发患者遗留上次发病的症状尤其是半身不遂和言语欠清。患者发病次数越多复发的距离时间越短以及症状会比上次严重甚至导致死亡。研究发现复发因素有年龄大于75岁以上、秋季、气虚血瘀证、记忆力下降、脑白质变性、HCY异常、精神紧张、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复发组内比较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要素。发现复发组血瘀证与女性有关、内风证与收缩压高有关、HCY异常与痰湿证有关。睡眠质量差与内火热证有关。

杨秋红[4](2016)在《养血消庀汤配封包治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养血消疙汤合用全蝎软膏封包治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选择了100例证型为血虚风燥型且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纳入标准的患者,有4例患者在试验中因未完成随访而脱落。通过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为口服中药汤剂养血消疤汤,次150m1,一日两次口服,并与全蝎软膏封包联合应用。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一次4粒,一日三次口服,并与凡士林封包联合应用。试验过程中,分别记录治疗前,疗后2周,疗后4周,疗后8周两组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积分,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以评价养血消庀汤配合全蝎膏封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皮损情况评分的好转情况更加明显,其中治疗组患者临床痊愈9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7.08%;对照组患者临床痊愈3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6.2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养血消疙汤加减联合全蝎膏封包能显着缓解寻常型银屑病证血虚风燥患者的病情,降低PAS工分值。2.养血消疙汤加减联合全蝎膏封包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有效方法。

李丹[5](2015)在《基于知识考古学“肝藏血”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以知识考古学为方法收集整理包括《内经》时期、宋明时期、中西医汇通时期在内的三个历史时期与“肝藏血”相关的文献,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分析的方法,考察肝藏血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演变来分析这一历史时期“肝藏血”理论的内容及背后的知识体系。方法采用知识考古学的话语构成分析法,进行肝藏血的历史考察。①话语构成分析:应用知识考古学,对文献中“肝藏血”进行话语构成分析,分别对其理论体系中概念、原理,进行对象形成、陈述方式、概念扩散、主题从属等话语构成的四要素分析。②话语转型分析:分析“肝藏血”及其与其他概念知识型的断裂点,确定其话语形成系统的成分转换、话语形成体系特征性的关系转换、各种不同话语形成规则之间的转换、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转换。结论1《内经》时期肝的藏血功能为藏血以舍魂《内经》时期由于“天人相应”观主导着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的思想,医学的热点是经络、脉学,而在医学理论中“气”、“神”观也充斥着整个医学领域,这些原因导致脏腑理论并不是医学理论的核心,而脏腑的功能在这个时期被定义为“守神”之器,具体通过藏精气以达到守“神”的目的,为此肝脏在“天人相应”的五行系统下属木对应的是四时之风,主藏血以舍魂,“舍魂”是肝脏的重点而不是“藏血”,这个时期对血有调节作用的也是“气”,“血”的概念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2宋明时期肝藏血功能作为肝主升主动的附属而存在肝的功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宋金元时期以五行系统解释下部“火”的病理情况,以刘完素、李东垣为代表引发了对相火、虚火、阴火的讨论。第二个阶段是由朱丹溪开始的引易入医阶段,特点是以太极动静说解释医学理论不再采用单纯的五行理论来解释下部的病理之“火”,在此过程中肝开始小范围的“司疏泄”对男子的生殖之精有疏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命门学说的成熟与发展阶段,在命门学说早期阶段肝主动主升的功能被不断的扩大并且引起了肝有无补法的讨论,到明朝中后期理论发展到肝虚为肝血虚需要补而肝气不需补的状况,至李中梓提出“乙癸同源论”才解决了肝有无补法的理论争议。而在这三个阶段的过程中,肝的藏血功能在不断的被边缘化,直至引发肝有无补法的讨论,医家们才开始把论点转向肝的藏血作用,肝的藏血作用在此期成为了肝主升主动功能的一种补充理论,依附于肝脏主升、主动功能而存在。3中西医汇通肝藏血功能在西学影响下有调节血量之功中西医汇通时期肝的藏血功能开始有调节血行的说法。肝开始有调节血行的理论来源为西学知识的影响,这个时期的脏腑理论在西学的影响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提出了脏腑的“形气分离”论以中医脏腑重气化西医脏腑重解剖来解释中西医脏腑的不同,而与此同时中医的许多理论却参照了西医的生理病理学知识。而在此期对肝脏的藏血功能影响最大的便是心脏循环理论的出现,它的出现使肝脏在明朝时期开始形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肝脏由从传统主筋演变为肝主神经;第二个变化是,明朝中期形成的由命门生血气的功能被弱化替代;第三个变化是,由肝主神经与调节血量解释了肝主中风,将脑中风归为肝脏病变。

