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氧化论文-龙威,邱贵福,王二贺,连结

甲苯氧化论文-龙威,邱贵福,王二贺,连结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苯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苯,石墨烯,选择性氧化,苯甲醛

甲苯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龙威,邱贵福,王二贺,连结[1](2019)在《石墨烯负载MnO_2催化甲苯选择性氧化制备苯甲醛》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石墨烯(Graphene Nanosheets,GN)负载MnO_2催化剂,用于甲苯选择性氧化生成苯甲醛。对催化剂的表征和实验结果表明,10%-MnO_2/GN催化剂[w(MnO_2)]=10%]结合抑制剂加入,反应的转化率为8.45%,产物中苯甲醛的选择性为53.78%,苯甲酸的选择性降低至10.31%,过度氧化受到了有效的控制。石墨烯作为新型碳材料,内部具有六角形二维结构,MnO_2晶粒负载于六角形内部,分散均匀,比表面积为50.9 m~2/g,MnO_2以α和β晶相的混合形式存在。(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毛益萍,潘华,王晟康,杨仲余,张鼎盛[2](2019)在《MnO_x催化氧化甲苯的构-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MnO_x催化剂,结合催化活性评价和催化表征手段,考察了MnO_x催化氧化甲苯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制备温度的MnO_x催化剂中,催化活性的顺序为MnO_x-70>MnO_x-90> MnO_x-120,MnO_x-70催化剂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T_(50)=196℃),其在256℃下甲苯的转化效率可稳定在90%。催化剂的活性与比表面积、孔体积、Mn~(3+)/Mn~(4+)和Olatt/Osurf的比值有关。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小为MnO_x-70>MnO_x-90>MnO_x-120。催化剂中锰以Mn~(4+)和Mn~(3+)的形式存在,3种催化剂表面Mn~(3+)/Mn~(4+)的比值依次为MnO_x-120>MnO_x-90>MnO_x-70。3种催化剂表面Olatt/Osurf的比值依次为MnO_x-70> MnO_x-90> MnO_x-120。说明催化剂表面Mn~(4+)和晶格氧含量越多,催化剂活性越好。(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邓长顺,许孟霞,董珍,李磊,杨金月[3](2020)在《十六烷基膦酸配合的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稳定的O/W乳液中甲苯单一氧化为苯甲醛(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甲醛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学品,通过O_2氧化甲苯制取苯甲醛是最佳生产途径,也是近几十年来工业界迫切需要的反应之一.虽然该反应在苄基上结合一个氧再脱除两个氢即可,对该反应的多相催化过程也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其性能仍远远低于工业要求.当前的工业过程主要有甲苯氯化水解法和甲苯均相氧化法两种,但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腐蚀问题,且产品中含有少量卤素,阻碍了其在诸如香水或食品中的高端应用.近年来,以O_2作为氧化剂及Pd,Au,Pt,Ag,Ru等贵金属或它们间的合金为催化剂的甲苯液相氧化反应研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进展,但仍然不能在高甲苯转化率下高选择性地得到苯甲醛.本课题组曾报道了一种高效的混相催化体系,以O_2作为氧化剂将甲苯专一地催化氧化为苯甲醛,其中十六烷基膦酸-氧化铁(HDPA-FeO_x)纳米颗粒处在甲苯和水的界面上,稳定了该O/W类皮克林乳液(Pickering).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晶格氧的移动性以提升催化活性,本文采用Mn, Co, Ni, Cu, Cr, Mo, V和Ti等一系列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HDPA-Fe O_x进行掺杂,同时使用一种特殊的纳米Al_2O_3作为载体,大大地增加了催化剂制备的便捷性和保证了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TEM和XRD结果表明,Al_2O_3负载了金属氧化物后,其形貌仍为纳米棒状结构,并只能观察到Al_2O_3的晶相衍射峰,表明金属氧化物均匀地负载在其表面.BET结果表明,负载后的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载体Al_2O_3类似.FT-IR结果表明,HDPA很好地吸附在了催化剂表面.TG结果表明,催化剂中HDPA含量与加入量相符,质量分数为~5%.结合前期工作可知,HDPA能够调整Fe M纳米棒表面催化性质,且以1 HDPA/nm_2的密度为最佳,此时,甲苯液相氧化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最佳.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吸附了HDPA后,甲苯的转化率显着增加,且只生成苯甲醛.在所考察的第二种掺杂金属中,以Ni的效果为最好.该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苯转化率为83%(TOF=0.0_27nm–_2·s–1),苯甲醛选择性为~100%.而Cr,Mo,V和Ti等高价金属则抑制了该反应,这也说明通过掺杂第二种金属调变晶格氧的活动性可影响反应性能.经过优化后,最佳反应条件为:p H值为_2.5,反应温度为180°C.原位FT-IR结果表明, 180°C下,甲苯在吸附有HDPA的催化剂表面能够发生化学吸附,苄基C–H键解离并与晶格氧产生结合,形成了C6H5–CH_2–O–Fe中间物种,该物种脱附即得苯甲醛.该温度下,表面HDPA对甲苯的化学吸附不可缺.(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20年02期)

