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子绝四』的圣人境界论文]()
读《论语》,到第九篇《子罕》时,一般都会感觉到哲学意味更浓,表达的意义更深邃。第四章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表达孔子的人生境界,以往我们多理解为夫子绝“意、...
![张红艳:张载家族家训中的伦理思想探析论文]()
【张载与关学】[摘要]张载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在其殁后其家族后裔播迁各地,形成诸多家族家训。这些家训内容或选取张载言论,或托名为张载所撰,或为后裔创制,典型地展现了张载...
![王巍:孟子“民本”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文]()
摘要:“民本”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五子之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及《春秋榖梁传》的“民者君之本也”等提法,在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发展之后,重民观念逐步为社会所接...
![吴玉萍:“神话观念决定论”解墨子“天志说”论文]()
摘要:关于墨子的天志说,一直有信仰与策略之争。坚持“策略说”的学者认为墨子的天志仅仅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并非是对于殷商以来天的尊敬。持“信仰说”的学者虽有观点抛出,然基本...
![管蕾:孔子儒学与人生信仰——以《论语》“贫”与“富”的思考为中心论文]()
摘要:孔子儒学的现实性与信仰性存在极大关联性,这在《论语》中有许多表现样态。其中孔子及其弟子如何对待“贫”“富”问题即是较为突出的例证。“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日益普遍的贫...
![楠本正继:宋代湖南学思想探微——以胡安国、胡寅、胡宏为中心论文]()
[摘要]《宋明时代儒学思想研究》系日本著名学者楠本正继(1896-1963)毕生研究宋明儒学的总结,荣获作为日本学术界最高奖的朝日文化奖。该书立足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体认及其原典...
![柴永昌:论李斯《督责书》与法家思想之异论文]()
稷下学与诸子百家摘要:李斯《督责书》与先秦法家思想有重要差异,长期以来却未受到应有重视。李斯《督责书》的“督责论”阉割了法家形名论,“深督轻罪”观念与法家的“刑罚观”有别,“拒...
![蔡鑫泉:《论语·子罕》章另解论文]()
[摘要]《论语》并列事项陈述的习惯,同一种语句词语组合的协同性等方面,对《子罕》章三种解释的局限性分别作了说明。并作了另解。根据文本分析,两个“与”的前一个为连词,表示“利”和...
![刘书刚:天人之分与庄子对“知”之限阈的反思论文]()
天人之分与庄子对“知”之限阈的反思天人之分与庄子对“知”之限阈的反思刘书刚(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400044)摘要:“天人之分”作为理解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
![胡静:“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对周敦颐“主静”修养工夫内涵的考察论文]()
摘要:周敦颐主张“主静”的修养工夫,他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的观点,并在其《通书》等著作中多有阐发。从正面来说,人性易感而动,易被物欲蒙蔽,故而圣人立教...
![周接兵:陆九渊君子人格思想述论论文]()
[摘要]成德成圣成君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象山论君子,不离其心学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价值论乃至其伦理政治理想,可谓体系博大,议论精深,甚至于朱陆异同论中,亦可见其君子思想...
![赵海涛:公安二袁“释庄”方法、特色及其他论文]()
摘要:袁宏道与袁中道在“三教圆融”思想的统领下,采用“六经注我”的经典阐释方式,对《庄子》内七篇进行别具慧心的理解与发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思想与惟求自适的性情追求,...
![陈致源:庄子哲学中“意”的张力论文]()
摘要:庄子哲学中“道”和“言”都是十分核心的概念,论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庄子明确地认为“道”不可能被言说,言说不可能及道,道一旦与言说发生“被言说”的关系时,“道”就不是道了。...
![李德锋:固守与超越:阳明心学道统构建与学案史籍编纂中的“门户”论文]()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道统构建起源较早,内容发展比较丰富,并形成了明显的排他性特征。明代王阳明一方面为了论证心学的合法性,继承了道统构建排他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万物一体”“满街...
![孟琢:平等精神的历史突破——从孔子的平民教育谈起论文]()
在历史上,儒家曾留下过一个十分保守的文化印象,那就是他们是等级秩序的捍卫者。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怀有一种浓郁的伤感之情。他时常梦见周礼的奠定者——周公,在梦中追忆曾经的...
![王晓昕:“无善无恶”即是“至善”——王阳明“心之本体”的诠释连贯性与核心意蕴论文]()
[摘要]王畿的“四无论”与钱德洪的“四有论”(实为“一无三有论”)至少有一共同前提,即“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无论在其早期,还是在其中晚期,其“至善是心之本体”的提法未曾间断...
![石征宇:荀子之“乐”观念新探论文]()
摘要:把荀子的“乐”认为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审美性表达的观点并不合荀子本意。荀子的“乐”仅限于表现与人的社会性情感相关的欢乐,这是因为,荀子之“乐”是圣王之“乐”;孔子的“怨...
![张红:张载思想中“气”概念的意涵论文]()
摘要:张载的气本论思想以气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一切存在皆是气。然其代表作《正蒙》中“气”概念的意涵又极其丰富,不细加区分造成误读的情况并不鲜见。张载的“气”概念即有作为总全概念...
![柏秀叶:萧榕年《四书引左汇解》的经学意义与诠释方法论文]()
摘要:清代山东地区研《四书》者,绝大多数以朱注为基础,重在义理。乾隆年间福山萧榕年作《四书引左汇解》,原为子侄易于记诵之家塾读本。但因其“传文俱遵左氏原本段落不敢增减一字”,贵...
![刘皓:浅论朱子“体用观”论文]()
摘要:朱子之体用思想在其博大的学说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拟对笔者所理解的朱子哲学体用观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做一一阐述。关键词:朱子;体用观;本体论1体用之渊源“体用”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