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性论文_刘莉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词根,意象,语序,声音,原则,自然,语词。

临摹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琼[1](2012)在《流水句的临摹性及其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使流水句能形散而神聚的主要原因是汉语句子结构的对现实的事理和时间顺序的临摹性,而英语更倾向于将语句信息按照逻辑理性原则排列。因此我们在流水句的英译是一定要注意将流水句说表达的信息按照英语句子主从分明,层次清楚的特点作出调整,化简为繁,善用从属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和摘要汇编》期刊2012-09-22)

周小涛[2](2011)在《从语符关系的临摹性探析其认知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作为认知的产物其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认知动因。本语符关系的象似性临摹组合为依据,从量的临摹;序的临摹;质的临摹3个方面结合英汉语句,分析了英汉语在其句法及语篇构造上体现的与人类认知世界的象似性,在此基础上,证明了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投射人类世界经验结构的认知理据。(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刘清华[3](2010)在《隐喻的临摹性与目标域映射的认知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隐喻所具有的高度临摹性的视角,对照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解释其在语境中具有的常规性和非常规性隐喻机理。以时间为变量,探究隐喻的理解中主导心理空间的语言转换应对情况,分析隐喻的思维发生机制;划分隐喻的临摹性,把抽象的、虚拟的维度作为思维的介质,用来研究其演变过程;选用隐喻实例阐述不同语言间本体域和喻体域之间的结构相似性,认为伴随临摹性而产生的相似性构成常规语义转移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周晓飞[4](2010)在《《清平山堂话本》中语义临摹性对“动+了+【宾】+补”和“动+补+了+【宾】”语序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语义临摹性之"距离原则"为理论指导,主要尝试探讨《清平山堂话本》中"动+了+【宾】+补"和"动+补+了+【宾】"两种句法格式在语序形成中的语义认知因素。(本文来源于《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邹爱琴[5](2008)在《英汉语语法的临摹性和意象性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说明在临摹性和意象性这一对比项中,英语语法遵循临摹性原则,而汉语语法遵循意象性原则。从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字本位理论和意指语法理论恢复了汉字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汉语语法结构的意象性是汉字构形意象性的投射。推理式思维和直觉性思维对英汉语语法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只有实现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研究传统的结合,才能为补充和修正普通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科学教研)》期刊2008年06期)

张婧[6](2007)在《临摹性原则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临摹性原则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四个方面的启示,即偏程分析、语义理解、句法教学及词汇教学。(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项成东[7](2003)在《语篇的临摹性及其文体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 ,语言学界对语言临摹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 ,对语篇层面涉及甚少。本文试图应用临摹性理论从叁个方面来探讨语篇的临摹性 ,即语篇临摹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及其文体功能。(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郭焰坤[8](1999)在《试论古汉语词汇的临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索绪尔以来,“符号是任意的”这一观点被视为语言学的经典性结论;功能主义的兴起使这一结论受到挑战,它认为语言具有临摹性。目前,功能主义仅用临摹性来解释句法结构,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探视的触角伸向词汇层面,认为古汉语词汇具有叁种临摹性特征:其一,符号通过摹拟自然声音来表达对象;其二,符号通过词根来摹拟对象;其叁,符号通过发音的口型来摹拟对象。符号的临摹性是使符号产生社会性,得以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黄冈师专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郭焰坤[9](1999)在《试论古汉语词汇的临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索绪尔以来,“符号是任意的”这一观点被视为语言学的经典性结论;功能主义的兴起使这一结论受到挑战,它认为语言具有临摹性。目前,功能主义仅用临摹性来解释句法结构,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探视的触角伸向词汇层面,认为古汉语词汇具有叁种临摹性特征:其一,符号通过摹拟自然声音来表达对象;其二,符号通过诃根来摹拟对象;其叁,符号通过发音的口型来摹拟对象。符号的临摹性是使符号产生社会性,得以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郭焰坤[10](1998)在《论汉语修辞的临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临摹性”是认识语言学在分析语法时,针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确立的理论前提.本文认为:语法是社会性的规则,因而它只能在更抽象、更超越的层面体现其临摹性,而不能对每一具体情景、每一具体思维过程表现其临摹性特征。而在直面具体语境的修辞层面,临摹性的特征倒有较多的体现。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汉语修辞的“临摹性”特征:第一,语言节奏的临摹性特征;第二,语词顺序的临摹性特征。(本文来源于《黄冈师专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临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作为认知的产物其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认知动因。本语符关系的象似性临摹组合为依据,从量的临摹;序的临摹;质的临摹3个方面结合英汉语句,分析了英汉语在其句法及语篇构造上体现的与人类认知世界的象似性,在此基础上,证明了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投射人类世界经验结构的认知理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莉琼.流水句的临摹性及其英译[C].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和摘要汇编.2012

[2].周小涛.从语符关系的临摹性探析其认知动因[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刘清华.隐喻的临摹性与目标域映射的认知解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

[4].周晓飞.《清平山堂话本》中语义临摹性对“动+了+【宾】+补”和“动+补+了+【宾】”语序形成的影响[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5].邹爱琴.英汉语语法的临摹性和意象性对比[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6].张婧.临摹性原则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7].项成东.语篇的临摹性及其文体功能[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8].郭焰坤.试论古汉语词汇的临摹性[J].黄冈师专学报.1999

[9].郭焰坤.试论古汉语词汇的临摹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

[10].郭焰坤.论汉语修辞的临摹性[J].黄冈师专学报.1998

论文知识图

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图我醒(Iwakedup)颜真卿(唐)《祭侄文稿》是临摹中的具象...》、第 45第 220 窟《神将》、第 321 窟...一11盛唐320窟四飞天(图片来自于《敦煌...语言理据的分类

标签:;  ;  ;  ;  ;  ;  ;  

临摹性论文_刘莉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