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晶体突变株论文-臧大康,郑桂玲,周洪旭,张媛,李国勋

无晶体突变株论文-臧大康,郑桂玲,周洪旭,张媛,李国勋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晶体突变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t,cry8Fa2基因,基因克隆,蛋白表达

无晶体突变株论文文献综述

臧大康,郑桂玲,周洪旭,张媛,李国勋[1](2011)在《杀虫蛋白基因cry8Fa2的克隆及在Bt无晶体突变株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本实验室分离的Bt菌株B-DLL质粒DNA为模板,利用cry8类基因特异性引物JJX5和JJX3扩增出3.5kb的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MD 18-T中,筛选获得一个含新基因的克隆pMD-cry8new。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编码区为3 525 bp,编码的蛋白质由1 17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理论分子量为133.05 kDa,等电点为pH4.69,为弱酸性蛋白。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Accession number:HQ174208),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Cry8Fa1的同源性最高达99.8%,被国际Btδ-内毒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ry8Fa2。将cry8Fa2基因插入Bt表达载体pSXY422b中,电击导入Bt无晶体突变株HD-73-中,获得重组Bt工程菌HD73-Cry8Fa2,该工程菌能形成伴孢晶体,并表达130 kDa的蛋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表达产物对暗黑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均不具有杀虫活性。(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李红[2](2010)在《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20杀虫晶体突变株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生物杀虫剂之一,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目前已分离到83个亚种,71个血清型。其高效杀虫活性源于杀虫晶体蛋白,该蛋白在稳定期大量表达、积累并装配成晶体。晶体代谢调控机制是目前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到目前芽胞形成机制的研究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目前关于晶体代谢调控的机制仍然没有一个合理并清晰的解释。本文从高毒菌株YBT1520出发,采用不同的诱变方法得到其晶体的突变株,然后采用2-DE的方法,通过质谱鉴定出蛋白差异的点。希望得到与晶体代谢调控相关的功能基因。1.利用宽氮离子束、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微波+紫外线复合诱变、NTG+氯化锂复合诱变等诱变方法处理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20,筛选得到了叁种类型的突变株:晶体变大、晶体变小、无晶体的突变株。2.进行了稳定性传代实验,晶体变小和无晶体的突变株20代传代稳定;抽取YBT1520及突变株的质粒,发现晶体变小的突变株与野生株相比少了pBMB12这个质粒,而无晶体突变株的质粒图谱与野生株有较大的差异;测定了它们的生长曲线,晶体变小的突变株的生长趋势基本和野生株一致,但是无晶体突变株在进入稳定期后生长波动范围较大;测定了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晶体变小的突变株的杀虫活性与野生株相似,而无晶体突变株基本没有杀虫活性。根据突变株的信息以及实验目的,确定以晶体变小的突变株为双向电泳的材料。3.YBT1520晶体的大量表达始于对数期末期,并在稳定期积累装配形成晶体,据此选取14h、18h、22h叁个时间点进行2-DE实验,PDQuest软件分析胶图,用质谱鉴定出了可信的表达差异较大的点13个,其中表达量上调的点有8个,下调的点有5个。结果包括:与代谢相关的酶类、伴侣蛋白、转录调节蛋白、翻译调节蛋白和未知功能的蛋白等5类。(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5-01)

