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和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外语学习和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语学习和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英语教学,认知,西班牙语,标准,汉语。

外语学习和教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唐兴萍[1](2019)在《标准引领与价值提升——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外语教育改革举措,但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略显滞后,民族地区尤为突出。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改变了过去以外语知识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外语学习中全球化视野、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养成,这对我国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民族地区大学外语教学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全球化外语教学意识;强化语言交际的目标与能力,加强文化沟通和对比;培养学生全球化的视野,打造复合型国际人才,从而实现标准引领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提升。(本文来源于《民族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冯洁[2](2019)在《外语学习认知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语学习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本文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上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从重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重视自动化加工和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叁方面来讨论认知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35期)

吕双,谢慧[3](2019)在《混合式教学视域下增强高校外语学习者中华文化认同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外语教学中缺乏中华文化元素,外语学习者对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相对薄弱,无法用外语准确表述中国文化信息内容,导致跨文化交际地位不平等。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评方式和师资培训来增加中华文化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高校外语学习者中华文化认同意识,推动平等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5期)

李来,宁晓静,田博雅[4](2019)在《共享学习空间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教育利用网络技术建设共享学习空间,在外语教学中应用,借助于共享学习空间让教学形式得到创新。基于此,本文先是对外语教育应用共享学习空间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外语教学的应对策略。高校外语教学通过合理使用网络技术,善用共享学习空间,优化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向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3期)

李玢[5](2019)在《提升外语中的成语教学水平,加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最近几十年在全球掀起了一阵"汉语热"。成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视。但如今成语教学依然存在些许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成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成语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神州印象》期刊2019年10期)

邱瑾[6](2019)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背景下结合5C外语学习标准的分类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为高职院校与沿线国家同类学校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机遇,也为毕业生带来了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毕业生则必须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并具备担任相关行业工作的语言能力,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必然顺应形势发展而变化。基于5C标准的五个维度来设计英语分类教学,将专业大类知识融入语言和文化教学中,通过专业大类的真实语料和真实情境教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完成英语教学的沟通交流任务,从而实现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11期)

胡飞飞[7](2019)在《学习者认知风格差异与外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风格是引起学习者各具特色学习方法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对外语学习影响力最深远的场独立型(Field-independence)和场依存型(Field-dependence)两种认知风格,提出应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因材施教的观点。(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8期)

李波[8](2019)在《基于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大一第二学期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为期15周的线上线下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主要探讨线上小组合作的可能性和线上线下小组合作互补模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线上小组合作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增强学习交互度;线上线下小组合作互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这些结果证明了基于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萍,付童[9](2019)在《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高校外语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以《西班牙语视听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和教育技术信息化给高校外语教学带来契机。本文以《西班牙语视听说》教学为例,进行基于在线移动学习平台的高校外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通过实践,该模式可以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但它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从职能部门到一线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0期)

王少鹏,李越[10](2019)在《外语学习动机策略在高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中时效性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外语学习动机策略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对于学习动机的掌握来开展班级内隐性分层教学,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来为学生布置与其学习动机相匹配和符合其英语实际能力的学习任务,同时也探讨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维护其学习动机和把"外在学习动机"转换为"内在学习动机"。(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27期)

外语学习和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外语学习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本文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上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从重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重视自动化加工和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叁方面来讨论认知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语学习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唐兴萍.标准引领与价值提升——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9

[2].冯洁.外语学习认知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J].当代家庭教育.2019

[3].吕双,谢慧.混合式教学视域下增强高校外语学习者中华文化认同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李来,宁晓静,田博雅.共享学习空间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探究[J].智库时代.2019

[5].李玢.提升外语中的成语教学水平,加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J].神州印象.2019

[6].邱瑾.“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背景下结合5C外语学习标准的分类教学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19

[7].胡飞飞.学习者认知风格差异与外语教学[J].才智.2019

[8].李波.基于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9

[9].杨萍,付童.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高校外语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以《西班牙语视听说》为例[J].英语广场.2019

[10].王少鹏,李越.外语学习动机策略在高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中时效性论证[J].科技资讯.2019

标签:;  ;  ;  ;  ;  ;  ;  

外语学习和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