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实验小学722300

摘要: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且善加利用,正确巧妙地引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要让“错误”美丽起来,课堂才会因此更加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缺乏缜密性,因此,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错误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文本的错误;二是来自教师的错误;三是来自学生随机生成的错误。当然,一般来说,我们所碰到最多的是来自学生随机生成的错误。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正确处理并转换这些错误,就能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并以此引导小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数学学习。

一、就地治错——引导数学反思

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解题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误,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在此方面知识点的缺失。在学生的复习阶段,这些错误的价值就十分明显。由于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限,对问题的看法通常只在表象,难以深入。这时候,教师必须采用“就地治错”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分析改正错误,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发现自身的知识体系薄弱环节,从而进行突击巩固,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显著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二、引导思辨——组织数学批判

批判性思维是指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思维方式。数学教育的一个很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小学生对数学错误进行思辨,并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小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数学批判。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通过学习,很多小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错误理解:“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反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对于小学生出现的这一学习错误,课堂上,笔者拿出一个圆柱和圆锥(底面积不同),用圆锥用水装满圆柱,按照同学们的思维,应该三次将圆柱装满,但实验结果却是装了5次。此时,笔者引导小学生质疑:“怎么回事呢?难道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五分之一?”这样,小学生就能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辨,他们会意识到如果缺少了“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结果就不成立了。最后,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了只有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我们才能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的正确结论。

三、深入挖掘——拓展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学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中获取知识的。学生的思维方法不同,出现错误的点也会不同。面对某些错误,教师不能视若无睹,而应善于观察和发现错误背后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在“错误”中举一反三,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教学“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王大爷有一块梯形的果园,果园上底为6米,下底为5米,高为2米,那王大爷的果园有多少平方米呢?因为同学们都已学习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得出答案为:(6+5)×2&pide;2=11平方米。但是,为了检验是否有人偷懒,笔者还是决定抽几个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列式运算。当被抽到同学写好后,马上听到同学们的爆笑,我才发现,有个同学的计算算式是:6+5=11。于是,笔者问:你为什么会这样算呢?生:我觉得梯形地的高是2,后面又除2,这样太麻烦了,不如直接用6+5也能得到答案。而且,我认为梯形的面积公式写成这样会更简单。听完这个同学的回答,很多同学也纷纷点头认可。这时,我顺势提出,若将该题中的高改成4、5米呢?还可以这样计算吗?孩子们立马思考起来,最后得出:只有当梯形的高为2的时候,才适用这样的计算方法。

四、组织“辩论”——修正数学错误

对于学生的“群体错误”,如果仅仅由教师讲解更正,学生很容易再次犯错。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牢记“群体错误”并举一反三,绝不再犯呢?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就“错误”进行辩论,在辩论中牢记错误并修正错误。

例如,在学习比的应用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习题:有甲乙两杯奶茶,甲中的奶:茶为2:3,乙中的奶:茶为4:5,如果将两杯奶茶混合,那得到的新奶茶中的奶茶比为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运算,得到了两组不同的答案,分别是3:4和19:26。对于得到前一个答案的同学,他们认为将甲乙混合后,总的奶为2+4=6,而总的茶为3+5=8。而对于得到后一个答案的同学,则认为应该分别算出两者中奶和茶是多少,再相加做比。对此,我让同学们展开辩论,这样既能让错了的同学知道错在哪儿,还能培养学生的有效探究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实现小学数学的目的。

“错误”是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与失误,他伴随教学的始终,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必整天为学生的出错而苦恼,为防错、纠错费尽心机。防微杜渐、亡羊补牢的做法也算不上十分明智,教师在遇到教与学的“错误”时,宽容地对待学生错误冷静地分析错误原由,有效地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领学生灵活地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地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甚至可以促进差错的生成。使得学生最终能“拔开云雾见明月”,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具生机和灵性!

标签:;  ;  ;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