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交配型菌株论文_杨阳,马双新,贾慧,刘微微,曹志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交配型菌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株,子囊,基因,稻瘟病,孢子,球菌,冬虫夏草。

双交配型菌株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马双新,贾慧,刘微微,曹志艳[1](2015)在《玉米大斑病菌两性交配型菌株的出现频率及其育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斑病菌属于异宗配合真菌,在自然界中存在A、a交配型菌株和Aa两性交配型菌株,为明确两性菌株的出现频率及其对有性生殖的影响,采用有性态诱导和交配型PCR鉴定的方法,对2011—2014年采集的野生菌株及室内诱导产生的有性杂交后代F1、F2代进行交配型组成鉴定,通过检测两性菌株子囊壳和子囊孢子的发育情况明确其有性生殖能力,结合RT-PCR技术对有性生殖过程中MAT1和MAT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菌株和有性杂交后代中均存在两性交配型菌株,且出现频率相当,介于2.09%和6.25%之间;Aa两性菌株的育性与杂交时对应菌株的交配型组成相关,两性菌株与A交配型菌株或a交配型菌株杂交均可育,能产生成熟的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但其自交时败育,只产生子囊壳,不产生子囊孢子。两性菌株Aa自交和两性菌株Aa与A交配型或与a交配型菌株杂交时,Aa菌株中MAT1和MAT2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推测MAT基因在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王冰[2](2014)在《球孢白僵菌不同交配型菌株致病机理与田间生态定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国内外防治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主要虫生真菌,是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一员,对于农业害虫持续控制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拟通过相关研究提高白僵菌菌株的育种效率及田间防治效率。明确菌株的遗传背景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建立了一套以MAT1-1和MAT1-2交配型基因为分子标记的白僵菌菌株鉴定程序,供试23株菌株中MAT1-1型菌株21株(GZ18,GZ19,GZ20等),MAT1-2型菌株1株(GZ01)及MAT1-1/MAT1-2混合型菌株1株(GZ12)。菌株的生物学研究是优质菌株筛选的工作基础。选取GZ19和GZ01进行菌株生长速率、孢子产量和孢子萌发率的生物学特性比较,GZ01生长速率和孢子产量均高于GZ19菌株10%,两者在这两个指标比较上存在显着差异。GZ1920h萌发率为57.2%±8.6%,GZ01为60.1%±8.9%,两者差异不显着。菌株毒力生测方法规范与标准化能够加快菌种筛选的时间与周期。利用GZ19侵染3rd亚洲玉米螟幼虫比较浸渍法和饲喂法,在幼虫校正死亡率、LC50和LT503个指标上差异都不显着,但饲喂法显着降低了对照组死亡率,可以替代浸渍法进行试验。比较了GZ19对不同龄期幼虫毒力,3rd玉米螟幼虫是理想的生测试虫。测试了GZ19和GZ01对玉米螟毒力, GZ01与GZ19孢子等量混合对玉米螟毒力有协同增效作用。白僵菌致病的病程与途径是生物防治药剂研制与施用重要参考依据。GZ19通过浸渍法和饲喂法分别侵染玉米螟幼虫,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表皮和中肠随时间变化病理过程,揭示了不同侵染方式下3rd幼虫表皮组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规律,浸渍法结果证实了白僵菌主要通过体壁侵染到血腔致病玉米螟,而饲喂法结果显示白僵菌存在通过中肠侵染的途径。酚氧化酶是昆虫防御病原菌的一种重要的酶。利用注射法、浸渍法及饲喂法测定白僵菌侵染玉米螟幼虫后的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同处理方式酶活性变化均是先上升后下降,白僵菌与玉米螟肠道作用引起的酚氧化酶变化峰值响应时间要明显早于白僵菌与玉米螟表皮作用相应时间,间接证实了白僵菌通过中肠侵染的途径的存在。