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流域论文_陈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延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延河,流域,植被,水污染,自净,黄土高原,非点源。

延河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1](2019)在《再次聚焦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陈雪)“我在延长的河里见到了鱼和鸳鸯。”11月13日,在延安市政协召开的年度第十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段秋生说,延安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悉,2018年,延安市政协副主席申延生就曾带领人资环委,就水污染防治工(本文来源于《各界导报》期刊2019-11-14)

焦梦妍[2](2019)在《延河流域植被水分适宜度时空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来,区域生态恢复良好,植被覆盖度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黄土高原历来干旱缺水,加之区域可用水量的时空分布高度异质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高需水与区域可用水量的低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是威胁区域植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降雨是区域可用水资源的最主要来源,但只有通过降雨径流调控技术将其转化为土壤有效水分,才能供植被所吸收利用。要回答区域的可用水资源能否支撑植被恢复的用水需求,必须对可被植被利用的水资源量与植被生长需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定量的探究,本文将可用水资源量与植被需水的平衡关系定义为植被水分适宜度。延河流域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区,区域干旱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且降雨时空分配严重不均。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延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改进的Shuttleworth-Wallace双源蒸散发模型(S-W模型)对延河流域的植被水分适宜度进行了定量评价,旨在为黄土高原的植被优化配置和区域生态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本研究取得的进展如下:(1)采用实测径流数据,对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在率定期,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分别为0.84和0.75,而在验证期的R2和NS系数分别为0.78和0.72。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R2和NS系数均大于0.7时表明模型表现非常好,证明SWAT模型模拟出的结果在本研究中是可用的。(2)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分别分析了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时空变化趋势。在过去的34年间,研究区雨水资源化潜力及降雨均有微弱的上升趋势。雨水资源化潜力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规律。根据降雨频率所确定的叁类水文年,可知不同水文年的年雨水资源化潜力主要集中在6-9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北角向东南角逐渐递增的趋势。(3)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分析了不同水文年植被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延河流域不同水文年的年内植被需水量表现出极为相似的变化趋势,且主要集中在4-9月。从1996到2012年,研究区的植被需水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的趋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于1999年后,西北地区的农用地大规模地转化为草地与林地,导致需水量增加。(4)计算并分析了不同水文年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植被水分适宜度。枯水年、平水年及丰水年的年植被水分时间适宜度分别为0.59、0.63和0.67,汛期的适宜度较好,基本可保证植被生长需求。不同水文年空间尺度上的植被水分适宜度分别为0.60、0.74和0.77,且在退耕还林(草)后呈现出由西北角向东南角逐渐递增的趋势。(5)延河流域不同水文年的可被植被利用的有效水及植被需水之间均未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这意味着研究区的可用水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植被生长所需,需要采取相应的供水设施并在空间上重新规划植被类型的分布。在适水度较低的春季可采用灌溉的方式补充植被的缺水量,在雨水供应不足的西北部可根据具体地理条件尽可能地种植草地等需水量较小的植被类型,以此为未来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乔闪闪[3](2019)在《延河流域多空间尺度水沙模拟与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坡面-流域系统水沙流失规律研究对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及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SWAT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延河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下水沙流失规律,初步探索延河流域不同集水区水沙相关关系及其空间尺度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不同坡度下黄绵土坡面水沙流失规律。