金同发,徐杰,宋世豪,郭严文,叶梦晨[4](2019)在《碘改性的复合氧化物选择性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一系列碘改性的介孔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N_2吸脱附、TEM、H_2-TP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O_2为氧化剂,考察其在甲苯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碘改性的介孔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其元素组成显着影响其催化性能;以乙腈为溶剂,甲苯(0.1 mol)与O_2(1.0 MPa)在I/CuMgAlO催化剂0.2 g、120℃下反应6 h后,甲苯转化率最高可达33.7%,苯甲醛选择性为98.5%。I/CuMgAlO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梁文俊,王昭艺,任思达[5](2019)在《Pt/Pt-Ce/γ-Al_2O_3催化氧化甲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单贵金属Pt/γ-Al_2O_3和双金属Pt-Ce/γ-Al_2O_3催化剂,考察Ce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确定催化剂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当Pt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0.5%时,Pt/γ-Al_2O_3催化活性最高;当Pt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0.2%,Ce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1.0%时,Pt-Ce/γ-Al_2O_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Pt-Ce/γ-Al_2O_3催化剂的甲苯转化率高于Pt/γ-Al_2O_3催化剂。随着Pt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容、孔径减小。粉体式催化剂性能优于整体式催化剂,但差别不大;Ce的添加有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11期)

张硕,梁吉艳,沈欣军,于欣扬[6](2019)在《DDBD协同MnO_x催化氧化降解低浓度甲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DBD协同不同前驱物制备MnO_x氧化降解低浓度甲苯,考察催化前驱物对甲苯降解、O_3和NO_x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输入能量为25 J/L时,仅采用DDBD对甲苯降解效率最高可达50. 7%,且产生O_3、NO和NO_2等副产物; MnO_x催化氧化能力为MnO_x(MA)>MnO_x(MS);其中,采用DDBD-15%MnO_x(MA)降解甲苯时最大去除率为97. 5%,NO和NO_2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0. 0%和43. 7%,CO_x选择性最大值为73. 4%,在尾气中仅有少量的O_3被检测到。(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李世伟[7](2019)在《氢气中一氧化碳对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HLD-001、HAT-099在工业应用中使用不同来源(变压吸附、乙烯和重整装置)氢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HLD-001催化剂期间,补充氢由乙烯装置氢气更换为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62℃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0.23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6.83百分点;使用HAT-099催化剂期间,补充氢采用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56℃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1.57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4.27百分点,催化剂性能明显下降,重整装置氢气中一氧化碳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张鼎盛,潘华,毛益萍,杨仲余,王晟康[8](2019)在《CeO_2负载过渡金属催化氧化甲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通过催化活性评价和催化表征等方法考察了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活性。研究表明: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活性为Mn/CeO_2>Co/CeO_2>Cr/CeO_2>Fe/CeO_2>CeO_2。Mn/CeO_2催化剂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甲苯转化率达到50%时的温度(T50)为180℃,其在215℃下甲苯的转化效率可稳定在80%。过渡金属/CeO_2催化剂的活性主要由过渡金属活性组分决定。Mn/CeO_2、Co/CeO_2、Cr/CeO_2和Fe/CeO_2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别为Mn_3O_4、Co_3O_4、Cr_2O_3和Fe_2O_3,其中Mn_3O_4的催化活性最强,Co_3O_4次之。此外,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的物化结构及活性氧物种有一定的关系。Mn/CeO_2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Ce(Ⅳ)的3d94f2 O_2p4形式比例及合适的活性氧物种比值(晶格氧、表面氧摩尔比为3.8)。(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09期)

