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色性论文_朱少萍,万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色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性,氨基,联苯,盐酸,安替比林,吲哚,异构。

热色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少萍,万玉[1](2018)在《一种新型苯并吲哚啉螺萘并吡喃的制备与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吲哚啉螺吡喃3,3-二甲基-N-溴丁基-ɑ-磺酸基苯并吲哚啉螺萘并吡喃,采用IR、~1H NMR以及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升温IR,升温UV-Vis以及DSC研究了其热色性。结果显示该目标产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热致变色性能。在温度升高到140°C左右时,能从浅绿色变为深绿色,并且这种颜色的变化是可逆的(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朱少萍,冯玉英,乐传俊[2](2010)在《2-羟基-1-萘醛缩2-氨基-5-溴吡啶的合成与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利用EA、1HNMR、IR表征了其结构;借助DSC、原位升温IR、13CNMR和分子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其热色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引起的标题化合物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异构体烯醇亚胺和酮胺式可逆性的互变导致的。(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0年12期)

朱少萍,冯玉英,乐传俊,杨梅,高振兴[3](2010)在《2-羟基-1-萘醛缩2-氨基-4-甲基吡啶的合成及其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出含杂环的席夫碱类化合物2-羟基-1-萘醛缩2-氨基-4-甲基吡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其结构。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原位升温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其热色性能,探讨了变色的机理,并对变色前后以及恢复原色后的化合物的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此外标题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也显示出热色性。结果表明:此类席夫碱是由于邻羟基的存在而导致热色性,恢复原色后与原化合物的结构一致,这也是其热色性具有高重复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0年11期)

汪建红,雷光东,唐金鹏[4](2010)在《几种双希夫碱类热变色物质的合成及其热色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4种醛和联苯胺为原料,在氮气的保护下,合成了4种双希夫碱类热变色物质,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显微熔点仪测定了其熔点、热变色温度.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和目标产物一致,且熔程较短,纯度较高,反应效果理想;该4种希夫碱热变色温度较高,均是性能优良的热变色物质.(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朱少萍,壮亚峰,高姗姗,孙浩,周于骅[5](2009)在《2-羟基-1-萘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的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羟基-1-萘醛和4-氨基安替比林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一种席夫碱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其结构进行确认,并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其热致变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席夫碱的可逆热色性是由于烯醇式和顺式酮两种构型的互变导致的.(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朱少萍,杜亚峰,赵波,周志华[6](2009)在《盐酸氨基脲缩水杨醛与CulC_2配合物的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盐酸氨基脲出发,经与水杨醛缩合,再与氯化铜配合等步骤,生成了席夫碱的配合物.目标化合物经IR、远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分子结构,并通过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测定了其变色的温度范围.升温时,在50~110℃有变色峰出现;降温时,在45~85℃出现变色峰.与目测法结果相符,证明该化合物是一新型可逆热致变色配合物.(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朱少萍,周志华,赵波[7](2008)在《盐酸氨基脲缩水杨醛与CuCl_2的配合物的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盐酸氨基脲出发,经与水杨醛缩合,再与氯化铜配合等步骤,生成了席夫碱的配合物。目标化合物经IR、远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分子结构,并通过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测定了其变色的温度范围。升温时,在50~110℃有变色峰出现;降温时,在45~85℃出现变色峰。与目测法结果相符,证明该化合物是一新型可逆热致变色配合物。(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S2期)

欧秀明,潘荣楷,石晓波[8](2008)在《六次甲基四胺合钴(Ⅱ)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其热色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六水合二氯化钴与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得了钴(Ⅱ)-六次甲基四胺配合物,采用化学分析I、R、DTA和TG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与液相合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配合物中Co(Ⅱ)与六次甲基四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将六水合二氯化钴与六次甲基四胺以不同比例混合反应,所得的产物组成都为CoCl2.2C6H12N4.6H2O,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致变色性能.(本文来源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朱少萍,周志华,赵波[9](2008)在《双席夫碱及其Ni(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法合成双-N,N′-缩水杨醛联苯胺及其与Ni(Ⅱ)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对其组成进行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其热色性。结果表明,双-N,N′-缩水杨醛联苯胺及其Ni(Ⅱ)配合物表现出了可逆热色性。(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08年04期)

朱少萍,周志华,赵波[10](2008)在《对氨基苯乙酰胺与Co(Ⅱ)的配合物的热色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对氨基苯乙酰胺与Co(Ⅱ)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可逆的热色性,此性质是由于加热时Co-N键强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热色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利用EA、1HNMR、IR表征了其结构;借助DSC、原位升温IR、13CNMR和分子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其热色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引起的标题化合物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异构体烯醇亚胺和酮胺式可逆性的互变导致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色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少萍,万玉.一种新型苯并吲哚啉螺萘并吡喃的制备与热色性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8

[2].朱少萍,冯玉英,乐传俊.2-羟基-1-萘醛缩2-氨基-5-溴吡啶的合成与热色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0

[3].朱少萍,冯玉英,乐传俊,杨梅,高振兴.2-羟基-1-萘醛缩2-氨基-4-甲基吡啶的合成及其热色性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0

[4].汪建红,雷光东,唐金鹏.几种双希夫碱类热变色物质的合成及其热色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5].朱少萍,壮亚峰,高姗姗,孙浩,周于骅.2-羟基-1-萘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的热色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朱少萍,杜亚峰,赵波,周志华.盐酸氨基脲缩水杨醛与CulC_2配合物的热色性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朱少萍,周志华,赵波.盐酸氨基脲缩水杨醛与CuCl_2的配合物的热色性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欧秀明,潘荣楷,石晓波.六次甲基四胺合钴(Ⅱ)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其热色性[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

[9].朱少萍,周志华,赵波.双席夫碱及其Ni(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热色性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

[10].朱少萍,周志华,赵波.对氨基苯乙酰胺与Co(Ⅱ)的配合物的热色性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对CdSxSe1-x@ZrSiO4大红色料研究的系...配合物的DSC谱图一4M的红外光谱图水合对硝基苯酚的DSC测定图谱一1配体L3的红外光谱

标签:;  ;  ;  ;  ;  ;  ;  

热色性论文_朱少萍,万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