60、75、105和120 mm/h雨强下25°坡面径流量分别是5°坡面径流量的1.54、1.34、1.31和1.06倍,可以看出5°与25°坡面的径流量差距随雨强增大而减小;各坡面下产流量与坡度呈显着的二次多项式关系,R~2达0.83以上。各雨强下均匀产流前10 min内径流量增长率较大,但产沙量均有减小趋势;产流10 min后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增加缓慢并逐渐趋于平缓,各雨强与坡度下产沙量随降雨历时延长变化趋势不同。同一坡度下产沙量随降雨强度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但相同雨强下产沙量随坡度增加呈显着增加趋势。(2)采用SWAT模型对延河各水文站径流量进行模拟,杏河、安塞站的率定期为1984-1991年,验证期为1992-1998年,枣园、延安、甘谷驿站的率定期为1974-1982年,验证期为1983-1988年,结果表明:杏河、枣园、安塞、延安、甘谷驿站率定期的NS系数分别为0.53、0.58、0.54、0.68、0.73,验证期的NS系数分别为0.51、0.55、0.54、0.66、0.61。各水文站的年径流量随集水区面积增加而增加,且延安站、甘谷驿站的实测和模拟径流量变化较其他叁站的径流量变化明显。各站5-7月的实测径流量随集水区面积增加均表现为增加现象,其平均增长率依次为131.06%、168.49%、122.29%、171.43%、130.00%,但此时段内的模拟值增长率仅有杏河与延安站出现增加趋势,其他各站模拟径流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各站的年降水量、实测和模拟年径流深之间无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均持续的上下波动变化。各站6-9月的实测径流量与输沙量呈显着的线性关系,R~2范围为0.80~0.91,各水文站7-8月的径流-泥沙相关性更强,其R~2范围为0.86~0.95,且随集水区面积增加,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线性关系逐渐减弱。(3)各集水区内1995年的林地、草地及耕地面积与1985年相比变化不大。各站两年土地利用数据下的径流模拟曲线几乎重合,且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1985-1995年的土地利用情形下,杏河站1985年的年均径流量为5.65 m~3/s,比1995年少0.02 m~3/s,枣园站的1985-1995年土地利用情形下的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甘谷驿站与之相反,安塞站和延安站的年均径流量均呈下降趋势。各站控制集水区内的输沙量表现出年际波动变化趋势,随集水区面积增加,各站输沙量的波动范围也在逐渐增加,其波动范围分别为(0.10~0.69)×10~7 t、(0.02~1.37)×10~7 t、(0.18~2.18)×10~7 t、(0.45~5.91)×10~7 t、(1.53~8.42)×10~7 t。(4)实测径流量之比和模拟径流量之比分别与对应集水区面积之比呈显着的线性关系,且R~2均为0.98,但实测输沙量之比与对应集水区面积之比呈乘幂关系较明显,其R~2为0.54,可根据各站径流量、输沙量与集水面积的关系预测缺测径流、泥沙量。各站的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增长幅度随集水面积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除枣园站外,其他四站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增长幅度随集水面积增加而降低。延河流域的径流、泥沙与集水区面积之间均可用分形理论进行空间维数度量,径流量、输沙量与集水面积的双对数曲线的R~2分别约为0.97、0.98,其中径流、泥沙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53、1.57,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03、0.07,表明径流量空间分布形态较好,输沙量空间分布形态较复杂,但两者的空间结构稳定性均较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彭梦玲[4](2019)在《延河流域径流与非点源氨氮多时间尺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丘陵沟壑区延河流域水土与养分流失严重,现有文献中涉及该流域年、月、日等多时间尺度非点源氮磷流失特征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SWAT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不同雨强下黄绵土裸坡径流、泥沙和氮素的流失规律,评估延河流域1984—2012年共计29年的年、月、日多时间尺度径流和氨氮变化特征,初步阐释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与非点源氨氮负荷的多时间尺度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黄绵土在10°、15°和25°叁种裸坡下的土壤入渗速率、坡面产流产沙量与降雨强度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均大于0.8,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25°坡面时,氮素流失与坡面产流量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与产沙量呈显着的幂函数关系;NO_3~--N初始浓度较高,随降雨历时呈波动性减少,具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NH_4~+-N初始流失浓度由90mm/h雨强下0.326mg/L增至120mm/h的0.384mg/L,但其浓度随降雨历时均不断减小;TN流失总浓度在雨强为90、105和120mm/h时分别为0.6056、0.8011和1.3076mg/L,随雨强增大而增大。15°坡面时,氮素流失在各雨强下均以颗粒态为主,平均约占72%,但在雨强增大过程中,颗粒态所占比例先减少后增加。