暴玮,周龙,吴小华[9](2019)在《甲苯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SBR-15分子筛,探讨了不同金属作为催化剂和助剂时的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1.5%Mn_2O_3-5%Fe_2O_3-SBR-1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优,在常压、反应温度90℃的条件下,甲苯的转化率为13.98%,苯甲醛的选择性为48.32%。BET的表征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Mn_2O_3(<1.0%),能较小程度地增加Fe_2O_3-SBR-15分子筛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72h内,催化剂对苯甲醛的选择性一直保持在40%以上,甲苯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直至失活。(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09期)

董艳玲,赵文胜,李雄建[10](2019)在《纳米片状B与M相VO_2催化二氯甲苯氨氧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H_4VO_3和草酸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纳米片结构的VO_2(B)和VO_2(M),并将所制备材料及V_2O_5应用于3,4-二氯甲苯及2,6-二氯甲苯(DCT)氨氧化制备相应二氯苯腈(DCBN),考察了不同钒氧化物在氨氧化过程中的化学组成和晶型结构变化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多种表征结果表明,氨氧化后的所有样品均由VO_2(M)、V_2O_5及V_6O_(13)混合相组成。氨氧化测试结果表明,VO_2(B)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获得的3,4-DCBN和2,6-DCBN的产率分别为55. 9%和42. 7%。(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甲苯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甲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MnO_x催化剂,结合催化活性评价和催化表征手段,考察了MnO_x催化氧化甲苯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制备温度的MnO_x催化剂中,催化活性的顺序为MnO_x-70>MnO_x-90> MnO_x-120,MnO_x-70催化剂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T_(50)=196℃),其在256℃下甲苯的转化效率可稳定在90%。催化剂的活性与比表面积、孔体积、Mn~(3+)/Mn~(4+)和Olatt/Osurf的比值有关。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小为MnO_x-70>MnO_x-90>MnO_x-120。催化剂中锰以Mn~(4+)和Mn~(3+)的形式存在,3种催化剂表面Mn~(3+)/Mn~(4+)的比值依次为MnO_x-120>MnO_x-90>MnO_x-70。3种催化剂表面Olatt/Osurf的比值依次为MnO_x-70> MnO_x-90> MnO_x-120。说明催化剂表面Mn~(4+)和晶格氧含量越多,催化剂活性越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苯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龙威,邱贵福,王二贺,连结.石墨烯负载MnO_2催化甲苯选择性氧化制备苯甲醛[J].化工科技.2019

[2].毛益萍,潘华,王晟康,杨仲余,张鼎盛.MnO_x催化氧化甲苯的构-效关系[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3].邓长顺,许孟霞,董珍,李磊,杨金月.十六烷基膦酸配合的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稳定的O/W乳液中甲苯单一氧化为苯甲醛(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20

[4].金同发,徐杰,宋世豪,郭严文,叶梦晨.碘改性的复合氧化物选择性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醛[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5].梁文俊,王昭艺,任思达.Pt/Pt-Ce/γ-Al_2O_3催化氧化甲苯研究[J].工业催化.2019

[6].张硕,梁吉艳,沈欣军,于欣扬.DDBD协同MnO_x催化氧化降解低浓度甲苯[J].环境工程.2019

[7].李世伟.氢气中一氧化碳对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8].张鼎盛,潘华,毛益萍,杨仲余,王晟康.CeO_2负载过渡金属催化氧化甲苯[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9].暴玮,周龙,吴小华.甲苯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的合成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10].董艳玲,赵文胜,李雄建.纳米片状B与M相VO_2催化二氯甲苯氨氧化反应研究[J].现代化工.2019

标签:;  ;  ;  ;  

甲苯氧化论文-龙威,邱贵福,王二贺,连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