陈少婷(Chan Siu Ting)[6](2014)在《中医中风渊源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风病是在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气候变化、嗜食烟酒或病久失治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泳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病,临床以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神志昏蒙、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该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易损害神志的特点,多见于体衰的中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是指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事件,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围。脑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我国虽已投入巨额资金预防及推广中风病,但脑卒中之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据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所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多数地区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每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16~219)/10万、(58~142)/10万。我国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9岁,脑卒中存活患者中有70~85%具不同程度地丧失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脑血管病已成为城乡居民疾病致死原因的前列,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故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已成为国内外医家的研究热点、大趋势,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干预、早期诊断、溶栓治疗、神经保护、介入治疗、综合康复等多方面取得进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病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具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及诊疗方法使广大患者受益。中医药学治疗疾病已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的更发展得相当完善,中风病自古以来为中医四大难治疾病“风、痨、臌、膈”之首,宋朝时期政府于太医院更设有“风科”专科,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对中风病何等重视。从《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对中风病从症状、病因病机、证候规律都各有论治,直到清末时期,西方医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及影响,经过早期中医家结合西医理论发展,逐渐形成现代的中医中风病治疗内容。虽然目前中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及病因病机趋于一致,但基于有着悠久的中医治疗历史,历代医家对“中风”一词命名混乱,其辨症论治内容繁多、杂乱不一,有部分的古代中风理论与脑卒中脱节,在临床诊断及中医教材上都只能达到中西医部分互通,直至现今中医对中风病的诊断、定义、分型等仍未完全统一,给规范治疗、疗效评定和学术交流带来了困难。而现今教学使用的教材就是以古代医家的中风内容作为基础,但这个教材已经使用多年,一直未有太大的更新。中医临床标准亦是由1995年没有进一步的更新,而近代医学发展迅速,西医在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迅速,现今使用的中医教材与临床诊断内容跟不上发展步伐,与实际临床脱节。为着持续中医治疗中风的发展,对现今使用的教材内容及临床诊断有必要进行探讨及改善,故本课题以研究中医中风渊源,如何发展至现今中医治疗中风的内容,再结合现今西医治疗脑卒中的内容,与之进行比牧,提出甲风教材及诊断标准目前不足的地方及改善方案,以得出更符合现今中医教学及临床使用的中风内容。此外,自古中风是古代的大病,历代医家对中风认识各有不同,加上古代的诊断技术的历史条件限制,故但凡出现类似中风的症状如突然昏迷、肢体侧偏都称为“中风”,除了现今的脑卒中外,亦包括其它疾病。这是基于各医家其中风理论欠缺统一,错误引用前人理论亦经常出现,使中风内容比较混乱,故本课题亦将过去“中风病”内容与现今其它病症比较,给“中风”病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及认识。故此,本文以“中医中风渊源”为题目,从两方向去研究中医中风,首先研究古代医书中凡冠上“中风”的内容,即广义的“中风”,另一方面就是以现今狭义中风(即脑卒中)的角度搜寻过往医书中类相似的内容的比较,得出更全面的中医“中风”内容。目的本文透过对古代医籍中凡与中风病有关的部分进行整理研究,总结出中风病辨证的学术渊源和发展,结合现今医学脑卒中的内容,两者进行系统比较,以得出更适用现今临床应用之中医中风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阐述我们的见解,力求有利于中风病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近50部医学史、古典医籍文献中有关中风病的症状、分类、命名、辨证、病因病机内容,以及搜集现代医学之脑卒中的发病症状、病因、分类及治疗等内容与古代中医中风病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比较,提出最符合现今中医中风的内容。本文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简要地讨论中西对中风病认识之渊源;第二部分主要收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第三部分为现今脑卒中的内容包括临床及教材的内容;第四部分讨论近年发病率高的无症状性脑卒中;第五部分主要将中医中风病的内容与现今脑卒中进行比较,讨论脑部分损位置与中风的关系;第六部分是中风于古代所指的疾病种类繁多,除脑卒中外仍代表何种疾病;第七部分及第八部分是探讨近代中医中风内容可改善之处及以为中医中风病提出新的建议;最后为小结。通过本文研究,可知道:1.中风病的认识中风学说最早沿于《黄帝内经》,从《内经》记载来看,““中风”一词所指的具体内容与现今差异很大,一般所指“中风”为病因,即外感重病,不包括现今所指的偏瘫、失语等症状;而与现今中风相似的称谓有多种,如“偏枯”、“风痱”、“薄厥”等等。直到隋代,人们对“中风”的理解仍停留在“风邪外中”的外感病。唐朝起,人们对中风的认识逐渐改变,其概念也由外感病转变成主要指肢体偏痪、失语之类的疾病转变;直到明清时期,逐渐将具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的称为中风,清代末期“西学东渐”,大量西方医学涌入,中西医逐渐融汇,加上人称“三张”的医家们使用西医学的知识解释中医中风的机制,使中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2.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转变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都有颇大争议,中风病之病因经历过从外因到内因的发展过程。唐宋之前,“中风”的病因主要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则多从“内风”立论,历代医家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有偏重,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认识。3.中风病与其它病的关系由于“中风”一词在古代医籍中具有多个含义,而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起初是从症状发现开始,故从《黄帝内经》起已对一系列“中风”症状有不同的描写,加上历代中医对中风病欠缺统一的认识,故纳入“中风”症状的内容非常多,但凡出现神志、头首、肢体、语言障碍者都属于“中风”的内容。以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在古代医籍中类似中风的内容事实上不属于脑卒中的范围,乃是其它疾病。故“中风”于古代时期是一个广义的疾病,与现今专指脑卒中的狭义“中风”不同。4.中医中风病与现今脑卒中的关系现时脑卒中的主要分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栓塞、血栓性脑梗塞及无症状脑卒中,与传统中医中风的分型不同,大部分的内容未能完全互通,不论中医教材或临床诊断上,中医中风的内容只能部分反映现今脑卒中的情况,要融合两者的内容,以提出具中医特色又符合现代医学临床应用的中医中风内容值得探讨。通过这课题的研究,从新对中医中风发展有意义的经典医书古籍进行整理与学习,对中风的历史渊源发展,其症状、病因、病机、辨证、分类都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别于一般对历代中风内容的阐述,本文将古代的中风文献容与现今脑卒中的内容分析比较,以得出与有别于以往的中医中风内容,对中医中风的内容有新的认识,例如中风除了脑卒中外亦可包括其它疾病,中风分型与脑部受损的情况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中医治疗中风的诊疗水平及辨证治则,有助中医药的发展。

