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屯:历史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比较分析——以结构与生成问题为中心论文]()
摘要:结构与生成问题一直是西方历史哲学亟待解决的难题,马克思和胡塞尔从生成与结构的内在统一出发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历史主义的兴起,催生了马克思从生成(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
![孙德宏:凝望星空,凝望心灵论文]()
一读着那些厚厚的专著,累了,就常常或散漫地,或定定地,凝望着书里那些作者的肖像画或照片。(3)矿石构造:主要有蜂窝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星点(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团块状构造...
![卢春红:鉴赏可能的三个条件——重思《判断力批判》中的演绎部分论文]()
摘要:探究鉴赏的普遍有效性就是对鉴赏判断之可能进行先验的解说,而作为一种先天综合判断,鉴赏判断需要通过将直观与情感的关联以获得自身之可能。因而,不同于以盖耶为代表的认识论解释模...
![唐正东:言语的本体论地位及其批判功能——雅克·比岱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比岱把言语的直接性界定为对每个人的一种宣言,是一种被宣布的言语,并以此建构起了元结构的理论。而在现实的社会结构层面,作为言语之特殊形式的概念不仅具有客观的社会效力,而且还因...
![张一兵:诸众与后福特资本主义——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解读论文]()
[关键词]维尔诺;《诸众的语法》;后福特资本主义;1977运动;一般智力[摘要]诸众在意大利的发生,是“1977运动”和后福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定历史产物。今天在后福特资本主...
![李大强:同一性、实体与本质论文]()
〔摘要〕莱布尼茨法则和连续性原则是界定“同一性”概念的基本预设,哲学史上一些著名的思想实验揭示了这两条预设的缺陷和限度。“同一性”“实体”与“本质”是相互纠缠的三个概念,这种纠...
![田洁:伽达默尔论实践智慧与技艺论文]()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phronesis)概念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伽达默尔深入展开了对亚里士多德文本中实践智慧与技艺类比的诠释。伽达默尔正确提出了实践智慧...
![欧阳谦:卢梭的异化观及其文化批判*论文]()
[摘要]卢梭的启蒙思想以其批判的激进立场而著称。他不仅是启蒙运动的赞扬者和辩护者,而且也是启蒙观念的批评者和检讨者。他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现实的道德败坏联系起来,将私有制的...
![沈广明:《存在与时间》“常人”观视域下的机器人、经济人与超人——基于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语境论文]()
摘要: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与现代社会的批判,对现代人命运的担忧与归宿的设定,归根到底是要回应栖居澄明之境的“人”具有怎样生活形态的问题。“常人”思想就探讨了“人”之源始共同生活的...
![李育书:“头足倒置”抑或“首尾不一”——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旨的再考察论文]()
主题栏目:马克思主义研究[摘要]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重点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学说“头足倒置”与“首尾不一”的内在缺陷,前者指黑格尔忽视了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而非相反...
![黄漫:海德格尔对马克思人的学说的三个误判*论文]()
[摘要]海德格尔文本中对马克思的评论聚焦于人的问题,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规定、人的地位及人的归宿等问题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实则是对马克思人的学说的三重误判。海德格尔以既定的人性规定...
![刘冰菁:重新审视马克思与蒲鲁东的理论交锋论文]()
[摘要]关于法国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皮埃尔·蒲鲁东,至今学界对他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他被马克思批判的《贫困的哲学》及其所有权理论上。其实,在1846年《贫困...
![潘斌:中介的逻辑:论黑格尔辩证法的关键环节及批判论文]()
摘要:中介是黑格尔辩证法最为关键的环节,它是沟通对立两极之间的桥梁与中介。中介概念的引入是支撑否定辩证法成立的关键要素。中介本身要被中介与克服,否定性、普遍性、关系性与实体性是...
![刘森林:《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批判论文]()
摘要《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有两个重要的推进,一是把虚无主义的反思核心从崇高价值的虚无化进一步聚焦于基本价值的虚无化;二是沿着尼采关于虚无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理性文化、柏拉...
![倪梁康: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与巴黎讲演》(1931年)的形成始末与基本意涵论文]()
【摘要】《笛卡尔式的沉思》是胡塞尔一生发表著述中最为成熟、也是最为全面的现象学引论性著作。除此之外,它也是在胡塞尔发表的著述中唯一一部以哲学家命名的著作。从这个书名可以看出笛卡...
![宋洁:从“用具”到“技术”——海德格尔此在的敞开与遮蔽思想流变解读论文]()
摘要: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他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用具”的分析构建出“此在”的在...
![□詹世友:康德人性概念的系统解析论文]()
摘要:康德的人格概念比较复杂,它包括感性能力、感性偏好、机智、想象力、记忆力、知性、判断力、理性、人格等成分,但是要把理性和人格单独看待。人既是本体界的存在者,又是现象界的存在...
![张雯:文明与道德的悖反——卢梭、康德社会进步思想的考察与反思论文]()
[摘要]卢梭认为,文明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的道德的退步,而在“自然状态”已不可得的情况下,唯有通过订立契约来使二者相容,从而实现新的自由平等。而在康德看来,“大自然的隐蔽计划”和人...
![李革新:舍勒的受苦论与佛教的受苦论的异同论文]()
【摘要】舍勒在《受苦的意义》一文中对受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且对佛教进行了深刻的评论。本文从苦的概念、苦的原因、灭苦之道和苦的熄灭四个方面对舍勒和佛教的受苦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黄迪吉: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失效了吗——当代哲学背景下的再思考论文]()
【摘要】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反驳在哲学史上一度被认为哲学批判的典范。但在当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和自然主义的转向,许多学者对胡塞尔的反心理主义主张提出质疑,认为胡塞尔的主张和论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