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医疗器械浸泡工序,在取出时,医护人员将手伸进池内取出非常不方便的问题。包括浸泡池主体,浸泡池主体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两侧支撑块穿有旋转轴,旋转轴上绕有钢线,钢线下端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浸泡池主体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旋转轴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浸泡池上方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使用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上绕有钢线,钢线下端连接医疗器械放置篮,通过旋转轴的旋转收放钢线,以此来带动医疗器械放置篮的上下移动,无需医护人员将手伸进池内取出医疗器械。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包括浸泡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主体(1)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2),两侧支撑块(2)穿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与两侧支撑块(2)之间均设有轴承(4),所述旋转轴(3)上设有钢线(5),所述钢线(5)一端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3)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6),所述浸泡池主体(1)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旋转轴(3)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8)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9)。

设计方案

1.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包括浸泡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主体(1)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2),两侧支撑块(2)穿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与两侧支撑块(2)之间均设有轴承(4),所述旋转轴(3)上设有钢线(5),所述钢线(5)一端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3)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6),所述浸泡池主体(1)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旋转轴(3)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8)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主体(1)内壁左右均设有紫外线消毒灯(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主体(1)内部底面设有加热器(11),所述浸泡池主体(1)左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右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器(13),所述加热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均与控制器(1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主体(1)左侧外壁安装有定时器(14),所述定时器(14)与驱动电机(7)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主体(1)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15),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15)内侧均开有用于通过钢线(5)的半圆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在医院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除了一次性医疗器械外,凡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都要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如手术镊子、钳子、剪刀等,凡是手术用过,就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再用,以预防交叉感染。目前通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将医疗器械放入盛有消毒液的浸泡池内进行浸泡,达到浸泡时间的要求后再逐件取出。现有的医疗器械浸泡工序,只是将医疗器械直接或通过篮框放进浸泡池内浸泡消毒,但取出时,医护人员将手伸进池内取出非常不方便,且频繁接触消毒液等化学药剂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通过在浸泡池上方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使用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上绕有钢线,钢线下端连接医疗器械放置篮,通过旋转轴的旋转收放钢线,以此来带动医疗器械放置篮的上下移动,无需医护人员将手伸进池内取出医疗器械。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包括浸泡池主体,所述浸泡池主体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所述两侧支撑块穿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两侧支撑块之间均设有轴承,所述旋转轴上设有钢线,所述钢线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所述浸泡池主体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旋转轴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包括浸泡池主体,浸泡池主体内部倒入消毒液,浸泡池主体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两侧支撑块穿有旋转轴,旋转轴与两侧支撑块之间均设有轴承,旋转轴上设有钢线,钢线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旋转轴配合轴承旋转可以收放钢线,以此来带动医疗器械放置篮的上下移动,钢线可设置多根以保证结构稳定;支撑块设置在浸泡池主体上方,可使旋转轴离浸泡池主体有一定距离,方便医护人员取放医疗器械;浸泡池主体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旋转轴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驱动电机与电源连接可实现正反转,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正转时,主动锥齿轮开始旋转,与之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也开始旋转,旋转轴也跟着顺时针旋转,此时收起钢线,医疗器械放置篮向上运动;将手术镊子、钳子、剪刀等医疗器械放入医疗器械放置篮,启动驱动电机反转,从而实现旋转轴逆时针旋转,放下钢线,医疗器械放置篮向下运动,使医疗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整个过程使用驱动电机驱动,无需人为用手放置和取出医疗器械,避免医护人员频繁接触消毒液。

进一步限定,所述浸泡池主体内壁左右均设有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通过线路与电源连接,使用紫外线可以杀灭包括细菌、真菌,提升浸泡池的消毒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浸泡池主体内部底面设有加热器,所述浸泡池主体左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右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器,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加热器用于提高消毒液的温度,使得消毒液不易受室温影响,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连接,当消毒液温度达到最佳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传输信号,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保持温度,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消毒液的温度,可使得消毒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这样耗时时间短,浸泡效果佳,能快速实现医疗器械的彻底浸泡。

进一步限定,所述浸泡池主体左侧外壁安装有定时器,定时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人为操作控制浸泡时间长短,往往浸泡时间不够,使用定时器,当浸泡时间完成后,定时器向电机输入信号,电机反转,收起钢线,这样可以精确的控制浸泡时间,确保浸泡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限定,所述浸泡池主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内侧均开有用于通过钢线的半圆槽,在医疗器械浸泡时,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从前后推入,前盖板和后盖板内侧的半圆槽拼成一个圆形槽,用于通过钢线,设置盖板可以避免消毒液与外部空间接触反应,影响浸泡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在浸泡池上方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使用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上设有有钢线,钢线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浸泡池主体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旋转轴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驱动电机带动齿轮传动,以此带动旋转轴配合轴承旋转来收放钢线,以此来带动医疗器械放置篮的上下移动,无需医护人员将手伸进池内取出医疗器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浸泡池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浸泡池主体;2、支撑块;3、旋转轴;4、轴承;5、钢线;6、医疗器械放置篮;7、驱动电机;8、主动锥齿轮;9、从动锥齿轮;10、紫外线消毒灯;11、加热器;12、温度传感器;13、控制器;14、定时器;15、后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包括浸泡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主体1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2,所述两侧支撑块2穿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与两侧支撑块2之间均设有轴承4,所述旋转轴3上设有钢线5,所述钢线5一端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3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6,所述浸泡池主体1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旋转轴3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8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9;所述浸泡池主体1内壁左右均设有紫外线消毒灯10;所述浸泡池主体1内部底面设有加热器11,所述浸泡池主体1左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右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器13,所述加热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均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浸泡池主体1左侧外壁安装有定时器14,所述定时器14与驱动电机7电连接;所述浸泡池主体1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15,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15内侧均开有用于通过钢线5的半圆槽。

