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词汇论文_徐琴芳,胡欣怡

导读:本文包含了口语词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口语,词汇,汉语,留学生,中亚,语素,视觉。

口语词汇论文文献综述

徐琴芳,胡欣怡[1](2019)在《听障儿童汉语阅读能力研究:语音加工和口语词汇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调查影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实验以年龄和非言语智力匹配的叁组小学生(听障组、阅读控制组、年龄控制组各12名)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他们在汉语语音加工、口语词汇表达和理解、汉语阅读等各项任务的成绩。结果显示:(1)听障儿童跟阅读障碍儿童一样存在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的双重缺陷;(2)影响听障儿童阅读的重要因素是口语词汇能力。研究结果启示给听障儿童进行早期阅读干预和语音加工能力训练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田鑫[2](2019)在《任务构思条件对留学生汉语口语词汇丰富性及其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是口语表达的基础,与第二语言的产出能力密切相关。词汇丰富性作为评估词汇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对学生词汇丰富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词汇习得过程的理解,检验词汇教学的效果,也可以作为评估学习者口语表达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对词汇丰富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写作词汇,且依赖静态量化的分析,缺乏对学习者口语词汇纵向发展的考量。鉴于此,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任务构思条件作为变量,探索中级水平留学生在任务前构思(有准备时间)和在线构思(无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口语词汇丰富性的变化和发展,具体体现在词汇变化度、词汇复杂度、词汇密度和词汇错误率上,同时分析口语表达质量与各维度的相关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口语课堂的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本文以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下班的3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把话题演讲作为口语测试的诱导任务,采用实验法以及发展性研究的方式,历时叁个月,进行了前后两个阶段的口语测试。通过后期对语料的整理和分析,结合任务构思条件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解决了以下叁个问题:(1)任务前构思和在线构思条件下学习者口语产出的词汇丰富性有何特点?(2)学习者的口语词汇丰富性在叁个月前后的发展有何特点?(3)词汇丰富性与口语表达的质量有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任务构思条件对词汇丰富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变化度上,有准备时间的被试者词汇变化度显着高于无准备时间的被试者。任务构思条件对词汇丰富性其他叁个维度无显着影响。(2)在叁个月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质量整体趋势在提升。在词汇丰富性的四个维度中,学习者的词汇错误率有显着下降,说明口语表达的正确度在提高。其他叁个维度未显示有显着差异。(3)学习者口语表达的质量与词汇变化度、词汇密度和词汇错误率呈显着相关,而与词汇复杂度呈微弱相关,说明词汇变化度、词汇密度和词汇错误率均能被用来有效地预测学习者的表达质量。根据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文章最后对口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真正学习到一个词汇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合适的口语词汇进行教学很关键。其次,应充分理解二语学习者注意力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考虑到不同的准备条件对学生口语表达造成的影响。然后,合理安排由浅入深的实用性口语练习。最后,密切关注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不平衡,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颜媚[3](2019)在《《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Ⅰ》词汇习得难点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不断加强,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汉语中级口语I》(第二版)是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使用了数十年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对兰州大学留学生教育事业有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然而从教材出发,对留学生词汇习得难点的调查甚少。基于两个阶段的动态跟踪与测试,37名中亚留学生使用教材词汇造句时会出现词义、句法和语用偏误。SPSS 17.0软件验证了测试的信度,得出40个教材难点词汇。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分别确定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教材词汇中的名词难点、动词难点、形容词难点、副词难点和虚词难点,接着分析各类词的使用偏误及成因,最后提出笔者的教学建议。根据调查,中亚留学生使用名词造句时,易误用名词为形容词,出现搭配不当的语法偏误。使用动词造句时,易误解词义。使用形容词造句时,易误用形容词为动词,出现搭配不当的语法偏误。使用副词造句时,易出现状语语序不当的偏误。使用虚词造句时,易出现语用偏误。调查旨在帮助使用该系列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权衡轻重,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对兰州大学中亚留学生的词语教学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方铖豪,程亚华,伍新春[4](2019)在《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叁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间有显着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后,口语词汇知识在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与后期的阅读能力之间起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水平能够提高词汇知识获得的效率,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黄晓芬[5](2018)在《试析口语词汇在党政机关公文中的运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语词汇在党政机关公文中的灵活运用,可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传达公文所承载的信息,这也充分说明了党政公文中引入口语词汇的必要性。因此必须巧妙地在党政公文中引入成语、惯用语等6类口语,以增强其表达效果。同时在党政公文中引入口语词汇可以改进文风。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口语词汇的含义、透析公文具体的语境、精选口语词汇的策略等,以期实现口语词汇在党政机关公文中正确使用。(本文来源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林桐,王娟[6](2018)在《基于视觉情境范式的口语词汇理解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情境范式是主要用于研究口语理解的眼动范式,它将视觉情境与听觉刺激跨通道结合,使实验环境更为自然。研究发现,在口语词汇理解中,词汇的音、义、形信息能得到激活;儿童对语音的激活水平已接近成人,对语义的激活水平仍与成人存在差距;双语者能否激活跨语言竞争词仍存在争议;视觉材料、听觉环境和预示时长会影响该范式下的口语词汇理解过程。未来应加大对汉语被试和特殊被试的研究,并丰富该范式的视觉情境与听觉环境。(本文来源于《心理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09期)

