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风嬗变论文_朱洁

词风嬗变论文_朱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词风嬗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浙西,吴中,红桥,士女,雄健,越南,明末清初。

词风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朱洁[1](2017)在《论越南词人阮绵审对姜夔词风的继承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越南文人阮绵审是越南词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鼓泄词》共收録一百〇四首词,占据了越南现有词作的半壁江山。因夏承焘先生的评价,阮词艺术风格一贯被认为与姜夔接近。然而阮氏之词咏物则描摹细致,闲适平和;写情则直抒胸臆,情感深挚。在意象的选取上偏于艳丽明亮的色彩,整体词风以清丽淡雅为主,与姜夔清空幽冷的词风略有不同。在声律的运用上,也并非严格遵照姜夔等格律派词人所树立的规范。本文主要从阮绵审词题材、意象、声律叁方面分析其与姜夔词的异同,以见中土词向域外南方流衍过程中,越南文人的继承与变化。(本文来源于《词学》期刊2017年02期)

张由[2](2016)在《老却东坡成甘酿——浅谈苏轼词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写法,打破了诗庄词媚的格局;通过题材的丰富化,冲出了传统词艳科的樊篱;通过驰骋的想象,赋予词高远辽阔的意境;并超越了抒情言志的传统,囊括了更丰富的哲理,使词的艺术品位大大提升。苏轼词的创作与个人天赋秉性和政治生涯的沉浮息息相关,其词风经历了从精雅到雄健而至旷达叁个阶段,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6年08期)

谢艺苑[3](2016)在《明末清初士女情缘与词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是词体振衰而起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里涌现了许多着名词人,正是他们笔耕不辍的创作把清词推向了中兴。其中,以陈子龙、龚鼎孳、朱彝尊、纳兰性德为不同阶段的代表,他们不仅作词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还影响了一代词风。这些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生命中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一重要特点对于词体来说是不容忽视的。词诞生于酒筵歌席之前,其本来面目就是描写男女之情,因而士女情缘对词风的影响是最具体直接的。这种原因的分析为我们研究清词中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这四位词人的感情经历进行梳理,透过具体的词作分析爱情对他们词风的影响。然后分析这些名家在当时词坛上的影响力,从而说明士女情缘是如何影响到词人,再通过词人来影响词风的。最后根据时间先后进行编排,理清词风流变的过程,从总体把握词坛的风云际会,进而说明士女情缘与词风嬗变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期刊2016-04-20)

李庆霞[4](2015)在《“吴中七子”与“浙派”中期词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吴中七子"在思想上对清王朝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又深受格调派诗歌理论的影响,他们的创作与厉鹗等老一辈词人表现出很多不同。在情感内容上,他们的词作缺少樊榭词的悲感情绪和对抗世俗的勇气;艺术风格上,他们的词作多了一些开阔苍凉和浑雄壮阔之风。这种以"格调"入词的作法,一方面淡化了"浙派"的骚雅精神,一方面丰富了"浙派"词的艺术门径。所有这些,既开启了"浙派"词的嬗变之风,又将"浙派"词带向了衰落之途。(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李明军[5](2014)在《怀柔文化政策影响下的清初词风嬗变——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前期相对宽容的文化政策取得了成效,汉族知识分子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朱彝尊诗词风格和文学思想之转变为文化政策影响文学的典型案例。朱彝尊博学鸿词试中第后,前期作品中所表现的出入之间的矛盾彷徨不复存在,其学习《乐府补题》所作的咏物词丧失了南宋遗民词的精神内核,远离了比兴寄托传统,其追求的"醇雅"实际上脱离了风雅精神。与浙西词派的兴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维崧和他所开创的阳羡词派。随着文化政策的变化,文风的推移,阳羡词派因词风不合时代精神变化之节拍而逐步走向衰落。(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王璐[6](2013)在《浅谈秦观词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秦观是北宋中期的词学名家,后世多认为其词以婉约见长。统观其词集,不难发现早期词作风格异于后期。对秦观词的研究,大多限于其感伤词,这种只关注主流方面的研究是不全面的。秦观词中有些作品或豪放慷慨,或清空旷达,或浮艳佻巧,虽然数量不多,但仍别具一格,值得注意。除了作者自身心态的变化外,其词风转变与当时社会思潮、政治变革等原因有密不可分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11期)

夏蒂[7](2013)在《论陈子龙词学观与词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着名词评论家谢章铤认为"明末风雅首推陈大樽子龙",这位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学家身体力行着其政治理想与文学理想,使得其短暂的人生却甚是夺目。这位气吞山河,满腹豪情抗清复明的才情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典型的"当行本色"风格创作词家。陈子龙带领云间词派,宗南唐北宋为词学正统,并力复"词统"以纠明词淫哇俚俗之习。以甲申国变为界,陈氏词风从妍丽温软而进阶为柔中有骨,清丽幽雅,其词学主张与词作实践不仅肃清了明末词风的萎靡状况,并为清词中兴打开了局面,是明代昙花最后一现,亦是新朝明珠光芒乍现。(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许金华[8](2012)在《论词的应歌、应社与词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词学界对周济的"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周济没有总体否定应歌词与应社词。词的应歌与应社的关系复杂,词的应歌到应社的变化只是词风转变的基础条件之一。词的实现因素多重,词的应歌形式多样,韦庄、李煜、柳永等人有应自己的歌之词。不应简单化理解词的应歌、应社及其与词风嬗变的关系,词风的转变不是一时之事、一人之功,其根本原因是作家心灵表达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2年06期)

李桂芹[9](2012)在《广陵词坛:陈维崧词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阳羡词派宗主陈维崧,词风以豪放着称。严迪昌认为,《乌丝词》是陈维崧初、中期词风嬗变的标志。实际上,广陵词坛是陈维崧词风的转折点。从其参与的《红桥倡和词》和《广陵倡和词》中能寻觅出嬗变的轨迹。(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2年23期)

胡小林[10](2012)在《论《古今词统》与明末词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是明代末年出现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词选,在选词宗旨和风格上,它已经摆脱了《草堂诗余》系列词选的局囿,反映出明末词学思想由专尚绮艳柔婉向婉约与豪放词风并重的转变,释放出明清之际词风嬗变的重要信号,在词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2年05期)

词风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写法,打破了诗庄词媚的格局;通过题材的丰富化,冲出了传统词艳科的樊篱;通过驰骋的想象,赋予词高远辽阔的意境;并超越了抒情言志的传统,囊括了更丰富的哲理,使词的艺术品位大大提升。苏轼词的创作与个人天赋秉性和政治生涯的沉浮息息相关,其词风经历了从精雅到雄健而至旷达叁个阶段,具有鲜明的特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风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1].朱洁.论越南词人阮绵审对姜夔词风的继承与嬗变[J].词学.2017

[2].张由.老却东坡成甘酿——浅谈苏轼词风嬗变[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

[3].谢艺苑.明末清初士女情缘与词风嬗变[D].安庆师范大学.2016

[4].李庆霞.“吴中七子”与“浙派”中期词风的嬗变[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李明军.怀柔文化政策影响下的清初词风嬗变——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中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6].王璐.浅谈秦观词风的嬗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夏蒂.论陈子龙词学观与词风嬗变[J].怀化学院学报.2013

[8].许金华.论词的应歌、应社与词风嬗变[J].文学评论.2012

[9].李桂芹.广陵词坛:陈维崧词风的嬗变[J].学理论.2012

[10].胡小林.论《古今词统》与明末词风的嬗变[J].名作欣赏.2012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词风嬗变论文_朱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