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皮渣论文_李盈,周莹,谭玉洁,张坤杰,刘儒圣

导读:本文包含了葡萄皮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葡萄,反刍动物,营养价值,蛋白,聚糖,菌种,单细胞。

葡萄皮渣论文文献综述

李盈,周莹,谭玉洁,张坤杰,刘儒圣[1](2019)在《葡萄酿酒皮渣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葡萄酒酿酒皮渣中分离筛选高效产酸醋酸菌并进行菌种鉴定,优化发酵条件。方法利用富集培养法,根据含碳酸钙平板透明圈大小分离筛选产酸效能优良的菌种,利用16S rRNA进行菌种分子鉴定。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产酸量,分析醋酸菌的产酸能力。研究乙醇浓度、接种量、温度等单因素对优良醋酸菌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到31株产酸菌,经16S rRNA分子鉴定确认其中的4株菌均属于苹果醋酸菌(Acetobacter malorum);菌株11的发酵性能最佳。结论菌株11具有优良发酵产酸性能,在乙醇浓度5%,接种量5%,温度31℃,摇床转速140 r/min,发酵7天时的产酸量为4.2 g/100 mL。(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索江华,唐桂芬,连艳鲜[2](2019)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协同降解葡萄皮渣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协同作用对葡萄皮渣的降解效果,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浓度配比、酶反应温度(℃)、酶反应时间(h)、pH等条件进行研究,得出单因素降解的最佳条件,再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设计和分析,得到最佳组合工艺: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的比例为5:4,温度60℃,pH 4.0,反应12 h,处理1 g葡萄皮渣,葡萄皮渣中还原糖含量提高了44.4%,粗纤维下降了28.34%。(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1期)

何金环,唐艳彦,张世凯,李祥,赵青[3](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酿酒葡萄皮渣色素提取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酿酒葡萄皮渣的色素提取工艺,为酿酒葡萄皮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pH 3.0条件下酿酒葡萄皮渣色素提取效率最高,提取色素的吸光值为0.686,与模型预测值0.69基本一致,优化的试验条件与数据模型模拟程度良好。(本文来源于《现代牧业》期刊2019年03期)

李祥,李凤玲,何金环,张世凯,唐艳彦[4](2019)在《葡萄皮渣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科学利用葡萄皮渣开发新型饲料资源,依据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葡萄皮渣的卫生指标、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对必需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卫生指标Pb、As、Hg、Cd、F、黄曲霉毒素、细菌总数、霉菌总数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常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12.0%、粗脂肪为8.4%、粗纤维为29.5%、粗灰分为3.2%、Ca为0.82%、总磷为0.08%。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总量为10.78%,必需氨基酸占比为34.88%,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43.43%。葡萄皮渣蛋白质的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43.3、47.7、65.8、60.0、7.9、76.3。葡萄皮渣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含硫氨基酸不足,其他必需氨基酸平衡性较好,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新型饲料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0期)