利用GZ19/GZ01混合菌株颗粒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在根、茎、叶均能检测到白僵菌定殖成为内生真菌,宿存量根>茎>叶;回收菌株及僵虫进行交配型基因的扩增结果显示GZ01在玉米植株不同组织及僵虫的定殖率均高于GZ19;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施用白僵菌颗粒剂的处理组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平均体重为0.01620±0.0008g,而对照组幼虫的平均体重为0.2530±0.0015g,施用白僵菌颗粒剂极显着地抑制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表明球孢白僵菌有持续控制亚洲玉米螟的潜在效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张磊,肖岩岩,陈超,李春如[3](2013)在《不同分离方法获得的冬虫夏草无性型菌株的交配型基因MAT1-2-1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用不同分离方法获得的40个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无性型菌株进行交配型基因MAT1-2-1的PCR特异扩增,并随机取其中7个拼接好的MAT1-2-1的碱基序列,与4个来自GenBank数据在内的共11个样品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采自青海的7个供试菌株,连同GenBank中来自青海的菌株(FJ654176)共同组成了一大类群,而GenBank中其他地区的菌株则聚成另外的类群;随机分离得到的10个单子囊孢子菌株全部含有MAT1-2-1基因,MAT1-1:MAT1-2未见按4:4进行分离,提示冬虫夏草极有可能是同宗配型。(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冯晓博,凌波,任大明[4](2009)在《格特隐球菌IGS5b基因亚型和a交配型菌株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1株格特隐球菌VGⅢ基因型中的少见基因亚型IGS5b及a交配型菌株。方法采用PCR指纹法、基因内间隔区(IGS)和磷脂酶基因(PLB1)测序分析鉴定基因型。采用PCR特异扩增法和交配试验鉴定交配型。采用GEF1基因序列分析同步鉴定基因型和交配型。结果结合PCR指纹法和序列分析,鉴定受试株RV63979为VGⅢ基因型中的少见基因亚型。针对交配型位点内STE12和STE2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均扩增阴性。交配试验证实为a交配型。GEF1位点测序准确鉴定其基因型和交配型。结论本文通过多种鉴定手段结合IGS序列分析,鉴定1株VGⅢ基因型中的少见基因亚型IGS5b,证实VGⅢ基因型中至少存在IGS5a和IGS5b2种基因亚型。交配型分析表明该菌为VGⅢ基因型中少见的a交配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真菌学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刘富梁[5](2004)在《云南省八县稻瘟病菌育性研究和双交配型菌株确认》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稻瘟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分析云南省稻瘟菌群体的交配型分布和育性,对于研究稻瘟病菌致病力的遗传背景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以云南省8个县的408稻瘟菌菌株为实验材料(234个菌株交配型基因为MAT1-1,174个菌株交配型基因为MAT1-2)。选用标准菌株KA3(MAT1-1)、KA9(MAT1-2)和Z46(MAT1-2)测定了这些菌株的育性。交配型为MAT1-1的菌株和标准菌株KA9(MAT1-2)杂交的可育率为40.2%,交配型为MAT1-1的菌株和标准菌株Z46(MAT1-2)杂交的可育率为27.8%,而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和标准菌株KA3(MAT1-1)杂交的可育率为28.2%。交配型为MAT1-1的菌株和标准菌株KA9杂交的育性好于交配型为MAT1-1的菌株和标准菌株Z46杂交的育性。 本实验还以采集自云南省的31个双交配型菌株和实验室得到的4个双交配型菌株为材料,测定了这些双交配型菌株的育性,并用基因组DNA杂交的方法确认双交配型菌株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35个双交配型菌株自交都没有形成子囊壳,分别与KA3(MAT1-1)、KA9(MAT1-2)和Z46(MAT1-2)杂交形成子囊壳的菌株数为22,6和4。其中2个菌株(BO1218、BO1199)与KA3和Z46杂交都形成子囊壳,3个菌株(BO1643、BO1563和BO1535)与KA3和KA9杂交都形成子囊壳,表明这5个菌株中存在MAT1-1和MAT1-2,并且具有完整的功能。