朱晓琳,陈涤平[7](2013)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近况》文中指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病程、病情,充分照顾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合理用药,较快地消除临床症状和降低血压,且降压平稳。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当前研究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于晓敏[8](2013)在《卒中急性期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项临床研究的目的旨在前期20余年运用中风醒脑液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对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肺部感染、出血性梗死)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的治疗,以期建立卒中急性期并发症(肺部感染、出血性梗死)的综合方案。方法:本试验研究的受试对象来源于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都江堰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元市中医院住院的符合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2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患者100例,分别随机分2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中风醒脑液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汤剂鼻饲或口服,50ml, tid,疗程为3~14天不等。观察周期3个月,填写原始病历和CRF表。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后患者病死率、住院天数、肺部感染症状及体征,总体疗效,NIHSS评分、mRS评分、GCS评分、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等。评价治疗后14天、28天的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利用SPSS20.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结果本研究通过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痰热腑实证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在病死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6.0%、24.0%,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后14天、与疗后28天,在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GOS残障程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痰湿蒙神证患者结果本研究通过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痰湿蒙神证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在病死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4.0%、12.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后14天、与疗后28天,在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痰热壅肺证患者结果本研究通过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痰热壅肺证治疗组52例,对照组53例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在病死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1.5%、18.9%,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后14天、与疗后28天,在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GOS残障程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后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GC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痰浊蕴肺证患者结果本研究通过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痰浊蕴肺证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在病死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1.3%、21.2%,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后14天、与疗后28天,在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GOS残障程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后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GC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结论治疗组能明显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的症状、体征;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结论治疗组能明显缩短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改善座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症状、体征;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降低痰培养阳性率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姚荣[9](2011)在《观察加味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1目的观察加味过敏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肝郁脾虚证型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2方法将60例慢性荨麻疹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加味过敏煎组(30例)、西替利嗪组(30例),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两周、治疗四周、停药一周观察两组的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的积分和其下降指数(SSRl)以及不良反应、复发率等情况。在治疗组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采用碳13-尿素呼气试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指标。3结果3.1加味过敏煎组总有效率(86.7%)与西替利嗪组(总有效率为73.3%),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3.2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停药1周时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3.3两组间在治疗4周后的瘙痒程度、发作频率及皮肤化痕症三项观察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着性差异;其他客观症状组间比较均无差异。3.4治疗1月后随访,加味过敏煎组复发率低,与西替利嗪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5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3.6治疗组30例患者中有20例测得HP阳性,阳性率66.67%,经加味过敏煎治疗后8例HP转阴性,治愈率40%。4结论4.1加味过敏煎和盐酸西替利嗪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荨麻疹均有效,前者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2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具有相关性。

