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孔径论文-吴翔宇,崔碧峰

氧化孔径论文-吴翔宇,崔碧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孔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氧化孔径,电流密度

氧化孔径论文文献综述

吴翔宇,崔碧峰[1](2017)在《氧化孔径限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电极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CSEL)限制电流流入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氧化孔径(电流注入孔径)限制法制备工艺简单,成为普遍选用的方式。模拟结果显示,对于氧化孔径限制VCSEL,在氧化孔径边缘处电流密度最大。模拟P型电极内环半径对注入孔径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型电极内环半径越大,器件氧化孔径边缘的电流密度越大,对应的器件工作电压越大,输出光功率越低。综合考虑器件结构的光场分布和发散角分布,计算器件表面光斑面积,得到P型电极内环半径的最优值为8μm。(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7年10期)

刘迪,宁永强,秦莉,张金龙,张星[2](2012)在《氧化孔径对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温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制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时选择合适的氧化孔径尺寸,以获得较好的光束质量和较高的输出功率,对具有不同氧化孔径的单管器件的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控制氧化时间,制作了氧化孔径分别为415、386、316μm的单管器件,台面直径和P型接触电极直径均为450μm和400μm。针对3种器件在室温连续工作条件下不同的输出特性,对它们的热阻进行了实验测量,发现氧化孔径越小时器件热阻越大。通过对比电流、波长及温度的关系,得到了由电流引起的自热效应给3种器件带来的温升情况。注入电流为1A时,氧化孔径为415μm的器件温度为32.4℃,氧化孔径为386μm的器件温度为35.2℃,氧化孔径为316μm时,器件的温度高达76.4℃。(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2年05期)

王英龙,郑云龙,武德起,尚勇,阎正[3](2006)在《外包壳对具有氧化孔径层的圆柱形VCSEL阈值增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矢量场模型,对具有诱人应用前景的圆柱形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CSEL)的模式阈值增益进行了数值模拟;为减弱金属圆柱的反射以使理论计算更接近实际,采用两种方案,将外加金属包壳视为非理想导体,或在此基础上,将金属包壳与激光器主体结构隔开.从模式的阈值增益与顶Bragg反射镜层周期数的关系方面,与理想金属外包壳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阶贝塞耳函数模式的阈值增益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而0阶贝塞耳函数模式的阈值增益变化规律相差较大.(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赵顺龙[4](2003)在《具有氧化孔径层的微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以矢量场模型出发,对具有诱人应用前景的柱形垂直腔面发射结构(VCSEL)的微腔半导体激光器(MCSL)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用于分析方柱形和圆柱形结构具有氧化孔径层的激光器的模式特性的理论模型;对圆柱形结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振荡波长、阈值增益随激光器内外半径、Bragg反射镜层折射率、周期数以及氧化孔径层厚度、位置和氧化物折射率的详细变化规律;为使理论计算更接近实际,将外加金属包壳视为非理想导体,或将金属包壳与激光器结构隔开,分别对这两种情况下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所得结果为性能优越MCSL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3-06-01)

王英龙,李惠青,丁文革,常雷,孙江[5](2001)在《具有氧化孔径层的方柱形微腔半导体激光器理论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具有大折射率衬比的氧化孔径层的方柱形垂直腔面发射微腔半导体激光器 ,基于Maxwell方程组的矢量解 ,推导了用于计算激光器阈值增益的理论模型 ,为数值模拟和微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最佳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氧化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在制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时选择合适的氧化孔径尺寸,以获得较好的光束质量和较高的输出功率,对具有不同氧化孔径的单管器件的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控制氧化时间,制作了氧化孔径分别为415、386、316μm的单管器件,台面直径和P型接触电极直径均为450μm和400μm。针对3种器件在室温连续工作条件下不同的输出特性,对它们的热阻进行了实验测量,发现氧化孔径越小时器件热阻越大。通过对比电流、波长及温度的关系,得到了由电流引起的自热效应给3种器件带来的温升情况。注入电流为1A时,氧化孔径为415μm的器件温度为32.4℃,氧化孔径为386μm的器件温度为35.2℃,氧化孔径为316μm时,器件的温度高达76.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孔径论文参考文献

[1].吴翔宇,崔碧峰.氧化孔径限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电极优化[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

[2].刘迪,宁永强,秦莉,张金龙,张星.氧化孔径对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温升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2

[3].王英龙,郑云龙,武德起,尚勇,阎正.外包壳对具有氧化孔径层的圆柱形VCSEL阈值增益的影响[J].光子学报.2006

[4].赵顺龙.具有氧化孔径层的微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3

[5].王英龙,李惠青,丁文革,常雷,孙江.具有氧化孔径层的方柱形微腔半导体激光器理论模型[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标签:;  ;  ;  ;  

氧化孔径论文-吴翔宇,崔碧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