本实施例中,包括浸泡池主体1,浸泡池主体1内部倒入消毒液,浸泡池主体1顶部设有盖板,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15,前盖板和后盖板15内侧均开有用于通过钢线5的半圆槽,在医疗器械浸泡时,前盖板和后盖板15分别从前后推入,前盖板和后盖板15内侧的半圆槽拼成一个圆形槽,用于通过钢线5,设置盖板可以避免消毒液与外部空间接触反应,影响浸泡效果浸泡池主体1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2,两侧支撑块2穿有旋转轴3,旋转轴3与两侧支撑块2之间均设有轴承4,旋转轴3上设有钢线5,钢线5一端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3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6,旋转轴3配合轴承4旋转可以收放钢线5,以此来带动医疗器械放置篮6的上下移动,钢线5可设置多根以保证结构稳定;支撑块2设置在浸泡池主体1上方,可使旋转轴3离浸泡池主体1有一定距离,方便医护人员取放医疗器械;浸泡池主体1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旋转轴3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8,驱动电机7与电源连接可实现正反转,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正转时,主动锥齿轮开始旋转,与之啮合的主动锥齿轮8也开始旋转,旋转轴3也跟着顺时针旋转,此时收起钢线5,医疗器械放置篮6向上运动;将手术镊子、钳子、剪刀等医疗器械放入医疗器械放置篮6,启动驱动电机7反转,从而实现旋转轴3逆时针旋转,放下钢线5,医疗器械放置篮6向下运动,使医疗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整个过程使用驱动电机7驱动,无需人为用手放置和取出医疗器械,避免医护人员频繁接触消毒液;浸泡完成后,医疗器械放置篮6可由浸泡池主体1的前方取出,以清理医疗器械放置篮6残留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浸泡池主体1内壁左右均设有紫外线消毒灯10,紫外线消毒灯10通过线路与电源连接,使用紫外线可以杀灭包括细菌、真菌,提升浸泡池的消毒效果;浸泡池主体1内部底面设有加热器11,浸泡池主体1左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右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器13,加热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均与控制器13电连接,加热器11用于提高消毒液的温度,使得消毒液不易受室温影响,温度传感器12通过信号线连接于控制器13,控制器13与电源连接,当消毒液温度达到最佳温度时,温度传感器12向控制器13传输信号,控制器13控制加热器11停止加热,保持温度,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消毒液的温度,可使得消毒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这样耗时时间短,浸泡效果佳,能快速实现医疗器械的彻底浸泡;浸泡池主体1左侧外壁安装有定时器14,定时器14与驱动电机7电连接,人为操作控制浸泡时间长短,往往浸泡时间不够,使用定时器14,当浸泡时间完成后,定时器14向电机输入信号,电机反转,收起钢线5,这样可以精确的控制浸泡时间,确保浸泡效果达到最佳。

本技术方案,包括浸泡池主体1,浸泡池主体1内部倒入消毒液,浸泡池主体1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设有支撑块2,两侧支撑块2穿有旋转轴3,旋转轴3与两侧支撑块2之间均设有轴承4,旋转轴3上设有钢线5,钢线5一端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旋转轴3且端部连接有医疗器械放置篮6,旋转轴3配合轴承4旋转可以收放钢线5,以此来带动医疗器械放置篮6的上下移动,钢线5可设置多根以保证结构稳定;支撑块2设置在浸泡池主体1上方,可使旋转轴3离浸泡池主体1有一定距离,方便医护人员取放医疗器械;浸泡池主体1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上方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旋转轴3右端设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8,驱动电机7与电源连接可实现正反转,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正转时,主动锥齿轮开始旋转,与之啮合的主动锥齿轮8也开始旋转,旋转轴3也跟着顺时针旋转,此时收起钢线5,医疗器械放置篮6向上运动;将手术镊子、钳子、剪刀等医疗器械放入医疗器械放置篮6,启动驱动电机7反转,从而实现旋转轴3逆时针旋转,放下钢线5,医疗器械放置篮6向下运动,使医疗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整个过程使用驱动电机7驱动,无需人为用手放置和取出医疗器械,避免医护人员频繁接触消毒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设计图

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2142.1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827652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A61L2/18

专利分类号:A61L2/18;A61L2/10;A61L2/26

范畴分类:申请人: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第一申请人: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申请人地址:400020 重庆市江北区嘉陵四村100号

发明人:王元忠

第一发明人:王元忠

当前权利人: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代理人:刘帅帅

代理机构:1169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