王禹[10](2011)在《基于文献整理的明清时期中风病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是以明清时期中风病的中医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大量的原文中抽出所有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探讨其学术思想。方法:以明清时期中风病的中医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整理。结果:通过系统梳理明清时期中风病相关的中医古代文献,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虚肝郁、风痰是中风病相关的文献中中风病的最主要的证型。明清时期中风病相关的文献中治疗中风病以补气血、滋阴、行气活血、化痰、表法、吐法、下法为常见治法。治疗中风病最常用的方剂种类依次为补气血类(方剂226首)、化痰类(方剂185首)、滋阴类(方剂171首)、解表类(方剂113首)、开窍类(方剂80首)、泻下类(方剂59首)、行气活血类(方剂56首)等。治疗中风病最常用的针灸穴位类别依次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结论:发展中医学必须从继承上创新。只有潜心研究中医经典着作,广泛吸收现代科学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才有创新的基础。

二、养营疏风汤临证一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营疏风汤临证一得(论文提纲范文)

(1)《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近十年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1.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1.1 中风病因病机与五运六气变化的关系
        1.2 中风发病季节节律与五运六气变化的关系
        1.3 运气先天禀赋对中风发病的影响
    2.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关系的研究
        2.1 中风病因病机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2.2 中风发病季节节律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2.3 中风发病与地域气候的关系
    3.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要素的相关研究
        3.1 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3.2 气象资料论证五运六气理论的科学性
    4.结论
第二章 《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
    1.《黄帝内经》中的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
        1.1 《黄帝内经》对中风病名的研究
        1.1.1 名为中风,古今异义
        1.1.2 症属中风,病名各异
        1.1.3 小结
        1.2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症状的研究
        1.2.1 神昏迷蒙,人事不省
        1.2.2 肢体偏废,痿弱不用
        1.2.3 气血失司,运行不畅
        1.2.4 筋脉损伤,功能失常
        1.2.5 小结
        1.3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1.3.1 外感六淫,邪中经络
        1.3.2 运气胜复,波及脏腑
        1.3.3 七情不遂,化火动风
        1.3.4 肥贵之体,痰浊郁阻
        1.3.5 劳伤虚损,血行稽迟
        1.3.6 小结
        1.4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治则治法的研究
        1.4.1 顺时而治,以平为期
        1.4.2 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1.4.3 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1.4.4 小结
        1.5 总结
    2.《内经》以降各时期中风理论的研究
        2.1 汉代至唐宋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2.1.1 中风病名的研究
        2.1.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2.1.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2.1.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2.1.5 小结
        2.2 金元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2.2.1 中风病名的研究
        2.2.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2.2.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2.2.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2.2.5 小结
        2.3 明清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2.3.1 中风病名的研究
        2.3.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2.3.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2.3.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2.3.5 小结
        2.4 总结
第三章 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
    1.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研究资料筛选
        1.3 病例统计结果基本情况
    2.本文的时间计算及干支年份与公元纪年转化
        2.1 五运时段划分
        2.2 五运交运规律
        2.3 六气时段划分
        2.4 六气交接规律
    3.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1 中风发病病例统计结果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的研究
        3.2 中风发病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3 中风发病与主运五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4 中风发病与主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5 中风发病与客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6 岁运太过不及对中风发病影响的研究
        3.7 主气六步对中风发病影响的研究
        3.8 小结
    4.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1 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2 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3 中风发病与十天干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4 中风发病与五岁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5 中风发病与主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6 中风发病与主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7 中风发病与客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8 小结
第四章 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结果与讨论
    1.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1.1 疾病资料
        1.2 气象资料
        1.3 统计方法
    2.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2.1 中风发病病例统计结果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的分析
        2.2 中风发病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2.3 中风发病与主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2.4 小结
    3.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1 中风发病与当年同期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2 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3 中风发病与十天干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4 中风发病与五岁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5 中风发病与主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6 中风发病与主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7 中风发病与客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8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养营透表法治疗慢性皮肤病苔藓样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 气血失常、升降开阖失调为基本病机, 搔抓损伤为诱因
2 临证验方
    2.1 养营宣化汤
    2.2 养营清化汤
    2.3 养营升降汤
3 典型病例