(2)构建延河流域SWAT模型,并采用甘谷驿水文站控制区的年、月、日径流和年、月氨氮负荷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其中年、月径流率定、验证期分别为1984—1993年和1994—2000年,年率定纳什系数0.71,验证为0.66,月径流率定纳什系数0.68,验证为0.78;而日径流率定期为1991—1995年,纳什系数为0.57,验证期1996—2000年,纳什系数为0.58。氨氮评价采用1985—1987年的月负荷为率定数据,其决定系数为0.55,偏差百分比为-5.91%;采用1988—1989年氨氮月负荷为月验证数据,决定系数为0.74,偏差百分比为19.92%,同时将1985—1989年的氨氮年负荷作为年验证数据,其决定系数为0.75,偏差百分比为4.04%。模型的径流和氨氮模拟均满足精度要求,故建立的SWAT模型在该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3)1984—2012年间,年、季、月以及日尺度的径流与降雨量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年径流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2;径流的季节分配有显着差异,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其中夏季径流占全年的44.2%;月径流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为0.87,与季节分配趋势一致,径流先增加后减小,呈“单峰”趋势;日径流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为0.72,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分析日径流历时曲线中发现,当径流大于20m~3/s时,各阶段历时曲线趋势一致性极高,但在径流为1—20m~3/s时,其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延河流域径流量与降雨量在年、季、月和日多时间尺度下的相关性排序为:夏季>秋季>年>月>春季>日>冬季;模型模拟方面,各时间尺度下的径流过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时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其中,日径流分异程度最高,其次为月径流,而年径流的分异程度最低,叁者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41、1.17和0.18,基本呈时间尺度越大,时间分异程度越小的规律。(4)1984—2012年间,非点源氨氮最大流失量为235.1吨,最小54.15吨,其流失量受径流量影响最大,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0.86。不同典型年氨氮流失差异较大,总体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氨氮的季节性流失与降雨过程有一定同步性,表现为径流量越大,氨氮流失越多;而月负荷则与降雨和径流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受径流的影响大于降雨,其流失量在7、8月较大,12月较小。非点源氨氮负荷在年、季、月、汛期和非汛期的分形维数均介于0—1之间,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对各时间尺度的非点源氨氮做变异度分析,发现氨氮的时间变异度介于0.66—1.02之间,汛期变异度最大,为1.02,其次是年尺度的0.95,氨氮月负荷变异度为0.9,而次降雨过程为0.85,秋冬两季的氨氮流失变异度接近,非汛期氨氮流失随时间变异度最小,为0.66。(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玉婷,曾鸿文,温仲明,王杨[5](2019)在《基于LHS策略的延河流域植物功能型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延河流域69个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植株高(height,H)、种子干重(seed matter,SM)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3个功能性状,探讨leaf-height-seed(LHS)策略在延河流域的适用性、主要植物的功能型划分及各功能型植物在延河流域的分布。结果表明:1)LHS策略能很好地适用于延河流域,且通过该策略将69个物种分成了5个植物功能型。功能型Ⅰ植物属于干扰型和竞争型,适合生长于高干扰、高竞争和低压力的环境中;功能型Ⅱ植物属于杂草型,适合生长于高干扰、低竞争和低压力环境;功能型Ⅲ植物属于耐胁迫型,适合生长在高胁迫和高竞争的环境中;功能型Ⅳ植物属于竞争型,适合生长于高竞争和低压力的环境中;功能型Ⅴ植物属于竞争型和杂草型,适合生长于低胁迫和高竞争环境。2)延河流域具有较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各个功能型植物在流域中表现出一定的分布特点,从南向北(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植物功能型依次分布为植物功能型Ⅳ(植物功能型Ⅰ为伴生种)→植物功能型Ⅲ和植物功能型Ⅳ(植物功能型Ⅰ、Ⅱ、Ⅴ为伴生种)→植物功能型Ⅲ(植物功能型Ⅰ为伴生种)。(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静,李鹏展[6](2018)在《延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土地质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经在国内实施了10多年,土壤侵蚀得以遏制,防风固沙效果显着,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已经初步取得显着成效。目前,对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评估基本上趋于单方面定性的评估,具体定量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益的方法及指标还未成型。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代表区域,针对刺槐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状况等土壤质量状况指标进行了评估,并由此合理反映地上植被恢复状况,从而为合理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的土地质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8年20期)

