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焦论文_段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烟气,强度,焦炉,磷酸盐,氮气,耐压。

活性焦论文文献综述

段超[1](2019)在《活性焦强度检测实践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焦作为以煤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炭材料产品通常用于烟气净化,其优势可在反应器内联合脱除SO2和NOx及其它污染物,不产生废渣、无二次污染且可回收硫资源。随着活性焦在烟气净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其使用量不断上升且其产能也在显着增加,生产工艺水平、检测手段、应用需求均有新的发展。因此,针对活性焦的耐压强度及耐磨强度指标的相应国内外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实验中以不同的判定标准测试活性焦的耐压强度,发现耐压强度的测试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国内外的标准结合应用实践进行分析,提出耐压强度测试以专业人员的判定"压坏强度"较为准确,能满足活性焦实际应用需求。另外,对比了国标法和权威的企业标准在耐磨强度测试方法,认为活性焦装入直径较大的转鼓中以摔打作用为主,不利于判定活性焦颗粒实际磨损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活性焦的耐磨强度测试方法标准进行修订。(本文来源于《煤质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宛辉,宋宛珍[2](2019)在《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的氮气供应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气是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的重要动力能源,介绍了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氮气供应的设计理念和管道设计要点,研究了氮气供应设计在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孙晓菲,陈桂芳,安东海,毛岩鹏,马春元[3](2019)在《粉末活性焦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蒙东褐煤为原料,通过沉降炉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了粉末活性焦(COKE),其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占据比表面积的79.3%.考察了活性焦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初始p H值、初始磷酸盐浓度、活性焦投加量和共存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活性焦对水体中的磷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30℃,p H=7的条件下,利用20.00g/L活性焦吸附1mg/L磷酸盐溶液,6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此时吸附率可达89.4%.当吸附温度越高(10~40℃),活性焦投加量越大,溶液p H值在6~7时,活性焦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效果越好.共存离子的存在(NO_3~-、SO_4~(2-)、CO_3~(2-))对活性焦吸附磷酸盐有抑制作用.活性焦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过程较好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9)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最大吸附容量为1.746mg/g(30℃),并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此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表明,活性焦吸附磷酸盐主要依靠配位交换.与活性炭相比,活性焦性价比更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廖燕,杜麟,宋士健,郭少辉,诸杰[4](2019)在《叁级流动式活性焦工艺在污水厂提标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级流动式活性焦工艺处理污水厂生化出水,水料比为20 m3/t·d时,处理周期为40 d,处理出水可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叁级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排放标准。本工艺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相对稳定的出水水质,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张浩强[5](2019)在《活性焦制备过程中汞的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工业活性焦生产过程中汞的迁移情况,使用实验室设备模拟工业制备活性焦的工艺过程制备活性焦样品,并以冷原子吸收法为基本原理的测汞仪对制备活性焦的原料煤、炭化样品和活性焦样品的汞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制备过程中汞的迁移量。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焦的原料煤中汞含量为42. 4 ng/g,制备过程的中间产物炭化样品(TH)的汞含量仅为1. 0 ng/g,活性焦样品(HXJ)的汞含量仅为0. 8 ng/g。原料煤中汞的赋存形态主要以共价化合物的无机盐和一些腐植酸中的有机汞存在,这些汞化合物的分解温度在350℃左右,而炭化温度可达到650℃,此时原料煤中大部分汞的化合物都已分解并以零价汞蒸汽的形式逸散到大气中。炭化过程是活性焦制备过程中汞迁移逸散量最大的阶段,原料中97. 6%的汞在此阶段逸散到空气中。在工业化制备活性焦过程中,对炭化阶段产生的尾气进行脱汞处理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洁净煤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苑继超,顾冬梅[6](2019)在《活性焦脱硫脱硝系统在焦炉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钢铁行业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活性焦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因其多污染物协同净化、高效脱除、资源回收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应用并逐步推广。介绍了活性焦脱硫脱硝系统在某企业焦炉的实践应用,包括建设情况、运行效果、再生气利用途径等。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吨产品和污染物脱除量两角度对运行成本进行了详细核算,并对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从副产物角度,可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SO_2利用途径。送至荒煤气上升管后再送至克劳斯炉制硫磺是一种可选的利用途径,无需再建设制酸系统,无制酸废水产生。以该企业为例,限产情况80%负荷下烟气净化运行成本在9~12元/t·焦,满负荷生产时硫脱硝系统的吨焦运行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约7.6~10元/t·焦。折合脱除SO_2、NO_x的运行成本(不含检修和人工)分别为5 577元/t、7 753元/t。以上结论为焦化企业在焦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艺的选择时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9年S1期)

