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同工酶论文_王小纯,张浩然,韦一昊,贾喜婷,谷明鑫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同工酶论文_王小纯,张浩然,韦一昊,贾喜婷,谷明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同工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酰胺,同工,水稻,菠菜,子叶,氮肥,两种。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同工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纯,张浩然,韦一昊,贾喜婷,谷明鑫[1](2017)在《玉米不同组织器官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表达差异及聚合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作物氮同化及转移利用的关键酶,本试验研究了玉米灌浆期不同组织器官的GS同工酶表达特性,鉴定了玉米GS同工酶的聚合方式。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玉米不同组织器官的GS同工酶亚基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分子量约40 kD的GS1亚基在所有组织中均大量表达,39 kD的GS1亚基仅在穗位节及穗柄中大量表达,分子量约44 kD的GS2亚基在叶片等光合组织中微量表达。通过改进BNE技术,结合胶内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分析了玉米GS同工酶全酶的大小;利用2-D胶结合Western blot鉴定了GS同工酶相应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玉米组织鉴定出3种分子量不同的GS同工酶,GS2全酶分子量约460 kD,为十聚体;GS1全酶有2种聚合状态,一种是分子量约410 kD的十聚体,另一种是分子量约240 kD的五聚体形式,可见玉米GS同工酶表达存在多种方式。(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徐心志[2](2014)在《花后干旱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同工酶基因表达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一些地区干旱愈发频繁和严重,为了阐明不同氮素供应及同化效率对小麦花后抗旱反应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明确不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同工酶对花后干旱的响应模式及其与氮同化效率的关系。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采取大田试验,设3种灌溉方式,即正常灌水(CK)、只灌拔节水(J)或只灌灌浆水(G)两种限制性灌水,和3个氮肥处理,即不施氮肥(N0)、施加120kg·hm-2纯氮(N1)或240kg·hm-2纯氮(N2)。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正常灌水相比,限制性灌水减少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提高旗叶胞间CO2浓度;在限制性灌水处理中,与灌拔节水相比,灌灌浆水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降低旗叶胞间CO2浓度;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降低旗叶胞间CO2浓度;以上结果说明:干旱可以降低小麦叶片光合能力;在灌水不足情况下,推迟灌水时期有助于提高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能力;增加施氮量可以提高小麦叶片光合能力,在灌水条件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通过适度增加施用氮肥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2.在灌浆前期,不同处理间小麦旗叶含水量差异不显着,相对含水量却出现显着差异,这表明增加灌水量和灌水次数能够提高小麦旗叶的储水能力;在灌浆后期,正常灌水处理的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都显着高于限制性灌水处理,这可能是因为土壤供水能力的不同导致的。与正常施氮相比,在正常灌水条件下,高氮和不施氮肥都不利于叶片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限制性灌水有利于小麦植株各器官氮素的积累。3.在灌浆期,GS同工酶活性随灌浆进程逐渐下降,充分灌水和增加施氮量均能提高小麦叶片中GS同工酶活性;GS1和GS2基因的表达量均随着籽粒灌浆进行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GS2的下降较快,在灌浆后期,GS2基因基本上不再表达,而此时GS1基因的表达量还处在较高的水平;低氮能提高小麦旗叶中GS1和GS2的转录水平,而在高氮情况下其转录水平降低;限制性灌水能够提高GS1的转录水平,只灌拔节水有利于提高GS2的转录水平,只灌灌浆水则不利于GS2基因的转录。4.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小麦产量;充分灌水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灌水时期提前能增加小麦的产量;在小麦产量形成的叁要素上,灌水时期提前能提高单位面积成穗数,充分灌水有利于穗粒数的提高而不利于千粒重的增加;在充分灌水条件下,亩穗数和穗粒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籽粒千粒重受氮肥影响不一致,在正常灌水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在限制性灌水条件下,受氮肥施用量影响不明显。5.限制性灌水能显着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强植株的碳氮代谢,增加植株干物质量,也能提高小麦水分利用率。适当增加施氮量能够提高氮素利用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叶雄,张楚富[3](2006)在《生物信息学在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基因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生物信息学在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2006年01期)

