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论文_许振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感,堂吉诃德,道德,着作,黑猩猩,可塑性,售票员。

道德感论文文献综述

许振全[1](2019)在《榜样塑造视域下的道德感培育价值导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属于个人情感范畴,是个人日常生活中与社会长久维系的十分重要的内在精神纽带。道德感在榜样塑造视域的人学视野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一方面,道德感培育能够成为榜样塑造视域下的价值导向,主要是由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这两个方面来决定的。(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迟子建[2](2019)在《具有道德感使命感的五本文学着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读书与喝茶一样,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也一样。我喜欢的书很多,推荐以下五本书给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读者朋友,是因为这五本书都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在貌似浪漫的笔调中,隐藏着现实命运的交响乐,极为动人,是中外文学史中奉为经典的文本。(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期刊2019年15期)

曾媛[3](2019)在《施暴者道德感不健全发展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施暴者的暴力行为源于道德感的不健全,包括根植于生理结构的暴力天性和道德控制力的缺乏。施暴者往往通过使受害人非人化和自塑被害人身份等暴力合理化手段进行道德自我辩护。施暴者的道德感不健全与社会化缺陷有关,体现为同情机能的不足和理性判断的缺乏。因此,道德感的培养和塑造是暴力行为防控的重点。(本文来源于《犯罪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许振全[4](2018)在《人类生态教育视域下的道德感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感在人类生态教育视域下发挥着调节作用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态教育进程的实效性,加强道德感的培育是从人性这一人学视野中探寻人类生态教育现实成果的一个有效途径。而道德感的培育能够成为人类生态教育视域下的价值诉求,主要是由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这两个方面来决定的。(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22期)

何东明[5](2018)在《人类特有的道德感与天性:欣赏好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助者天助,助人者人助。"后半句的意思是,经常帮助他人,也会得到很多的帮助。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乐于助人者予以称赞,并主动亲近。在这里,我们认为乐于帮助他者的人是好人。那么,这种喜欢好人的价值取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学习形成的呢?有科学家做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发现欣赏助他行为的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当我们还是3个月大的婴儿时,就已经表现出这种对好人行为的偏好选择和赏识。(本文来源于《读写月报》期刊2018年31期)

刘铮筝[6](2018)在《做一名有道德感的引领者》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管因道德败坏导致事业翻船、公司后院起火的消息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这不得不说是个悲剧。人们太容易陷入狂妄和贪婪的陷阱,追名逐利,到头来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否意味着,道德高尚的领导和其公司,表现就一定出众呢?美国明尼阿波利斯领导力咨询公司(本文来源于《风流一代》期刊2018年30期)

夏天[7](2018)在《令人厌恶的看上去很有“道德感”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年前坐公交车,买票的那种。中途上来一个老奶奶,买票时少了五毛钱。老奶奶就说自己没带够,让售票员通融一下。售票员没有说话,这时另一个乘客说,哎呀,你看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就五毛钱而已,算了吧,就当做好事了。谁都有老的时候嘛,对不对?这时售票员说,要不要那五毛钱是我说了算,你要是想当好人,就把那五毛钱替这位老人掏了。不掏,你就不要用善良来要挟别人。钱我可以不要,但是这个好人是我自己来当的。(本文来源于《读写月报》期刊2018年29期)

许振全[8](2018)在《青年可塑性视域下的道德感培育执行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感在青年可塑性进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青年可塑性进程的实效性,加强道德感的培育是从人性这一人学视野中探寻青年可塑性现实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青年可塑性视域下的道德感培育主要通过感性道德感、理性道德感、想象道德感以及现实道德感这四个方面谈论执行要求。(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23期)

梁中和[9](2018)在《直面确定性——现代处境中的先验思路与道德感》一文中研究指出题记:自1999年入四川大学哲学系,我开始受高小强老师教导,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依次受教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着研读等课程,跟随高老师学习了柏拉图《理想国》、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休谟《人性论》、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纯粹理性批判》、胡塞(本文来源于《切磋集系列》期刊2018年00期)

张永美[10](2018)在《培养幼儿同情心,启蒙幼儿道德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道德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灵纯净,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园同情心,启蒙幼儿道德感。(本文来源于《文理导航(下旬)》期刊2018年04期)

道德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读书与喝茶一样,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也一样。我喜欢的书很多,推荐以下五本书给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读者朋友,是因为这五本书都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在貌似浪漫的笔调中,隐藏着现实命运的交响乐,极为动人,是中外文学史中奉为经典的文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感论文参考文献

[1].许振全.榜样塑造视域下的道德感培育价值导向[J].传播力研究.2019

[2].迟子建.具有道德感使命感的五本文学着作[J].中国纪检监察.2019

[3].曾媛.施暴者道德感不健全发展问题探析[J].犯罪研究.2019

[4].许振全.人类生态教育视域下的道德感培育[J].农家参谋.2018

[5].何东明.人类特有的道德感与天性:欣赏好人[J].读写月报.2018

[6].刘铮筝.做一名有道德感的引领者[J].风流一代.2018

[7].夏天.令人厌恶的看上去很有“道德感”的行为[J].读写月报.2018

[8].许振全.青年可塑性视域下的道德感培育执行要求[J].智库时代.2018

[9].梁中和.直面确定性——现代处境中的先验思路与道德感[J].切磋集系列.2018

[10].张永美.培养幼儿同情心,启蒙幼儿道德感[J].文理导航(下旬).2018

论文知识图

3-24地理教师培养学生道德感的...“情”的体验道德感是个体根据...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经营者工作总体满意度球体理论剖面图地理新课程中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

标签:;  ;  ;  ;  ;  ;  ;  

道德感论文_许振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