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环丁甲酸论文_战宏梅,胡昱,廖建,朱槿,邓金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环丁甲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酸,氨基,顺式,反式,丁基,氨基酸,不对称。

氨基环丁甲酸论文文献综述

战宏梅,胡昱,廖建,朱槿,邓金根[1](2007)在《手性γ-氨基酸:5-羟基-3-氨基环己基甲酸的不对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光学纯的(1S,5S)-5-叔丁氧羰基氨基-3-环己烯基甲酸为原料,经立体选择性地碘代内酯化、脱碘、醇解、水解、酯化5步反应首次合成了两个光学纯的γ-氨基酸衍生物——(1R,3S,5R)-5-羟基-3-叔丁氧羰基氨基环己基甲酸甲酯(总收率36.7%)和(1R,3S,5R)-5-羟基-3-叔丁氧羰基氨基环己基甲酸苄酯(总收率35.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ESI-HR-MS确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07年05期)

黄上马,宣惠英[2](2005)在《反式-4-氨基环己甲酸的合成与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采用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得顺、反式-4-氨基环己甲酸混合物,并成功对其分离,得到反式-4-氨基环己甲酸。(本文来源于《杭州化工》期刊2005年04期)

徐景海,冷延国,付志峰[3](2004)在《合成1-氨基环丁甲酸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乌洛托品为催化剂,向1 溴代环丁甲酸的异丙醇溶液中通入氨气,在回流条件下制备出1 氨基环丁甲酸。较原文献所载方法不仅合成路线比较短,而且操作也更容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04年03期)

徐景海[4](2004)在《1-氨基环丁甲酸的全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1-氨基环丁甲酸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氨基酸。目前1-氨基环丁甲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5-环丁基-乙内酰脲开环法和环丁酮法。这两种方法都有明显的缺点,如合成路线长,中间化合物的提纯困难,生产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借鉴甘氨酸的合成工艺,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简单、高效地制备出1-氨基环丁甲酸。本文应用反合成分析的方法得到1-氨基环丁甲酸的两个合成子,并找到两个合成子所对应的化合物,进而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从丙二酸二乙酯和1,3-二溴丙烷出发,经4步反应制备出1-溴代环丁甲酸。再以1-溴代环丁甲酸为原料,以异丙醇作溶剂,乌洛托品为催化剂,与氨气反应,制备出1-氨基环丁甲酸,并优化了中间产物及最终产品的制备工艺。同时还采用5-环丁基乙内酰脲开环法制备了1-氨基环丁甲酸。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表征了所得到的最终产物及中间产物。(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4-05-21)

氨基环丁甲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验采用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得顺、反式-4-氨基环己甲酸混合物,并成功对其分离,得到反式-4-氨基环己甲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环丁甲酸论文参考文献

[1].战宏梅,胡昱,廖建,朱槿,邓金根.手性γ-氨基酸:5-羟基-3-氨基环己基甲酸的不对称合成[J].合成化学.2007

[2].黄上马,宣惠英.反式-4-氨基环己甲酸的合成与分离[J].杭州化工.2005

[3].徐景海,冷延国,付志峰.合成1-氨基环丁甲酸的新方法[J].化工科技.2004

[4].徐景海.1-氨基环丁甲酸的全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氨基环丁甲酸的13C-核磁共振...溴环丁甲酸的1H核磁共振图溴的质量与产品收率的关系环丁基乙内酰脲的红外光谱图环丁基-1,1-二甲酸的红外光谱图环丁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红外光谱图

标签:;  ;  ;  ;  ;  ;  ;  

氨基环丁甲酸论文_战宏梅,胡昱,廖建,朱槿,邓金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