姚静,薛超玉,焦峰[7](2018)在《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的延河流域土壤水分反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延河流域,土壤水分的遥感反演对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掌握延河流域的土壤水分变化和分布状况,利用Landsat8OLI影像数据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Ts),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分析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变化。结合野外148个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建立0~20cm,20~40cm,40~60cm,60~80cm和80~100cm深度的土壤水分遥感反演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5个深度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特征,利用剩余30个样点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微旱和干旱的分布范围广且多分布于西北地区,各地表覆盖类型的TVDI总体趋势为:低覆盖度>中覆盖度>高覆盖度。各土层深度的实测的土壤水分与TVDI的反演值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其中20~40cm土层的土壤水分与TVDI反演值的相关性较强,表明TVDI指数法适用于延河流域土壤水分反演。TVDI能更稳定反映和指示20~4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状况,但对于提取更深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信息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8](2018)在《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办法》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延政办发[2018]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18年5月22日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延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合理利用延河及其支流水资源,防治延河流域水污染,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本文来源于《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期刊2018年06期)

凯楠[9](2018)在《基于时空分辨率融合的延河流域植被季节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时空分辨率融合技术可以融合不同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卫星影像,从而得到具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满足高时空分辨率下的植被变化监测的需求。时空融合模型目前主要集中用于反射率数据的融合,而通过多光谱波段运算得到的植被指数则与植被的生长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时空分辨率融合技术融合生成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集,可以长时间上地反映植被生长状况,为植被变化动态监测提供最优数据源。本文选取陕北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的延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以Landsat OLI和MODIS09A1反射率合成数据作为数据源,基于ESTARFM算法利用两种融合方案BI(先融合后计算指数)和IB(先计算指数后融合)生成了融合图像。评价了融合结果的精度,并构建六种植被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集,在此基础中筛选最优植被指数NDVI,并根据HANTS平滑法重构NDVI时序数据集,构建不同植被类型的季节变化曲线并分析其变化特征,最后结合月平均温度和月累计降水量与不同植被的关系,探讨气象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影响。(1)基于ESTARFM模型的IB算法的融合结果精度更高。对BI和IB两种融合结果进行精度评价,IB图像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细小地物和纹理特征,与真实影像更为接近;并与真实图像之间的均值差和标准差均较小,与基于真实图像计算的植被指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高。在空间上,IB融合的植被指数与真实图像的植被指数几乎均为正相关分布,并均通过了显着性T值检验。不同指数的低相关系数主要分布在基期影像云覆盖区,以及受BRDF影响的沟壑区。其中TSAV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最高,其正相关性比例达到85.1%,高度正相关性所占比例达到49.1%。通过对比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空间相关性系数近一步揭示了融合指数和真实指数图像在空间上的变化。(2)ESTARFM融合得到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体现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筛选NDVI作为反映研究区植被生长状态的最优指数,基于HANTS平滑法重构了延河流域2015年耕地、林地、灌丛、高覆盖度草地、中低覆盖度草地的NDVI时序数据集。NDVI时间序列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相应植被类型的生长特点较为一致,能够体现不同植被类型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林地在春季的NDVI增长速率最大,并在夏季的NDVI值最高;高植被覆盖度草地的夏季NDVI值位于林地之下;耕地在秋季,NDVI下降速度最快;灌丛的NDVI曲线与林地较为相似,由于覆盖度的差异,其整体NDVI曲线较低;中低覆盖度草地的时序曲线较为平缓,在所有植被类型中,NDVI曲线最低。(3)基于相关性统计法对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分别和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和降水量的增加,NDVI值也在上升,即NDVI值与当月平均温度和月降水量呈正相关性,同时当月NDVI值和上月气象因子也呈正相关,说明气象因子对植被起着滞后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汝兰,蒲阳,罗明良,黎武,徐亚莉[10](2018)在《延河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选取延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10.1与ASTER GDEM数据,提取了延河流域主要支流及其流域边界,根据支流及流域指标提取河流纵剖面、流域的Strahler曲线,计算其面积高度积分值(Hypsometric Integral,HI)与凹度值,通过函数拟合河流纵剖面形态特征,定量分析延河流域的地貌发育阶段。结合18条河流所处流域的Strahler曲线、河流纵剖面形态特征、HI值及凹度值分析发现:延河流域整体处于地貌发育的壮年期。因岩性和地貌的差异,上、中、下游的发育阶段不尽相同,壮年期偏老的发育状态分布在上游,中下游处于壮年期偏幼阶段。通过拟合凹度值与HI值,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相关性。用函数拟合河流纵剖面形态特征,验证了延河流域处于发育的壮年期以及上、中、下游的发育阶段不同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7期)