刘翠,王粉[7](2018)在《来华留学生汉语口语词汇使用现状调查报告——以贵州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他们的口语表达也日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以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30名留学生为对象,调研贵州大学留学生口语词汇使用情况,总结并分析该群体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考察了贵州方言对留学生口语词汇的影响。最后针对词汇使用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和留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12期)

王丹凤[8](2018)在《基于《世界青年说》第一季语料的汉语学习者口语词汇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目标是运用汉语流畅地进行表达。因此,培养其汉语口语交际能力便是对外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汉语水平。对《世界青年说》中十一国青年代表,即TK11的鲜活语料可以得知,其在汉语口语词汇方面问题颇多,很多问题的出现与其初中期的学习密切相关,初中期的学习问题会导致之后的学习出现化石化现象。鉴于此,本文以《世界青年说》第一季中TK11的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在自建语料库的基础上,采取偏误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其词汇偏误情况。具体从关联词、近义词和数量词叁个方面,对其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并对其偏误产生的原因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建议进行分析。本文旨在通过汉语学习者口语词汇偏误的分析,进一步明确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其偏误产生的原因,为初中级课堂词汇教学提供有效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26)

万鹏[9](2018)在《语义一致性及视觉复杂度影响5-6岁幼儿口语词汇识别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语词汇识别顺利进行口语理解的重要基石。对幼儿口语词汇识别中视觉竞争词、语义竞争词影响识别作用的研究比较少,面对这种形势,本研究选取了5-6岁的幼儿作为被试,运用眼动技术,采用视觉-情境范式,研究视觉信息、语义信息对口语词汇识别过程的不同作用。具体实验研究中要幼儿被试在听到词语的同时,从屏幕展示的图片中寻找相对应词语。例如,在实验一中,当听到“花生”这一词语时,与之对应的四张图片分别是花生(目标词)、西红柿(语义竞争词)、卡车(视觉竞争词)和狗(无关干扰词),在实验中,被试通过耳机听到花生,屏幕中呈现包含目标词、无关干扰词及视觉、语义信息竞争词的图片,Tobii眼动仪自动记录双眼观察、搜索的相关数据。实验一呈现的听觉词语为熟悉程度比较高的词语,实验二的听觉刺激为限制性程度比较高的语境信息。选取首次进入兴趣区时间、兴趣区内首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和总访问时间等眼动指标。实验一的结果为(1)在首次进入时间这一眼动指标上,包含语义、视觉信息的竞争词没有表现出差异;(2)语义竞争词和视觉竞争词的首个注视点注视时间没有差异;(3)语义竞争词、无关干扰词的总注视时间和总访问时间多于视觉竞争词;(4)语义竞争词、无关干扰词的注视点个数多于视觉竞争词。实验二的结果为(1)语义竞争词和视觉竞争词的首次进入时间没有差异;(2)语义竞争词和视觉竞争词的首个注视点注视时间没有差异;(3)语义竞争词与视觉竞争词在总注视时间和总访问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语义竞争词的时间显着多于视觉竞争词;(4)无关干扰词与视觉竞争词在总注视时间和总访问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无关干扰词的总注视时间和总访问时间多于视觉竞争词;(5)语义竞争词与视觉竞争词在注视点个数中表现出的差异性非常显着,视觉竞争词的注视点个数明显偏少;此外,无关干扰词与视觉竞争词在注视点个数上存在显着差异,无关干扰词的注视点个数多于视觉竞争词。实验结果表明(1)幼儿口语词汇的加工过程支持了分布式队列模型;(2)视觉、语义竞争词都干扰幼儿口语的加工过程,但作用大小不一样,表现出明显的语义偏向;(3)口语识别早期既激活了视觉、语义信息,晚期只激活语义信息;(4)无论是同一等级还是不同等级的语义信息,都会影响口语词汇识别的过程。(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露,万鹏,任桂琴[10](2018)在《汉语口语词汇识别中声调、语境的作用: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汉语口语词汇识别过程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眼动方法,结合视觉-情境范式,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不同语境条件下声调对汉语双字词听觉词汇识别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不同语境中,叁种竞争词各自的总注视时间显着长于无关控制词;(2)在低限制性语境中,高频词的凝视时间显着短于低频词;(3)在低限制性语境中出现词频效应。该结果表明:音段信息、声调都能够影响口语词汇识别过程,实验结果支持TRACE模型。