王云华,欧吉权,王志强,周忠新,欧阳敏[4](2005)在《黄瓜(Cucumis sativus L.)子叶发育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ative-PAGE和活性染色的方法检测黄瓜种子萌发和子叶发育过程中GS同工酶的类型和活性,以期了解同工酶在子叶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在干种子中,只观察到一种不同于GS1和GS2形式的同工酶随着发育过程迅速消失.在种子萌发和子叶发育过程中,子叶GS1活性先于GS2出现,而且两者活性均很快升高;子叶绿化后GS2是主要的,外源氮素能显着增强它的活性;子叶发育后期这两种同工酶活性逐步下降.在真叶发育中,同样观察到两种GS同工酶,以GS2为主.在暗转光后,GS2明显被诱导;而当光/暗转换后,GS1活性在子叶和真叶中均显着增加.GS同工酶活性随发育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现象与它们在代谢上的功能需要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周忠新,王云华,张楚富,袁永泽,马敬坤[5](2004)在《菠菜叶中存在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结合活性染色的方法,在菠菜(SpinaciaoleraceaL.)生长发育过程中,观察到叶片中至少存在2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S),其中一种GS的活性随发育进程而逐渐升高,而另一种GS的活性逐渐降低。在不同来源的成熟的菠菜叶片中同样观察到2种GS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武汉植物学研究》期刊2004年06期)

张吉,王云华,袁永泽,周卫,陆彬彬[6](2004)在《丝瓜种子萌芽及子叶生长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丝瓜种子萌芽及子叶不同生长阶段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除了发育上的变化外,光和外源氮对GS活性及其同工酶影响也是显着的.无论外源氮(N)是否存在,GS活性在种子萌芽和子叶生长初期是逐渐升高的,于第6天达到最大,其后活性逐步降低.在光照下,外源氮对GS1诱导作用大于GS2;在无氮下,光对GS2的刺激大于GS1;在暗处,外源氮对GS1和GS2两者都有诱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周忠新,张楚富[7](2003)在《菠菜叶中存在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一文中研究指出谷胺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EC6.3.1.2)催化依赖于ATP的谷氨酸的酰胺化反应。在高等植物中,GS催化无机氮(以NH_4~_+的形式)转变成有机氮(谷氨酰胺)的反应,它和谷氨酸合酶(Glutamate synthase,GOGAT)构成的GS-GOGAT循环是植物氨同化的主要途径。在高等植物中存在GS1和GS2两种(本文来源于《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3-08-01)

彭进,李泽松,林清华,张楚富,PENG,Shao-Bing[8](2001)在《光对水稻非光合组织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的研究表明 ,高等植物叶绿体谷氨酰胺合成酶 (GS2 )受光调节 ,但叶片胞液 GS(GS1 )和非光合作用组织中的 GS很少受光的影响。在本报道中 ,笔者运用 GS活性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研究了光对非光合作用组织水稻根 GS同工酶表达的影响。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以及在室内不同光照强度下 ,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 GSra和 GSrb的活性带及其蛋白质带。但是 ,当用尼龙网挡住阳光的直接照射时 ,GSrb的活性带和蛋白质带消失 ;当阳光被尼龙网遮挡住后 ,其光强度仍然比室内光照强度大得多 ,表明光照强度不是影响 GSrb表达的主要因素。当分析生长在暗处以及生长在光 /暗转换下的水稻幼苗根 GS同工酶变化时 ,仍然可以观察到 GSrb的存在。在所有实验条件下 ,GSra都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结果提示 ,光对GSrb表达的影响可能是由某些光谱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未知因素造成的(本文来源于《武汉植物学研究》期刊2001年01期)