(3)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流行病学
    2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2.1 中风病病名
        2.2 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沿革
        2.3 现代中医治疗
    3 现代医学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来源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5. 临床结果与分析
        6. 第一节小结
    第二节: 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病例来源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5. 临床结果与分析
        6. 第二节结论
    第三节: 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学之间关系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病例来源
        3. 研究方法
        4. 问卷评估
        5. 统计学方法
        6. 临床结果与分析
        7. 第三节结论
讨论
    1 中风的危害
    2 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因素
        2.1 不可干预因素
        2.2 可干预因素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养血消庀汤配封包治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的研究概况
        1.1 中医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认识
    2. 西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2.1 流行病学研究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治疗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安全性评价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及评分,疗效判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PASI分值比较
    2.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3. 安全性评价结果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组方分析
    3 封包疗法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4 养血消疙汤联合封包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疗效分析
    5 不足和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附表

(5)基于知识考古学“肝藏血”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肝藏血理论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肝藏血理论的问题
        1.1 中西医汇通后“肝藏血”含义的变化
        1.2 “肝藏血”与“脾统血”、“心主血脉”内容界定的不清
        1.3 肝生理功能与肝“体阴用阳”生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不明
    2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时期肝藏血的历史考察
    1 《内经》时期以经络为中心的实体解剖脏器肝
        1.1 肝脏的解剖位置
        1.2 肝经及肝经病
        1.3 肝的五行数术归类
    2 五脏藏守
        2.1 五脏所藏精气神
        2.2 五脏的藏与守
    3 血的概念
        3.1 温润流动的物质——血与气异名同类
        3.2 脉管中流动着的红色液体
        3.3 静止的红色物质
        3.4 泛气论下血的边缘化
    4 肝藏血以舍魂
    5 小结
第二部分 宋明时期肝藏血的历史考察
    1 理学影响下脏腑理论新议题—命门与肝司疏泄
        1.1 宋金元前期五行系统下的肝
        1.2 宋金元后期小范围主“动”之肝
        1.3 命门学说的形成
    2 肝无补法与肝藏血论
        2.1 血证病机为肝火盛
        2.2 肝有无补法争议的解决
    3 小结
第三部分 中西医汇通时期肝藏血的历史考察
    1 中西汇通脏腑理论特点
        1.1 “肝生于左”形气分离重气化以区别中西医脏腑学说之不同
        1.2 以西医生理病理知识解释中医脏腑理论
    2 肝藏血理论的嬗变
        2.1 心脏循环理论的出现使命门生气血的功能被它脏所替代
        2.2 由传统肝主筋到肝主神经
        2.3 肝开始有调节血行之功用
    3 西学影响下肝疾病谱变化举例
        3.1 黄疸病诊断及分类依据的变化
        3.2 “中风”为血管神经病变乃肝所主之病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医中风渊源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现今中风病的历史
    1.1 中医中风病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的渊源
        1.1.1 中医中风病名的起源
        1.1.2 西医脑卒中病名的起源
    1.2. 脑卒中的概况
        1.2.1 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1.2.2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优势
第二部分 中医中风病的历史
    2.1. 中风的含义
        2.1.1 “风”的含义
        2.1.2 风邪如何引致“中风”?
    2.2 历代中医文献中的中风内容
        2.2.1 中风症状的认识(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
        2.2.2 中风病名的确立(宋朝)
        2.2.3 中风证型的分类(金元明清时期)
        2.2.4 近代病名的确立(清末至民初时期)
    2.3 小结
    2.4 现今中医中风病的内容
        2.4.1 中医教材的中风内容
        2.4.2 中医临床标准
第三部分 现今脑卒中的内容
    3.1 西医脑卒中的定义
    3.2 国内西医教材定义
    3.3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3.3.1 蛛网膜下腔出血
        3.3.2 脑出血
        3.3.3 脑梗塞
第四部分 无症状性脑卒中
    4.1 发生率
    4.2 影像学特点
    4.3 临床类型
        4.3.1 无症状性脑梗死
        4.3.2 无症状性脑出血
        4.3.3 无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4 临床意义
    4.5 预防与治疗
    4.6 无症状性脑卒中与中风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7 无症状性脑卒中与中医辨证论治
    4.8 中医诊断无症状性脑卒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 中医中风病与脑卒中的异同
    5.1 中医中风病的标准定义
    5.2 与各类脑卒中的主症比较
        5.2.1 蛛网膜下腔出血
        5.2.2 脑出血
        5.2.3 脑栓塞
        5.2.4 血栓性脑梗塞
    5.3 中医中风分型与脑功能区受损的关系
        5.3.1 中经络
        5.3.2 中脏腑
第六部分 中风病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6.1 《黄帝内经》至《外台秘要》中对中风的描述
        6.1.1 神志类
        6.1.2 头首类
        6.1.3 肢体类
        6.1.4 语言类
    6.2 症状与其它疾病
        6.2.1 神志类:主要指突然昏迷的情况
        6.2.2 头首类
        6.2.3 肢体类
        6.2.4 语言类
第七部分 中医中风病之病名、定义及症状的反思
    7.1. 中医中风病完全等同于西医脑卒中的问题
    7.2. 中医中风病标准化的问题
第八部分 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7)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证候研究
3 中药治疗
    3.1 古方今用
    3.2 自拟方
4 结语