(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口语词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词汇是口语表达的基础,与第二语言的产出能力密切相关。词汇丰富性作为评估词汇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对学生词汇丰富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词汇习得过程的理解,检验词汇教学的效果,也可以作为评估学习者口语表达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对词汇丰富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写作词汇,且依赖静态量化的分析,缺乏对学习者口语词汇纵向发展的考量。鉴于此,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任务构思条件作为变量,探索中级水平留学生在任务前构思(有准备时间)和在线构思(无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口语词汇丰富性的变化和发展,具体体现在词汇变化度、词汇复杂度、词汇密度和词汇错误率上,同时分析口语表达质量与各维度的相关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口语课堂的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本文以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下班的3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把话题演讲作为口语测试的诱导任务,采用实验法以及发展性研究的方式,历时叁个月,进行了前后两个阶段的口语测试。通过后期对语料的整理和分析,结合任务构思条件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解决了以下叁个问题:(1)任务前构思和在线构思条件下学习者口语产出的词汇丰富性有何特点?(2)学习者的口语词汇丰富性在叁个月前后的发展有何特点?(3)词汇丰富性与口语表达的质量有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任务构思条件对词汇丰富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变化度上,有准备时间的被试者词汇变化度显着高于无准备时间的被试者。任务构思条件对词汇丰富性其他叁个维度无显着影响。(2)在叁个月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质量整体趋势在提升。在词汇丰富性的四个维度中,学习者的词汇错误率有显着下降,说明口语表达的正确度在提高。其他叁个维度未显示有显着差异。(3)学习者口语表达的质量与词汇变化度、词汇密度和词汇错误率呈显着相关,而与词汇复杂度呈微弱相关,说明词汇变化度、词汇密度和词汇错误率均能被用来有效地预测学习者的表达质量。根据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文章最后对口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真正学习到一个词汇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合适的口语词汇进行教学很关键。其次,应充分理解二语学习者注意力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考虑到不同的准备条件对学生口语表达造成的影响。然后,合理安排由浅入深的实用性口语练习。最后,密切关注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不平衡,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语词汇论文参考文献

[1].徐琴芳,胡欣怡.听障儿童汉语阅读能力研究:语音加工和口语词汇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

[2].田鑫.任务构思条件对留学生汉语口语词汇丰富性及其发展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9

[3].颜媚.《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Ⅰ》词汇习得难点调查[D].兰州大学.2019

[4].方铖豪,程亚华,伍新春.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5].黄晓芬.试析口语词汇在党政机关公文中的运用策略[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6].林桐,王娟.基于视觉情境范式的口语词汇理解研究进展[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

[7].刘翠,王粉.来华留学生汉语口语词汇使用现状调查报告——以贵州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8].王丹凤.基于《世界青年说》第一季语料的汉语学习者口语词汇偏误分析[D].青岛大学.2018

[9].万鹏.语义一致性及视觉复杂度影响5-6岁幼儿口语词汇识别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10].王露,万鹏,任桂琴.汉语口语词汇识别中声调、语境的作用: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论文知识图

实验班与对照班口语前后测词汇语法平...初级口语词汇等级的变化趋势英语口语词汇理解与英语单词理...大学生英语口语词汇调查与研究大学生英语口语词汇调查与研究儿童口语词汇中各词所占比例

标签:;  ;  ;  ;  ;  ;  ;  

口语词汇论文_徐琴芳,胡欣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