刘翠兰,张楚富,林清华,李常健,李泽松[9](1998)在《水稻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某些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水稻根两种不同形式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ra和GSrb)进行了动力学性质研究.GSra对热比较稳定,而GSrb比较敏感;GSra的最适温度为55℃,GSrb为43℃.GSra和GSrb的最适pH都为7.5.GSra对L-谷氨酸、羟胺和ATP的表观Km分别为4.16、0.60和0.34,而GSrb分别为15.73、0.60和0.58.MSO对两者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06期)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同工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一些地区干旱愈发频繁和严重,为了阐明不同氮素供应及同化效率对小麦花后抗旱反应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明确不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同工酶对花后干旱的响应模式及其与氮同化效率的关系。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采取大田试验,设3种灌溉方式,即正常灌水(CK)、只灌拔节水(J)或只灌灌浆水(G)两种限制性灌水,和3个氮肥处理,即不施氮肥(N0)、施加120kg·hm-2纯氮(N1)或240kg·hm-2纯氮(N2)。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正常灌水相比,限制性灌水减少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提高旗叶胞间CO2浓度;在限制性灌水处理中,与灌拔节水相比,灌灌浆水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降低旗叶胞间CO2浓度;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降低旗叶胞间CO2浓度;以上结果说明:干旱可以降低小麦叶片光合能力;在灌水不足情况下,推迟灌水时期有助于提高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能力;增加施氮量可以提高小麦叶片光合能力,在灌水条件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通过适度增加施用氮肥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2.在灌浆前期,不同处理间小麦旗叶含水量差异不显着,相对含水量却出现显着差异,这表明增加灌水量和灌水次数能够提高小麦旗叶的储水能力;在灌浆后期,正常灌水处理的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都显着高于限制性灌水处理,这可能是因为土壤供水能力的不同导致的。与正常施氮相比,在正常灌水条件下,高氮和不施氮肥都不利于叶片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限制性灌水有利于小麦植株各器官氮素的积累。3.在灌浆期,GS同工酶活性随灌浆进程逐渐下降,充分灌水和增加施氮量均能提高小麦叶片中GS同工酶活性;GS1和GS2基因的表达量均随着籽粒灌浆进行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GS2的下降较快,在灌浆后期,GS2基因基本上不再表达,而此时GS1基因的表达量还处在较高的水平;低氮能提高小麦旗叶中GS1和GS2的转录水平,而在高氮情况下其转录水平降低;限制性灌水能够提高GS1的转录水平,只灌拔节水有利于提高GS2的转录水平,只灌灌浆水则不利于GS2基因的转录。4.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小麦产量;充分灌水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灌水时期提前能增加小麦的产量;在小麦产量形成的叁要素上,灌水时期提前能提高单位面积成穗数,充分灌水有利于穗粒数的提高而不利于千粒重的增加;在充分灌水条件下,亩穗数和穗粒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籽粒千粒重受氮肥影响不一致,在正常灌水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在限制性灌水条件下,受氮肥施用量影响不明显。5.限制性灌水能显着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强植株的碳氮代谢,增加植株干物质量,也能提高小麦水分利用率。适当增加施氮量能够提高氮素利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同工酶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小纯,张浩然,韦一昊,贾喜婷,谷明鑫.玉米不同组织器官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表达差异及聚合方式[J].作物学报.2017

[2].徐心志.花后干旱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同工酶基因表达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4

[3].叶雄,张楚富.生物信息学在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基因研究中的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

[4].王云华,欧吉权,王志强,周忠新,欧阳敏.黄瓜(CucumissativusL.)子叶发育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变化[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

[5].周忠新,王云华,张楚富,袁永泽,马敬坤.菠菜叶中存在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

[6].张吉,王云华,袁永泽,周卫,陆彬彬.丝瓜种子萌芽及子叶生长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变化[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

[7].周忠新,张楚富.菠菜叶中存在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C].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3

[8].彭进,李泽松,林清华,张楚富,PENG,Shao-Bing.光对水稻非光合组织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英文)[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

[9].刘翠兰,张楚富,林清华,李常健,李泽松.水稻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某些性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同工酶论文_王小纯,张浩然,韦一昊,贾喜婷,谷明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