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化硅胶论文_周建波,徐超,曾明,阳科,崔小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氧化硅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氧,硅胶,丙醇,纳米,不对称,水杨,蛋白酶。

环氧化硅胶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波,徐超,曾明,阳科,崔小莹[1](2015)在《Salen-Mn(Ⅲ)和Salen-Mo(Ⅳ)配合物在介孔硅胶上接枝及烯烃环氧化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肽键作用将Salen型金属配合物接枝到介孔硅胶孔道中生成固相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对制备的固相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证实,Salen型金属配合物成功接枝到介孔硅胶载体上。以环辛烯和环己烯为反应底物,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比较均相Salen型催化剂和多相Salen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制备的均相Salen型催化剂和利用肽键键合制备的固相催化剂均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能,Mo-Salen催化活性更高,是因为叔丁基过氧化氢在Mo-Salen存在下易分解。固相催化剂活性≤75℃时稳定,在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作用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重复实验中,金属离子流失量很小,催化活性和TOF值未降低,表明利用肽键制备的固相催化剂催化活性稳定,为固相催化剂的制备开辟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5年10期)

王芳,刘俊华,李伟敏[2](2013)在《金-硅胶催化剂的一步合成及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苯乙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现有的工业生产技术存在能耗高及环境污染大等诸多问题,使得环境友好的苯乙烯环氧化生产工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系列金-硅胶纳米球催化剂,实现了纳米金的高度分散(粒径6.4 nm),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及产物选择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技术,结合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的考察,对金-硅胶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3年04期)

许晓倩,魏赛丽,赵瑞琴,唐玉海[3](2011)在《离子液体辅助硅胶型(Salen)-Mn(Ⅲ)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以Jacobsen催化剂、硅胶型(Salen)-Mn(Ⅲ)配合物为催化剂(1,2),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和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反应介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乙酸铵为轴向配体催化非官能团烯烃(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茚)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反应介质离子液体与二氯甲烷相比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反应的速率和ee值,并且离子液体BMIMPF6辅助催化能力高于(BMIMBF4);硅胶载体型配合物在离子液中催化烯烃具有比均相Jacobsen催化剂更好的立体催化效果。如α-甲基苯乙烯,在离子液BMIMPF6反应中获到97%~100%的ee值,且反应循环5次后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的下降。(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1年06期)

刘建红,赵志刚,李瑞丰,晋春,范彬彬[4](2006)在《键联硅胶表面Co-Salen配合物催化氧气环氧化烯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环氧化反应,能够为医药及精细化工提供有价值的中间体,通过该中间体选择性开环、官能团转换可以合成其它有用的化合物。目前,生产环氧化物的主要方法有过酸法和卤醇法,但这些方法产生大量副产物,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催化烯烃环氧化一直是催化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9-01)

刘海燕,孙素芳,杨更亮,李海鹰,王愈聪[5](2002)在《环氧化硅胶固定木瓜蛋白酶及其动力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胶为载体 ,γ -环氧丙基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 ,对木瓜蛋白酶进行了固定化 .最适固定化条件如下 :温度为 2 5℃ ,pH为 8.0 ,时间为 18h ,酶量为每 10 0mg环氧化硅胶固定 2 4mg酶 .同时以酪蛋白为底物 ,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酶活力回收的影响 ,并比较了固定化酶和溶液酶的动力学性质 ,结果表明 :固定化酶的最适 pH和最适温度都比溶液酶有所提高 ,且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王志民,周维善[6](1992)在《催化量的氢化钙-硅胶对Sharpless烯丙醇不对称环氧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Sharpless发现用他的试剂[Ti-(OiPr)_4,(+)-或(-)-酒石酸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可对烯丙醇进行不对称环氧化。以后该反应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光学活性天然产物的(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92年01期)

周维善,吴日南,王志民[7](1988)在《在氢化钙-硅胶存在下的烯丙醇催化不对称环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 Sharpless 不对称环氧化被发现以来,这个反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性天然产物的合成。最近,Sharpless 及其同工作者又将原方法中使用的等摩尔量四异丙氧基钛和酒石酸酯减少到催化量,并加入3(?)或4(?)分子筛。这一改进可减少敏感性环氧醇产物的破环,使产物易于分离。从而使这个方法变得更为经济简便。我们曾报道过的改良 Sharpless(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88年06期)

环氧化硅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氧苯乙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现有的工业生产技术存在能耗高及环境污染大等诸多问题,使得环境友好的苯乙烯环氧化生产工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系列金-硅胶纳米球催化剂,实现了纳米金的高度分散(粒径6.4 nm),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及产物选择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技术,结合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的考察,对金-硅胶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氧化硅胶论文参考文献

[1].周建波,徐超,曾明,阳科,崔小莹.Salen-Mn(Ⅲ)和Salen-Mo(Ⅳ)配合物在介孔硅胶上接枝及烯烃环氧化催化性能[J].工业催化.2015

[2].王芳,刘俊华,李伟敏.金-硅胶催化剂的一步合成及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的研究[J].分子催化.2013

[3].许晓倩,魏赛丽,赵瑞琴,唐玉海.离子液体辅助硅胶型(Salen)-Mn(Ⅲ)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J].化工进展.2011

[4].刘建红,赵志刚,李瑞丰,晋春,范彬彬.键联硅胶表面Co-Salen配合物催化氧气环氧化烯烃的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5].刘海燕,孙素芳,杨更亮,李海鹰,王愈聪.环氧化硅胶固定木瓜蛋白酶及其动力学性质[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6].王志民,周维善.催化量的氢化钙-硅胶对Sharpless烯丙醇不对称环氧化的影响[J].有机化学.1992

[7].周维善,吴日南,王志民.在氢化钙-硅胶存在下的烯丙醇催化不对称环氧化[J].有机化学.1988

论文知识图

一8环氧化硅胶整体柱(A)、醛基化...一5环氧化硅胶(A)、醛基化硅胶(B...季铵盐型锰卟啉的结构及催化氧化环己...7硅胶固载离子液体挂载过氧钨酸根([W...金-硅胶催化剂的O1s和Au4f结合能Fig.5...接枝硅胶负载锰卟啉结构式及催化氧化...

标签:;  ;  ;  ;  ;  ;  ;  

环氧化硅胶论文_周建波,徐超,曾明,阳科,崔小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