刘梅,胡思顺,孙焕,毕丁仁,孙明[3](2007)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对小鼠和雏鸡的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MB304为受试菌株,对小鼠和雏鸡进行安全性测试,考察BMB304在鸡肠道中的存留情况,以探索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表面展示系统研制热稳定性禽用口服活菌疫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1010CFUBMB304菌液1.0mL,观察14d,未发现有急性毒性反应。小鼠饮用含BMB304108CFU/mL、107CFU/mL和106CFU/mL的饮用水28d,各组小鼠精神和饮食正常,剖检未见异常变化,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变化、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雏鸡24h内灌服1010CFUBMB304芽胞液1.0mL,14d内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饲喂雏鸡含BMB304芽胞108CFU/g、107CFU/g和106CFU/g饲料28d,雏鸡精神和饮食正常,剖检未见异常变化,各剂量组的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饲喂雏鸡含BMB304芽胞106CFU/g饲料3d后,经测定,芽胞能在肠道中萌发并至少存留5d但不超过7d。研究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MB304对小鼠和雏鸡安全无毒,且能在鸡肠道内暂时定植,能被用于研制在细胞表面展示外源抗原并能常温长期保存的新型禽用口服疫苗。(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李林,杨超,刘子铎,李阜棣,喻子牛[4](2000)在《苏云金芽孢杆菌无晶体突变株的逐级升温筛选及其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逐级从42 ℃到44 ℃和46 ℃升温培养、并用0-05 % SDS 处理苏云金芽孢杆菌YBT1463 ,获得了一系列内生质粒被部分或完全消除的无晶体(Cry -) 突变株,对4 种Cry - 突变株的转化性能及导入的外源质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限量培养基和42 ℃培养筛选到Cry - 突变株后,升温至44 ℃,从Cry - 突变株得到内生质粒被进一步消除的突变株;然后升温至46 ℃来培养其中突变株BMB170 ,并用0-05 % 的SDS进行处理,最终筛选到1 株无质粒突变株BMB171 。用pHT3101 、pBMB1736 、pBTL1 和pHV1249 等4 种外源质粒进行的转化及稳定性研究表明,转化频率的大小及导入质粒的稳定性与用作受体菌的Cry - 突变株携有的内生质粒数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Cry- 突变株的转化频率显着高于出发菌株,其中BMB171 的转化频率最高达107 转化子/μg DNA,且所导入的外源质粒的稳定性也高于其它Cry - 突变株及出发菌株YBT1463 。(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宋敦伦,沈佐锐,陈亚华,刘子铎,喻子牛[5](1995)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 CryⅣD基因在无晶体突变株中的克隆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HindⅢ/BamHⅠ对含Cry Ⅳ D基因的pGEMl质粒进行双酶切,获得了含CryⅣ和20-kDa蛋白质基因的5.4kb片段,将其与穿梭质粒pⅪ61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TG1细胞,对克隆的重组质粒经质粒抽提,进行斑点杂交,Southern分析加以证实后,电转化到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ti.IPS. 78/11细胞中,可形成不规则的六边形晶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工程菌表达72-kDa杀虫晶体蛋白和20-kDa的蛋白质,对致倦库蚊有很高的毒力,其LC_(50)值为0.53ug/ml。(本文来源于《Entomologia Sinica》期刊1995年03期)

无晶体突变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生物杀虫剂之一,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目前已分离到83个亚种,71个血清型。其高效杀虫活性源于杀虫晶体蛋白,该蛋白在稳定期大量表达、积累并装配成晶体。晶体代谢调控机制是目前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到目前芽胞形成机制的研究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目前关于晶体代谢调控的机制仍然没有一个合理并清晰的解释。本文从高毒菌株YBT1520出发,采用不同的诱变方法得到其晶体的突变株,然后采用2-DE的方法,通过质谱鉴定出蛋白差异的点。希望得到与晶体代谢调控相关的功能基因。1.利用宽氮离子束、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微波+紫外线复合诱变、NTG+氯化锂复合诱变等诱变方法处理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20,筛选得到了叁种类型的突变株:晶体变大、晶体变小、无晶体的突变株。2.进行了稳定性传代实验,晶体变小和无晶体的突变株20代传代稳定;抽取YBT1520及突变株的质粒,发现晶体变小的突变株与野生株相比少了pBMB12这个质粒,而无晶体突变株的质粒图谱与野生株有较大的差异;测定了它们的生长曲线,晶体变小的突变株的生长趋势基本和野生株一致,但是无晶体突变株在进入稳定期后生长波动范围较大;测定了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晶体变小的突变株的杀虫活性与野生株相似,而无晶体突变株基本没有杀虫活性。根据突变株的信息以及实验目的,确定以晶体变小的突变株为双向电泳的材料。3.YBT1520晶体的大量表达始于对数期末期,并在稳定期积累装配形成晶体,据此选取14h、18h、22h叁个时间点进行2-DE实验,PDQuest软件分析胶图,用质谱鉴定出了可信的表达差异较大的点13个,其中表达量上调的点有8个,下调的点有5个。结果包括:与代谢相关的酶类、伴侣蛋白、转录调节蛋白、翻译调节蛋白和未知功能的蛋白等5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晶体突变株论文参考文献

[1].臧大康,郑桂玲,周洪旭,张媛,李国勋.杀虫蛋白基因cry8Fa2的克隆及在Bt无晶体突变株中的表达[J].华北农学报.2011

[2].李红.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20杀虫晶体突变株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刘梅,胡思顺,孙焕,毕丁仁,孙明.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对小鼠和雏鸡的安全性[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

[4].李林,杨超,刘子铎,李阜棣,喻子牛.苏云金芽孢杆菌无晶体突变株的逐级升温筛选及其转化性能[J].微生物学报.2000

[5].宋敦伦,沈佐锐,陈亚华,刘子铎,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ryⅣD基因在无晶体突变株中的克隆和表达[J].EntomologiaSinica.1995

标签:;  ;  ;  ;  

无晶体突变株论文-臧大康,郑桂玲,周洪旭,张媛,李国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