通过基因组DNA杂交确认菌株J62中存在2种交配型基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双交配型菌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国内外防治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主要虫生真菌,是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一员,对于农业害虫持续控制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拟通过相关研究提高白僵菌菌株的育种效率及田间防治效率。明确菌株的遗传背景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建立了一套以MAT1-1和MAT1-2交配型基因为分子标记的白僵菌菌株鉴定程序,供试23株菌株中MAT1-1型菌株21株(GZ18,GZ19,GZ20等),MAT1-2型菌株1株(GZ01)及MAT1-1/MAT1-2混合型菌株1株(GZ12)。菌株的生物学研究是优质菌株筛选的工作基础。选取GZ19和GZ01进行菌株生长速率、孢子产量和孢子萌发率的生物学特性比较,GZ01生长速率和孢子产量均高于GZ19菌株10%,两者在这两个指标比较上存在显着差异。GZ1920h萌发率为57.2%±8.6%,GZ01为60.1%±8.9%,两者差异不显着。菌株毒力生测方法规范与标准化能够加快菌种筛选的时间与周期。利用GZ19侵染3rd亚洲玉米螟幼虫比较浸渍法和饲喂法,在幼虫校正死亡率、LC50和LT503个指标上差异都不显着,但饲喂法显着降低了对照组死亡率,可以替代浸渍法进行试验。比较了GZ19对不同龄期幼虫毒力,3rd玉米螟幼虫是理想的生测试虫。测试了GZ19和GZ01对玉米螟毒力, GZ01与GZ19孢子等量混合对玉米螟毒力有协同增效作用。白僵菌致病的病程与途径是生物防治药剂研制与施用重要参考依据。GZ19通过浸渍法和饲喂法分别侵染玉米螟幼虫,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表皮和中肠随时间变化病理过程,揭示了不同侵染方式下3rd幼虫表皮组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规律,浸渍法结果证实了白僵菌主要通过体壁侵染到血腔致病玉米螟,而饲喂法结果显示白僵菌存在通过中肠侵染的途径。酚氧化酶是昆虫防御病原菌的一种重要的酶。利用注射法、浸渍法及饲喂法测定白僵菌侵染玉米螟幼虫后的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同处理方式酶活性变化均是先上升后下降,白僵菌与玉米螟肠道作用引起的酚氧化酶变化峰值响应时间要明显早于白僵菌与玉米螟表皮作用相应时间,间接证实了白僵菌通过中肠侵染的途径的存在。利用GZ19/GZ01混合菌株颗粒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在根、茎、叶均能检测到白僵菌定殖成为内生真菌,宿存量根>茎>叶;回收菌株及僵虫进行交配型基因的扩增结果显示GZ01在玉米植株不同组织及僵虫的定殖率均高于GZ19;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施用白僵菌颗粒剂的处理组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平均体重为0.01620±0.0008g,而对照组幼虫的平均体重为0.2530±0.0015g,施用白僵菌颗粒剂极显着地抑制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表明球孢白僵菌有持续控制亚洲玉米螟的潜在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交配型菌株论文参考文献

[1].杨阳,马双新,贾慧,刘微微,曹志艳.玉米大斑病菌两性交配型菌株的出现频率及其育性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5

[2].王冰.球孢白僵菌不同交配型菌株致病机理与田间生态定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张磊,肖岩岩,陈超,李春如.不同分离方法获得的冬虫夏草无性型菌株的交配型基因MAT1-2-1的初步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

[4].冯晓博,凌波,任大明.格特隐球菌IGS5b基因亚型和a交配型菌株的鉴定[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

[5].刘富梁.云南省八县稻瘟病菌育性研究和双交配型菌株确认[D].华中农业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引物26的PCR扩增图谱引.no的护C皿扩月圈.叭61们roPCRnm引物P4的PCR扩增图谱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引物34的PCR扩增图谱

标签:;  ;  ;  ;  ;  ;  ;  

双交配型菌株论文_杨阳,马双新,贾慧,刘微微,曹志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