张丽芝,翟羽佳[5](2019)在《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适宜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以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4株菌的单菌和多菌组合进行固体发酵试验筛选最佳发酵菌种,同时研究了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工艺对其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不灭菌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4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单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75%;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双菌组合的发酵效果优于叁菌和四菌发酵,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由该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的最佳菌种组合为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郝小燕,牟春堂,丁娜,张建新[6](2019)在《葡萄皮渣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皮渣是葡萄酿酒后的副产物,约占葡萄鲜重的25%,其营养丰富,富含纤维、蛋白质、油脂、矿物质、多酚类化合物等,在动物营养、抗氧化和免疫方面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将葡萄皮渣作为动物饲料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动物机体抗氧化和免疫机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而且还可以节省常规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缺的压力。因此,本文综述了葡萄皮渣的营养价值、加工方式及其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现状,为合理、科学地利用葡萄皮渣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丽芝,翟羽佳[7](2019)在《葡萄皮渣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经榨汁或发酵处理后的葡萄皮渣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单细胞蛋白的应用前景及其饲用价值的优越性,探讨了葡萄皮渣的营养成分及葡萄皮渣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葡萄皮渣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缓解日益紧张的饲料资源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孙海涛,于雅萱,石金凤,张雅捷[8](2019)在《超声波-微波协同制备山葡萄皮渣纤维素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山葡萄皮渣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制备纤维素。研究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时间对山葡萄皮渣纤维素得率的影响。通过试验优化得到山葡萄皮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张兆英[9](2019)在《酿酒葡萄皮渣的有效成分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酿酒葡萄皮渣是酿酒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其营养丰富,且易于收集。将其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替代部分蛋白质,或提取有效成分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都能取得很好的饲喂效果,可促进反刍动物生长、改善瘤胃发酵、提高抗氧化功能、影响繁殖性能、改善肉品质。为合理利用酿酒葡萄皮渣,文章对酿酒葡萄皮渣的有效成分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素敏,王磊,马玲,王晓闻[10](2019)在《葡萄皮渣乳饮料的制作及其模拟胃液消化后多酚含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葡萄皮渣、蔗糖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为发酵剂制作发酵型葡萄皮渣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牛乳和果汁配比、接种量、蔗糖含量、稀释度对酸乳饮料品质的影响;选用CMC(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果胶3种稳定剂进行复合搭配,以感官品质及分层程度为指标来筛选出最佳稳定剂的配比,并研究其经模拟胃液消化后多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乳饮料的最佳工艺为,蔗糖含量12%、牛乳果汁配比为4:6、接种量为3%、稀释度为60%,此时产品的感官品质最佳。当CMC 0.15%、黄原胶0.2%、果胶0.15%3种稳定剂复合使用时稳定性最好。通过以上试验可以获得口感、风味俱佳的葡萄皮渣乳饮料产品。最优条件下制得的乳饮料中多酚经过模拟胃液消化后,吸收转化率为43.04%。(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葡萄皮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协同作用对葡萄皮渣的降解效果,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浓度配比、酶反应温度(℃)、酶反应时间(h)、pH等条件进行研究,得出单因素降解的最佳条件,再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设计和分析,得到最佳组合工艺: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的比例为5:4,温度60℃,pH 4.0,反应12 h,处理1 g葡萄皮渣,葡萄皮渣中还原糖含量提高了44.4%,粗纤维下降了28.3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葡萄皮渣论文参考文献

[1].李盈,周莹,谭玉洁,张坤杰,刘儒圣.葡萄酿酒皮渣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征[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

[2].索江华,唐桂芬,连艳鲜.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协同降解葡萄皮渣条件优化[J].中国饲料.2019

[3].何金环,唐艳彦,张世凯,李祥,赵青.响应面法优化酿酒葡萄皮渣色素提取条件研究[J].现代牧业.2019

[4].李祥,李凤玲,何金环,张世凯,唐艳彦.葡萄皮渣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9

[5].张丽芝,翟羽佳.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筛选[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6].郝小燕,牟春堂,丁娜,张建新.葡萄皮渣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9

[7].张丽芝,翟羽佳.葡萄皮渣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工.2019

[8].孙海涛,于雅萱,石金凤,张雅捷.超声波-微波协同制备山葡萄皮渣纤维素工艺优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

[9].张兆英.酿酒葡萄皮渣的有效成分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利用[J].饲料研究.2019

[10].张素敏,王磊,马玲,王晓闻.葡萄皮渣乳饮料的制作及其模拟胃液消化后多酚含量的变化[J].食品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温度对葡萄皮渣多酚得率的影响料液比对葡萄皮渣多酚得率的影响功率对葡萄皮渣多酚得率的影响4 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体外...葡萄皮渣粉体的溶解性Fig.2-7T...超声时间对葡萄皮渣多酚得率的影...

标签:;  ;  ;  ;  ;  ;  ;  

葡萄皮渣论文_李盈,周莹,谭玉洁,张坤杰,刘儒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