韩慧,李捷,李琦,徐鹏飞[7](2019)在《活性炭和活性焦处理飞灰渗滤液MBR出水及其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商用活性炭和活性焦对飞灰渗滤液MBR出水进行吸附,并对吸附后的活性炭利用H_2O_2溶液进行再生。结果表明:两种活性炭对飞灰渗滤液MBR出水COD有较高的去除率,随时吸附时间的增加,COD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在吸附5h时基本达到饱和,5h去除率分别达到89. 42%和93. 12%。活性焦则对飞灰渗滤液MBR出水COD没有明显的去除率。活性炭和活性焦对飞灰渗滤液MBR出水NH_3-N的去除率均较低,明显低于对COD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增加,NH_3-N去除率没有明显规律。H_2O_2溶液对活性炭再生效率达90%以上,相对于采用Fenton法,不仅可省去Fe~(2+)与H_2O_2的混合步骤,简化再生工艺,同时可降低运行成本。(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30)

刘海玉,樊向黎,乔晓磊,徐梁,金燕[8](2019)在《微波放电对脱硫活性焦循环再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诱导脱硫活性焦放电再生,研究微波放电对脱硫活性焦再生产物及循环再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平均放电强度的增加,再生释放CO的量增大,SO_2的得率减小,质量损失增大;再生后活性焦的孔隙结构被破坏,吸附SO_2的活性位增多,含氧官能团减小,碱性增强。再生后1117cm~(-1)处出现含硫S—C—O吸收振动峰,1053cm-1处出现很强的—S=O吸收振动峰,400W强放电再生后比表面积降到原样的20%,SO_2的吸附容量降到原样的64%,活性焦表面化学性质对SO_2吸附容量的影响更大;放电再生产生等离子体可能会与脱附的SO_2分子高速碰撞,使SO_2分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促进C—SO_2的还原反应。微波放电再生产物是S、CO、CO_2和含硫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李昊,何选明,赵璐涵,范贵平[9](2019)在《磷酸-水热耦合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焦及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新疆淖毛湖提质长焰煤与废旧橡胶粉共热解所得半焦产物作为原料,采用磷酸-水热耦合活化法制备活性焦。以亚甲基蓝吸附值为指标,探究活化条件对活性焦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为48.73%、活化温度为448K、活化时间为9h的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焦的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达154.21mg/g,比未活化时提高了6倍。FTIR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焦中含有大量羟基。SEM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焦的表面粗糙,具有大量孔结构。BET分析结果表明,活化焦的比表面积为410.71m~2/g,总孔容为0.538cm~3/g,中孔占比达55%以上。(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4期)

李昊,何选明,赵璐涵,范贵平[10](2019)在《活性焦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淖毛湖提质长焰煤与废旧橡胶粉共热解半焦为炭源,经过磷酸-水热耦合活化、磺化两步处理后,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以乙醇乙酸酯化反应中乙酸的转化率为催化性能指标,探究了活化条件、磺化条件对所制固体酸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448K,质量分数48.73%(下同)磷酸溶液中活化3h得到活性焦,在423 K磺化1 h后得到固体酸催化剂,其酸量达7.2 mmol/g,其中,—SO_3H为1.30 mmol/g;在固体酸催化剂质量分数为9.5%、V(乙醇)∶V(乙酸)=2∶1、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乙酸转化率达81.9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能保持较高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活性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氮气是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的重要动力能源,介绍了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氮气供应的设计理念和管道设计要点,研究了氮气供应设计在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焦论文参考文献

[1].段超.活性焦强度检测实践与探讨[J].煤质技术.2019

[2].宛辉,宋宛珍.活性焦烟气净化工程中的氮气供应系统设计[J].矿业工程.2019

[3].孙晓菲,陈桂芳,安东海,毛岩鹏,马春元.粉末活性焦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J].中国环境科学.2019

[4].廖燕,杜麟,宋士健,郭少辉,诸杰.叁级流动式活性焦工艺在污水厂提标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化工.2019

[5].张浩强.活性焦制备过程中汞的迁移研究[J].洁净煤技术.2019

[6].苑继超,顾冬梅.活性焦脱硫脱硝系统在焦炉的应用[J].河北冶金.2019

[7].韩慧,李捷,李琦,徐鹏飞.活性炭和活性焦处理飞灰渗滤液MBR出水及其再生[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9

[8].刘海玉,樊向黎,乔晓磊,徐梁,金燕.微波放电对脱硫活性焦循环再生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9].李昊,何选明,赵璐涵,范贵平.磷酸-水热耦合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焦及吸附性能[J].煤炭转化.2019

[10].李昊,何选明,赵璐涵,范贵平.活性焦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性能[J].精细化工.2019

论文知识图

活性炭(焦)表面的含氧官能团Fig.l....两段式生物阴极MFC示意图两段式生物阴极MFC现场照片℃半焦红外谱图℃半焦红外谱图添加剂加入炭化酸碱洗后活性焦...

标签:;  ;  ;  ;  ;  ;  ;  

活性焦论文_段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