延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来,区域生态恢复良好,植被覆盖度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黄土高原历来干旱缺水,加之区域可用水量的时空分布高度异质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高需水与区域可用水量的低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是威胁区域植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降雨是区域可用水资源的最主要来源,但只有通过降雨径流调控技术将其转化为土壤有效水分,才能供植被所吸收利用。要回答区域的可用水资源能否支撑植被恢复的用水需求,必须对可被植被利用的水资源量与植被生长需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定量的探究,本文将可用水资源量与植被需水的平衡关系定义为植被水分适宜度。延河流域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区,区域干旱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且降雨时空分配严重不均。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延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改进的Shuttleworth-Wallace双源蒸散发模型(S-W模型)对延河流域的植被水分适宜度进行了定量评价,旨在为黄土高原的植被优化配置和区域生态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本研究取得的进展如下:(1)采用实测径流数据,对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在率定期,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分别为0.84和0.75,而在验证期的R2和NS系数分别为0.78和0.72。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R2和NS系数均大于0.7时表明模型表现非常好,证明SWAT模型模拟出的结果在本研究中是可用的。(2)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分别分析了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时空变化趋势。在过去的34年间,研究区雨水资源化潜力及降雨均有微弱的上升趋势。雨水资源化潜力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规律。根据降雨频率所确定的叁类水文年,可知不同水文年的年雨水资源化潜力主要集中在6-9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北角向东南角逐渐递增的趋势。(3)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分析了不同水文年植被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延河流域不同水文年的年内植被需水量表现出极为相似的变化趋势,且主要集中在4-9月。从1996到2012年,研究区的植被需水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的趋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于1999年后,西北地区的农用地大规模地转化为草地与林地,导致需水量增加。(4)计算并分析了不同水文年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植被水分适宜度。枯水年、平水年及丰水年的年植被水分时间适宜度分别为0.59、0.63和0.67,汛期的适宜度较好,基本可保证植被生长需求。不同水文年空间尺度上的植被水分适宜度分别为0.60、0.74和0.77,且在退耕还林(草)后呈现出由西北角向东南角逐渐递增的趋势。(5)延河流域不同水文年的可被植被利用的有效水及植被需水之间均未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这意味着研究区的可用水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植被生长所需,需要采取相应的供水设施并在空间上重新规划植被类型的分布。在适水度较低的春季可采用灌溉的方式补充植被的缺水量,在雨水供应不足的西北部可根据具体地理条件尽可能地种植草地等需水量较小的植被类型,以此为未来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河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雪.再次聚焦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建言献策[N].各界导报.2019

[2].焦梦妍.延河流域植被水分适宜度时空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乔闪闪.延河流域多空间尺度水沙模拟与特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彭梦玲.延河流域径流与非点源氨氮多时间尺度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杨玉婷,曾鸿文,温仲明,王杨.基于LHS策略的延河流域植物功能型划分[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6].张静,李鹏展.延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土地质量评估[J].绿色科技.2018

[7].姚静,薛超玉,焦峰.基于Landsat8OLI遥感影像的延河流域土壤水分反演研究[J].草地学报.2018

[8]..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办法》的通知[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18

[9].凯楠.基于时空分辨率融合的延河流域植被季节变化分析[D].西北大学.2018

[10].王汝兰,蒲阳,罗明良,黎武,徐亚莉.延河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延河流域及纸坊沟小流域...~2010年河龙区间输沙量突变年份分...研究区位置及样地分布示意图2延河流域2010年土地利用图F...32010年延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分...延河流域土壤类型分布图

标签:;  ;  ;  ;  ;  ;  ;  

延河流域论文_陈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