(8)卒中急性期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的临床研究
    1 试验方案
        1.1 试验设计
        1.2 病例选择
        1.3 样本量估算
        1.4 试验药物
        1.5 评价指标
        1.6 安全性评价
        1.7 质量控制
        1.8 伦理学要求
        1.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1.10 主要偏倚性的预防措施
        1.11 临床研究流程图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二部分 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1. 试验方案
        1.1 试验设计
        1.2 病例选择
        1.3 样本量估算
        1.4 试验药物
        1.5 评价指标
        1.6 安全性评价项目
        1.7 质量控制
        1.8 伦理学要求
        1.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1.10 主要偏倚性的预防措施
        1.11 临床研究流程图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3.2 陈绍宏教授中风核心病机论
        3.3 中风醒脑液的方义及药理研究
        3.4 中风醒脑液治疗卒中的机制探析
        3.5 异病同治和病证结合
        3.6 中医对出血性梗死的认识
        3.7 中医对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认识
    4. 结论
        4.1 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出血性梗死研究
        4.2 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研究
问题与展望
文献综述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项目

(9)观察加味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1 病名的认识
        2 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
        1 病因的认识
        2 发病机制的认识
        3 临床表现及分型
        4 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研究方法
    2 临床资料及分析部分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文献整理的明清时期中风病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一 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 国内外文献整理研究对比分析
    三 中风病文献整理的需求及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明清时期中风病中医证候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 明清时期中风病治法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明清时期中风病方药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明清时期中风病针灸穴位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第五部分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养营疏风汤临证一得(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D]. 高喜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养营透表法治疗慢性皮肤病苔藓样病变[J]. 李鸿涛,张宝林,陈东亮,赵小静,张明锐. 中医杂志, 2019(04)
  • [3]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D]. 洪善如(ANURATPANICH PHATSIKAR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4]养血消庀汤配封包治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临床观察[D]. 杨秋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基于知识考古学“肝藏血”的历史考察[D]. 李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6]中医中风渊源刍议[D]. 陈少婷(Chan Siu T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近况[J]. 朱晓琳,陈涤平. 河南中医, 2013(05)
  • [8]卒中急性期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的临床研究[D]. 于晓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9]观察加味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D]. 姚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10]基于文献整理的明清时期中风病学术思想研究[D]. 王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营养疏风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